一种新型工业用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1356发布日期:2020-06-05 20:0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工业用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工业用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板应用不可燃材料制作,触电危险性小的生产场所和办公室,可安装开启式的配电板,在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的加工车间、铸造、锻造、热处理、锅炉房、木工房等场所,应安装封闭式箱柜,现有的工业配电柜散热孔设计结构单一,使用者无法根据安装电器改变散热孔的形状以及大小,配电柜中安装有较多电器时,连接电缆散杂在配电柜中,使用者不便于分辨连接电缆,给后期的电器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工业配电柜散热孔设计结构单一,使用者无法根据安装电器改变散热孔的形状以及大小,配电柜中安装有较多电器时,连接电缆散杂在配电柜中,使用者不便于分辨连接电缆,给后期的电器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工业用的配电柜。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工业用的配电柜,所述新型工业用的配电柜包括:

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三块的侧板,且侧板侧面四角均开有螺孔,所述侧板均通过螺孔与配电柜螺栓连接;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焊接在配电柜内壁后端下方,且安装板顶面均匀开有若干个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部均设置有滚轮,且滚轮中心贯穿有转芯,所述转芯两端分别嵌入设置于预留槽内壁前后侧,且滚轮外壁均环绕有若干圈线圈。

优选的,所述配电柜前端左侧铰接有柜门,且柜门侧面均匀开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柜门底端焊接有支架。

优选的,左右侧的所述侧板对称排布,且侧板由内向外排布分为三层,最内侧所述侧板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细孔,且中间层所述侧板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中孔,最外侧所述侧板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大孔。

优选的,所述侧板之间切换与配电柜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轮通过转芯与预留槽转动连接,且线圈与滚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面且位于预留槽之间均开有电缆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细孔的直径为0.8mm-1mm,属于较小的散热开口,且中孔直径为0.4cm-1.4cm,中孔的直径属于中等,而大孔的直径为3cm-5cm,大孔属于较大的散热开口,如果使用者安装的电器较精密,那么可选用细孔作为散热开口,可防止大量灰尘进入到配电柜中,而中孔属于常规的散热开口,使用者安装一般电器时使用中孔作为散热开口即可,当安装电器功率较大,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时,使用者可选择使用大孔作为散热开口,散热效果相较于细孔和中孔较好,使用者可自行选择配电柜两侧的散热开口大小,可调整性强,提高配电柜的实用性。

每一个预留槽中的线圈颜色均不一致,使用者可将线圈拉出,因为线圈缠绕在滚轮当中,所以使用者扯动线圈时,滚轮可滚动配合将线圈放出,线圈由pvc材质制成,且与电话线的形状以及特性一致,线圈呈螺旋环绕,使用者调整线圈,将线圈缠绕在电缆口内部的连接电缆外壁,可将同一类型的连接电缆捆住,避免连接电缆散杂,并因为线圈颜色不一,使用者可根据线圈判断连接电缆的用途或型号等,进一步便于使用者后期对电器的维护以及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槽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配电柜1、柜门101、散热孔102、支架103、侧板2、螺孔201、细孔202、中孔203、大孔204、安装板3、预留槽301、电缆口302、滚轮4、转芯401、线圈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工业用的配电柜,所述新型工业用的配电柜包括:

配电柜1,所述配电柜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三块的侧板2,且侧板2侧面四角均开有螺孔201,所述侧板2均通过螺孔201与配电柜1螺栓连接,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先将配电柜1进行安装,所述配电柜1前端左侧铰接有柜门101,且柜门101侧面均匀开有若干个散热孔102,所述柜门101底端焊接有支架103,且通过支架103把配电柜1支撑于地面,使用者可将配电柜1焊接在外界的金属板上;

如图1-图2所示,左右侧的所述侧板2对称排布,且侧板2由内向外排布分为三层,最内侧所述侧板2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细孔202,且中间层所述侧板2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中孔203,最外侧所述侧板2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大孔204,配电柜1被安装好后,使用者可准备好需要进行安装使用的电器,且根据所安装的电器选用合适的侧板2,使用外部的螺栓将侧板2进行散热,所述侧板2之间切换与配电柜1进行连接,细孔202的直径为0.8mm-1mm,属于较小的散热开口,且中孔203直径为0.4cm-1.4cm,中孔203的直径属于中等,而大孔204的直径为3cm-5cm,大孔204属于较大的散热开口,如果使用者安装的电器较精密,那么可选用细孔202作为散热开口,可防止大量灰尘进入到配电柜1中,而中孔203属于常规的散热开口,使用者安装一般电器时使用中孔203作为散热开口即可,当安装电器功率较大,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时,使用者可选择使用大孔204作为散热开口,散热效果相较于细孔202和中孔203较好,使用者可自行选择配电柜1两侧的散热开口大小,可调整性强,提高配电柜1的实用性;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焊接在配电柜1内壁后端下方,且安装板3顶面均匀开有若干个预留槽301,所述预留槽301内部均设置有滚轮4,且滚轮4中心贯穿有转芯401,所述转芯401两端分别嵌入设置于预留槽301内壁前后侧,且滚轮4外壁均环绕有若干圈线圈402,选择好与安装电器所搭配电器后,使用者开始安装电器,将电器放至配电柜1内部,配电柜1内部安装有与其为一体的各类安装框等,使用者将电器与配电柜1内部的安装框进行安装;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板3顶面且位于预留槽301之间均开有电缆口302,电器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连接电缆可穿插入电缆口302中,因为电缆口302具有多个并且位置分散,使用者可同一类型的连接电缆穿插入同一个电缆口302中,将连接电缆有序整理,便于使用者后期对电器的维护以及检修;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滚轮4通过转芯401与预留槽301转动连接,且线圈402与滚轮4活动连接,线圈402位于每一个预留槽301中,并且每一个预留槽301中的线圈402颜色均不一致,使用者可将线圈402拉出,因为线圈402缠绕在滚轮4当中,所以使用者扯动线圈402时,滚轮4可滚动配合将线圈402放出,线圈402由pvc材质制成,且与电话线的形状以及特性一致,线圈402呈螺旋环绕,使用者调整线圈402,将线圈402缠绕在电缆口302内部的连接电缆外壁,可将同一类型的连接电缆捆住,避免连接电缆散杂,并因为线圈402颜色不一,使用者可根据线圈402判断连接电缆的用途或型号等,进一步便于使用者后期对电器的维护以及检修,安装好电器后,使用者把柜门101关闭好,通过散热孔102可对电器的前端进行散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