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3735发布日期:2020-07-21 12:40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属于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井底plc控制柜是井下操车系统的控制器,它的稳定运行可以保证井下车辆运输的效率,现有的井底plc控制柜采用一用一备的电源系统,分别接在井底中央变电所一段低开与二段低开控制开关上;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控制柜因故障停电,或因检修停电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以人工的方式切换到另一路电源回路中,以保证plc的正常工作运行,但在切换过程中,一方面依赖人工作业进行手动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采用手动切换方式,存在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可能影响操车系统正常工作,主要体现在井底plc控制柜断电后会出现程序丢失现象,导致每次停电恢复后都需要手动重新安装与调试程序,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井下车辆正常的提升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硬件结构的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在井底plc控制柜的电源输入端设置有两路电源控制器,所述两路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均与变电站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中设置有接触器线圈km1,所述接触器线圈km1的常开触点为km1.1,所述接触器线圈km1的常闭触点为km1.2;

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中设置有接触器线圈km2,所述接触器线圈km2的常开触点为km2.2,所述接触器线圈km2的常闭触点为km2.1;

所述变电站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依次串接接触器线圈km1、常闭触点为km2.1、常开触点为km1.1后与井底plc控制柜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变电站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依次串接常闭触点为km1.2、接触器线圈km2、常开触点为km2.2后与井底plc控制柜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电源控制器设置在电控箱内,所述电源控制器与电控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接触器线圈km1和接触器线圈km2的型号为lc1e0910。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切换装置专用于煤矿井下的plc供电系统,可以省去工人频繁切换电源的作业,实现电源plc柜两路电源的自行切换,减少工作量,提高电源切换效率,保证井下操车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避免出现plc控制柜因长时间断电导致的应用程序丢失,需要重新安装调试的问题;整套切换装置采用常用元器件连接,结构简单,避免另外设置控制器对供电线路上的开关进行单一控制,降低了生产与安装成本,使用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为井底plc控制柜、2为变电站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在井底plc控制柜(1)的电源输入端设置有两路电源控制器,所述两路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均与变电站电源(2)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中设置有接触器线圈km1,所述接触器线圈km1的常开触点为km1.1,所述接触器线圈km1的常闭触点为km1.2;

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中设置有接触器线圈km2,所述接触器线圈km2的常开触点为km2.2,所述接触器线圈km2的常闭触点为km2.1;

所述变电站电源(2)的第一输出端依次串接接触器线圈km1、常闭触点为km2.1、常开触点为km1.1后与井底plc控制柜(1)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变电站电源(2)的第二输出端依次串接常闭触点为km1.2、接触器线圈km2、常开触点为km2.2后与井底plc控制柜(1)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电源控制器设置在电控箱内,所述电源控制器与电控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接触器线圈km1和接触器线圈km2的型号为lc1e0910。

本实用新型为保持plc控制柜的电源不间断供电,当控制柜常用电源的供电回路断电时,备用供电回路能实现自动切换,保持控制柜不断电工作;为实现上述切换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现有plc控制柜的电源回路进行了改造。

在现有一用一备供电回路上接入两个接触器,在plc控制柜正常工作时,主备电源开关都处于合闸状态,由于接触器的互锁原理,其中一条回路上的电源给plc供电时,另一条供电回路处于断电状态,作为备用电源;当正在使用电源回路停电时,备用回路中的接触器吸合,使得备用电源启动,保证可以持续给plc柜提供电源;此时需尽快排除主回路上的断电故障,使主回路恢复供电,当主回路恢复供电后,备用回路将自行切换,再次恢复为主回路供电,备用回路作为备用电源待命。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正常供电时,主回路上设置的接触器线圈km1得电,其对应控制的常开触点km1.1闭合,常闭触点km1.2断开,使得主回路接通电源供电,而备用回路处于断路状态;当主回路出现故障而断路后,接触器线圈km1失电,使得备用回路上的常闭触点km1.2闭合,接通接触器线圈km2,同时使常开触点km2.2闭合,因此接通备用回路上的电源,实现变电站电源向plc控制柜不间断供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切换装置具有性能稳定、切换迅捷等优点,不会因电源切换而造成plc控制柜中的控制器的数据丢失,避免重新调试程序,适用于具有两路交流电源供电的控制系统,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切换装置允许两路电源相位上有一定的差异,当主电源停电时,不间断切换装置会快速将备用电源切入负载用电回路,为负载提供不间断的电源,以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

关于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各部件模块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是确定的、可实现的,除实施例中特殊说明的以外,其特定的连接关系可以带来相应的技术效果,并基于不依赖相应软件程序执行的前提下,解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部件、模块、具体元器件的型号、连接方式除具体说明的以外,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申请日前可以获取到的已公开专利、已公开的期刊论文、或公知常识等现有技术,无需赘述,使得本案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清楚、完整、可实现的,并能根据该技术手段重现或获得相应的实体产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井底plc控制柜(1)的电源输入端设置有两路电源控制器,所述两路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均与变电站电源(2)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中设置有接触器线圈km1,所述接触器线圈km1的常开触点为km1.1,所述接触器线圈km1的常闭触点为km1.2;

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中设置有接触器线圈km2,所述接触器线圈km2的常开触点为km2.2,所述接触器线圈km2的常闭触点为km2.1;

所述变电站电源(2)的第一输出端依次串接接触器线圈km1、常闭触点为km2.1、常开触点为km1.1后与井底plc控制柜(1)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变电站电源(2)的第二输出端依次串接常闭触点为km1.2、接触器线圈km2、常开触点为km2.2后与井底plc控制柜(1)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器设置在电控箱内,所述电源控制器与电控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线圈km1和接触器线圈km2的型号为lc1e09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属于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煤矿副井PLC控制柜电源切换装置硬件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井底PLC控制柜的电源输入端设置有两路电源控制器,所述两路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均与变电站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中设置有接触器线圈KM1,所述接触器线圈KM1的常开触点为KM1.1,所述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为KM1.2;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中设置有接触器线圈KM2,所述接触器线圈KM2的常开触点为KM2.2,所述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为KM2.1;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煤矿副井PLC控制柜。

技术研发人员:权红星;许未明;元迎旭;孙琦;李志伟;牟琳杰;柴冠林;翟雷;侯亮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