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4499发布日期:2020-08-18 19:5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已经大大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为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然而电子产品的使用离不开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因此与日俱增,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一旦脱离了电网或者电力中断,这些电子产品将陷入瘫痪,此时电子产品的供电成为了人们所面临的难题。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采用柴油或汽油发电机发电的供电方式,另一种是采用储能设备储能供电。采用发电机发电,成本高,声音大,并且在发电过程需要消耗柴油或者汽油,造成了噪声污染和环境污染。

而相比于发电机,储能电源在使用上更为方便灵活也更加环保,便携式储能电源是一种便于携带的情形储能电源,应用前景广阔,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应急通信、电力抢修、医疗设备、勘探测绘、军事、消防救灾、户外环境检测等场合以及广泛缺电的地区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便携式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便携式储能电源一般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提手,壳体内部设有储能单元及相关控制线路,为了便于安装,壳体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多个部分之间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的壳体,通常情况下,多个部分之间的连接都是单一的螺纹连接,这会导致产品的外表面遍布大量的螺钉,影响产品外观的同时,长时间使用后,单纯的螺纹连接容易出现松动,导致产品壳体出现缝隙,严重时会造成漏电,进一步地,在现有的便携式电源中,不同零件之间的模块化程度不足,装配时,需要逐一装配,装配难度加大的同时,还会给产品的后期维护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能够提高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结构稳定性,改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观质量,降低产品装配难度,提升产品维护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控制面板、电池包模块及逆变板模块;

所述壳体包括:底壳、机身、面壳及连接环;所述底壳与面壳相对间隔设置,机身设于所述底壳与面壳之间,所述连接环设于所述机身与面壳之间;

所述底壳、机身及面壳共同围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池包模块及逆变板模块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机身的外侧面上;

所述连接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机身上,所述面壳通过卡扣连接与螺纹连接相组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连接环上。

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数个第一螺钉,所述连接环上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机身对应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孔设有数个第二连接孔,每一第一螺钉均对应穿过一第一连接孔固定至一第二连接孔中。

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数个第二螺钉;所述面壳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卡扣及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环对应所述数个第三连接孔设有数个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环的内圈卡合于所述多个第一卡扣上,每一第二螺钉均对应穿过第四连接孔固定至一第三连接孔中。

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数个第三螺钉,所述底壳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五连接孔,所述机身对应所述数个第五连接孔设有数个第六连接孔,每一第三螺钉均对应穿过一第五连接孔固定于一第六连接孔中。

所述面壳包括:面壳本体、与所述面壳本体固定连接的提手以及设于所述提手内侧面的防滑板。

所述电池包模块包括:电池包本体、侧面包裹所述电池包本体的两u形的侧盖以及设于所述电池包本体顶部的保护盖板;

所述侧盖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底壳上,所述保护盖板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侧盖上。

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数个第四螺钉,所述机身的外侧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形状与所述控制面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控制面板嵌设于所述开口中;

在所述控制面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卡扣及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七连接孔,所述开口的边缘设有与所述数个第七连接孔对应的数个第八连接孔,每一个第四螺钉均穿过一第八连接孔固定至一第七连接孔中,所述数个第二卡扣卡合于所述开口中。

所述逆变板模块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身上的散热片、固定于所述散热片上的直流驱动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散热片上且与直流驱动板间隔的逆变板本体。

所述底壳的远离所述面壳的一侧表面对应于每一个第五连接孔均设有一孔塞。

所述底壳的远离所述面壳的一侧表面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脚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控制面板、电池包模块及逆变板模块;所述壳体包括:底壳、机身、面壳及连接环;所述底壳与面壳相对间隔设置,机身设于所述底壳与面壳之间,所述连接环设于所述机身与面壳之间;所述底壳、机身及面壳共同围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池包模块及逆变板模块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机身的外侧面上;所述连接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机身上,所述面壳通过卡扣连接与螺纹连接相组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连接环上,通过卡扣连接和螺纹连接的配合装配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壳体,能够提高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结构稳定性,改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观质量,降低产品装配难度,提升产品维护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爆炸图;

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控制面板与机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逆变板模块与机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连接环与机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面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面壳与机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电池包模块与底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底壳与机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1、控制面板2、电池包模块3及逆变板模块4;

所述壳体1包括:底壳11、机身12、面壳13及连接环14;所述底壳11与面壳13相对间隔设置,机身12设于所述底壳11与面壳13之间,所述连接环14设于所述机身12与面壳13之间;

所述底壳11、机身12及面壳13共同围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池包模块3及逆变板模块4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控制面板2安装于所述机身12的外侧面上;

所述连接环1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机身12上,所述面壳13通过卡扣连接与螺纹连接相组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连接环14上。

具体地,所述机身12围绕所述底壳11的边缘设置且包围所述底壳11,所述面壳13盖设于所述机身12远离所述底壳11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数个第一螺钉15,所述连接环14上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孔151,所述机身12对应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孔151设有数个第二连接孔152,每一第一螺钉15均对应穿过一第一连接孔151固定至一第二连接孔152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螺钉15、第一连接孔151及第二连接孔152均为八个,所述八个第一连接孔151沿所述连接环14均匀分布。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身12由前侧壁、右侧壁、后侧壁及左侧壁围拢而成,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为竖直平面,左侧边及右侧边为半圆弧面,所述底壳11、连接环14及面壳13的形状与所述机身12的形状相匹配。

具体地,如图1及图7所示,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数个第二螺钉16;所述面壳13朝向所述底壳11的一侧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卡扣161及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三连接孔153,所述连接环14对应所述数个第三连接孔153设有数个第四连接孔154,所述连接环14的内圈卡合于所述多个第一卡扣161上,每一第二螺钉16均对应穿过第四连接孔154固定至一第三连接孔153中。

进一步地,所述数个第一卡扣161分布于所述面壳13与所述机身1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相对应的前后对边上,所述数个第三连接孔153分布于所述面壳13与所述机身1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相对应的左右对边上,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孔153的数量为8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左右对边上。

具体地,如图9所示,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数个第三螺钉17,所述底壳11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五连接孔155,所述机身12对应所述数个第五连接孔155设有数个第六连接孔156,每一第三螺钉17均对应穿过一第五连接孔155固定于一第六连接孔156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连接孔155的数量为八个,沿所述底壳11的四周边缘均匀分布。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面壳13包括:面壳本体131、与所述面壳本体131固定连接的提手132以及设于所述提手132内侧面的防滑板133,其中所述面壳本体131与提手13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提手132与防滑板13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所述面壳本体131与提手132的螺钉穿过面壳本体131固定于所述提手132内,连接所述提手132与防滑板133的螺钉穿过所述防滑板133固定于所述提手132内。

具体地,如图8所示,所述电池包模块3包括:电池包本体31、侧面包裹所述电池包本体31的两u形的侧盖32以及设于所述电池包本体31顶部的保护盖板33;所述侧盖3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底壳11上,所述保护盖板3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侧盖32上。其中,连接所述侧盖32和底壳11的螺钉穿过所述侧盖32固定于所述底壳11内,连接所述保护盖板33和侧盖32的螺钉穿过所述保护盖板33固定于侧盖32内。

具体地,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数个第四螺钉18,所述机身12的外侧面上设有开口121,所述开口121的形状与所述控制面板2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控制面板2嵌设于所述开口121中;

在所述控制面板2朝向所述开口121的一侧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卡扣122及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七连接孔157,所述开口121的边缘设有与所述数个第七连接孔157对应的数个第八连接孔158,每一个第四螺钉18均穿过一第八连接孔158固定至一第七连接孔157中,所述数个第二卡扣122卡合于所述开口121中。

优选地,所述数个第二卡扣122沿所述控制面板2的四周边缘均匀分布,所述第七连接孔157的数量为4个,分别位于所述控制面板2的四角。

具体地,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逆变板模块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身12上的散热片41、固定于所述散热片41上的直流驱动板42以及固定于所述散热片41上且与直流驱动板42间隔的逆变板本体43。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4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机身12上,优选地,连接所述散热片41及机身12螺钉为四个。

具体地,所述底壳11的远离所述面壳13的一侧表面设有一数个孔塞171,每一个孔塞171均对应塞入一第五连接孔155中。

具体地,所述底壳11的远离所述面壳13的一侧表面设有数个间隔分布的脚垫172,优选地,所述脚垫172的数量为四个分布与于所述底壳11的四角。

具体地,所述控制面板2上设有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开关按钮及指示灯等控制元件。

优选地,所述机身12及连接环14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身12和面壳13采用连接环11作为中间件进行固定,实现了产品重要外表面无螺孔,保证产品外观质量,且产品整体性优异,采用螺丝连接和卡扣连接相接合的方式进行装配,结构牢固,稳定性高,各个功能单元模块化,组装简单,维护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控制面板、电池包模块及逆变板模块;所述壳体包括:底壳、机身、面壳及连接环;所述底壳与面壳相对间隔设置,机身设于所述底壳与面壳之间,所述连接环设于所述机身与面壳之间;所述底壳、机身及面壳共同围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池包模块及逆变板模块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机身的外侧面上;所述连接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机身上,所述面壳通过卡扣连接与螺纹连接相组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连接环上,通过卡扣连接和螺纹连接的配合装配所述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壳体,能够提高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结构稳定性,改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观质量,降低产品装配难度,提升产品维护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