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角度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6106发布日期:2020-07-29 03:1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角度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调角度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中,太阳能光伏电板通过光伏支架被安装固定,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将光伏发电板倾斜固定在一个方向,不能随意调节光伏电板的倾斜角度和安装方向,不能达到太阳光的最大利用率,发电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角度光伏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角度光伏支架,其能实现对光伏板的倾角的改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调角度光伏支架,其包括固定柱、支撑架以及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柱、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连接座、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柱的上端与连接座相连,连接座与固定柱铰接;第一支撑柱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柱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相连,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相连;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可伸缩定位的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第一伸缩柱的上端与固定柱铰接,第一伸缩柱的下端与第一基座相连,第二伸缩柱的上端与固定柱铰接,第二伸缩柱的下端与第二基座相连。

所述固定柱上配合有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与第一伸缩柱的上端铰接,第二铰接座与第二伸缩柱的上端铰接,第三铰接座与连接座铰接。

所述第一铰接座向下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一铰接板,第一伸缩柱上端伸入两个第一铰接板之间,且第一伸缩柱上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一铰接板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向下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二铰接板,第二伸缩柱上端伸入两个第二铰接板之间,且第二伸缩柱上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二铰接板铰接;所述第三铰接座向下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三铰接板,连接座上端伸入两个第三铰接板之间,且连接座上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三铰接板铰接。

所述固定柱底部两侧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长槽;所述第一铰接座通过第一c形压块与固定柱相连,第一c形压块通过螺钉锁固于第一铰接座上,且第一c形压块一端扣住固定柱的u形长槽;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第二c形压块与固定柱相连,第二c形压块通过螺钉锁固于第二铰接座上,且第二c形压块一端扣住固定柱的u形长槽;所述第三铰接座通过第三c形压块与固定柱相连,第三c形压块通过螺钉锁固于第三铰接座上,且第三c形压块一端扣住固定柱的u形长槽。

所述第一伸缩柱的下端与第一基座铰接,第二伸缩柱的下端与第二基座铰接。

所述第一基座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板,第一伸缩柱下端伸入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且第一伸缩柱下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一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基座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二连接板,第二伸缩柱下端伸入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且第二伸缩柱下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二连接板铰接。

所述第一支撑柱下端伸入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且第一支撑柱下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一连接板相连;第二支撑柱下端伸入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且第二支撑柱下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二连接板相连。

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第一插孔,第二基座上设有第二插孔,连接柱两端分别插置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中,且连接柱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与支撑架的连接座铰接,第一伸缩柱的上端与固定柱铰接,第一伸缩柱的下端与支撑架的第一基座相连,第二伸缩柱的上端与固定柱铰接,第二伸缩柱的下端与支撑架的第二基座相连,这样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的长度便可改变固定柱的倾角,从而改变固定在固定柱上的光伏板的倾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图2的c处放大图;

图6为图2的d处放大图;

图7为图2的e处放大图;

图8为图2的f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2;

标号说明:

固定柱1,u形长槽11,

支撑架2,连接柱21,

第一支撑柱22,

第二支撑柱23,

连接座24,

第一基座25,第一连接板251,第一插孔252,

第二基座26,第二连接板261,第二插孔262,

第一伸缩柱3,第一外管31,第一连接孔311,第一内管32,第一调节孔321,第一连接螺栓33,第一连接螺母34,

第二伸缩柱4,第二外管41,第二连接孔411,第二内管42,第二调节孔421,第二连接螺栓43,第二连接螺母44,

第一铰接座5,第一铰接板51,第一c形压块52,

第二铰接座6,第二铰接板61,第二c形压块62,

第三铰接座7,第三铰接板71,第三c形压块72,

螺栓s,螺钉d。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调角度光伏支架,其包括固定柱1、支撑架2以及调节机构;其中固定柱1用于与光伏板g进行连接,固定柱1与支撑架2铰接,调节机构则用于调节固定柱1的倾角,进而对光伏板g的倾角进行调节。

配合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支撑架2包括连接柱21、第一支撑柱22、第二支撑柱23、连接座24、第一基座25和第二基座26;第一支撑柱22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柱23的上端与连接座24相连,第一支撑柱22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柱23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基座25和第二基座26相连,连接柱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座25和第二基座26相连,这样支撑架2可形成一三角形结构而使得支撑架2稳定;所述固定柱1与连接座24铰接而将固定柱1铰接于支撑架2上。配合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而所述调节结构则包括可伸缩定位的第一伸缩柱3和第二伸缩柱4,第一伸缩柱3的上端与固定柱1铰接,第一伸缩柱3的下端与第一基座25相连,第二伸缩柱4的上端与固定柱1铰接,第二伸缩柱4的下端与第二基座26相连,这样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柱3和第二伸缩柱4的长度便可改变固定柱1的倾角,从而改变固定在固定柱1上的光伏板g的倾角。

配合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伸缩柱3可包括第一外管31和第一内管32,第一内管32可滑动的套置于第一外管31中,第一内管32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321,第一外管31的管壁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孔321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311,一第一连接螺栓33依次穿过第一外管31上的第一连接孔311、第一内管32上的某一第一调节孔321后与一第一连接螺母34螺接而将第一外管31和第一内管32相连,这样通过选择第一连接螺栓33穿过的第一调节孔321即可调节第一伸缩柱3的长短。配合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伸缩柱4可包括第二外管41和第二内管42,第二内管42可滑动的套置于第二外管41中,第二内管42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421,第二外管41的管壁上设有与第二调节孔42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411,一第二连接螺栓43依次穿过第二外管41上的第二连接孔411、第二内管42上的某一第二调节孔421后与一第二连接螺母44螺接而将第二外管41和第二内管42相连,这样通过选择第二连接螺栓43穿过的第二调节孔421即可调节第二伸缩柱4的长短。

配合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柱1上可配合有第一铰接座5、第二铰接座6和第三铰接座7,第一铰接座5与第一伸缩柱3的上端铰接而使得第一伸缩柱3上端与固定柱1铰接,第二铰接座6与第二伸缩柱4的上端铰接而使得第二伸缩柱4与固定柱1铰接,第三铰接座7与连接座24铰接而使得连接座24与固定柱1铰接。配合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其中所述第一铰接座5向下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一铰接板51,第一伸缩柱3上端伸入两个第一铰接板51之间,且第一伸缩柱3上端通过螺栓s与两个第一铰接板51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6向下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二铰接板61,第二伸缩柱4上端伸入两个第二铰接板61之间,且第二伸缩柱4上端通过螺栓s与两个第二铰接板61铰接;所述第三铰接座7向下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三铰接板71,连接座24上端伸入两个第三铰接板71之间,且连接座24上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三铰接板71铰接。配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固定柱1底部两侧底部可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长槽11;所述第一铰接座5通过第一c形压块52与固定柱1相连;该第一c形压块52通过螺钉d锁固于第一铰接座5上,且第一c形压块52一端扣住固定柱1的u形长槽11,以将第一铰接座5与固定柱1相连;所述第二铰接座6通过第二c形压块62与固定柱1相连;第二c形压块62通过螺钉d锁固于第二铰接座6上,且第二c形压块62一端扣住固定柱1的u形长槽11,以将第二铰接座6与固定柱1相连;所述第三铰接座7通过第三c形压块73与固定柱1相连;第三c形压块73通过螺钉锁固d于第三铰接座上,且第三c形压块73一端扣住固定柱1的u形长槽11,以将第三铰接座7与固定柱1相连。

配合图1、图2、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伸缩柱3的下端可与第一基座25铰接,第二伸缩柱4的下端也与第二基座26铰接,这样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转动第一伸缩柱3和第二伸缩柱4来调节固定柱1的倾角。配合图2、图7和图8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基座25可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板251,第一伸缩柱3下端伸入两个第一连接板251之间,且第一伸缩柱3下端通过螺栓s与两个第一连接板251铰接,而将第一伸缩柱3下端与第一基座25铰接;而所述第二基座26也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二连接板261,第二伸缩柱4下端伸入两个第二连接板261之间,且第二伸缩柱4下端通过螺栓s与两个第二连接板261铰接,而将第二伸缩柱4下端与第二基座26铰接。

配合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柱22可下端伸入两个第一连接板251之间,且第一支撑柱22下端通过螺栓s与两个第一连接板251相连,而将第一支撑柱22下端与第一基座25相连;第二支撑柱23下端伸入两个第二连接板261之间,且第二支撑柱23下端通过螺栓s与两个第二连接板相连261,而将第二支撑柱23下端与第二基座26相连。

配合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基座25上设有第一插孔252,第二基座26上设有第二插孔262,连接柱21两端可分别插置于第一插孔252和第二插孔262中,且连接柱21两端分别通过螺栓s与第一基座25和第二基座26相连。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