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配电箱的装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7166发布日期:2020-09-15 19:4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配电箱的装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塑料配电箱的装墙结构。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cn201821074242.5一种底座便于拆卸安装的塑料配电箱与申请号为cn201821077148.5一种具有快速安装导轨结构的塑料配电箱组合安装的塑料配电箱;申请号为cn201821074242.5所述的底座并未记载如何进行装墙;

目前,现有的塑料配电箱装墙结构单一,没有一种高效率的装墙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配电箱的装墙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料配电箱的装墙结构,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开关,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底板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中间凸出形成环状凸台,环状凸台包括中间两根相对的圆弧段,两根圆弧段连线成圆形,两根圆弧段的一端合围成大条形通孔,两根圆弧段的另一端合围成小条形通孔;一根圆弧段的上表面凸出形成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坡形滑块,第一坡形滑块的上表面倾斜形成第一斜坡,另一根圆弧段的上表面凸出形成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坡形滑块,第二坡形滑块的上表面倾斜形成第二斜坡,第一坡形滑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大条形通孔的两端,第一斜坡朝向大条形通孔倾斜,第二坡形滑块和第一限位块分别位于小条形通孔的两端,第二斜坡朝向小条形通孔倾斜;

还包括安装件,安装件包括圆台,圆台的内部中空,圆台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圆台的顶部外表面凸出分别形成大限位件和小限位件,圆台的底部外表面凸出形成圆形凸台,圆形凸台的底部设有两根平行的卡扣,两根卡扣的连线与大小限位件的连线垂直,卡扣上的导向斜角朝向大限位件或者小限位件;

安装件穿过安装孔,卡扣位于底板的下方;大限位件固定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坡形滑块之间,一根圆弧段被加持在大限位件和圆形凸台之间;小限位件固定在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坡形滑块之间,另一根圆弧段被加持在小限位件和圆形凸台之间;还包括基座,基座包括第一板体,第一用于穿过螺钉与墙体相连接固定,第一板体的两侧边沿分别向上垂直弯折形成第二板体,两块第二板体均向内水平弯折分别形成第三板体,第三板体上开设有u形安装槽;底板的下表面与第三板体的上表面贴合,并且卡扣上的导向斜角搭扣在u形安装槽的下表面,螺栓穿过连接件的第一通孔,螺栓的尾部旋入螺母夹持固定连接件和第三板体。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大条形通孔和小条形通孔均向外扩张出腰形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底板的上表面凸出形成保护凸台,保护凸台包围安装孔的外围;保护凸台的形状与安装孔形状相适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坡形滑块的侧表面为第三斜坡,第三斜坡与第一斜坡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二坡形滑块的侧表面为第四斜坡,第四斜坡与第二斜坡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两根卡扣之间一侧边设有若干加强块。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板体上开设有四个连线呈矩形的第二通孔,螺钉穿过第二通孔与墙体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配电箱的装墙结构,包括底座、安装件和基座,底座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凸出形成环状凸台,环状凸台上设有大条形通孔和小条形通孔,安装件上匹配有大限位件和小限位件,安装件插入底座、旋转固定,方便拆装,安装件上的卡扣勾搭在基座的u形安装槽上,实现预固定,再用螺栓固定,基座固定在墙体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底座01;底板010;安装孔011;圆弧段012;大条形通孔013;小条形通孔014;第一限位块015;第一坡形滑块016;第一斜坡0160;第二限位块017;第二坡形滑块018;第二斜坡0180;腰形孔019;保护凸台0190;安装件02;圆台020;第一通孔0200;大限位件0201;小限位件0202;圆形凸台021;卡扣022;导向斜角0220;加强块023;基座03;第一板体030;第二通孔0300;第二板体031;第三板体032;u形安装槽0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塑料配电箱的装墙结构,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底座01,采用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cn201821074242.5一种底座便于拆卸安装的塑料配电箱所述的底座01,底座01上安装有导轨,采用本申请人的cn201821077148.5一种具有快速安装导轨结构的塑料配电箱所述的导轨,导轨上安装有开关,开关和导轨为现有技术,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点,此处不再赘述;

底座01包括底板010,底板010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底板010的安装孔011;安装孔011的内壁中间凸出形成环状凸台,环状凸台包括中间两根相对的圆弧段012,两根圆弧段012连线成圆形,两根圆弧段012的一端合围成大条形通孔013,两根圆弧段012的另一端合围成小条形通孔014;底座01由一体注塑而成便于生产,方便加工,降低成本;

一根圆弧段012的上表面凸出形成第一限位块015和第一坡形滑块016,第一坡形滑块016的上表面倾斜形成第一斜坡0160,另一根圆弧段012的上表面凸出形成第二限位块017和第二坡形滑块018,第二坡形滑块018的上表面倾斜形成第二斜坡0180,第一坡形滑块016和第二限位块017分别位于大条形通孔013的两端,第一斜坡0160朝向大条形通孔013倾斜,第二坡形滑块018和第一限位块015分别位于小条形通孔014的两端,第二斜坡0180朝向小条形通孔014倾斜;

还包括安装件02,安装件02包括圆台020,圆台020的内部中空,圆台020穿过两根圆弧段012之间;圆台020的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0200,第一通孔0200用于穿过螺栓;圆台020的顶部外表面凸出分别形成大限位件0201和小限位件0202,大限位件0201与大条形通孔013对应用于穿过,小限位件0202与小条形通孔014对应用于穿过,使用大小限位件0202区分开,防止装反;圆台020的底部外表面凸出形成圆形凸台021,圆形凸台021顶压在环状凸台的下表面;圆形凸台021的底部设有两根平行的卡扣022,两根卡扣022的连线与大小限位件0202的连线垂直,卡扣022上的导向斜角0220朝向大限位件0201或者小限位件0202,大小限位件0202旋转后,卡扣022对应旋转;

还包括基座03,基座03有钣金件加工而成,基座03包括第一板体030,第一用于穿过螺钉与墙体相连接固定,第一板体030的两侧边沿分别向上垂直弯折形成第二板体031,两块第二板体031均向内水平弯折分别形成第三板体032,第三板体032上开设有u形安装槽0320;

安装件02穿过安装孔011,卡扣022位于底板010的下方,安装件02从底座01的背面穿入;大限位件0201固定在第一限位块015和第一坡形滑块016之间,一根圆弧段012被夹持在大限位件0201和圆形凸台021之间;小限位件0202固定在第二限位块017和第二坡形滑块018之间,另一根圆弧段012被加持在小限位件0202和圆形凸台021之间;保证安装件02旋转时只能旋转90度;

底板010的下表面与第三板体032的上表面贴合,并且卡扣022上的导向斜角0220搭扣在u形安装槽0320的下表面,起到预固定作用,底座01可以在基座03上调整到所需位置上下,螺栓穿过连接件的第一通孔0200,螺栓的尾部旋入螺母夹持固定连接件和第三板体032,底座01固定在基座03上,基座03在固定在墙体上;

安装过程:安装件02从底座01的背面插入,大限位件0201对应大条形通孔013穿过,小限位件0202对应小条形通孔014穿过,旋转安装件02,大限位件0201沿第一坡形滑块016的第一斜坡0160滑动,被第一限位块015限位固定,小限位件0202沿第二坡形滑块018的第二斜坡0180滑动,被第二限位块017限位固定;再将基座03贴合底座01,卡扣022插入u形安装槽0320内扣合,预固定位置,可以上下调整,然后用螺栓穿过安装件02的第一通孔0200并用螺母旋上拧紧,使得底座01固定在基座03上,需要拆装时,旋退出螺母,将卡扣022从基座03上脱离即可,拆装方便;基座03的第一板体030固定墙体上,安装完成。

进一步的,条形通孔和小条形通孔014均向外扩张出腰形孔019,腰形通孔能够便于大小限位件0202在旋转过程更加顺畅,不会被卡住;

进一步的,底板010的上表面凸出形成保护凸台0190,保护凸台0190包围安装孔011的外围,避免其他事物撞击到安装件02上造成损坏,有利于增长使用寿命;保护凸台0190的形状与安装孔011形状相适配,生产脱模方便;

进一步的,第一坡形滑块016的侧表面为第三斜坡,第三斜坡与第一斜坡0160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能够方便大限位件0201反向转回大条形通孔013内,安装件02可以从底座01上脱离下回收,更加实用;

进一步的,第二坡形滑块018的侧表面为第四斜坡,第四斜坡与第二斜坡0180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能够方便小限位件0202反向转回小条形通孔014内,安装件02可以从底座01上脱离下回收,更加实用;

进一步的,两根卡扣022之间一侧边设有若干加强块023,提高安装件02的强度;

进一步的,第一板体030上开设有四个连线呈矩形的第二通孔0300,螺钉穿过第二通孔0300与墙体连接固定,四个第二通孔0300安装更加稳固,基座03不易从墙体上掉落;

装墙安装时,将基座03对照在墙体上,用画笔点出四个位置,先将配电箱的基座03固定好在墙面上,然后将安装件02的卡扣022朝下旋进配电箱的底座01里,在通过安装件02的卡扣022将配电箱扣在基座03的u形安装槽0320里,最后安装上螺栓,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额外的人员去扶箱体,这样大大地提高了配电箱装墙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