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铁芯绝缘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5854发布日期:2020-08-18 20:0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子铁芯绝缘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铁芯的组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定子铁芯绝缘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的定子铁芯是电机的重要部件,其组装工艺若过于困难或复杂,将导致电机的质量控制变难。常规电极定子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在铁芯上放置绝缘纸和绝缘框架,再在绝缘框架上绕线,以使铜线与铁芯隔离绝缘。然而,目前的放置动作,是人工操作,难以准确放入绕线槽。特别是对于异型铁芯,绝缘纸需要弯曲一定弧度,通过人手插入铁芯的绕线槽内,绝缘纸因自身弹力,容易反弹导致绝缘纸从绕线槽内脱落,绝缘框架也易与绝缘纸错位,致使不良品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铁芯绝缘安装机构,能使绝缘纸的插装更简易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定子铁芯绝缘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治具、铁芯、顶块以及驱动机构,安装治具呈圆形,铁芯沿安装治具的外周分布,且相邻铁芯的绕线槽在圆周方向上相对,相邻铁芯间形成顶压间隔,顶块位于顶压间隔内,顶块具有与铁芯的绕线槽形状大小适配的顶压头部,驱动机构与驱使顶压头部驱动连接,驱使顶压头部在靠近顶紧绕线槽槽底和远离绕线槽槽底的位置间移动。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弹性机构、底盘和楔形块,底盘开有滑槽,顶块滑动配合于滑槽,顶块侧部设有与楔形块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槽,楔形块与滑动配合槽滑动配合驱使顶块远离绕线槽槽底,弹性机构用于对顶块提供靠近绕线槽槽底的弹力。

优选地,楔形块固定于底座,底盘上开有供楔形块插入的插口。

优选地,底座上设有升降装置,楔形块固定于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楔形块升降。

优选地,插口与滑槽连通,插口与滑槽的接合部设有用于阻挡顶块滑动的阻挡台阶。

优选地,铁芯呈扇形,铁芯的短弧边固定于安装治具的周侧。

优选地,铁芯的短弧边通过扣接的方式扣接于安装治具。

优选地,顶压间隔内配置有两个顶块,两顶块的顶压头部分别穿入相邻铁芯的绕线槽。

优选地,弹性机构为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顶压间隔内的两顶块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使顶块靠近绕线槽槽底或远离绕线槽槽底,以使顶块将可用于顶压绕线槽或脱离绕线槽,如此,绝缘纸和绝缘框架可在顶块远离绕线槽时,插入顶块与绕线槽之间的间隙,防止绝缘纸被自身弹性而脱离绕线槽,结合顶块顶压绕线槽后,绝缘纸以及套于绝缘纸外的绝缘框架被压紧紧固,防止错位,也能对绝缘纸进行塑型,使绝缘纸与绕线槽吻合,有利于提升定子铁芯的组装效率;此外,由于绝缘纸、绝缘框架可被顶块顶压,因此,即使采用人工放置绝缘纸或绝缘框架,也使该人工操作得以简化,也更利于人工准确放入所述间隙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子铁芯绝缘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铁芯、顶块、底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除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楔形块、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盘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绝缘纸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框架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图中:1、安装治具;2、铁芯;21、绕线槽;3、顶块;31、顶压头部;32、滑动配合槽;4、顶压间隔;5、弹性机构;6、底盘;61、滑槽;62、插口;63、阻挡台阶;7、楔形块;8、底座;81、升降装置;9、绝缘纸;10、绝缘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7所示的一种定子铁芯绝缘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治具1、铁芯2、顶块3以及驱动机构,安装治具1呈圆形,铁芯2沿安装治具1的外周分布,且相邻铁芯2的绕线槽21在圆周方向上相对,相邻铁芯2间形成顶压间隔4,顶块3位于顶压间隔4内,顶块3具有与铁芯2的绕线槽21形状大小适配的顶压头部31,驱动机构与驱使顶压头部31驱动连接,驱使顶压头部31在靠近顶紧绕线槽21槽底和远离绕线槽21槽底的位置间移动。

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使顶块3靠近绕线槽21槽底或远离绕线槽21槽底,以使顶块3将可用于顶压绕线槽21或脱离绕线槽21,如此,绝缘纸9和绝缘框架10可在顶块3远离绕线槽21时,插入顶块3与绕线槽21之间的间隙,防止绝缘纸9被自身弹性而脱离绕线槽21,结合顶块3顶压绕线槽21后,绝缘纸9以及套于绝缘纸9外的绝缘框架10被压紧紧固,防止错位,也能对绝缘纸9进行塑型,使绝缘纸9与绕线槽21吻合,有利于提升定子铁芯2的组装效率;此外,由于绝缘纸9、绝缘框架10可被顶块3顶压,因此,即使采用人工放置绝缘纸9或绝缘框架10,也使该人工操作得以简化,也更利于人工准确放入所述间隙内。

驱动机构可用常规的气缸、直线电机等常规实现,本例中,优选为:驱动机构包括弹性机构5、底盘6和楔形块7,底盘6开有滑槽61,顶块3滑动配合于滑槽61,顶块3侧部设有与楔形块7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槽32,楔形块7与滑动配合槽32滑动配合驱使顶块3远离绕线槽21槽底,弹性机构5用于对顶块3提供靠近绕线槽21槽底的弹力。当楔形块7插入滑动配合槽32后,受到楔形块7的楔紧力,使顶块3横向沿着滑槽61横向移动。本例配置为,此时顶块3朝着原理绕线槽21槽底的方向移动,以腾出绝缘纸9、绝缘框架10插入的间隙。楔形块7抽出后,顶块3在弹性机构5带动下复位压紧绝缘纸9和/或绝缘框架10到绕线槽21。

如图5所示,为便于楔形块7置入底盘6,本实施例的楔形块7固定于底座8,底盘6上开有供楔形块7插入的插口62,如此通过操作楔形块7的插入插口62或脱离插口62动作即可带动顶块3联动。为便于该动作的实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8上设有升降装置81,楔形块7固定于升降装置81,升降装置81用于带动楔形块7升降。升降装置81可采用气缸升降平台实现。

为更简易地提供顶块3的滑移限位,插口62与滑槽61连通,插口62与滑槽61的接合部设有用于阻挡顶块3滑动的阻挡台阶63。

为提升组装效率,如图2所示,实现多个工位的绝缘纸9安装,铁芯2呈扇形,铁芯2的短弧边固定于安装治具1的周侧。具体地,铁芯2的短弧边通过扣接的方式扣接于安装治具1,以便铁芯2与安装治具1的简易拆装。

作为优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顶压间隔4内配置有两个顶块3,两顶块3的顶压头部31分别穿入相邻铁芯2的绕线槽21,以充分利用底盘6的空间,两顶块3分别对准相邻铁芯2的绕线槽21,滑移运动方向相反。更进一步为简化结构,恰当利用空间,如图5所示,弹性机构5为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顶压间隔4内的两顶块3之间,如此利用一个弹簧实现两个顶块3的反向移动,恰好用其弹力保持顶块3顶紧各自绕线槽2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