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3122发布日期:2020-10-20 17:1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用于安装便携式终端并用于为安装在其上的便携式终端充电。



背景技术:

便携式终端是一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作为便携式终端,已知例如在pos(销售点)系统中使用的平板型pos终端设备。在许多情况下,该类型的便携式终端(平板终端)具有平板形状,并且其平板表面上设置有诸如触摸面板显示器之类的输入/输出设备(用户界面)。

当这样的便携式终端被放置在桌子或架子上时,有时使用安装架来安装(支撑)便携式终端,使触摸面板显示器位于竖直位置或处于向后倾斜的状态。一些安装台具有为包含在便携式终端中的电池充电的功能,并且也可以被称为充电台。

同时,存在一种便携式终端(平板终端),该便携式终端配备有供用户插入手的手带,以防止便携式终端在用手握住并使用时掉落。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安装台(支撑设备),该便携式终端安装台(支撑设备)能够支撑背面上配备有手带的便携式终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6198093b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便携式终端配备有肩带,该肩带被挂在用户肩膀上以防止便携式终端在用手握住并使用时掉落。这种便携式终端被安装到充电台上,为内部电池充电或使用该便携式终端(按下触摸面板以进行输入、在显示器上视觉确认处理结果等)。当配备有肩带的便携式终端安装到充电台时,可以将肩带打结或用魔术胶带(注册商标)捆扎和固定,以防止松动的肩带被抓扯和拉动而使充电台倒下并损坏便携式终端,并用于提供良好的外观。然而,这种调节肩带位置的操作对于用户而言是麻烦的。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安装台能够可靠地支撑在背面上配备有手带的便携式终端。然而,在配备有肩带的便携式终端安装到安装台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需要执行调节肩带位置的操作。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台,当配备有肩带的便携式终端安装到该充电台时,该充电台能够减轻与调节肩带位置的操作有关的用户负担。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充电台,该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用于安装配备有肩带的便携式终端并用于为安装在其上的便携式终端充电,该便携式终端充电台包括:基座部,放置在设置位置处;终端容纳部,形成在基座部上的前方侧,具有在基座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槽状,并且被配置为容纳便携式终端的下部;肩带容纳部,形成在基座部上的终端容纳部的后方,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槽状,并且被配置为容纳安装到终端容纳部的便携式终端的肩带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接触销,设置在终端容纳部内部,以电连接到容纳在终端容纳部中的便携式终端的充电端子。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充电台,包括:第一充电台和第二充电台,该第一充电台和第二充电台中的每一个是上述充电台,且在基座部的前后方向上以能够移除的方式彼此连接;ac适配器;以及充电电缆;ac适配器具有足以向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终端供电的电源供给能力,并且装配到第一充电台的ac适配器装配部,充电电缆被分支为将装配到第一充电台的ac适配器装配部的ac适配器电连接到第一充电台和第二充电台中每一个充电台的接触销,充电电缆具有容纳在第一充电台的电缆容纳部中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效果

当配备有肩带的便携式终端安装到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时,该充电台能够减轻关于调节肩带位置的操作的用户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右前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右后透视图;

图3的(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右前透视图,(b)是其左后透视图;

图4的(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左侧视图,(b)是其顶视图,(c)是其正视图,(d)是其底视图,(e)是其右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充电台的后视图;

图6的(a)是沿图4的(b)中的截面线6a-6a截取的充电台的截面图,(b)是沿图4的(b)中的截面线6b-6b截取的充电台的截面图,(c)是沿图4的(b)中的截面线6c-6c截取的充电台的截面图;

图7的(a)、(b)和(c)是用于描述将便携式终端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上的方法的透视图;

图8的(a)是作为要安装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对象的便携式终端的右前透视图,(b)是其右后透视图;

图9的(a)是在移除了肩带的状态下的便携式终端的顶视图,(b)是其正视图,(c)是其右侧视图,(d)是其后视图;

图10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式充电台中的充电台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图11的(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式充电台的顶视图,(b)是其正视图,(c)是其右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四台组合式充电台设置在机柜中时的右侧视图;

图13的(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右前透视图,(b)是其左后透视图;

图14的(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左侧视图,(b)是其顶视图,(c)是其正视图,(d)是其底视图,(e)是其右侧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充电台的后视图;

图16的(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右前透视图,(b)是其左后透视图;

图17的(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左侧视图,(b)是其顶视图,(c)是其正视图,(d)是其底视图,(e)是其右侧视图;以及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充电台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作为便携式终端的示例,描述在pos(销售点)系统中使用的平板型pos终端设备。

在附图中,标有符号w、h和d的箭头分别表示根据每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稍后描述的基座部)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高度方向(上下方向)和深度方向(前后方向)。

首先,参考图8的(a)和图8的(b)及图9的(a)至图9的(d),描述作为要安装到便携式终端充电台的对象的便携式终端(pos终端设备)600。在图9的(a)至图9的(d)中,在移除了稍后描述的肩带的状态下示出了便携式终端600。

便携式终端600为平板型,并且在其前表面上具有触摸面板显示器602。便携式终端600配备有供用户插入手的手带671和供用户将便携式终端600挂在肩上的肩带680。手带671在其中央处设置有垫672。通过使肩带的带端穿过形成在便携式终端600的后表面上的一对通孔680h(图9的(d)),然后通过带扣来进行固定,从而将肩带680附接到便携式终端600。在肩带680中,一对通孔之间的部分具有约1米的长度。下端设置有用于充电的充电和终端检测端子662,该端子可电连接到充电台的稍后描述的接触销62。便携式终端600用作经由无线电通信与pos系统中的其他设备(主机设备、打印机等)进行通信的pos终端设备。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

图1是其上安装有便携式终端600的充电台10的右前透视图。图2是其上安装有便携式终端600的充电台10的右后透视图。图3的(a)是其上未安装便携式终端600的充电台10的右前透视图。图3的(b)是其上未安装便携式终端600的充电台10的左后透视图。在图4中,(a)、(b)、(c)、(d)和(e)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10的左侧视图、顶视图、正视图、底视图和右侧视图。图5是充电台10的后视图。图6的(a)是沿图4的(b)中的截面线6a-6a截取的充电台的截面图。图6的(b)是沿图4的(b)中的截面线6b-6b截取的充电台的截面图。图6的(c)是沿图4的(b)中的截面线6c-6c截取的充电台的截面图。在图7中,(a)、(b)和(c)是用于描述将便携式终端安装到充电台10的方法的透视图。

现在,参考图1至图7,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10是用于安装配备有肩带680的便携式终端600及用于对安装在其上的便携式终端600充电的充电台(具有充电功能的安装台)。

充电台10包括基座部10a、终端容纳部11、接触销62(图4的(b))、肩带容纳部21、ac适配器装配部23、适配器固定带236和电缆容纳部22。

基座部10a被放置在设置位置处,例如在桌子上或在机柜的架子上。终端容纳部11形成基座部10a上的前方侧,具有在基座部10a的宽度方向w上延伸的槽状,并且容纳便携式终端600的下部。接触销62设置在终端容纳部11内部,具有探针销类型,并且电连接到容纳在终端容纳部11中的便携式终端600的充电和终端检测端子662(参见图9的(d))。

肩带容纳部21设置在基座部10a上的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延伸的槽状,并且容纳安装到终端容纳部11的便携式终端600的肩带680的至少一部分。

ac适配器装配部23形成在基座部10a上的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并且被配置为装配ac适配器700,该ac适配器700用于通过接触销62向容纳在终端容纳部11中的便携式终端600供电。适配器固定带236穿过形成在ac适配器装配部23中的孔部,并且对装配到ac适配器装配部23的ac适配器700进行固定。

电缆容纳部22形成在基座部10a上的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具有槽状,并且容纳充电电缆800,该充电电缆800将装配到ac适配器装配部23的ac适配器700与接触销62进行电连接。

终端容纳部11具有终端用切口部118,该终端用切口部118在宽度方向w上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为右端)形成,并用于在宽度方向w上将便携式终端600插入终端容纳部11或从终端容纳部11中取出便携式终端600。

肩带容纳部21在右端侧上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该右端作为终端容纳部11在宽度方向w上的一端。肩带容纳部21具有带用切口部218,该带用切口部218在宽度方向w上的一端形成,并适配为在宽度方向w上将肩带680引导进和引导出肩带容纳部21。

电缆容纳部22在终端容纳部11的宽度方向w上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为左端)侧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

ac适配器装配部23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的肩带容纳部与电缆容纳部22之间。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充电台10。

如图1和图2中所示,便携式终端600以预定角度(在该实施例中为80度)安装到充电台10。肩带680被折叠成多层并被容纳在肩带容纳部21中,该肩带容纳部21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右侧上。便携式终端600配备有供用户插入手的手带671。在充电台10的后部中央,通过固定带来固定ac适配器700。从ac适配器700延伸并在其端部具有插头的充电电缆800通过两个电缆引导构件226被引导到基座部10a的内部。对于ac适配器700的ac线710,在途中省略了图示。

如图3的(a)和(b)中所示,充电台10具有基座部10、终端容纳部11、立设部113、肩带容纳部21和电缆容纳部22。终端容纳部11在其前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在两个位置处形成的防倒凸部115,以防止安装到充电台10的便携式终端600向前倒下。立设部113设置有在两个位置处形成的终端接收凸部117,终端接收凸部117与安装到充电台10的便携式终端600的对应的凹部600d接触。两个电缆引导构件226附接到电缆容纳部22。

如图4的(a)至图4的(e)及图5中所示,充电台10包括基座部10、终端容纳部11、立设部113、电缆容纳部22和肩带容纳部21。终端容纳部11、肩带容纳部21和电缆容纳部22形成在基座部10上。在正视图中,立设部113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部的中央。电缆容纳部22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部的左侧。肩带容纳部21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部的右侧。

基座部10包括其上安装有充电控制部的电路板(未示出),以及连接到在充电电缆800的一端形成的插头的连接器64(参见图10)。基座部10的下表面(底面)设置有在其前部形成的两个脚部102和在其后部形成的四个脚部103。这些腿部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表面,以防止充电台10打滑。

在前部的两个腿部102之间,形成了两个连接卡合凹部104。在后部的内侧的两个腿部103还作为两个连接卡合凸部105。如通过结合参考图10所清楚地看到的,两个连接卡合凹部104能够与连接到另一充电台10(图10中的充电台10-2)的前侧的一个充电台10(图10中的充电台10-1)的两个连接卡合凸部105卡合。另一方面,两个连接卡合凸部105能够与连接到另一充电台10(图10中的充电台10-1)的后侧的一个充电台10(图10中的充电台10-2)的两个连接卡合凹部104卡合。因此,通过将两个连接卡合凹部104与两个连接卡合凸部105进行卡合,可以将两个充电台(图10中的充电台10-1和10-2)进行连接。

终端容纳部11在安装便携式终端时引导便携式终端600,并且容纳便携式终端600的下部。如图4的(b)中所示,终端容纳部11的立设部113设置有两个终端引导凸部116,这两个终端引导凸部116用于在安装便携式终端时引导便携式终端600。如图3的(a)中所示,终端容纳部11的立设部113设置有在两个位置处形成的终端接收凸部117,该终端接收凸部在安装了便携式终端时与在便携式终端600的下部形成的凹部600d(图8的(b))接触。图4的(b)是充电台10的顶视图,如该图所示,终端容纳部11设置有探针型的接触销62,该接触销与充电和终端检测端子662(参见图9的(d))接触,该充电和终端检测端子662包括在便携式终端600的下表面中央的凹部中形成的用于充电的两个接触点,以及用于检测便携式终端安装到充电台10的两个接触点。在接触销62的附近形成了四个引导凸部120,该引导凸部用于装配到在便携式终端600的下表面中央的凹部中形成并进一步凹入的四个凹部(未示出)中。终端容纳部11设置有在正视图中的右侧上形成的终端用切口部118。如图6的(b)中所示,终端用切口部118的高度比终端容纳部11的左侧端部的高度低,且比在接触销62的附近形成的四个引导凸部120的高度高。终端用切口部118被形成为:在充电台10设置在无法从上侧安装便携式终端600的空间中的情况下,使得便携式终端600从宽度方向w上的横向侧安装到充电台10上。

接下来参考图7的(a)至图7的(c),描述从横向侧将便携式终端600安装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充电台10上的方法。在图7中,未示出用于ac适配器700的固定带,并且对于ac适配器700的ac线,在途中省略了图示。

如图7的(a)和图7的(b)中所示,用户握住便携式终端600并将其左端放置在终端用切口部118上。接下来,如图7的(c)中所示,用户在宽度方向w上向左移动便携式终端600,直到使其左端与终端容纳部11的左端接触。之后,当用户停止对便携式终端600的握持时,便携式终端600的下端在其自重的作用下落入终端容纳部11中,以使其安装到充电台10。另一方面,当从充电台10中取出便携式终端600时,用户握住并向上提起便携式终端600,将其右端放置在终端用切口部118上,然后沿终端用切口部118在宽度方向w上向右移动便携式终端以拉出便携式终端。因此,即使充电台100存在于无法从上侧安装便携式终端600的空间中,也可以将便携式终端600安装到充电台10,并且可以从充电台10中取出便携式终端600。

如图4的(b)中所示,在终端容纳部11内部的底面上,与充电台10的下表面连通的排水孔119形成在后部附近的三个位置处。如图6的(c)中所示,终端容纳部11内部的底面被倾斜成在深度方向d上随着向后而降低。因此,即使诸如水之类的液体进入终端容纳部11,液体也会通过排水孔119排放到充电台10的外部。

如图3的(a)中所示,在正视图中,立设部113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部的中央。立设部113与终端容纳部11的内表面连续,并且以预定角度(在该实施例中为80度)倾斜。立设部113具有使得立设部在便携式终端600安装到充电台10上时不会妨碍便携式终端600的手带671的高度。如图3的(b)中所示,立设部113的背面设置有用于装配适配器700的适配器装配部23。适配器装配部23设置有用于插入固定带236的固定带孔235,该固定带236用于对适配器700进行固定。

如图3的(a)和图3的(c)及图6的(a)和图6的(c)中所示,在正视图中,肩带容纳部21设置在终端容纳部11的右端的后方。如图2所示,肩带容纳部21可以容纳折叠成多层的肩带680。肩带容纳部21具有在终端容纳部11后方的右侧上形成且在宽度方向w上延伸的槽空间。由于槽空间的上侧和右侧连续地开放,因此可以从上侧、右侧或倾斜的右上侧的任何方向容纳肩带680。如图6的(c)中所示,槽空间具有随着向上而加宽的锥形形状。另外,如图6的(c)中所示,在槽空间中,深度方向d上的后方侧壁面的高度低于与终端容纳部11相邻的前方侧壁面的高度。此外,如图6的(a)中所示,肩带容纳部21的壁部的角部217具有倒角形状。由于这些独特的形状,肩带容纳部21可以容易地容纳折叠成多层的肩带680。肩带容纳部21的壁部的角部可以具有圆形形状。此外,如图6的(a)中所示,槽空间的左端212具有圆形形状,使得可以容易地去除进入槽空间中的灰尘。此外,肩带容纳部21形成在宽度方向w上的右侧,该侧是与终端容纳部11的终端用切口部118相同的一侧。因此,即使在充电台10存在于无法从上侧安装便携式终端600的空间中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便携式终端600沿宽度方向w(即,从横向侧)安装在充电台10的终端容纳部11中,并且将折叠成多层的肩带680容纳在肩带容纳部21中。

如图3和图6的(a)中所示,电缆容纳部22布置在终端容纳部11后方的左侧上。电缆容纳部22可以容纳分支型的充电电缆,当在连接状态下使用两个充电台时,该分支型的充电电缆用于将一个ac适配器700的输出分支到两个充电台。当单独使用一个充电台时,电缆容纳部22容纳充电电缆800的布线在充电台10下部的残余部分。

当单独使用一个充电台10而不是使用彼此连接的两个充电台10时,可以不设置两个连接卡合凹部104、两个连接卡合凸部105和电缆容纳部22。在ac适配器700不固定到充电台10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ac适配器装配部23。

因为当配备有肩带的便携式终端安装到充电台时充电台可以容纳肩带,所以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述充电台能够减轻与调节肩带位置的操作有关的用户负担。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0、图11的(a)至图11的(c)及图12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充电台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包括两个充电台的组合的组合式充电台。由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因此将根据需要并入第一实施例的附图和描述,并且将省略详细描述。

参考图10至图1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式充电台包括第一充电台10-1和第二充电台10-2,它们分别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充电台10相同,并且它们在基座部10a的前后方向上彼此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连接。

第一充电台10-1和第二充电台10-2分别具有基座部10a、终端容纳部11、肩带容纳部21、ac适配器装配部23和电缆容纳部22。

与第一实施例同样,ac适配器装配部23形成在基座部10a上的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并且装配ac适配器700,该ac适配器700用于通过接触销62向容纳在终端容纳部11中的便携式终端供电。

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电缆容纳部22形成在基座部10a上的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具有槽状,并且容纳充电电缆,该充电电缆将装配到ac适配器装配部23的ac适配器700与接触销62进行电连接。

仅一个ac适配器700用于一个组合式充电台,并且具有能够向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终端供电的电源供给能力。ac适配器700装配到第一充电台10-1的ac适配器装配部23。

在该实施例中,充电电缆包括充电电缆800和分支电缆800a,并且被分支为:将装配到第一充电台10-1的ac适配器装配部23的一个ac适配器700电连接到第一充电台10-1和第二充电台10-2中每一个充电台的接触销62。

分支电缆800a的一部分容纳在第一充电台10-1的电缆容纳部22中。

参考图10,在第二充电台10-2的两个连接卡合凸部105与第一充电台10-1的两个连接卡合凹部104卡合之后,将连接板40通过四个螺钉固定到背面。因此,以连接状态将第一充电台10-1与第二充电台10-2进行固定。

一个ac适配器700能够向两个便携式终端提供充电电压。因此,如图11中所示,仅一个ac适配器用于组合式充电台。ac适配器700的输出通过充电电缆800和分支电缆800a提供给两个充电台,即第一充电台10-1和第二充电台10-2。分支电缆800a具有要与ac适配器700的插头连接的一个连接器,以及与ac适配器的插头相同的两个插头。分支电缆800a通过两个电缆引导构件容纳到第一充电台10-1的电缆容纳部22中。作为前侧充电台的第二充电台10-2未配备这两个电缆引导构件。在图11中,在途中省略了ac适配器700的ac线的图示。

图12是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四个组合式充电台设置在机柜ct中的架板上的状态下的右侧视图。这四个组合式充电台总共容纳八个便携式终端600。如图12中所示,八个便携式终端600的肩带中的每一个被折叠成多层,并且被容纳在其安装到的充电台的肩带容纳部中。

机柜ct的架板与顶板之间的空间的高度不足以从上侧安装便携式终端600。然而,由于每个充电台的终端容纳部11(图11的(a))具有终端用切口部118(图11的(c)),因此便携式终端600可以在与图12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安装到终端容纳部11和从终端容纳部11中取出。此外,由于肩带容纳部21形成在宽度方向上与终端用切口部118相同的一侧,因此当便携式终端600安装到每个充电台之后,可以在与图12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容纳折叠成多层的肩带。因此,可以减轻与调节肩带位置的操作有关的用户负担。此外,利用上述结构,可以节省高度方向上的空间。

因为当配备有肩带的便携式终端安装到充电台时充电台可以容纳肩带,所以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上述充电台能够减轻与调节肩带位置的操作有关的用户负担。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3的(a)和图13的(b)、图14的(a)至图14的(e)及图15来描述第三实施例。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充电台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充电台不具有ac适配器装配部、电缆容纳部、连接卡合凹部和连接卡合凸部。由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因此将根据需要并入第一实施例的附图和描述,并且将省略详细描述。

参考图13的(a)和图13的(b)、图14的(a)至图14的(e)及图15,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充电台10’包括基座部10a’、终端容纳部11’和肩带容纳部21。

终端容纳部11’具有终端用切口部118’,该终端用切口部118’在基座部10a’的宽度方向w上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为右端)形成,并适配为将便携式终端插入终端容纳部11’和从终端容纳部11’中取出便携式终端。

肩带容纳部21在右端侧上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该右端是终端容纳部11’在宽度方向w上的一端。肩带容纳部21具有带用切口部218,该带用切口部218在宽度方向w上的一端形成,并适配为在宽度方向w上将肩带680引导出和引导进肩带容纳部21。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充电台1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充电台10不同,并且不具有前部的两个腿部、后部的四个腿部、两个连接卡合凹部和两个连接卡合凸部。充电台10’不组合使用,而是单独使用。此外,终端容纳部11’不倾斜,便携式终端以竖直位置被容纳。此外,终端容纳部11’不具有防倒凸部和排水孔。

当配备有肩带的便携式终端安装到充电台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上述充电台能够容纳肩带。因此,可以减轻与调节肩带位置的操作有关的用户负担。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6的(a)和图16的(b)、图17的(a)至图17的(e)及图18来描述第四实施例。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充电台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充电台的不同之处在于,终端容纳部不具有终端用切口部。由于其他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相似,因此将根据需要并入第三实施例的附图和描述,并且将省略详细描述。

参考图16的(a)和图16的(b)、图17的(a)至图17的(e)及图18,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充电台10”包括基座部10a”、终端容纳部11”和肩带容纳部21。

终端容纳部11”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不具有用于在宽度方向w上将便携式终端插入终端容纳部11”中及将便携式终端从终端容纳部11”中取出的终端用切口部。

肩带容纳部21在终端容纳部11”的宽度方向w上的一端侧形成在终端容纳部11”的后方。肩带容纳部21具有带用切口部218,该带用切口部218在宽度方向w上的一端形成,并适配为在宽度方向w上将肩带引导出和引导进肩带容纳部21。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充电台10”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不具有用于将便携式终端插入终端容纳部11”中和将便携式终端从终端容纳部11”中取出的终端用切口部。因此,仅从上侧安装便携式终端。

当配备有肩带的便携式终端安装到充电台时,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上述充电台能够容纳肩带。因此,可以减轻与调节肩带位置的操作有关的用户负担。

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在正视图中,电缆容纳部设置在终端容纳部后方的左侧上,而肩带容纳部设置在终端容纳部后方的右侧上。备选地,在正视图中,电缆容纳部可以设置在终端容纳部后方的右侧上,而肩带容纳部可以设置在终端容纳部后方的左侧上。在这种情况下,终端用切口部形成在终端容纳部后方的左侧上。在这种情况下,期望便携式终端的左右的肩带装配部在左右位置上调换。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在正视图中,肩带容纳部设置在终端容纳部后方的右侧上。备选地,在正视图中,肩带容纳部可以设置在终端容纳部后方的左侧上。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三实施例中,终端用切口部形成在终端容纳部后方的左侧上。在这种情况下,期望便携式终端的左右的肩带装配部在左右位置上调换。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8年2月26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31878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0’、10”充电台

10-1第一充电台

10-2第二充电台

10a、10a’、10a”基座部

102、103腿部

104连接卡合凹部

105连接卡合凸部

11、11’、11”终端容纳部

113立设部

115防倒凸部

116终端引导凸部

117终端接收凸部

118终端用切口部

119排水孔

120引导凸部

218带用切口部

22电缆容纳部

226电缆引导构件

23ac适配器装配部

236适配器固定带

62接触销

600便携式终端

600d凹部

602触摸面板显示器

662充电和终端检测端子

671手带

672垫

680肩带

680h通孔

700ac适配器

710ac线

800充电电缆

800a分支电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