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密集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1047发布日期:2020-10-20 17: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密集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被设置为截角八面体;

纳米球,所述纳米球被设置于外壳内部,其尺寸与所述外壳匹配,使得二者能够产生相对运动;

摩擦电极,所述摩擦电极贴服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用于与所述纳米球相互摩擦产生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密集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贴服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用于与其他发电模块进行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密集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结构对称的上、下两部分,所述上下部分以第一平面分界,所述第一平面根据以下方式获取:

以外壳的一个正方形面为底,将所述壳体水平放置,

由上向下分别以不同水平面切割所述壳体,所得截面面积最大的水平面即为第一平面;

在上、下部分所包含的、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的各平面上粘贴连接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密集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结构对称的上、下两部分以及一个中间隔离部分,所述上部分与中间隔离部分以第二平面分界,所述下部分与中间隔离部分以第三平面分界;

所述第二、第三平面根据以下方式获取:

以外壳的一个正方形面为底,将所述壳体水平放置,

由上向下分别以不同水平面切割所述壳体,首次使所得截面面积达到阈值的水平面即为第二平面,

继续由上向下分别以不同水平面切割所述壳体,二次使所得截面面积达到阈值的水平面即为第三平面;

在上部分所包含的、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的各平面上粘贴连接电极;

在下部分所包含的、与所述第三平面垂直的各平面上粘贴连接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密集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任选一对正方形表面,在此正方形表面上设置气口,使得气流能够从一个正方形表面上的气口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并从另与之相对的另一个正方形表面上的气口流出。

6.一种摩擦纳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密集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堆叠构成,各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外壳通过连接电极紧密接触构成等势体;

增加负载时,负载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在任意一个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的任意的连接电极,负载的另一端连接大导体或接地充当电子源。

7.一种摩擦纳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密集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堆叠构成,各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外壳通过连接电极紧密接触构成等势体,其中某一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的连接电极只能与同一层的、来自其他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的连接电极相连;

增加负载时,在每一层摩擦纳米发电模块中任选一个上半部分外壳的连接电极,将这些电极并联作为负载的一端,在每一层摩擦纳米发电模块中任选一个下半部分外壳的连接电极,将这些电极并联作为负载的另一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密集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及系统。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被设置为截角八面体;纳米球,所述纳米球被设置于外壳内部,其尺寸与所述外壳匹配,使得二者能够产生相对运动;摩擦电极,所述摩擦电机贴服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用于与所述纳米球相互摩擦产生电流。本发明摩擦纳米发模块的外壳设计为截角八面体形状,使单位空间内可放置的摩擦纳米发电单元数量达到最多,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义;李方明;朱传庆;陈天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海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