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6601发布日期:2020-12-18 16:4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光伏支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电流便从p型一边流向n型一边,形成电流。

适逢下雪天气,积雪的覆盖会影响光伏板的采光效果,但是以往的人工扫刷或者机械传动式直接接触式扫刷的方式会损伤光伏板上表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叠加组装并延伸组装,可避免光伏板与外界接触,同时提供自动扫挂雪水杂质的光伏支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顶部开设有轨道,右侧支撑臂顶部的轨道上固定装配有限位轨道臂,所述限位轨道臂与轨道之间安装有除雪机构,支撑臂之间水平安装有透光板和底板,所述透光板和底板之间保留的插槽内插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底部的线圈透过防潮隔板与支撑臂右侧端面的出线端口伸出,所述出线端口上套装有束线端头。

进一步,所述支撑臂正面水平插装有气流管,所述气流管内侧端面开设的气流孔与插槽连通,所述气流管的输入端口与换热器的输出端口对接。

更进一步,两两相邻的架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由下而上插装在水平组装槽内,所述水平组装槽开设在支撑臂正端面上,所述支撑臂延伸有组装凸起,所述组装凸起与水平组装槽形状互补匹配。

更进一步,所述架体呈左低右高的摆放结构,首尾两端的架体右侧轨道上固定安装有限位轨道臂,所述限位轨道臂内侧的对接端口处安装有正位套,两两相邻的限位轨道臂之间通过正位套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除雪机构包括转轴、滚轮和装载套,所述转轴活动安装限位轨道臂与轨道之间的滑道内,所述转轴正对轨道端头处安装有两组滚轮,所述滚轮内侧轴承上装配有装载套,所述装载套底部安装有刮头。

更进一步,所述装载套底部固定焊接有平衡抵触垫脚,所述平衡抵触垫脚与轨道内侧凸起水平抵触。

更进一步,所述光伏板两侧装载有插装臂,所述插装臂外侧内嵌有磁吸定位块,所述磁吸定位块与插槽内壁的磁吸条磁吸对接。

更进一步,所述插装臂底部开设有线路孔。

更进一步,所述支撑臂外侧端面上贴敷有隔温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采用了透光板采光隔离的组装结构,解决了光伏板因外界侵蚀或者硬接触而损伤、损坏的技术问题;可叠加组装的拼接式结构,解决了适配空间的技术问题;伺服电机控制的扫雪除尘机构,解决了透光板上附着杂物,妨碍透光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伏支架光伏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伏支架滚轴除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架体、2为透光板、3为支撑臂、4为隔温板、5为轨道、6为插槽、7为磁吸条、8为水平组装槽、9为防潮隔板、10为气流管、11为出线端口、12为束线端头、13为线圈、14为限位轨道臂、15为正位套、17为光伏板、18为插装臂、19为线路孔、20为磁吸定位块、21为除雪机构、22为转轴、23为装载套、24为平衡抵触垫脚、25为刮头、26为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光伏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1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顶部开设有轨道5,右侧支撑臂3顶部的轨道上固定装配有限位轨道臂14,所述限位轨道臂14与轨道5之间安装有除雪机构21,支撑臂3之间水平安装有透光板2和底板,所述透光板3和底板之间保留的插槽6内插装有光伏板17,所述光伏板17底部的线圈13透过防潮隔板9与支撑臂3右侧端面的出线端口11伸出,所述出线端口11上套装有束线端头12。其中,本发明采用了透光板2密封安装的安装结构,透光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光伏板17的损耗。除雪机构21可通过转轴22输出端口连接的伺服电机驱动并沿轨道5进行除雪除尘工序。防潮隔板9可避免线路因潮湿发生短路等线路问题。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臂3正面水平插装有气流管10,所述气流管10内侧端面开设的气流孔与插槽6连通,所述气流管10的输入端口与换热器的输出端口对接。其中,气流管10的可通过换热器提供冷热气流,以调控插槽6和透光板2之间的温度差,从而消除透光板2内壁上因水蒸气而形成的小水珠。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两相邻的架体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由下而上插装在水平组装槽8内,所述水平组装槽8开设在支撑臂3正端面上,所述支撑臂3延伸有组装凸起,所述组装凸起与水平组装槽8形状互补匹配。其中,两两相邻的架体1底部水平组装槽8呈互补匹配结构,可用过螺栓固定连接。而连接过后,透光板2的缝隙部分可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架体1呈左低右高的摆放结构,首尾两端的架体1右侧轨道5上固定安装有限位轨道臂14,所述限位轨道臂14内侧的对接端口处安装有正位套15,两两相邻的限位轨道臂14之间通过正位套15固定连接。其中,左低右高的摆放结构可避免装载在右侧限位轨道臂14的伺服电机因重力因素架空滚轮26而无法进行扫雪和除尘工序。正位套15可连接架体1上端的限位轨道臂14。而且中间段连接架体1上端的限位轨道臂14是架空连接的结构,避免与首尾两端的架体1限位轨道臂14相同而无法使除雪机构21连续运行。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除雪机构21包括转轴22、滚轮26和装载套23,所述转轴22活动安装限位轨道臂14与轨道5之间的滑道内,所述转轴22正对轨道5端头处安装有两组滚轮26,所述滚轮26内侧轴承上装配有装载套23,所述装载套23底部安装有刮头25。其中,刮头25可定期跟换,还可因天气需求跟换相应的刮头。

如图3所示,所述装载套23底部固定焊接有平衡抵触垫脚24,所述平衡抵触垫脚24与轨道5内侧凸起水平抵触。其中,平衡抵触垫脚24可与轨道5水平抵触,避免滚轮26侧翻。

如图2所示,所述光伏板17两侧装载有插装臂18,所述插装臂18外侧内嵌有磁吸定位块20,所述磁吸定位块20与插槽6内壁的磁吸条7磁吸对接。其中,磁吸条7与磁吸定位块20可以选择性定位,避免光伏板17偏移。

如图1所示,所述插装臂18底部开设有线路孔19。其中,线路孔19可理清线束。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臂3外侧端面上贴敷有隔温板4。其中,隔温板4可有效保持内部温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架体;其特征是:所述架体(1)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顶部开设有轨道(5),右侧支撑臂(3)顶部的轨道上固定装配有限位轨道臂(14),所述限位轨道臂(14)与轨道(5)之间安装有除雪机构(21),支撑臂(3)之间水平安装有透光板(2)和底板,所述透光板(3)和底板之间保留的插槽(6)内插装有光伏板(17),所述光伏板(17)底部的线圈(13)透过防潮隔板(9)与支撑臂(3)右侧端面的出线端口(11)伸出,所述出线端口(11)上套装有束线端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臂(3)正面水平插装有气流管(10),所述气流管(10)内侧端面开设的气流孔与插槽(6)连通,所述气流管(10)的输入端口与换热器的输出端口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是:两两相邻的架体(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由下而上插装在水平组装槽(8)内,所述水平组装槽(8)开设在支撑臂(3)正端面上,所述支撑臂(3)延伸有组装凸起,所述组装凸起与水平组装槽(8)形状互补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架体(1)呈左低右高的摆放结构,首尾两端的架体(1)右侧轨道(5)上固定安装有限位轨道臂(14),所述限位轨道臂(14)内侧的对接端口处安装有正位套(15),两两相邻的限位轨道臂(14)之间通过正位套(1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是:所述除雪机构(21)包括转轴(22)、滚轮(26)和装载套(23),所述转轴(22)活动安装限位轨道臂(14)与轨道(5)之间的滑道内,所述转轴(22)正对轨道(5)端头处安装有两组滚轮(26),所述滚轮(26)内侧轴承上装配有装载套(23),所述装载套(23)底部安装有刮头(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装载套(23)底部固定焊接有平衡抵触垫脚(24),所述平衡抵触垫脚(24)与轨道(5)内侧凸起水平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光伏板(17)两侧装载有插装臂(18),所述插装臂(18)外侧内嵌有磁吸定位块(20),所述磁吸定位块(20)与插槽(6)内壁的磁吸条(7)磁吸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插装臂(18)底部开设有线路孔(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臂(3)外侧端面上贴敷有隔温板(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到光伏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顶部开设有轨道,右侧支撑臂顶部的轨道上固定装配有限位轨道臂,所述限位轨道臂与轨道之间安装有除雪机构,支撑臂之间水平安装有透光板和底板,所述透光板和底板之间保留的插槽内插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底部的线圈透过防潮隔板与支撑臂右侧端面的出线端口伸出,所述出线端口上套装有束线端头。本发明采用了透光板采光隔离的组装结构,解决了光伏板因外界侵蚀或者硬接触而损伤、损坏的技术问题;可叠加组装的拼接式结构,解决了适配空间的技术问题;伺服电机控制的扫雪除尘机构,解决了透光板上附着杂物,妨碍透光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信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7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