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板、电子设备以及电子钟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98045发布日期:2021-04-16 12:0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太阳电池板、电子设备以及电子钟表的制作方法
太阳电池板、电子设备以及电子钟表
1.本申请主张以日本专利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188385号为基础的优先权,并作为参照来引入该日本特愿2019-188385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以及附图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太阳电池板、电子设备以及电子钟表。


背景技术:

3.现今,公知有一种具备接收光来发电的太阳电池板的钟表等电子设备(电子钟表)。
4.而且,随着近年来的各种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希望更多地确保太阳电池板的发电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5.因此,提出了在电子设备中的设有显示部的位置等也配置发电部来高效地进行发电的方案,例如在日本特开2016-519442号公报中记载有将设有构成为难以从外部可视的透光发电区域的太阳电池板搭载于显示装置的技术。
6.根据这样的技术,即使在将太阳电池板配置在显示部之上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显示部的可视性,从而能够兼顾增大发电量和实现良好的显示。
7.透光发电区域例如交替地配置细线化的发电部和使光透射的透光部,并呈条纹状地构成。
8.为了调整电压,将太阳电池板分割为多个单体电池,但在如上所述地具有呈条纹状构成的部分的情况下,沿条纹的延伸方向进行分割,以便分割线不显眼。因此,各单体电池呈长条状地形成,将其连接在一起来构成太阳电池板。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10.然而,在将天线搭载于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若将上述结构那样的太阳电池板配置于天线的附近,则因该太阳电池板的形状、配置、连接方法等,对天线产生影响,有天线的任意频率的增益降低的问题。
11.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配置于天线附近的情况下难以对天线的特性产生影响的太阳电池板、电子设备以及电子钟表。
12.概要如下。
1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太阳电池板配置于构成为与所期望的频率的电波共振的环状部件的附近并被分割为多个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
14.上述太阳电池板具备:透光性发电区域其是上述环状部件的直径方向的中央部的区域,在上述光性发电区域中沿预定的方向延伸的细线状的发电部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配置;和外周发电区域,其是上述透光发电区域的外周部的区域,沿周向配置有上
述多个单体电池的一部分,
15.上述多个单体电池包含复合单体电池,该复合单体电池构成为具有上述外周发电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透光发电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16.在上述环状部件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配置有上述多个单体电池中的预定的电池,并且在上述直径方向的另一端侧配置有上述多个单体电池中的与上述预定的单体电池不同的单体电池。
17.发明的效果如下。
18.根据本发明,起到在将太阳电池板配置于天线的附近的情况下难以对天线的特性产生影响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钟表的主视图。
20.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钟表的示意性主要部分剖视图。
21.图3是表圈及太阳电池板的示意性俯视图。
22.图4a是示出贴片天线的一例的说明图。
23.图4b是与图4a一起示出贴片天线的一例的说明图。
24.图5是用于说明贴片天线中的圆偏振波的生成的曲线图。
25.图6是太阳电池板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26.图7是太阳电池板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太阳电池板以及作为应用了该太阳电池板的电子设备的电子钟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8.此外,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而附加了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子。
29.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电子设备的电子钟表(以下简称为“钟表”。)的主视图。
3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钟表100具备壳体(以下,在实施方式中作为“主体壳体1”。)。主体壳体1例如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或者钛、不锈钢(sus)等金属等硬质的材料形成。此外,形成主体壳体1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处示例的材料。
31.本实施方式的主体壳体1形成为在壳体厚度方向的上下(钟表的表背)开口的中空的短柱形状。
32.在主体壳体1的图1中的上下两端部、即模拟方式的钟表中的12点方向侧的端部及6点方向侧的端部,设有安装未图示的表带的表带安装部11。
33.并且,钟表100在主体壳体1的侧部等具备操作按钮12。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主体壳体1的左侧部配置有两个操作按钮12,在右侧部配置有三个操作按钮12,合计配置有五个操作按钮12。
34.再者,在主体壳体1的背面侧安装有封堵开口部分的未图示的背盖。
35.另外,在主体壳体1的外侧上部(钟表100的可视侧、表面侧)配设有作为环状部件的环状的表圈6。
36.在本实施方式中,表圈6构成为与所希望的频率的电波共振,作为天线(表圈天线)发挥功能。表圈6经由未图示的连接器等与安装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接收电路65连接,接收已设定的频率的电波。例如,如在下文中说明,表圈6调整为能够接收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发送的电波等,并组装于钟表100的主体壳体1,作为接收预定波长的圆偏振波(在接收gps电波的情况下为右旋圆偏振波)的电波的圆偏振波天线发挥作用。
37.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表圈6构成为单点供电方式的天线,如在下文中说明,供电点62优选设于图3中由阴影圆标记示出的任何位置。
38.作为能够由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表圈6接收的所希望的频率的电波,可举出从卫星发送的电波。
39.例如,来自gps卫星的电波、从日本准天顶卫星亦即qzss发送的电波的频率为1575.42mhz,从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送的电波成为以1602.5625mhz为中心的频带。
40.因此,例如,若将表圈6构成为能够与对应于上述gps等的频率1575.42mhz的电波、对应于glonass的频率1602.5625mhz的电波共振的结构,则能够接收从gps、glonass发送的电波,从而能够在钟表100中利用上述电波所包含的时刻信息、位置信息。
4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适当设定表圈6、其它各种条件,来使表圈6作为能够接收所希望的频率的电波的天线发挥功能。
42.此外,能够由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表圈6接收的所希望的频率的电波并不限定于从gps卫星等发送的电波。
43.在本实施方式中,表圈6例如由sus316(不锈钢316)等金属材料形成,并形成为环状。
44.此外,形成表圈6的材料并不限定于sus316。
45.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表圈6构成为作为天线发挥功能,该天线成为与所希望的频率的电波共振的状态。关于这一点,认为在形成材料的导电率较低的情况下(电阻率较高的情况下)得不到充分的天线增益。
46.因此,为了使表圈6作为具有良好的天线增益的天线发挥功能,作为形成表圈6的材料,优选使用导电率为一定程度以上(即电阻率为一定程度以下)且导磁率为一定程度以下的金属材料。
47.此外,形成表圈6的材料应该根据想要由作为天线的表圈6接收的电波的频率、其它各种条件来适当设定,并不限定于此处示例的材料。
48.图2是图1所示的钟表的示意性主要部分剖视图。
49.图2中,将钟表100的上部(钟表100中的可视侧、表面侧)的主要部分作为截面来示意性地示出。
50.如图2所示,经由由树脂等形成的密封环32在表圈6的内侧设有风挡部件3。
51.风挡部件3由透明的玻璃、树脂等形成,具有透光性。风挡部件3经由密封环32而嵌装于表圈6,由此主体壳体1的表面侧(钟表中的可视侧、上侧)的开口以保持气密的状态被封堵。
52.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挡部件3的下表面(配置于主体壳体1的内侧的面)侧的外周部
优选成为环状的装饰部(未图示)。作为装饰部,利用不会阻碍透光性的方法对整体实施总花纹图案或着色等,设置各种标识等文字或记号、刻度等,从而能够具有覆盖收纳在主体外壳1的内部的显示部4、太阳电池板5等的外周部的连接部等进行使之不会从外部可视的遮挡的功能。
53.此外,装饰部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在风挡部件3的下表面实施印刷、各种蒸镀等来形成。
5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主体壳体1的内部收纳有使作为电子设备的钟表100的各部分动作的模块(包含执行计时处理的计时部亦即计时电路等在内的钟表模块,未图示)。
55.在模块的上方(钟表的可视侧、表面侧)并在与风挡部件3之间设有具备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它平板显示器等的显示部4。在显示部4具备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既可以是反射型的液晶显示器,也可以是基于背光灯的透射型的液晶显示器。显示部4配置于下述的太阳电池板5的下侧(即非可视侧)。虽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但在显示部4上显示时刻、各种信息等。
56.此外,显示部4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具有具备表盘及指针等的模拟方式的显示单元。并且,也可以具有具备液晶面板等而构成的数字方式的显示单元和模拟方式的显示单元的双方。
57.再者,如上所述,显示部4的外周部(外周端缘等)由装饰部覆盖,从外部不可视。
58.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部内侧的区域(图1中以空白的方式示出的大致圆形的区域)成为显示部4中从外部可视的可视区域var。
59.在显示部4与风挡部件3之间配置有太阳电池板5。太阳电池板5具备作为通过接收光来进行发电的太阳电池发挥功能的发电部51(包含细线发电部51a),由太阳电池板5进行光发电而得到的发电电力积蓄在未图示的二次电池中。
6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虚线所示,太阳电池板5重叠配置于显示部4的可视侧(钟表100的表面侧)。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太阳电池板5利用双面胶带33而配置于风挡部件3的背面侧。由此,如图3所示,太阳电池板5配置在表圈6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内侧)。此外,安装太阳电池板5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双面胶带33。
61.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在表圈的内侧配置有太阳电池板的状态的俯视图。此外,图3是示意性示意图,划分下述的各模块的线的位置、细线发电部51a的粗细、根数等并非严格地再现实际的形状。
62.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太阳电池板5具备:透光发电区域sar,其是作为环状部件的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中央部的区域;和外周发电区域par,其是透光发电区域sar的外周部的区域,并且沿周向配置有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的一部分(构成单体太阳电池c的块),太阳电池板5被分割为多个单体电池(单体太阳电池c)。
63.透光发电区域sar是沿预定的方向(延伸方向l)延伸的细线状的发电部51亦即细线发电部51a在与延伸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区域。在透光发电区域sar中,细线发电部51a和使光透射的透射区域52交替地以一定的间距排列。
64.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体太阳电池c中的至少与从外部可视的上述的可视区域var对应地配置的部分构成为透光发电区域sar。
65.通过使配置在透光发电区域sar内的细线发电部51a的间距一致,在从外部目视显
示部4时,即使在单体太阳电池c相比显示部4配置于上侧(可视侧、表面侧),作为面整体也成为均匀的亮度,因而细线发电部51a不显眼,显示部4的可视性良好,进而能够实现美观漂亮的外观。
66.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在简单记载为“发电部51”时,认为包含细线发电部51a以及除此以外的发电部51的双方。
67.太阳电池板5中的发电部51成为在未图示的基材之上依次层叠有透射电极、半导体层、背面电极(均未图示)的层叠结构。
68.基材是具有透光性的薄板状的基板,例如是柔性的薄膜状的透射塑料等。形成基材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处示例的材料,例如可应用各种透明的树脂、玻璃等。
69.并且,透射电极例如通过使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锡等结晶化来形成。此外,形成透射电极的材料、形成方法并不限定于此。
70.半导体层例如由非结晶型硅(a-si:h)等形成。作为半导体层,例如使用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接合而成的pn结型的半导体。
71.背面电极例如包含铝导体等金属材料来形成。此外,形成背面电极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
72.半导体层、背面电极例如通过蒸镀等方法层叠形成在基材之上。此外,在基材上设置半导体层、背面电极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
73.发电部51中的配置在透光发电区域sar内的细线发电部51a的粗细(与延伸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透射区域52的粗细(与延伸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为70μm左右时,细线发电部51a的粗细为10μm左右。
74.此外,使细线发电部51a的宽度越小(越细),并使透射区域52的宽度越大(越粗),则太阳电池板5的透光发电区域sar中的光的透射率越高,显示部4的可视区域var的可视性越高。另一方面,细线发电部51a的宽度越小,则发电量越少,并且电荷在单体太阳电池c内移动时的电阻越大,发电效率越低。
75.因此,细线发电部51a的宽度以及透射区域52的宽度根据显示部4的可视区域var所要求的可视性的程度(即,与可视区域var对应地设置的透光发电区域sar的透光性的程度)和太阳电池板5所要求的发电量、发电效率的程度的平衡来适当设定。
76.并且,外周发电区域par是设置为包围透光发电区域sar的外周的环状的区域。
77.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发电区域par沿周向分割为八个块。
78.各块大致呈扇型形状,分别构成单体太阳电池c(单体太阳电池c1~c8)。
79.太阳电池板5具有将单体太阳电池c彼此串联地电连接的未图示的连接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周发电区域par设有连接各块的连接部,通过连接各块,来使各单体太阳电池c成为一体地构成太阳电池板5。
8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配置为比上述的可视区域var更靠外侧,并且从外部不可视。
81.此外,在单体太阳电池c中,优选如图3中的粗线箭头所示,以电荷沿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环状部件亦即表圈6的周向移动的方式连接配置于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单体太阳电池c(块部分)。
82.并且,太阳电池板5具备两个端子部55。一侧的端子部55与设于模块等的未图示的
基板上的+电极电连接,另一侧的端子部55与基板上的-电极电连接。
83.端子部55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定,图3中示出了分别配置于单体太阳电池c1和单体太阳电池c8的端部的例子。
84.太阳电池板5由几个单体电池(单体太阳电池c)构成是没有特别限定的。图3中,示出了将八个单体电池c(图3中单体太阳电池c1~c8)串联连接来构成太阳电池板5的例子。
85.串联连接的单体太阳电池c的个数越多,作为太阳电池板5整体的电压越高。因此,构成太阳电池板5的单体太阳电池c的个数优选根据积蓄由太阳电池板5发电的发电电力的二次电池的电压等所需的电压水平来适当设定。
86.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1~c8中的至少一部分单体太阳电池c成为复合单体电池,该复合单体电池构成为包含外周发电区域par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块部分)和透光发电区域sar的至少一部分。
87.在复合单体电池中,透光发电区域sar经由外周发电区域par的部分而作为单体太阳电池c的一部分发挥功能,透光发电区域sar在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与构成外周发电区域par的任一个块(构成单体太阳电池c的块部分)连接。
88.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光发电区域sar由沿延伸方向l的分割线分割为图3中的上下两个区域。而且,单体太阳电池c1除了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块之外还包含透光发电区域sar的上侧的大致一半,单体太阳电池c8除了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块之外还包含透光发电区域sar的下侧的大致一半。
89.其中,图3中,用粗虚线包围地示出单体太阳电池c1及单体太阳电池c8的范围。
90.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太阳电池板5构成为,在作为环状部件的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配置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中的某个单体太阳电池c(第一单体电池),并且在直径方向的另一端侧配置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中的与某个单体太阳电池c不同的单体太阳电池c(第二单体电池)。
91.例如,包含透光发电区域sar的一部分的单体太阳电池c1的一端侧配置于图3中的太阳电池板5的左侧端部,而在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单体太阳电池c4、c5。同样,包含透光发电区域sar的一部分的单体太阳电池c8的一端侧配置于图3中的太阳电池板5的左侧端部,而在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单体太阳电池c5、c6。并且,单体太阳电池c6的一端侧配置于图3中的太阳电池板5的下侧端部,而在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单体太阳电池c2。
92.由此,一个单体太阳电池c不会成为从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架设至另一端侧的状态。
93.此外,在将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串联连接来构成一个太阳电池板5的情况下,若各单体太阳电池c间的输出电流值产生差异,则太阳电池板5的输出电流值与各单体太阳电池c中的输出电流值最小的单体太阳电池c相应地变小。
94.因此,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各单体太阳电池c优选构成为,各单体电池中的发电部51的面积尽可能相等。
95.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包含透光发电区域sar的一部分的单体太阳电池c1、c8的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块的面积比其它块小,在仅由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块构成的单体太阳电池c2~c7中,块的面积大致相等,从而调整为单体太阳电池c1~c8的发电部51的面积大致相等。
96.此外,例如在装饰部的一部分设置由金属零件形成的标识标志等、发电部51的一部分由透光性较低的部件等覆盖那样的情况下,透光性变低的部分的发电部51的发电量降低。
97.在该情况下,优选对太阳电池板5的外周部的尽量不影响外观的部分中的单体太阳电池c的形状进行微调等,在不显眼的部位调整各单体太阳电池c的面积来使各单体太阳电池c的发电量一致。
98.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太阳电池板5以及作为具备该太阳电池板5的电子设备的钟表100的作用进行说明。
99.在本实施方式中,太阳电池板5配置在表圈6的内侧,该表圈6配置于钟表100的可视侧。并且,在太阳电池板5的下侧配置显示部4。
100.此时,以透光发电区域sar与显示部4的可视区域var对应的方式配置太阳电池板5。
101.透光发电区域sar通过将细线发电部51a和透射区域52的长度方向一致地排列来构成。因此,即使在显示部4的上侧配置太阳电池板5,也不会损害显示部4的可视性,并且在显示部4的上侧也能够确保发电部51(细线发电部51a),因而与仅在显示部4的外周部配置发电部51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发电量。
102.在本实施方式中,表圈6作为天线发挥功能,但即使在将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太阳电池板5配置在表圈6的内侧的情况下,也不会对表圈6的天线特性产生影响,能够良好地接收所希望的频率的电波。
103.此处,使用图4a、图4b及图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太阳电池板5不对作为天线的表圈6的特性产生影响的情况。
104.图4a及图4b是示出单点供电方式的通常的圆形贴片天线的例子中的第一模式的电流的路径和第二模式的电流的路径的说明图,图5是比较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共振特性的图。
105.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表圈6如上所述地形成为环状,而对于作为天线的结构,能够认为与将图4a及图4b所示的圆形的贴片天线的中央部抽出后的结构相同。
106.因此,首先,参照图4a、图4b及图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由表圈6生成圆偏振波的想法。
107.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天线(天线元件)60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61的情况下,在天线(天线元件)60上激励相互正交的两个电流(第一模式m1的电流及第二模式m2的电流)。
108.通过设置切口61,天线(天线元件)60产生不平衡,在设有切口61的一侧流动的第二模式m2的电流的电流路径m2(图4a及图4b中以虚线示出。)比在未设置切口61的一侧流动的第一模式m1的电流的电流路径m1(图4a及图4b中以实线示出。)短。
109.因此,若比较第一模式m1及第二模式m2的共振特性,则如图5所示,第一模式m1的共振频率f1比第二模式m2的共振频率f2低。此处,若以两个模式的共振特性在相对于共振时的振幅成倍的频率f0具有交点的方式设定切口61的面积,则f0时的第一模式m1与第二模式m2间的相位差为π/2左右的值。通过在空间上合成将上述模式作为波源的放射场,来生成圆偏振波。
110.而且,在以图4a那样的配置设有切口61的天线(天线元件)60a的情况下,放射出右旋偏振波,并且在如图4b那样相对于图4a所示的情况而在相对于供电点62对称的位置设有切口61的天线(天线元件)60b的情况下,放射出左旋偏振波。
111.在本实施方式的表圈6中,也基于相同的想法,以产生所希望的圆偏振波(例如在想要接收gps电波的情况下是右旋圆偏振波)的方式调整各部分的形状等。
112.在该情况下,在表圈6的内侧配置有太阳电池板时,若该太阳电池板例如沿线状发电部51a的延伸方向l从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到另一端侧分割为长条状的单体太阳电池,则有破坏在表圈6中已调整、设定的平衡(为了产生所希望的圆偏振而设定的平衡)的担忧。
113.即,在上述的长条状的单体太阳电池中,电荷沿线状发电部51a的延伸方向l移动,坚决地决定电流流动的方向。因此,若设有线状发电部51a的透光发电区域sar沿延伸方向l从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设置到另一端侧,则有环状的表圈6与透光发电区域sar(太阳电池板)电容耦合的担忧。在该情况下,认为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成为与经由透光发电区域sar(太阳电池板)连接的结构相同的状态。
114.因此,存在以下可能性:调整为产生符合所希望的频率的圆偏振波的表圈6的平衡(即,作为上述的第一模式m1的电流的电流路径m1和第二模式m2的电流的电流路径m2而设定于表圈6的、用于产生所希望的圆偏振波的平衡)被破坏,无法接收所希望的频率的电波。并且,也有以下担忧:若表圈6与透光发电区域sar(太阳电池板)电容耦合,则产生通过透光发电区域sar的电流路径,因电流流经该路径而产生损失,并且因该损失而引起增益的降低。
115.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电池板5中,构成为设有线状发电部51a的透光发电区域sar不会从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设置到另一端侧,从而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担忧。
116.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太阳电池板5应用于钟表100的情况下,通过在钟表100的可视侧即显示部4的上侧配置太阳电池板5,在光经由风挡部件3射入时,在单体太阳电池c1~c8的发电部51中高效地进行光发电。各单体太阳电池c用连接部连接来构成为一个太阳电池板5,通过太阳电池板5整体的发电而得到的电力积蓄在二次电池中。而且,从二次电池向模块的马达等各种动作部供给充分的电力来驱动钟表100。
117.并且,基于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表圈6所接收到的gps电波等,来适当地进行时刻信息、位置信息等的获取等。
118.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配置于构成为与所希望的频率的电波共振的表圈6的附近并分割为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的太阳电池板5具备透光发电区域sar,其是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中央部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内沿预定的方向延伸的细线发电部51a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配置;和外周发电区域par,其是透光发电区域sar的外周部的区域并且沿周向配置有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的一部分,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包含复合单体电池,该复合单体电池构成为包含外周发电区域par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块)和透光发电区域sar的至少一部分,在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配置有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中的某个单体太阳电池c(第一单体电池),并且在直径方向的另一端侧配置有多个单体太阳电池c中的与某个单体太阳电池c不同的单体太阳电池c(第二单体电池)。
119.因此,通过将透光发电区域sar配置于与显示部4的可视区域var对应的位置,能够确保显示部4的可视性,同时在与可视区域var对应的部分中也能够进行发电,从而能够增大发电量。
120.而且,即使在将具有这样的透光发电区域sar的太阳电池板5配置于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表圈6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表圈6的内侧)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天线特性产生影响,能够维持良好的接收状态。
12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复合单体电池的外周发电区域的部分,透光发电区域sar在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与构成外周发电区域par的任一个块(构成单体太阳电池c的块部分)连接。
122.由此,能够高效地从透光发电区域sar取出电荷。并且,透光发电区域sar并非从表圈6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侧设置到另一端侧,在表圈6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不会对其天线特性产生影响。
12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光发电区域sar沿细线发电部51a的延伸方向分割。
124.因此,在用户从外部观察时,分割部分很难显眼,从而能够维持良好的外观。
125.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太阳电池板5的各单体太阳电池c以成为相同的发电量的方式均等地被分割。
126.由此,能够减小单体太阳电池c间的输出电流值的差异,能够使太阳电池板5整体的输出电流值为最大限度,能够提高发电效率。
127.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单体太阳电池c(构成单体太阳电池c的块)连接为电荷沿作为天线发挥功能的表圈6的周向移动。
128.由此,能够期待将太阳电池板5对表圈6的影响抑制为较小的程度。
129.此外,上文中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这是不言而喻的。
130.例如,透光发电区域sar并不限定于分割成两个的情况。
131.也可以如图6所示,在太阳电池板501中,不分割透光发电区域sar地使透光发电区域sar与外周发电区域par的一个单体太阳电池c(构成单体太阳电池c的一个模块)连接,来作为单体太阳电池c11。
132.在该情况下,以由单体太阳电池c11负责所有的透光发电区域sar地调整为使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块部分中的与透光发电区域sar连接的块部分的面积比其它块部分的面积小,各单体太阳电池c的面积大致均等。
133.这样,通过不分割透光发电区域sar,能够使太阳电池板501的结构更简单。
134.并且,也可以如图7所示,在将构成太阳电池板502的透光发电区域sar分割成多个(例如图7中为两个)的情况下,将各复合单体电池中的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块部分(与所分割的各透光发电区域sar连接的外周发电区域par的部分)分别配置于相对于表圈6的环状中心呈点对称的位置。
135.这样,在将透光发电区域sar分割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的情况下,构成复合单体电池的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块部分配置于相对于表圈6的环状中心呈点对称的位置,从而更难以对配置于太阳电池板5的周围的表圈6的、用于发挥作为天线的功能的平衡产生不良影响。
136.此外,适当设定将透光发电区域sar分割为几个来由外周发电区域par的几个块部分分担地构成复合单体电池。
137.并且,太阳电池板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大致圆形的形状。
138.例如,可以是椭圆形状等,也可以是多边形状等。
139.另外,构成太阳电池板5的各单体太阳电池c的形状也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形状。
14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细线发电部51a是形成为沿一定的方向l延伸的较细的直线状的发电部51的情况的例子,但细线发电部51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
141.例如,细线发电部51a也可以形成为同心圆状、涡旋形状、放射线状等。
142.在该情况下,也构成为,在包含细线发电部51a的透光发电区域sar的周围配置外周发电区域par,将构成外周发电区域par的任一个块与透光发电区域sar连接,能够回收由细线发电部51a产生的电荷。
14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形成为环状的表圈6作为天线发挥功能并在该表圈6的内侧配置太阳电池板5的情况的例子,但天线的形状、配置、太阳电池板5与天线的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此。
144.例如,天线也可以配置于太阳电池板5的上方或下方。
145.通过将太阳电池板5设为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结构,即使在天线配置于太阳电池板5的上方、下方等的情况下,天线与太阳电池板5也难以电容耦合,从而不会对天线特性产生影响,能够维持良好的接收状态。
14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太阳电池板5组装于钟表100的情况的例子,但组装太阳电池板5的电子设备并不限定于钟表100。
147.若是由太阳电池板5进行发电并将所发电的电力作为驱动源进行动作的设备,则能够广泛地应用,例如,也可以是计步器、心率仪、脉搏计等生物体信息显示装置、显示移动距离、移动速度信息、高度信息、气压信息等各种信息的各种电子设备等。
148.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及其等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