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换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14178发布日期:2021-02-03 13:11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电机换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换向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机换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直流电机的换向:直流电机的换向当电枢元件随着电枢的旋转,依次从一条支路转移到另一支路时,各元件中的电流也就从一种流动方向改变为另一种流动方向。直流电机的换向当电枢元件随着电枢的旋转,依次从一条支路转移到另一支路时,各元件中的电流也就从一种流动方向改变为另一种流动方向。这种利用机械方法(换向器和电刷)使元件中电流变换方向的现象称为换向。换向过程总是与元件被电刷短路的过程相伴随的。
[0003]
在换向过程中,由于电流变化,换向元件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俗称电抗电动势。当同槽中有多个元件同时换向时,电抗电动势还包括它们之间的互感电动势在内。这种电动势起阻止换向的作用。电抗电动势越大,换向越困难,甚至在电刷边上会产生火花。严重的火花有时发展成换向器环火而损坏换向器。
[0004]
改善换向的主要方法是在两个主磁极之间装置换向极,用以在换向元件中产生切割电动势来抵消电抗电动势。因为电抗电动势是随着电流增大而增大的,故换向极绕组需与电枢串联,使换向极磁场及其相应的切割电动势也能随电枢电流同步增大。换向极应接成与电枢电流产生的磁场极性相反。
[0005]
现有技术中,如果采用继电器直接对电机进行换向,在24v系统中继电器触点会因为感性负载非常容易损坏,且常规直流电机换向电路使用4个mos管,组成h桥实现,但是4个mos管的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电机换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采用继电器对电机进行换向时,在24v系统中继电器触点会因为感性负载而损坏的问题。
[0007]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直流电机换向电路,包括功率开关、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所述功率开关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直流电机的驱动电源,功率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常闭触点接地,第一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定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定触点用于连接直流电机的电枢两端,所述电机的电枢两端分别通过续流二极管d8、d10接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l1的一端,第一继电器的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电源与地之间,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线圈l2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l2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电源与地之间,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均受控于控制单元,第一继电器的线圈l1、第二继电器的线圈l2分别设有续流二极管d8、d10。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开关包括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所述智能电源开关
bts6143d的3脚为功率开关的输入端,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1、5脚并联为功率开关的输出端,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4脚通过电阻r68接地,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1脚连接连接电阻r65的一端,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13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13的发射级接地,npn三极管q13的基极连接控制单元。
[0009]
进一步的,所述npn三极管q1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3的阴极,npn三极管q13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3和二极管d16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3并联二极管d16。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4脚连接电阻r67的一端,电阻r67的另一端为电机电流采样输出口,电阻r67的另一端与地之间连接滤波电容c48。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1脚和5脚之间并联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17,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1、5脚与地之间连接滤波电容c49。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源通过二极管d25和短路保护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l1、第二继电器的线圈l2一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为两个互相并联的电阻r60、r61。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npn三极管q10,所述npn三极管q10基极连接控制单元,所述npn三极管q10集电极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l1,所述npn三极管q10发射集接地。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npn三极管q12,所述npn三极管q12基极连接控制单元,所述npn三极管q12集电极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线圈l2,所述npn三极管q12发射集接地。
[0015]
适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机换向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换向方法,当电机启动,需要进行换向时,功率开关关闭,再通过50ms 延时后,关闭第一电子开关,并导通第二电子开关。
[0016]
进一步的,还包括启动方法,对任一电子开关进行导通,再通过50ms延时后,开启功率开关,启动电机。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 本电路主要实现通过微控制完成直流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切换。并且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工作电流采集,从而实现各种对直流电机的控制;(2) 本电路先吸合继电器,然后通过mos管开启电机,从而让继电器触点在不带负载时完成转换,保护继电器;(3) 本电路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仅仅使用一个mos管,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1]
实施例1如图1,一种直流电机换向电路,包括功率开关、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所述功率开关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直流电机的驱动电源,功率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常闭触点接地,第一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定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切换触点的定触点用于连接直流电机的电枢两端,所述电机的电枢两端分别通过续流二极管d8、d10接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l1的一端,第一继电器的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电源与地之间,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线圈l2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线圈l2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电源与地之间,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均受控于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另一端、第二电子开关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15、二极管d14连接。
[0022]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开关包括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所述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3脚为功率开关的输入端,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1、5脚并联为功率开关的输出端,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4脚通过电阻r68接地,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1脚连接连接电阻r65的一端,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13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13的发射级接地,npn三极管q13的基极连接控制单元。
[0023]
进一步的,所述npn三极管q1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3的阴极,npn三极管q13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3和二极管d16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3并联二极管d16。
[0024]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4脚连接电阻r67的一端,电阻r67的另一端为电机电流采样输出口,电阻r67的另一端与地之间连接滤波电容c48。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1脚和5脚之间并联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17,智能电源开关bts6143d的1、5脚与地之间连接滤波电容c49。
[0026]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源通过二极管d25和短路保护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l1、第二继电器的线圈l2一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为两个互相并联的电阻r60、r61。
[002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npn三极管q10,所述npn三极管q10基极连接控制单元,所述npn三极管q10集电极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l1,所述npn三极管q10发射集接地。
[0028]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npn三极管q12,所述npn三极管q12基极连接控制单元,所述npn三极管q12集电极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线圈l2,所述npn三极管q12发射集接地。
[0029]
其中,所述功率芯片开关bts6143d适用于汽车电子苛刻的工作环境,其工作的温度范围可从-40
°
c至+150
°
c。采用12v或24v负载控制,适用于各种阻性负载、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尤其适用于具有高浪涌电流的负载,如灯等;可以作为继电器、保险丝及分立电路等控制方法的替代方法。此外,bts6143d还具有多项保护功能: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压保护、过温关断、掉地和掉电保护、静电放电保护和电源反接保护等。
[0030]
所述二极管bav70在电路中起到静电保护作用,防止静电(esd)经半导体损坏。bav70基本信息:正向电压 vf 最大:0.855v;时间trr 最大:6ns;电流 ifs 最大:500ma;封装形式:sot-23;针脚数:3;smd标号:a4;封装类型:sot-23;电流,ifsm:500ma;结温 tj 最高:150
°
c;表面安装器件:表面安装。
[0031]
所述二极管fr107为快恢复二极管,封装do-41,而快恢复二极管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反向恢复时间短,具体的参数:最大峰值反向电压:1000v;最大直流阻断电压:1000v;当
电流=1.0a时,正向压降:1.3v;最大直流反向电流ta=25℃:5.0ua;额定直流阻断电压ta=100℃:100ua;最大反向恢复时间:500ns(纳秒);工作温度存储温度:-65+150℃;反向恢复时间测试条件:如果=0.5a,ir=1.0a,irr=0.25a。
[0032]
所述继电器ex2-2u1s具体参数为:额定电压:dc12;产品系列:3ua54;电流性质:直流;额定电流:24;触点切换电流:8 ;触点切换电压:12;防护特征:塑封式;触点负载: 中功率。
[0033]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电机开启,微控制器驱动任意一个继电器吸合,并且通过软件延迟50ms以后,微控制开启mos管q15,从而实现直流电机驱动。电机工作时,可以通过电机电路采集端口采集电机的运行电流。
[0034]
2、电机关闭,微控制器关闭q15,通关软件延迟50ms关闭继电器。从而实现电机关闭。
[0035]
3、通过吸合电路中的两个不同的继电器实现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0036]
4、d17为q15的保护tvs,因为电机是感性负载,断开时会产生高压脉冲,通过d17对高压脉冲进行钳位,从而保护q15不被高压损坏。
[0037]
5、d8和d10为电机的续流二极管,当q13关闭时,对电机电感所存储的能量进行释放。
[0038]
进一步的,本电路的核心是,如果采用继电器直接对电机进行换向,在24v系统中继电器触点会因为感性负载非常容易损坏。该电路先吸合继电器,然后通过mos管开启电机,从而让继电器触点在不带负载时完成转换,保护继电器。关闭时先关闭q13,再释放继电器,继电器动作时,仍然处于空载状态。
[0039]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二极管fr107可替换为二极管rs1m,rs1m属于快恢复二极管系列,封装sma/do-214ac,其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反向恢复时间短,具体参数:最大重复峰值反向电压:1000v;最大直流阻断电压:1000v;最大正向平均整流电流:1.0a;反向恢复时间:500ns(纳秒);当电流=1.0a时,正向压降:1.3v;最大反向直流电流ta=25℃:0.5ma;额定直流阻断电压ta=100℃:10.0ma;操作结和存储温度范围:-50~+150℃。
[0040]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可替换为一个双线圈继电器。
[004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