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可拆卸式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1611发布日期:2020-08-21 16:0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可拆卸式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小型电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源可拆卸式电熨斗。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熨斗大多需要通过其上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才能进行工作,因此存在使用和携带不便的缺陷,为了解决该问题,市面上已经出现若干种充电式电熨斗。但是现有充电式电熨斗中的电源仅能支持充电蓄电,而无法实现电源的可拆卸,而现如今移动充电宝已是人们居家旅行必不可少的设备,因此若能将移动充电宝与电熨斗进行结合,实现一物两用,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可拆卸式电熨斗,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如今缺乏一款设备将电熨斗与移动充电宝相结合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可拆卸式电熨斗,包括电熨斗主体以及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上设有能够给充电宝充电的第一接口和能够供充电宝为移动设备充电的第二接口,所述电熨斗主体上具有一卡槽,所述充电宝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电熨斗主体上设有电源输入端,该电源输入端与装设于所述电熨斗主体下侧的发热机构电路连接,所述充电宝上设有电源输出端;所述充电宝嵌入所述卡槽内,能够使得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包括两组连接棒,两组所述连接棒均固定装设于所述电熨斗主体上,并延伸至所述卡槽内;所述充电宝包括壳体、装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组、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出端包括两组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的弹性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弹性板对应的插槽;所述壳体嵌入所述卡槽内,能够使得两组所述连接棒分别插入两组插槽内并与两组弹性板电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电熨斗主体包括上下相互固定连接的上盖和座体,所述充电宝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上盖与座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大致呈u形,并且该上盖的下表面呈弧面状,所述充电宝的上表面的外周侧具有一弧形边,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与所述弧形边相适配地上下相抵触,并且所述充电宝的上表面向上正对所述上盖的u形口。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宝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充电宝给所述发热机构供电的供电开关组。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宝的上表面还设有用于显示所述充电宝电量的充电指示灯以及用于显示所述发热机构温度的温度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电熨斗主体上还装设有喷水头、水箱和喷水泵体,所述喷水头的出水口朝外,所述水箱、喷水泵体、喷水头依次通过输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机构包括隔热座、烫衣铝板、陶瓷发热片,所述隔热座装设于所述烫衣铝板与电熨斗主体之间,从而将该烫衣铝板与电熨斗主体分隔开;所述陶瓷发热片设于所述隔热座与烫衣铝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宝内设有第一吸合机构,所述电熨斗主体内设有第二吸合机构;所述充电宝嵌入所述卡槽内时,所述第一吸合机构能够与所述第二吸合机构相互吸合。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宝的外表面设有凹孔,所述电熨斗主体上设有凸出至卡槽内的弹性定位机构;所述充电宝嵌入所述卡槽内时,该充电宝能够压缩所述弹性定位机构,并在该弹性定位机构与凹孔位置相对应时,该弹性定位机构能够回弹至卡入所述凹孔内。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充电宝可拆卸地嵌设在电熨斗主体的卡槽内,使得在需要使用电熨斗时,充电宝能够作为电熨斗的电源,在不需要使用电熨斗时,充电宝可以从电熨斗上卸下并作为单独的移动式充电宝进行使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而且节省空间,给用户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本电熨斗属于便携式电熨斗,与传统电熨斗相比,省去了手柄的设计,成本低,使用时握住电熨斗主体的两侧壁便可,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所述电熨斗主体与充电宝分离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充电宝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后视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截面图。

图9为实施例三的截面图。

图10为实施例四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一种电源可拆卸式电熨斗,包括电熨斗主体1以及充电宝2,充电宝2上设有能够给充电宝充电的第一接口21和能够供充电宝2为移动设备充电的第二接口22,电熨斗主体1上具有一卡槽11,充电宝2可拆卸地嵌设在卡槽11内,电熨斗主体1上设有电源输入端3,该电源输入端3与装设于电熨斗主体1下侧的发热机构4电路连接,充电宝2上设有电源输出端23;充电宝2嵌入卡槽11内,能够使得电源输入端3与电源输出端23电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充电宝2可拆卸地嵌设在电熨斗主体1的卡槽11内,使得在需要使用电熨斗时,充电宝能够作为电熨斗的电源,在不需要使用电熨斗时,充电宝可以从电熨斗上卸下并作为单独的移动式充电宝进行使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而且节省空间,给用户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本电熨斗属于便携式电熨斗,与传统电熨斗相比,省去了手柄的设计,成本低,使用时握住电熨斗主体的两侧壁便可,操作简便。

具体而言,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

电源输入端3包括两组连接棒31,两组连接棒31均固定装设于电熨斗主体1上,并延伸至卡槽11内;充电宝2包括壳体24、装设于壳体24内的电池组25、电源输出端23,电源输出端23包括两组装设于壳体24内并分别与电池组25电连接的弹性板231,壳体24上开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弹性板231对应的插槽232;所述壳体嵌入所述卡槽内,能够使得两组所述连接棒分别插入两组插槽内并与两组弹性板电接触。本实施例中,两组连接棒31左右间隔布置,并且每组连接棒31均包括两根上下间隔布置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棒,两组插槽232与两组连接棒31一一相对应,从而使得该插槽与连接棒能够完成对插。

电熨斗主体1包括上下相互固定连接的上盖12和座体13,充电宝2可拆卸地嵌设在上盖12与座体13之间,即充电宝2采用推拉的方式装入或脱离电熨斗主体1。其中,

上盖12大致呈u形,并且该上盖12的下表面121呈弧面状,充电宝2的上表面241的外周侧具有一弧形边242,上盖12的下表面121与弧形边242相适配地上下相抵触,并且充电宝的上表面241向上正对上盖12的u形口122。本实施例中,壳体24包括上下相连接的上壳240和下壳243,上述充电宝2的上表面241和弧形边242位于上壳240。

第一接口21和第二接口22分别固定装设于壳体24相背对的两侧,具体可以为第一接口21安装的位置与插槽232处于同一侧。

充电宝的上表面241设有用于控制充电宝2给发热机构4供电的供电开关组26、用于显示充电宝电量的充电指示灯27以及用于显示发热机构温度的温度指示灯28。壳体内部设有pcb板29,供电开关组26为按钮式,并通过pcb板29控制电池组25与电源输出端23之间的电路通断,充电指示灯27、温度指示灯28也电连接在pcb板29上。具体使用可以为:快速双击供电开关组26,充电指示灯27亮并闪烁,这时要给充电宝充电,充满电后灯变长亮,然后长按供电开关组26使温度指示灯28变亮,这时发热机构4开始被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指示灯28闪烁,当加热好了温度指示灯28变长亮,这时设备可熨烫衣物。

电熨斗主体1上还装设有喷水头51、水箱52和喷水泵体53,喷水头51的出水口511朝外,水箱52、喷水泵体53、喷水头51依次通过输水管(图未示出)连通。本实施例中,水箱52固定装设于座体13下侧,喷水泵体53装设于座体13内,喷水头51嵌设在座体13侧壁上,输水管可以采用硅胶管。电熨斗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喷水泵体53动作的供水开关组54,供水开关组54也采用按钮式,并装设在座体13侧壁上。按压供水开关组54,能够启动喷水泵体53,使得水箱52内的水能够通过喷水头51喷出。

发热机构4包括隔热座41、烫衣铝板42、陶瓷发热片43,隔热座41装设于烫衣铝板42与电熨斗主体1之间,从而将该烫衣铝板42与电熨斗主体1分隔开;陶瓷发热片43设于隔热座41与烫衣铝板43之间。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隔热板44,陶瓷发热片43固定在烫衣铝板42上侧,隔热板44锁在陶瓷发热片43上侧,隔热座41锁在隔热板44上侧,上述水箱52装在隔热座41与座体13之间。

实施例二

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充电宝2内设有第一吸合机构61,电熨斗主体1内设有第二吸合机构62;充电宝2嵌入卡槽11内时,第一吸合机构61能够与第二吸合机构62相互吸合,完成定位。具体设计时,该第一吸合机构61与第二吸合机构62可以为两个磁极相反的磁铁。

实施例三

参照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充电宝2的外表面设有凹孔71,电熨斗主体1上设有凸出至卡槽11内的弹性定位机构72;充电宝2嵌入卡槽11内时,该充电宝2能够压缩弹性定位机构72,并在该弹性定位机构72与凹孔71位置相对应时,该弹性定位机构72能够回弹至卡入凹孔71内。具体设计时,弹性定位机构72包括定位销721与弹簧722,定位销721上固定装设有卡块723,电熨斗主体1上开设有定位孔724,充电宝2完全嵌入卡槽11内时,定位孔724与凹孔71上下相正对。

弹簧722呈竖直状态地装设在电熨斗主体1内,卡块723的上侧面与电熨斗主体1的内顶面相抵触、下侧面连接弹簧722,定位销721向上穿过定位孔724,定位销721的上端部凸出于定位孔724之外,且该定位销721的上端部与凹孔71形状相适配,均呈弧面状。

实施时,电熨斗主体1嵌入卡槽11的过程中,当移动至弹性定位机构72处时,电熨斗主体1下表面下压定位销721的上端部,使定位销721向下压缩弹簧722;之后电熨斗主体1继续移动至完全嵌入卡槽11内后,定位孔724与凹孔71上下相正对,使得定位销721在弹簧722的弹力作用下,上移至卡入凹孔71内,完成定位。

实施例四

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充电宝2内设有第一吸合机构61,电熨斗主体1内设有第二吸合机构62;充电宝2嵌入卡槽11内时,第一吸合机构61能够与第二吸合机构62相互吸合,完成定位。具体设计时,该第一吸合机构61与第二吸合机构62可以为两个磁极相反的磁铁。

同时,充电宝2的外表面设有凹孔71,电熨斗主体1上设有凸出至卡槽11内的弹性定位机构72;充电宝2嵌入卡槽11内时,该充电宝2能够压缩弹性定位机构72,并在该弹性定位机构72与凹孔71位置相对应时,该弹性定位机构72能够回弹至卡入凹孔71内。具体设计时,弹性定位机构72包括定位销721与弹簧722,定位销721上固定装设有卡块723,电熨斗主体1上开设有定位孔724,充电宝2完全嵌入卡槽11内时,定位孔724与凹孔71上下相正对。

弹簧722呈竖直状态地装设在电熨斗主体1内,卡块723的上侧面与电熨斗主体1的内顶面相抵触、下侧面连接弹簧722,定位销721向上穿过定位孔724,定位销721的上端部凸出于定位孔724之外,且该定位销721的上端部与凹孔71形状相适配,均呈弧面状。

实施时,电熨斗主体1嵌入卡槽11的过程中,当移动至弹性定位机构72处时,电熨斗主体1下表面下压定位销721的上端部,使定位销721向下压缩弹簧722;之后电熨斗主体1继续移动至完全嵌入卡槽11内后,定位孔724与凹孔71上下相正对,使得定位销721在弹簧722的弹力作用下,上移至卡入凹孔71内,完成定位。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