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9534发布日期:2020-08-11 21:55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定转子合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电机的产量在逐年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装配过程中,定转子合装是装配过程中的核心,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和工作寿命,定转子合装需要把转子组件装配进入定子组件中。在装配过程中,定转子合装机属于手动工位,而且合装后需要单独进行前端盖或后端盖的装配,装配过程需要三步或更多的步骤完成,手动工位无法避免定转子合装的磁力接触,存在扫膛的危险,前后轴承的装配过程中存在受力不均匀,滚动体受力的风险,这样直接影响电机轴承的寿命,从而电机的寿命也大打折扣。这样在定转子合装过程中,不但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电机的装配效率,影响电机的寿命和性能,并且难以配合电机生产线进行自动化生产,给定转子合装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但现有的定转子合装设备结构过于复杂,结构不稳定、使用极不方便,并且不适用三合一电机的生产需求。

因此,市场急需要一种高效可靠、低维护成本的定转子合装设备,以供应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实用方便的定转子合装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转子合装设备,用于合装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定子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所述定子组件升降到预设合装位置;转子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所述转子组件输送到所述定子组件的上方,使得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同轴心;及合装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预设合装位置处,用于夹持所述转子组件,将所述转子组件套入定子组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装装置包括:第一顶针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子输送装置的上方;及第二顶针机构,设置在所述定子升降装置的下方,可穿过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第一顶针机构配合,夹持并移动所述转子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针机构包括第一顶针和控制所述第一顶针移动的伺服电机,所述第二顶针机构包括第二顶针和控制所述第二顶针移动的无杆气缸,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配合夹持所述转子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杆气缸包括气缸本体、与所述气缸本体连通的进气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气管路上的溢流式调压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针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顶针连接的弹性件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弹性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所述转子组件的滑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台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转子组件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还包括: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定子升降装置、所述转子输送装置和所述合装装置的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合装装置夹持转子组件,使得转子组件达到一种受力均匀的状态,从而电机转子在悬空状态下不会晃动,并在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同轴心的情况下,将转子组件顺利套入定子组件中,使得定子不受转子磁力影响,从而降低了对后续的装配过程造成的影响,并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同时还降低了设备成本,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转子合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转子合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定转子合装设备100用于合装定子组件2和转子组件1。定转子合装设备100包括机架10、定子升降装置20、转子输送装置30、合装装置40以及控制装置50。

机架10用于固定定子升降装置20、转子输送装置30、合装装置40以及控制装置50。

定子升降装置20可以包括定子托盘21以及托盘升降机构22。

定子托盘21与定子组件2可拆卸连接。定子托盘21可以设置有用以放置定子组件2的定子定位块,通过定子定位块可以确定定子组件2在定子托盘上的位置。

托盘升降机构22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对定子托盘21进行升降,从而将定子托盘21上的定子组件2升降到预设合装位置。托盘升降机构22可以包含用于升降定子托盘的升降台以及设置在升降台上的托盘压紧件。托盘压紧件可以是一端固定在升降台上的压紧片。压紧片的另一端与升降台之间的空隙不大于定子托盘21的厚度。升降台可以设置多个压紧片。压紧片可以与控制装置50连接受控制装置50控制,也可以人为控制。

转子输送装置30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将转子组件1输送到定子组件2的上方,使得转子组件1和定子组件2同轴心。

转子输送装置3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焊接支架31以及设置在焊接支架31上用于输送转子组件1的滑台32。

滑台32的一端设置转子定位块33,转子定位块33确定放置转子组件1的位置,另一端与电机连接(未示出)。滑台32可以在电机的驱动下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将转子组件1输送到预设合装位置的上方,即、将转子组件1输送到定子组件2的上方,使得转子组件1和定子组件2同轴心。滑台和转子组件1之间仅通过转子组件1的底面接触,且滑台为中空滑台。

合装装置40设置在机架10上,位于预设合装位置处,用于夹持转子组件1,将转子组件1套入定子组件2中。

合装装置40包括第一顶针机构41和第二顶针机构42。

第一顶针机构41设置在转子输送装置30的上方。第一顶针机构41包括第一顶针411和控制第一顶针411移动的伺服电机412。第一顶针411和伺服电机412可以通过支撑杆413连接。

第二顶针机构42设置在定子升降装置20的下方,可将气体穿过定子组件2,与第一顶针机构41配合,夹持并移动转子组件1。第二顶针机构包括第二顶针421(未在图1中示出)和控制第二顶针移动的无杆气缸422。无杆气缸422可以通过直线轴承423固定在托架10上。

第一顶针411和第二顶针421配合夹持转子组件1,且当第二顶针421将转子组件1顶离滑台32时,第一顶针411与转子组件1的转子端盖完全贴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顶针411还可以设置有平面压块415(未在图1中示出)。当第二顶针通过气体顶起转子组件1时,平面压块412可以防止转子组件1发生倾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无杆气缸422包括气缸本体、与气缸本体连通的进气管路以及设置在进气管路上的溢流式调压阀。通过溢流式调压阀可以保证无杆气缸422持续且恒定的输出气体,从而使得第二顶针421采用恒定的力量对转子组件1进行承托。

控制装置50可以控制定子升降装置20中托盘升降机构22的升降,也可以控制转子输送装置30中滑台32的移动,还可以控制合装装置40中各部件的运行。控制装置50可以是控制操作屏,可以通过控制操作屏对各装置的控制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子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滑台上的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子组件1的位置。当转子组件1脱离滑台时,传感器将脱离信号控制装置50,控制装置50根据脱离信号控制滑台从预设合装位置回到初始位置。初始位置是安放转子组件1的位置。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转子组件1与滑台的接触位置处,传感器可以是光感传感器或电传感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顶针机构包括第一顶针、控制第一顶针移动的伺服电机、与第一顶针连接的弹性件416(未在图1中示出)以及用于检测弹性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弹性件的压力反馈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50,控制装置50可以根据压力反馈信号调整伺服电机的功率,从而调整转子组件1的受力,更好地提高装配效率。弹性件可以是压缩弹簧。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剖视图。

根据图2可以更好的展示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安装流程如下:

将定子组件2固定在定子托盘21上,再将定子托盘21放置在托盘升降机构22上;将转子组件1放置在滑台32上;

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托盘升降机构22对定子托盘21进行固定,避免定子组件2移位;

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托盘升降机构22的升降,使得定子组件2到达预设合装位置;并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滑台32的升降,使得转子组件1到达预设合装位置的上方,即、将转子组件1输送到定子组件2的上方,使得转子组件1和定子组件2同轴心;

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第一顶针411在伺服电机412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当第一顶针411接触到转子组件1的转子端面时,压缩弹簧受到压缩,压缩长度可以是弹簧自身长度的1/10~2/3;同时,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第二顶针421在无杆气缸422的给气动作下向上顶起,并将转子组件1顶离滑台32,此时第一顶针411的弹性件为压缩状态,且转子组件1的转子端盖与第一顶针411的平面压块接触,第一顶针411和第二顶针421配合夹持转子组件1;

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滑台32回到初始位置;

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伺服电机412继续驱动第一顶针411向下运动,并控制无杆气缸422一直向上给气(即、无杆气缸422正向给气),让第二顶针421一直提供向上的力,防止压装时转子组件1掉落,损伤工件;合装时,伺服电机412控制第一顶针411向下运动,无杆气缸422内的气体通过溢流型调压阀调节排出;

当定转子合装完成后,通过控制装置50控制无杆气缸422向下给气(即、无杆气缸反向给气)使得第二顶针回原位,并通过控制伺服电机412使得第一顶针回原位;而后可以人工锁紧转子端盖和定子外壳的螺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