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9767发布日期:2020-08-21 15:5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连接套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



背景技术:

母线是指多个设备以并列分支的形式接在其上的一条共用的通路;在计算机系统里,是指多台计算机并列接在其上的一条共享的高速通路,可以供这些计算机之间任意传输数据,但在同一时刻内,只能有一个设备发送数据;常用母线连接套管有以下3类:第一类为全绝缘柜之间的连接套管,这类套管都安装在气箱内,外部通过f-link连接,利用f-link和气箱的组合实现全绝缘;第二类为空气绝缘柜之间的连接套管,该类套管可以用伞裙增加绝缘爬距,直接在空气中用铜排连接,也可以用两端欧式头,采用电缆头连接;第三类为空气绝缘柜和全绝缘柜之间的连接套管。

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多位第三种连接套管,而该种类连接套管都采用一端伞裙,另一端连接f-link的方式实现,但是该连接方式并没有实现全绝缘连接,尤其应用于开关柜之间的全绝缘连接时,特别是pt柜,需要另外使用其它材料实现全绝缘效果,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同时使得成本增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解决了现有的母线连接套管需要另外使用其它材料实现全绝缘效果,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同时使得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包括:

导电铜芯棒;

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套接于所述导电铜芯棒的外表面;

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所述绝缘套的一侧;

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绝缘套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绝缘套为的材质为高强度绝缘的环氧树脂,所述导电铜芯棒的一端贯穿所述绝缘套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连接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共设置有六个且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绝缘套的一侧,所述绝缘套外形结构设计为一端连接施耐德f-link且另一端连接欧式电缆头。

优选的,还包括标记夹具,所述标记夹具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绝缘夹紧块。

所述活动槽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与所述绝缘夹紧块的内部活动连接。

所述标记夹具内壁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标记夹具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凸条。

所述标记夹具的顶部设置有标记件,所述标记件的形状设置为矩形。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通过设置绝缘套,作为整个母线套管外部的主体结构,采用高绝缘强度环氧树脂,实现了全绝缘连接,在一定的场合,可以替代气箱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适用于12kv、24kv电压等级630a系统中,主要用于可扩展、全绝缘fbx&rm6-s的pt柜及计量柜中,实现与进出线开关柜的全绝缘拼接;

该绝缘套在使用的时候,还具有环氧件安装方便,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还可以兼具全绝缘、可触摸等电气性能,在应用于开关柜之间的全绝缘连接时,特别是pt柜,不再需要另外使用其它材料实现全绝缘效果,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操作难度,使得人们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实现开关柜之间的全绝缘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绝缘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标记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标记夹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电铜芯棒,2、绝缘套,3、连接槽,4、安装孔,5、标记夹具,6、活动槽,7、绝缘夹紧块,8、定位杆,9、压缩弹簧,10、保护层,11、凸条,12、标记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绝缘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包括:

导电铜芯棒1;

绝缘套2,所述绝缘套2套接于所述导电铜芯棒1的外表面;

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开设于所述绝缘套2的一侧;

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开设于所述绝缘套2的一侧。

导电铜芯棒1作为导电器件,主要起到导电作用;

绝缘套2主要为环氧树脂材质,具有高强度的绝缘效果,经真空注塑设备在导电铜芯棒1外注射整体成型,确保与导电铜芯棒1相匹配,通过设置绝缘套2,作为整个母线套管外部的主体结构,采用高绝缘强度环氧树脂,实现了全绝缘连接,在一定的场合,可以替代气箱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适用于12kv、24kv电压等级630a系统中,主要用于可扩展、全绝缘fbx&rm6-s的pt柜及计量柜中,实现与进出线开关柜的全绝缘拼接;

该绝缘套2在使用的时候,还具有环氧件安装方便,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还可以兼具全绝缘、可触摸等电气性能,在应用于开关柜之间的全绝缘连接时,特别是pt柜,不再需要另外使用其它材料实现全绝缘效果,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操作难度,使得人们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实现开关柜之间的全绝缘连接。

所述绝缘套2为的材质为高强度绝缘的环氧树脂,所述导电铜芯棒1的一端贯穿所述绝缘套2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连接槽3的内部。

绝缘套2还可以使用其他性质相同的材质代替,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环氧树脂材料。

所述安装孔4共设置有六个且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绝缘套2的一侧,所述绝缘套2外形结构设计为一端连接施耐德f-link且另一端连接欧式电缆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设置绝缘套2,作为整个母线套管外部的主体结构,采用高绝缘强度环氧树脂,实现了全绝缘连接,在一定的场合,可以替代气箱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适用于12kv、24kv电压等级630a系统中,主要用于可扩展、全绝缘fbx&rm6-s的pt柜及计量柜中,实现与进出线开关柜的全绝缘拼接;

该绝缘套2在使用的时候,还具有环氧件安装方便,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还可以兼具全绝缘、可触摸等电气性能,在应用于开关柜之间的全绝缘连接时,特别是pt柜,不再需要另外使用其它材料实现全绝缘效果,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操作难度,使得人们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实现开关柜之间的全绝缘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通过设置绝缘套2,作为整个母线套管外部的主体结构,采用高绝缘强度环氧树脂,实现了全绝缘连接,在一定的场合,可以替代气箱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适用于12kv、24kv电压等级630a系统中,主要用于可扩展、全绝缘fbx&rm6-s的pt柜及计量柜中,实现与进出线开关柜的全绝缘拼接;

该绝缘套2在使用的时候,还具有环氧件安装方便,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还可以兼具全绝缘、可触摸等电气性能,在应用于开关柜之间的全绝缘连接时,特别是pt柜,不再需要另外使用其它材料实现全绝缘效果,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操作难度,使得人们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实现开关柜之间的全绝缘连接。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4-6,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标记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标记夹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其中,第二实施例并不会妨碍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独立实施。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另一种全绝缘母线连接套管不同之处在于:

还包括标记夹具5,所述标记夹具5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绝缘夹紧块7。

标记夹具5主要是用来对每个母线连接套进行标记的,由于传统的标记方法是直接在连接套上贴上表面,标签长期使用之后会出现损坏,导致标签上的内容显示不清晰,需要定期更换十分不方便,而通过设置该标记夹具5,使用时直接夹在连接套的表面即可,使用可定制的标记件12安装在标记夹具5上即可,可以长期使用,标记内容也不会出现损坏,不清晰的问题;

两个活动槽6分别位于标记夹具5内壁的左右两侧,与绝缘夹紧块7相适配,绝缘夹紧块7使得整个夹具可以固定在连接套上,绝缘夹紧块7与标记夹具5均为环氧树脂材质,具有突出的绝缘能力。

所述活动槽6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外表面套接有压缩弹簧9,所述定位杆8的外表面与所述绝缘夹紧块7的内部活动连接。

活动槽6内部共设置有两个定位杆8,且分别位于活动槽6内表面的两侧,主要是对绝缘夹紧块7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绝缘夹紧块7在活动的时候能够保持稳定,绝缘夹紧块7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相适配的槽,确保绝缘夹紧块7可以沿着定位杆8的表面活动。

所述标记夹具5内壁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10,所述标记夹具5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凸条11。

保护层10主要为质地较软橡胶材质,主要是对连接套的表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凸条11位于标记夹具5的前后两侧,在安装或是拆卸时可以增加与手部的摩擦力。

所述标记夹具5的顶部设置有标记件12,所述标记件12的形状设置为矩形。

标记件12是卡接在标记夹具5顶部的,其顶部显示着标记内容,标记内容都是专门的设备雕刻出来的,确保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也不会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其上面的标记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