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柜专用冷凝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2610发布日期:2021-01-23 11:5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柜专用冷凝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柜专用冷凝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0003]
目前,电力系统各企业生产现场就地控制柜的防潮除湿措施,大部分采用加热除湿方式,即配置温湿度检测元件和加热器,当控制柜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或湿度高于设定值,温湿度检测元件动作,将加热器电源回路导通,加热器启动加热,提高柜内温度,使湿气蒸发以达到降低湿度的目的。
[0004]
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缺点如下:
[0005]
1、采用加热除湿原理,水汽上升后遇冷将再次凝结,使远离加热器的元器件表面凝露严重,没有达到彻底除湿的效果;
[0006]
2、温湿度检测元件和除湿元件不是一体,增加了相应的控制回路,缺陷发生率增高,维护困难;
[0007]
3、不具备手动强制除湿功能,启动不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柜除湿方式具有除湿效果不彻底、缺陷发生率高、维护困难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控制柜专用冷凝除湿装置,采用制冷片为核心部件,冷端产生非常低的温度,形成凝水面,使空气中水分冷凝在凝水面,并通过排水孔排出控制柜外,由于控制柜内水分不断减少排出柜外,空气中湿度显著下降。即使环境温度变化,由于控制柜内空气中水分非常少,也不会再产生凝露,从根本上解决了湿度高的问题。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柜专用冷凝除湿装置,包括连接在控制柜内的制冷片,所述制冷片连接在控制柜的两个柜壁上,所述控制柜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控制柜内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柜外部连接有用于显示控制柜内部的温湿度且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电连接的数码显示屏。
[0010]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以制冷片为核心部件,通过制冷片的冷端产生非常低的温度,形成凝水面,使空气中水分冷凝在凝水面上,并通过排水孔排出控制柜外部,由于控制柜内水分不断减少排出柜外,空气中湿度显著下降,即使环境温度变化,由于控制柜内空气中水分非常少,也不会再产生凝露,同时本申请在控制柜内部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即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感知到的控制柜内部的温度情况显示在与其电连接的数码显示屏上,通过湿度传感器感知到的控制柜内部的湿度情况也显示在于其电连接的
数码显示屏上,工作人员即可随时检测控制柜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温度和湿度值进行手动调节。
[0011]
与传统的控制柜除湿装置相比,本申请中的控制柜除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除湿效果更彻底,把空气中的水分变成液态水之后排出,不会反复凝霜;智能化控制效果好,同时具有自动和手动强制除湿的功能;通过数码显示屏显示控制柜内部的湿度和温度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对控制柜内部的温湿度情况的检测,以便在出现不适宜的温度或湿度值时进行调节,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控制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上设置有出风口。本申请在控制柜上设置出风口,即可通过出风口提高控制柜内部的散热效果,使控制柜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避免对控制柜内部的器件造成损坏。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为百叶窗结构。本申请将出风口设置为百叶窗的结构,即可避免空气中的灰尘从出风口进入到控制柜内部,对控制柜内部的器件造成污染损坏,起到了防尘的效果,实现了对控制柜内部的器件的保护。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的柜壁上连接有散热结构。本申请在控制柜上连接散热结构,即可进一步提高对控制柜内部的器件产生的热量的散发效率。
[0015]
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柜上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上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控制柜的柜壁上。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风扇开启,即可实现对控制柜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发的效果;本申请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将风扇连接在控制柜的散热口上,即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便于工作人员将风扇从控制柜上拆下,进行清洗或者维修。
[0016]
更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扇和柜壁上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固定的螺栓。本申请将可拆卸连接件设置为螺栓连接的形式,不仅固定更稳定,而且在拆卸时也更加的方便,且价格低廉。
[0017]
更进一步的,连接有制冷片的所述控制柜的柜壁上连接有上下两个风扇,两个所述风扇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所述控制柜上连接有控制风扇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本申请在控制柜上设置上下两个风扇,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也便于形成空气对流,散热效果更好。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外部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制冷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均通信连接。本申请通过在控制柜外部连接plc控制器,即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控制柜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感知的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到信号之后将信号传递给制冷片,即可实现制冷片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实现了自动化处理的效果,且减少了耗能量。
[001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
(1)本申请中的控制柜除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除湿效果更彻底,把空气中的水分变成液态水之后排出,不会反复凝霜:智能化控制效果好,同时具有自动和手动强制除湿的功能;通过数码显示屏显示控制柜内部的湿度和温度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对控制柜内部的温湿度情况的检测,以便在出现不适宜的温度或湿度值时进行调节,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控制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1]
(2)本申请在控制柜上设置出风口,即可通过出风口提高控制柜内部的散热效果,
使控制柜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避免对控制柜内部的器件造成损坏。
[0022]
(3)本申请将出风口设置为百叶窗的结构,即可避免空气中的灰尘从出风口进入到控制柜内部,对控制柜内部的器件造成污染损坏,起到了防尘的效果,实现了对控制柜内部的器件的保护。
[0023]
(4)本申请在控制柜上连接散热结构,即可进一步提高对控制柜内部的器件产生的热量的散发效率。
[0024]
(5)本申请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将风扇连接在控制柜的散热口上,即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便于工作人员将风扇从控制柜上拆下,进行清洗或者维修。
[0025]
(6)本申请将可拆卸连接件设置为螺栓连接的形式,不仅固定更稳定,而且在拆卸时也更加的方便,且价格低廉。
[0026]
(7)本申请在控制柜上设置上下两个风扇,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也便于形成空气对流,散热效果更好。
[0027]
(8)本申请通过在控制柜外部连接plc控制器,即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控制柜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感知的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到信号之后将信号传递给制冷片,即可实现制冷片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实现了自动化处理的效果,且减少了耗能量。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控制柜专用冷凝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控制柜专用冷凝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0030]
图中标记为:1-风扇,2-出风口,3-数码显示屏,4-排水口,5-螺栓,6-温度传感器,7-散热口,8-制冷片,9-控制柜,10-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32]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2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3]
实施例1
[0034]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柜专用冷凝除湿装置,包括连接在控制柜9内的制冷片8,制冷片8连接在控制柜9的两个柜壁上,控制柜9底部设置有排水口4,控制柜9内连接有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10,控制柜9外部连接有用于显示控制柜9内部的温湿度且与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10均电连接的数码显示屏3。
[0035]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以制冷片8为核心部件,通过制冷片8的冷端产生非常低的温度,形成凝水面,使空气中水分冷凝在凝水面上,并通过排水孔排出控制柜9外部,由于控制柜9内水分不断减少排出柜外,空气中湿度显著下降,即使环境温度变化,由于控制柜9内空气中水分非常少,也不会再产生凝露,同时本申请在控制柜9内部连接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10,即可通过温度传感器6感知到的控制柜9内部的温度情况显示在与其电连接的数码显示屏3上,通过湿度传感器10感知到的控制柜9内部的湿度情况也显
示在于其电连接的数码显示屏3上,工作人员即可随时检测控制柜9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温度和湿度值进行手动调节。
[0036]
与传统的控制柜9除湿装置相比,本申请中的控制柜9除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除湿效果更彻底,把空气中的水分变成液态水之后排出,不会反复凝霜;智能化控制效果好,同时具有自动和手动强制除湿的功能;通过数码显示屏3显示控制柜9内部的湿度和温度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对控制柜9内部的温湿度情况的检测,以便在出现不适宜的温度或湿度值时进行调节,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控制柜9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37]
实施例2
[0038]
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控制柜9上设置有出风口2。
[0039]
本申请在控制柜9上设置出风口2,即可通过出风口2提高控制柜9内部的散热效果,使控制柜9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避免对控制柜9内部的器件造成损坏。
[0040]
实施例3
[0041]
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出风口2为百叶窗结构。
[0042]
本申请将出风口2设置为百叶窗的结构,即可避免空气中的灰尘从出风口2进入到控制柜9内部,对控制柜9内部的器件造成污染损坏,起到了防尘的效果,实现了对控制柜9内部的器件的保护。
[0043]
实施例4
[0044]
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控制柜9的柜壁上连接有散热结构。
[0045]
本申请在控制柜9上连接散热结构,即可进一步提高对控制柜9内部的器件产生的热量的散发效率。
[0046]
实施例5
[0047]
基于实施例4,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控制柜9上的散热口7,散热口7上连接有风扇1,风扇1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控制柜9的柜壁上。
[0048]
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风扇1开启,即可实现对控制柜9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发的效果;本申请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将风扇1连接在控制柜9的散热口7上,即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便于工作人员将风扇1从控制柜9上拆下,进行清洗或者维修。
[0049]
实施例6
[0050]
基于实施例5,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在风扇1和柜壁上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与螺纹孔配合固定的螺栓5。
[0051]
本申请将可拆卸连接件设置为螺栓5连接的形式,不仅固定更稳定,而且在拆卸时也更加的方便,且价格低廉。
[0052]
实施例7
[0053]
基于实施例5,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连接有制冷片8的控制柜9的柜壁上连接有上下两个风扇1,两个风扇1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控制柜9上连接有控制风扇1开启和关闭的开关。
[0054]
本申请在控制柜9上设置上下两个风扇1,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也便于形成空气对流,散热效果更好。
[0055]
实施例8
[0056]
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控制柜9外部连接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
与所述制冷片8、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10均通信连接。
[0057]
本申请通过在控制柜9外部连接plc控制器,即可通过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10对控制柜9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感知的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到信号之后将信号传递给制冷片8,即可实现制冷片8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实现了自动化处理的效果,且减少了耗能量。
[0058]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中的制冷片、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数码显示屏、以及其电连接方式均属于现有产品,根据实际需要即可在市场上购买相应的型号。
[005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