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空气湿度监测的防潮智能环网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2020发布日期:2021-01-26 14:3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空气湿度监测的防潮智能环网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网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空气湿度监测的防潮智能环网柜。


背景技术:

[0002]
环网柜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的设备。出线柜内的元器件上不能受潮,因为出线柜内的元器件受潮后极易造成短路,甚至引起放电现象,从而导致配电柜出现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201920405637.7,采取的防潮方式为在进风口处安装吸水材料吸收流入出线柜内空气的水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
1)由于吸水材料吸收水分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吸水材料,导致这种防潮方式存在使用成本较高和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
2)由于空气中的水分需要低于露点才会凝结成水,现有技术的设计中的防潮方式时时刻刻都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但是如果出线柜的柜壁温度高于露点的话并不会在柜壁上结露,导致不需要防潮的时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得防潮效率较低,浪费能源和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空气湿度监测的防潮智能环网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空气湿度监测的防潮智能环网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07]
控制器;
[0008]
内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柜体内腔的柜壁上,内部温度传感器测量柜体内腔的柜壁温度,内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
露点传感器,所述露点传感器设置在柜体内腔中,露点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
第一风口,所述第一风口设置在柜体侧部,第一风口连通柜体内腔和外界;
[0011]
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口设置在柜体侧面,第二风口连通柜体内腔和外界,第二风口与第一风口连通;
[0012]
降湿管,所述降湿管设置在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上,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通过降湿管连通柜体内腔和外界,降湿管的管壁上固定连接制冷片,制冷片制冷面朝向降湿管内部,制冷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口与第一风口在柜体上的侧面相对。
[0014]
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5]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降湿管内,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6]
进一步地,所述降湿管材质为铜。
[0017]
进一步地,所述降湿管倾斜向下,远离柜体的一端高度低于连接柜体的一端。
[0018]
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9]
降湿网,所述降湿网材质为金属,降湿网设置在降湿管内。
[0020]
进一步地,所述降湿网数量为1层以上,降湿网沿降湿管长度方向分布。
[0021]
进一步地,还包括:
[0022]
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降湿管内壁,外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5]
1)本实用新型通过露点传感器测量柜体内的露点温度,通过内部温度传感器测量柜体的柜壁温度,一旦柜壁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控制器控制制冷片工作,使降湿管温度降低,由于进入柜体的空气都是通过降湿管进入柜体,带有水汽的空气通过降湿管时遇冷结露,从而降低进入柜体空气的湿度,使得柜体内的空气露点升高直到高于柜壁温度,从而达到防止柜体内部结露潮湿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无需耗材,使用成本和人力成本较低,另外本实用新型防潮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降低空气中的水分,而是柜壁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才会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因此防潮效率较高,节约能源;
[0026]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设置在柜体相对的侧面,使得可利用自然风在柜体内形成对流,对柜体内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
[0027]
3)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抽风或排风,使得外部冷空气能够通过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进入环网柜内部,并对环网柜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使得外界没有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对环网柜内部进行冷却;
[0028]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降湿管倾斜向下,并且远离柜体的一端高度低于连接柜体的一端,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在降湿管凝结成水以后可以依靠水自身的重力排出降湿管,实现自动化排水;
[0029]
5)本实用新型通过降湿网,增大降湿管与进入降湿管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降湿管中部的空气中的水汽也能遇冷凝结成水,提升除湿效率;
[0030]
6)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降湿网进一步大降湿管与进入降湿管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除湿效率;
[0031]
7)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温度传感器测量降湿管温度,当降湿管温度低于零度控制器控制制冷片停止工作,只有当柜壁温度低于露点温度且降湿管温度大于0度控制器才控制制冷片工作,这使得降湿管温度控制在0度以上,既能保证除湿效率,又能避免降湿管结冰导致降湿管堵塞。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1的右侧视图;
[0034]
图3为图2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
[0035]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视图;
[003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1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0038]
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5,一种带空气湿度监测的防潮智能环网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10;内部温度传感器3,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柜体1内腔的柜壁上,内部温度传感器3测量柜体1内腔的柜壁温度,内部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器10导线连接;露点传感器4,所述露点传感器4设置在柜体1内腔中,露点传感器4与控制器10导线连接;第一风口5,所述第一风口5设置在柜体1侧部,第一风口5连通柜体1内腔和外界;第二风口6,所述第二风口6设置在柜体1侧面,第二风口6连通柜体1内腔和外界,第二风口6与第一风口5连通;降湿管2,所述降湿管2设置在第一风口5和第二风口6上,第一风口5和第二风口6通过降湿管2连通柜体1内腔和外界,降湿管2的管壁上粘接制冷片9,制冷片9制冷面朝向降湿管2内部,制冷片9与控制器10导线连接。这里的控制器10可以是arduino、树莓派或plc等带外围电路的控制器。这里的内部温度传感器3可采用铂电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这里的露点传感器4可采用维萨拉dmt143小型露点变送器。
[003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口6与第一风口5在柜体1上的侧面相对。
[0040]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机7,所述风机7设置在降湿管2内,风机7与控制器10通过中间继电器导线连接。
[0041]
进一步地,所述降湿管2材质为铜。
[0042]
进一步地,所述降湿管2倾斜向下,远离柜体1的一端高度低于连接柜体1的一端。
[0043]
进一步地,还包括:降湿网8,所述降湿网8材质为金属,降湿网8设置在降湿管2内。
[0044]
进一步地,所述降湿网8数量为1层以上,降湿网8沿降湿管2长度方向分布。
[0045]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部温度传感器11,所述外部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降湿管2内壁,外部温度传感器11与控制器10导线连接。这里的外部温度传感器11可采用铂电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0046]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