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配电箱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4420发布日期:2021-02-09 14:3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配电箱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配电箱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
[0003]
但是现有的电箱用辅助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对配电箱进行除湿,不方便对配电箱的线路进行缠绕和不方便对培训的进行散热的问题。
[0004]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配电箱用辅助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配电箱用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箱用辅助装置不方便对配电箱进行除湿,不方便对配电箱的线路进行缠绕和不方便对培训的进行散热的问题。一种改进型配电箱用辅助装置,包括辅助防护壳,电机,固定套,扇叶,防护网,吸湿防护配电箱托架结构,缓冲防护链接配电箱线路缠绕架结构,连接片,缠绕轴,拉绳,固定钩和拉环,所述的电机分别螺栓连接在辅助防护壳内部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套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扇叶分别螺钉连接在固定套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和固定套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网设置在辅助防护壳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防护链接配电箱线路缠绕架结构设置在辅助防护壳内侧上部后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片分别螺栓连接在辅助防护壳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缠绕轴轴接在连接片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拉绳缠绕在缠绕轴外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钩系接在拉绳右侧的下部;所述的拉环系接在拉绳左侧的上部;所述的湿防护配电箱托架结构包括托架,储物盒,吸湿垫,连接块,夹板,透气网和把手,所述的储物盒放置在托架内侧的细胞;所述的吸湿垫放置在储物盒内侧的下部;所述的连接块分别螺钉连接在托架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夹板螺钉连接在连接块的内侧;所述的透气网螺钉连接在托架内侧的上部;所述的把手螺钉连接在储物盒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
[0006]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防护壳具体采用铝合金壳;所述的辅助防护壳的下部胶接有橡胶垫。
[0007]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套具体采用不锈钢套;所述的固定套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
[0008]
优选的,所述的拉绳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拉绳的直径设置为六毫米至八毫米。
[0009]
优选的,所述的托架具体采用u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储物盒具体采用亚克力塑料盒。
[0010]
优选的,所述的吸湿垫具体采用海绵垫;所述的透气网具体采用不锈钢网。
[0011]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防护链接配电箱线路缠绕架结构包括顶板,紧固杆,缓冲杆,防护簧,连杆和缠绕杆,所述的紧固杆分别纵向插接在顶板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缓冲杆套接在紧固杆外表面的下部;所述的防护簧一端焊接在顶板的下部,另一端焊接在缓冲杆的上部;所述的连杆分别螺钉连接在缓冲杆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缠绕杆螺钉连接在连杆的下部。
[0012]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簧套接在紧固杆外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簧具体采用不锈钢弹簧。
[0013]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杆具体采用不锈钢杆缓冲杆具体采用不锈钢杆。
[0014]
优选的,所述的托架放置在辅助防护壳的下部;所述的顶板与防护壳螺栓连接设置。
[0015]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gmp42-42的电机。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托架,储物盒,吸湿垫,连接块,夹板,透气网和把手的设置,有利于对配电箱进行除湿。
[0018]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板,紧固杆,缓冲杆,防护簧,连杆和缠绕杆的设置,有利于对配电箱的线路进行缠绕。
[0019]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辅助防护壳,电机,固定套,扇叶和防护网的设置,有利于对配电箱进行散热。
[002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辅助防护壳具体采用铝合金壳;所述的辅助防护壳的下部胶接有橡胶垫,有利于辅助防护壳的内部进行散热。
[002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套具体采用不锈钢套;所述的固定套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有利于对固定套进行固定。
[002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拉绳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拉绳的直径设置为六毫米至八毫米,有利于降低拉绳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湿防护配电箱托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防护链接配电箱线路缠绕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
[0027]
1、辅助防护壳;2、电机;3、固定套;4、扇叶;5、防护网;6、吸湿防护配电箱托架结构;61、托架;62、储物盒;63、吸湿垫;64、连接块;65、夹板;66、透气网;67、把手;7、缓冲防护链接配电箱线路缠绕架结构;71、顶板;72、紧固杆;73、缓冲杆;74、防护簧;75、连杆;76、缠绕杆;8、连接片;9、缠绕轴;10、拉绳;11、固定钩;1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 所示,一种改进型配电箱用辅助装置,包括辅助防护壳1,电机2,固定套3,扇叶4,防护网5,吸湿防护配电箱托架结构6,缓冲防护链接配电箱线路缠绕架结构7,连接片8,缠绕轴9,拉绳10,固定钩11和拉环
12,所述的电机2分别螺栓连接在辅助防护壳1内部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套3套接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扇叶4分别螺钉连接在固定套3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和固定套3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网5设置在辅助防护壳1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防护链接配电箱线路缠绕架结构7设置在辅助防护壳 1内侧上部后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片8分别螺栓连接在辅助防护壳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缠绕轴9轴接在连接片8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拉绳10缠绕在缠绕轴9外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钩11系接在拉绳10右侧的下部;所述的拉环12系接在拉绳10左侧的上部;所述的吸湿防护配电箱托架结构6包括托架61,储物盒62,吸湿垫63,连接块64,夹板65,透气网66和把手67,所述的储物盒62放置在托架61内侧的细胞;所述的吸湿垫63放置在储物盒62内侧的下部;所述的连接块64分别螺钉连接在托架61 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夹板65螺钉连接在连接块64的内侧;所述的透气网66螺钉连接在托架61内侧的上部;所述的把手67螺钉连接在储物盒62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首先把配电箱放到辅助防护壳1的内侧;然后利用托架61配合夹板65即可对配电箱进行固定然后利用储物盒62配合吸湿垫63即可对配电箱的湿气进行吸附,然后利用电机2带动扇叶4旋转即可配电箱进行散热。
[0029]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辅助防护壳1具体采用铝合金壳;所述的辅助防护壳1的下部胶接有橡胶垫。
[0030]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套3具体采用不锈钢套;所述的固定套3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
[0031]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拉绳10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拉绳10的直径设置为六毫米至八毫米。
[0032]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托架61具体采用u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储物盒62具体采用亚克力塑料盒。
[0033]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湿垫63具体采用海绵垫;所述的透气网66具体采用不锈钢网。
[0034]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缓冲防护链接配电箱线路缠绕架结构7包括顶板71,紧固杆72,缓冲杆73,防护簧74,连杆75和缠绕杆76,所述的紧固杆72分别纵向插接在顶板71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缓冲杆73套接在紧固杆72外表面的下部;所述的防护簧74一端焊接在顶板71的下部,另一端焊接在缓冲杆73的上部;所述的连杆75分别螺钉连接在缓冲杆73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缠绕杆76螺钉连接在连杆75的下部;所述的在使用辅助装置的过程中,利用缓冲杆73配合缠绕杆76即可对配电箱的线路进行缠绕。
[0035]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簧74套接在紧固杆72外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簧74具体采用不锈钢弹簧。
[0036]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杆73具体采用不锈钢杆缓冲杆73具体采用不锈钢杆。
[0037]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托架61放置在辅助防护壳1的下部;所述的顶板71与辅助防护壳1螺栓连接设置。
[0038]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电机2具体采用型号为gmp42-42 的电机。
[0039]
工作原理
[0040]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首先把配电箱放到辅助防护壳1的内侧;然后利用托架61
配合夹板65即可对配电箱进行固定然后利用储物盒62配合吸湿垫63即可对配电箱的湿气进行吸附,然后利用电机 2带动扇叶4旋转即可配电箱进行散热,在使用辅助装置的过程中,利用缓冲杆73配合缠绕杆76即可对配电箱的线路进行缠绕。
[0041]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