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机调控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7926发布日期:2021-01-26 16:3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机调控电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路,特别是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机调控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于电机控制的家电的调速通常是采用旋钮或者按键逐级提升或减少,调控曲线呈阶级态;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增量进行调控,控制灵敏性不够好,且调控曲线不够顺滑。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机调控电路。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机调控电路,包括柔性压力传感器、电机调速电路和电机;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电机调速电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封装层、第二封装层、导电层和两根导线,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之间;所述导电层包括相互交错的多个碳层;两根所述导线分别从所述导电层的两侧引出,并与所述电机调速电路连接。
[0006]
进一步,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0007]
进一步,所述柔性材料具体为pdms。
[0008]
进一步,所述碳层有两个。
[0009]
进一步,所述碳层是由棉纱布高温碳化形成。
[0010]
进一步,所述导线由铜制成。
[0011]
进一步,所述电机调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一根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另一根所述导线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机连接。
[0012]
进一步,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13]
进一步,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0014]
进一步,所述电机驱动风扇的扇叶转动。
[0015]
上述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机调控电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柔性压力传感器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且具有能弯曲折叠的优点。通过按压柔性压力传感器,使不同大小的压力作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使得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并且通过电机
调速电路使电机的功率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电机功率灵敏的控制,使用户控制更方便,调控曲线更顺滑。
[0016]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机调控电路的电路图;
[0019]
图2是图1中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机调控电路,包括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电机调速电路200和电机300;柔性压力传感器100通过电机调速电路200与电机300连接;柔性压力传感器100包括第一封装层110、第二封装层120、导电层130和两根导线140,导电层130位于第一封装层110和第二封装层120之间;导电层130包括相互交错的多个碳层131;两根导线140分别从导电层130的两侧引出,并与电机调速电路200连接。
[0025]
在该实施例中,该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且具有能弯曲折叠的优点。通过按压柔性压力传感器100,使不同大小的压力作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100,使得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电阻值发生变化,并且通过电机调速电路200使电机300的功率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电机300功率灵敏的控制,使用户控制更方便,调控曲线更顺滑。施加于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压力越大,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电阻值越大;施加于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压力越小,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电阻值越小。
[0026]
进一步,第一封装层110和第二封装层120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0027]
具体地,柔性材料具体为pdms。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柔性聚合物材料,例如cnt等。
[0028]
具体地,碳层131有两个。
[0029]
进一步,碳层131是由棉纱布高温碳化形成。
[0030]
进一步,导线140由铜制成,具有高导电率。其中一根作正极导线140,另一根作负极导线140。
[0031]
且该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结构简单,以及制作简单。制作过程如下:首先选取适当尺寸的棉纱布,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碳化。再将两片经高温碳化处理的碳布叠加,引出两根导线140,最后用pdms将叠加的两片碳布封装。
[0032]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碳层131的数量可以是其他,例如四层等。
[0033]
参照图1,进一步,电机调速电路200包括第一电阻210、第二电阻220、第三电阻230、第四电阻240、第五电阻250、第一三极管261和第二三极管262;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作正极的导线140与第二电阻220的一端、第四电阻240的一端连接,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作负极的导线140接地,第二电阻220的另一端接电源,第四电阻240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26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261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210的一端、第三电阻230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210的另一端接电源,第一三极管261的发射极与第五电阻250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250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230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26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262的发射极接电源,第二三极管262的集电极与电机300连接。
[0034]
具体地,第一三极管261为npn型三极管。
[0035]
具体地,第二三极管262为pnp型三极管。
[0036]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在该电机调控电路中,电机300驱动风扇的扇叶转动。
[0037]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该电机调速电路200,施加于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压力越大,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电阻值越大,电机300功率越大,风扇转速越快;施加于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压力越小,柔性压力传感器100的电阻值越小,电机300功率越小,风扇转速越慢。实现风扇无级调速,使风扇的转速调控曲线更顺滑。
[0038]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