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6861发布日期:2021-04-27 19:2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多个集成电路在工作时,需要进行参数设置和模式设置,有些是初始化设置,有些需要根据场景进行实时设置。
3.因此在有多个集成电路同时工作的场景中,多个集成电路之间若不采取通信设置,则集成电路都无法获知其他集成电路的工作状况,由于单个集成电路需要根据其他集成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对自身的参数或者功能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各个集成电路之间在工作过程中可实现相互通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能够使多个集成电路之间实现信号通讯。
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充电装置。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集成电路和至少一个设置模块,每一个所述集成电路设有一个设置管脚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管脚;每一个所述设置模块设有检测端和至少一个调节端,每一个所述设置模块的检测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每一个所述设置模块的调节端与对应的所述控制管脚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任意一路的集成电路通过控制管脚则可发出调节信号,而对应的设置模块则会根据自身接收到的调节信号而调整自身的参数,对应的集成电路通过设置管脚检测到所连接的设置模块的参数发送变化,对应的集成电路则会根据设置模块的调整而调整自身的工作参数、状态或者功能;因此多个集成电路之间通过设置管脚、控制管脚以及设置管脚来实现多个集成电路相互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和至少一个采样电阻,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作为所述设置模块的调节端。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和至少一个采样电阻,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每一个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作为所述设置模块的调节端。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至少一个采样电阻
和至少一个第一开关元件,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每一个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分别作为所述设置模块的调节端。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至少一个采样电阻和至少一个第一开关元件,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分别作为所述设置模块的调节端;每一个所述采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一个所述采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至少一个采样电阻和至少一个二极管;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每一个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设置模块的调节端。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有多个电流输入端口,多个所述电流输入端口分别作为所述设置模块的调节端。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容和至少一个采样电容,所述基准电容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所述基准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所述采样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准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所述采样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作为所述设置模块的调节端。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容、基准电阻和至少一个采样电阻;所述基准电容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所述基准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设置管脚连接,所述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准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作为所述设置模块的调节端。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充电装置内的任意一路的集成电路通过控制管脚则可发出调节信号,而对应的设置模块则会根据自身接收到的调节信号而调整自身的参数,对应的集成电路通过设置管脚检测到所连接的设置模块的参数发送变化,对应的集成电路则会根据设置模块的调整而调整自身的工作参数、状态或者功能;因此多个集成电路之间通过设置管脚、控制管脚以及设置管脚来实现多个集成电路相互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
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
27.图8为图2示出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的电路结构连接图之一;
28.图9为图2示出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的电路结构连接图之一;
29.图10为图2示出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的电路结构连接图之一;
30.图11为图2示出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的电路结构连接图之一;
31.图12为图2示出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的电路结构连接图之一;
32.图13为图2示出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的电路结构连接图之一;
33.图14为图3示出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的电路结构连接图之一;
34.图15为图5示出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的电路原理框图的电路结构连接图之一。
35.附图标记:第一集成电路110、第二集成电路120、第三集成电路130、第四集成电路140、第一设置模块210、第二设置模块220、第三设置模块230、第四设置模块240。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8.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集成电路和至少一个设置模块,每一个集成电路设有一个设置管脚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管脚;每一个设置模块设有检测端和至少一个调节端,每一个设置模块的检测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每一个设置模块的调节端与对应的控制管脚连接;其中,同一个设置模块的检测端和调节端分别连接于不同的集成电路。当其中一个集成电路需要向另一个集成电路发出调节信号时,则可通过自身的控制管脚向对应的集成电路所连接的设置模块发出调节信号,则另一个集成电路的所连接的设置模块会根据调节端的信号,调整设置模块自身的输出信号并反馈给对应的集成电路的设置管脚,使集成电路根据设置模块的参数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
40.参照图1至图7,集成电路和设置模块的数量主要是根据实际的电路结构和功能要求来实现,即根据集成电路的数量以及参数配置调节的需求,可设置对应数量的设置模块,同时两个集成电路之间可以通过一个设置模块实现单向参数配置调节或通过两个设置模块实现双向参数配置调节,即两个集成电路之间可以实现双向参数配置调或单向参数配置调节,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以是一个集成电路通过不同的设置模块向其它不同的集成电路发出调节信号,实现一对多的单向参数配置调节,同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还可以实现多对一的单向参数配置调节或双向参数配置调节。
41.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有两个集成电路和一个设置模块,两个集成电路分别为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同时,两个集成电路之间连接有一个第二设置模块220,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与第二设置模块220的调节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与设置模块的检测端连接,故第一集成电路110可以向第二设置模块220发出调节信号,从而改变第二设置模块220的参数,使从而第二集成电路120可以根据设置管脚set2的参数来调整自身的工作参数、状态或者功能,故第一种实施例实现了单向参数配置调节,而第二集成电路120则不能向第一集成电路110发出调节信号。
42.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有两个集成电路以及两个设置模块,分别为第一集成电路110、第二集成电路120、第一设置模块210和第二设置模块220,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与第一设置模块210的检测端连接,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与第二设置模块220的调节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与第二设置模块220的检测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与第一设置模块210的调节端连接,则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之间可实现双向参数配置调节的目的。
43.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与上述第二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增加了第三集成电路130和第三设置模块230,同时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3以及第二
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3分别与第三设置模块230连接,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1与第一设置模块210连接,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2与第二设置模块220连接,第三集成电路130的设置管脚set3与第三设置模块230的检测端连接。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第二集成电路12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两两之间实现了双向参数配置调节的功能。
44.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集成电路120不与第一设置模块210连接,第三集成电路130不与第二设置模块220连接,因此第一集成电路110可以分别向第二集成电路12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发出调节信号,第二集成电路120仅向第三集成电路130发出调节信号,第三集成电路130仅向第一集成电路110发出调节信号,而第三集成电路130不能向第二集成电路120发出调节信号。
45.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集成电路110是由同一个控制管脚ctrl_12同时连接第二设置模块220和第三设置模块230,第二集成电路120仅有第一设置模块210连接,第三集成电路130仅与第一设置模块210连接,故第一集成电路110是同时向第二集成电路12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发出调节信号,第二集成电路12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则可分别向第一集成电路110发出调节信号,而第二集成电路12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之间则不调节信号的传输。
46.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例,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增加了第四集成电路140和第四设置模块240,其中,第四集成电路140的控制管脚ctrl_43与第三设置模块230连接,第四集成电路140的设置管脚set4与第四设置模块240的检测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集成电路140仅单独向第三集成电路130发出调节信号,且第四集成电路140也仅单独接收第三集成电路130发出的调节信号。
47.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例,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增加了第四集成电路140和第四设置模块240,第四集成电路140的控制管脚ctrl_41与第一设置模块210连接,第四集成电路140的控制管脚ctrl_42与第二设置模块220连接,第四集成电路140的控制管脚ctrl_43与第三设置模块230连接,第四设置模块240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4、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4以及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4连接,同时,第三设置模块230仅与第四集成电路14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连接,故第四集成电路140可分别向第一集成电路110、第二集成电路120以及第三集成电路130发出调节信号,同时第四集成电路140可分别接收第一集成电路110、第二集成电路120以及第三集成电路130分别发出的调节信号,第一集成电路110可分别接收第二集成电路120、第三集成电路130以及第四集成电路140分别发出的调节信号,第二集成电路120可分别接收第一集成电路110、第三集成电路130以及第四集成电路140分别发出的调节信号,而第三集成电路130仅接收第四集成电路140发出的调节信号。
48.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中的集成电路可以是市面上常用的芯片结构,根据对应的电路设计要求和芯片的型号,并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芯片的管脚进行设置,芯片多个管脚上选取相应的管脚作为控制管脚和设置管脚,并根据需求与对应的设置模块连接,从而可实现多个集成电路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的目的,如,当采用i2c芯片时,可以使i2c芯片的串行时钟输入端口sck设置为设置管脚,i2c芯片的数据线输出端口sda设置为控制管脚,此外,根据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i2c芯片的
串行时钟输入端口sck设置为控制管脚,数据线输出端口sda设置为设置管脚,可以想到的是,i2c芯片还可以选取其它管脚作为设置管脚和控制管脚,即并不限于串行时钟输入端口sck和数据线输出端口sda这两个管脚,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芯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取适合的管脚作为控制管脚或设置管脚。此外,集成电路根据对应设置模块的反馈信号是对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进行调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集成电路本身的功能属性进行设置,设置好后,集成电路则会根据设置模块的反馈信号进行相应的调整,即集成电路可结合设置模块的反馈信号,从而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因此集成电路自身的调整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手段,此次不再进行详细地赘述。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和至少一个采样电阻,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作为设置模块的调节端。当采样端有对应的信号输入时,则会使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信号发生变化,即设置模块的对地电阻值会发生变化,对应的集成电路通过设置管脚,则可识别到对应基准电阻的第一端所反馈的信号,集成电路则根据反馈的信号对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进行调整。
50.具体地,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结构图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置模块210包括基准电阻r11以及采样电阻r13,第二设置模块220包括基准电阻r12以及采样电阻r14,其中,基准电阻r1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以及采样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11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连接,基准电阻r1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以及采样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阻r14的第二端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连接。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或悬空,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或悬空。值得注意的是,使集成电路的管脚实现接地或悬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手段,即属于对应芯片本身具备的参数属性,此处,则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51.工作原理说明:
52.1)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悬空时,则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12的阻值,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时,则采样电阻r14也接地,故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12和采样电阻r14并联后的阻值,即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r12*r14/(r12+r14)】,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减小,因此,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处于悬空或接地时,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故第二集成电路12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2识别到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
53.2)同理,第二集成电路120的对控制管脚ctrl_21进行控制,实现控制管脚ctrl_21接地或悬空,从而改变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11的阻值或基准电阻r11和采样电阻r13并联后的阻值,故第一集成电路11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1识别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分别通过改变第二设置模块220和第一设置模块210的阻值大小,从而实现两者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和至少一个采样电阻,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基准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每一个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作为设置模块的调节端。当采样端有调节信号输入时,则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信号会发生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模块的电流值发生变化,从而可反映出设置模块实时电阻值的大小。对应的集成电路根据基准电阻的第一端的反馈信号对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进行调整。
55.具体地,参照图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结构图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置模块210包括基准电阻r21以及采样电阻r23,第二设置模块220包括基准电阻r22以及采样电阻r24,其中,基准电阻r2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以及采样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2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vdd连接,采样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连接,基准电阻r2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以及采样电阻r24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vdd连接,采样电阻r24的第二端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连接。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悬空信号、输出与第一电源vdd相同电压值的电压信号或输出接地信号,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是悬空信号、输出与第一电源vdd相同电压值的电压信号或输出接地信号。值得注意的是,使集成电路的管脚实现悬空、输出电压信号或接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手段,即属于对应芯片本身具备的参数属性,此处,则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56.工作原理说明:
57.1)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悬空时,则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22的阻值,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与第一电源vdd相同的电压值时,则采样电阻r24也相当于连接了第一电源vdd,故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22和采样电阻r24并联后的阻值,即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r22*r24/(r22+r24)】,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减小,因此,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悬空或输出电压时,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故第二集成电路120通过设置管脚set2可以识别到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
58.2)同理,第二集成电路120的对控制管脚ctrl_21进行控制,实现控制管脚ctrl_21悬空或输出电压,从而改变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21的阻值或基准电阻r21和采样电阻r23并联后的阻值,故第一集成电路11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1识别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分别通过改变第二设置模块220和第一设置模块210的阻值大小,从而实现两者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59.其中,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时,则第二设置模块220的采样电阻r24和基准电阻r22为串联状态,则可设置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识别第二设置模块220的检测端的电压值,由于采样电阻r24和基准电阻r22为串联状态,则会对第一电源vdd进行分压,则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根据识别的电压值来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同理,当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时,第一设置模块210的采样电阻r23和基准电阻r22也串联状态,第一集成电
路110则可通过设置管脚set1识别第一设置模块210检测端的电压值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
6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至少一个采样电阻和至少一个第一开关元件,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对应的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每一个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分别作为设置模块的调节端。当采样端有对应的信号输入时,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则会闭合,使基准电阻与对应的采样电阻进行并联,则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信号会发生变化,对应的集成电路根据基准电阻的第一端的反馈信号对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进行调整。
61.具体地,参照图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结构图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置模块210包括基准电阻r31、采样电阻r33以及开关元件s31,第二设置模块220包括基准电阻r32采样电阻r34以及开关元件s32,其中,基准电阻r3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以及采样电阻r33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31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阻r33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连接,基准电阻r3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以及采样电阻r34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32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阻r34的第二端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连接。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高电平或低电平,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高电平或低电平。值得注意的是,使集成电路的管脚实现高电平或低电平的输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手段,即属于对应芯片本身具备的参数属性,此处,则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62.工作原理说明:
63.1)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低电平时,开关元件s32为断开状态,则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32的阻值,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高电平信号时,开关元件s32为闭合状态,则采样电阻r34也接地,故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32和采样电阻r34并联后的阻值,即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r32*r34/(r32+r34)】,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减小,因此,当开关元件s32断开或闭合时,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故第二集成电路12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2识别到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
64.2)同理,第二集成电路120控制开关元件s31的断开和闭合状态,从而改变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31的阻值或基准电阻r31和采样电阻r33并联后的阻值,故第一集成电路11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1识别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分别通过改变第二设置模块220和第一设置模块210的阻值大小,从而实现两者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6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至少一个采样电阻和至少一个第一开关元件,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分
别作为设置模块的调节端;每一个采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一个采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66.具体地,参照图1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结构图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置模块210包括基准电阻r41、采样电阻r43以及开关元件s41,第二设置模块220包括基准电阻r42采样电阻r44以及开关元件s42,其中,基准电阻r4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以及开关元件s41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41的第二端接地,开关元件s41的第二端与采样电阻r43的第一端连接,开关元件s41的控制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连接,采样电阻r43的第二端接地,基准电阻r4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以及开关元件s42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42的第二端接地,开关元件s42的第二端与采样电阻r44的第一端连接,开关元件s42的控制端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连接,采样电阻r44的第二端接地。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高电平或低电平,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高电平或低电平。值得注意的是,使集成电路的管脚实现高电平或低电平的输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手段,即属于对应芯片本身具备的参数属性,此处,则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67.工作原理说明:
68.1)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低电平时,开关元件s42为断开状态,则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42的阻值,当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高电平时,开关元件s42为闭合状态,则采样电阻r44也接地,故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42和采样电阻r44并联后的阻值,即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r42*r44/(r42+r44)】,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减小,因此,当开关元件s42断开或闭合时,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故第二集成电路12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2识别到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
69.2)同理,第二集成电路120控制控制开关元件s41的断开和闭合状态,从而改变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41的阻值或基准电阻r41和采样电阻r43并联后的阻值,故第一集成电路11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1识别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分别通过改变第二设置模块220和第一设置模块210的阻值大小,从而实现两者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7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容和至少一个采样电容,基准电容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基准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采样电容的第一端与基准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采样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作为设置模块的调节端。
71.具体地,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结构图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置模块210包括基准电容c51以及采样电容c53,第二设置模块220包括基准电容c52以及采样电容c54,其中,基准电容c5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以及采样电容c53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容c51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容c53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连接,基准电容c5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以及采样电容c54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容c52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容c54
的第二端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连接。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或悬空,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或悬空。值得注意的是,使集成电路的管脚实现接地或悬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手段,即属于对应芯片本身具备的参数属性,此处,则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72.工作原理说明:
73.1)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悬空时,则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容值为基准电容c52的电容值,当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时,则采样电容c54也接地,故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容值为基准电容c52和采样电容c54并联后的电容值,即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容值为c52+c54,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容值增大,因此,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接地或悬空时,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故第二集成电路12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2识别到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容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容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
74.2)同理,第二集成电路120的对控制管脚ctrl_21进行控制,实现控制管脚ctrl_21接地或悬空,从而改变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容值为基准电容c51的电容值或基准电容c51和采样电容c53并联后的电容值,故第一集成电路11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1识别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容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容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分别通过改变第二设置模块220和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容值的大小,从而实现两者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7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容、基准电阻和至少一个采样电阻;基准电容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基准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基准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作为设置模块的调节端。
76.具体地,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结构图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置模块210包括基准电容c61、基准电阻r61以及采样电阻c63,第二设置模块220包括基准电容c62、基准电阻r62以及采样电阻r64,其中,基准电阻r61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连接,基准电阻r61的第二端接地,基准电容c6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以及采样电阻r63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容c61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阻r63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连接,基准电阻r62的第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连接,基准电阻r62的第二端接地,基准电容c6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以及采样电阻r64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容c62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阻r64的第二端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连接。其中基准电阻r61与基准电容c61组成rc振荡器,基准电阻r62与基准电容c62也组成rc振荡器。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或悬空,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或悬空。值得注意的是,使集成电路的管脚实现接地或悬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手段,即属于对应芯片本身具备的参数属性,此处,则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77.工作原理说明:
78.1)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悬空时,则第二设置模块220的振荡频率为【1/(2π*r61*c61)】,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
是接地时,则采样电阻r64也接地,故第二设置模块220的振荡频率为【(r61+r63)/(2π*r61*r63*c61)】,第二设置模块220的振荡频率会增大,因此,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悬空或接地时,第二设置模块220的振荡频率会发生变化,故第二集成电路12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2识别到第二设置模块220的振荡频率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振动频率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
79.2)同理,第二集成电路120的对控制管脚ctrl_21进行控制,实现控制管脚ctrl_21接地或悬空,从而改变第一设置模块210的振荡频率,故第一集成电路11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1识别第一设置模块210的振荡频率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振动频率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分别通过改变第二设置模块220和第一设置模块210的振荡频率,从而实现两者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80.值得注意的是,结合本实施例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它组合振荡器来替换上述实施例的rc振荡器,同样可以通过改变设置模块的振荡频率来实现集成电路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8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有多个电流输入端口,多个电流输入端口分别作为设置模块的调节端。当采样端有对应的信号输入时,即多个电流输入端口至少有一个输入电流,则会使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信号会发生变化,根据不同数量的电流输入端口的输入,则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会反馈不同的信号,对应的集成电路根据基准电阻的第一端的反馈信号对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进行调整。
82.具体地,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结构图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置模块210包括基准电阻r71、电流输入端口i71和电流输入端口i72,第一集成电路110内部设有电流源is71和电流源is72;第二设置模块220包括基准电阻r72、电流输入端口i73和电流输入端口i74,第二集成电路120内部设有电流源is73和电流源is74;第三设置模块230包括基准电阻r73、电流输入端口i75和电流输入端口i76,第三集成电路130内部设有电流源is75和电流源is76;其中,基准电阻r71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连接,基准电阻r71的第二端接地,同时,基准电阻r71的第一端通过电流输入端口i71与电流源is76的输出端连接,基准电阻r71的第一端还通过电流输入端口i72与电流源is73的输出端连接;基准电阻r72的第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连接,基准电阻r72的第二端接地,同时,基准电阻r72的第一端通过电流输入端口i73与电流源is71的输出端连接,基准电阻r72的第一端还通过电流输入端口i74与电流源is75的输出端连接;基准电阻r73的第一端与第三集成电路130的设置管脚set连接,基准电阻r73的第二端接地,同时,基准电阻r73的第一端通过电流输入端口i75与电流源is72的输出端连接,基准电阻r73的第一端还通过电流输入端口i76与电流源is74的输出端连接;电流源is71的输入端和电流源is72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内部对应的控制端连接;电流源is73的输入端和电流源is74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内部对应的控制端连接;电流源is75的输入端和电流源is76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三集成电路130的内部对应的控制端。其中,电流源is71的输出端和电流源is72的输出端分别作为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和控制管脚ctrl_13,电流源is73的输出端和电流源is74的输出端分别作为第二集成电
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和控制管脚ctrl_23,电流源is75的输出端和电流源is76的输出端分别作为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1和控制管脚ctrl_32;即第一集成电路110分别控制电流源is71和电流源is72是否输出电流,即第二集成电路120分别控制电流源is73和电流源is74是否输出电流,即第三集成电路130分别控制电流源is75和电流源is76是否输出电流。其中,集成电路内部设置电流源以及控制电流源的输出的技术手段,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常规的技术手段,此次不再作详细的赘述,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常规的技术手段对集成电路内的电流源进行控制。
83.工作原理:
84.1)基准电阻r7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流源is73和电流源is76,因此第二集成电路12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可以分别向电流源is73和电流源is76输出信号,从而改变基准电阻r71第一端的电压,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则可通过识别基准电阻r71的第一端电压大小,从而可根据电压的大小对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进行调整;
85.2)基准电阻r7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流源is71和电流源is75,因此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可以分别向电流源is71和电流源is75输出信号,从而改变基准电阻r72第一端的电压,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则可通过识别基准电阻r72的第一端电压大小,从而根据电压的大小对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进行调整;
86.3)基准电阻r7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流源is72和电流源is74,因此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可以分别向电流源is72和电流源is74输出信号,从而改变基准电阻r73第一端的电压,第三集成电路130的设置管脚set则可通过识别基准电阻r72的第一端电压大小,从而根据电压的大小对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进行调整。配合本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第一集成电路110、第二集成电路120以及第三集成电路130之间则可实现两两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8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模块包括基准电阻、至少一个采样电阻和至少一个二极管;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设置管脚连接,基准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每一个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基准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对应的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每一个二极管的负极作为设置模块的调节端。当采样端有对应的信号输入时,对应的二极管阴极会被拉高或拉低,进而使基准电阻的第一端信号会发生变化,对应的集成电路根据基准电阻的第一端的反馈信号,对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进行调整。
88.具体地,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结构图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置模块210包括基准电阻r81、采样电阻r84、采样电阻r85,第二设置模块220包括基准电阻r82、采样电阻r86以及二极管d81,第三设置模块230包括基准电阻r83、采样电阻r87以及二极管d82,其中,基准电阻r81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设置管脚set1、采样电阻r84的第一端以及采样电阻r85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81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阻r84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连接,采样电阻r85的第二端与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1连接;基准电阻r82的第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120的设置管脚set2以及采样电阻r86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82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阻r8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8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81的阴极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连接;基准电阻r83的第一端与第三集成电路130的设置管脚set3以及采样电阻r87的第一端连接,基准电阻r83的第二端接地,采样电阻r87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8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82的
阴极与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连接。其中,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或悬空,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或悬空,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或悬空。值得注意的是,使集成电路的管脚实现接地或悬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手段,即属于对应芯片本身具备的参数属性,此处,则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89.工作原理:
90.1)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悬空时,则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82的阻值,第三设置模块23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83的阻值,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时,则二极管d81和二极管d82的阴极均接地,同时,本实施例中的二极管d81和二极管d82的压降很小,故采样电阻r86与基准电阻r82相当于处于并联状态,采样电阻r87与基准电阻r83也相当于处于并联状态,故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82和采样电阻r86并联后的阻值,即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为【r82*r86/(r82+r86)】,第二设置模块220的电阻值减小,而第三设置模块23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83和采样电阻r87并联后的阻值,即第三设置模块230的电阻值为【r83*r87/(r83+r87)】,第三设置模块230的电阻值同样减小,因此,当第一集成电路110的控制管脚ctrl_12悬空或接地时,第二设置模块220和第三设置模块230的电阻值会同时发生变化,故第二集成电路12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可以分别通过设置管脚set2和设置管脚set3识别到对应的第二设置模块220和第三设置模块23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
91.2)同理,当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1输出的信号是悬空时,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81和采样电阻r84并联后的阻值;当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悬空,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时,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81和采样电阻r85并联后的阻值;当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1输出的信号是接地时,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81、采样电阻r84以及采样电阻r85三者并联后的阻值;当第二集成电路120的控制管脚ctrl_21输出的信号是悬空,第三集成电路130的控制管脚ctrl_31输出的信号是悬空时,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为基准电阻r81阻值;故第一集成电路110可以通过设置管脚set1识别第一设置模块210的电阻值大小情况,从而可根据电阻值的大小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或功能等。通过采用上述电路结构,第一集成电路110和第二集成电路120或第三集成电路130之间可以实现调节信号的传输,而第二集成电路120和第三集成电路130之间则不会存在调节信号传输的情况。
92.可以想到的是,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到开关元件均可以采用pmos管、nmos管、bjt管或继电器等其中开关元件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和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采用相应的开关元件,以实现驱动模块的功能。
9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
9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到的充电装置可以是移动
电源、充电器或充电转接器等,充电装置设有多个充电输出通道,每一个充电输出通道上设有集成电路,充电装置中的集成电路可以是协议控制芯片和/或电源转换芯片,则每一个集成电路之间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对应设置模块,即结合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管脚件的通讯网络结构,从而可实现充电输出通道之间可以实现信号通讯,可使各充电输出通道根据其它充电输出通道的情况,从而调整自身的功率输出,判断是否可以输出快充电压或普通电压,从而控制整个充电装置的输出效率在额定功率范围。
9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参数配置调节的通讯网络结构,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任意一路的集成电路通过控制管脚则可发出调节信号,而对应的设置模块则会根据自身接收到的调节信号而调整自身的参数,对应的集成电路通过设置管脚检测到所连接的设置模块的参数发送变化,对应的集成电路则会根据设置模块的调整而调整自身的工作参数、状态或者功能;因此多个集成电路之间通过设置管脚、控制管脚以及设置管脚来实现多个集成电路相互之间调节信号的传输。
9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