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5104发布日期:2021-05-28 11:1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理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生活和娱乐必不可少的产品。

电子产品如手机的数据线多种多样,市面上常用的数据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体式数据线,该数据线的转接头和线材是不可分离的。另外一种是磁吸式分离式数据线,该中数据线线材和转接头是分离设置,通过磁性吸附实现电连接。

如图1所示,数据线1为磁吸式分离式数据线,数据线1包括线材30及与线材30通过磁性吸附实现电连接的转接头20。其中,转接头20包括用于插接到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插接部201以及与插接部201连接的磁吸部202。转接头20插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后,磁吸部202外露于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磁吸部202设置有第一磁性件2021以及电触点2022,通过第一磁性件2021和电触点2022与线材30的磁吸头301磁性吸附接触实现电连接。

转接头20可以是与type-c充电接口适配的转接头,也可以是与lighting充电接口适配的转接头,还可以是与micro-usb充电接口适配的转接头,在此不做限定。磁吸部20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正多边形,在此不做限定。

由于磁吸式分离式数据线线材和转接头是分离设置,因此如何实现此类数据线的整理收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线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理线器,用于线材整理及转接头收纳,所述转接头包括用于插接到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插接部以及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磁吸部,所述磁吸部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理线器包括本体、固定于所述本体并用于与所述转接头磁性吸附配合的第二磁性件以及与所述本体连接且用于将所述本体粘附于外部工件的黏胶件;

其中,所述本体包括卡线部以及与所述卡线部连接的收纳部,所述卡线部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线材的卡线孔及与所述卡线孔连通的开口,所述线材通过所述开口进入于所述卡线孔;

所述收纳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转接头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对应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当所述转接头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吸附配合。

优选地,所述收纳槽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插接部的第一槽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槽部连通且用于收容所述磁吸部的第二槽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槽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槽部远离所述第一槽部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二槽部连通;

设置于所述卡线部的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本体远离所述收纳槽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对应所述收纳槽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磁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黏胶件包括黏胶层和离形层,其中,所述黏胶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粘附面和第二粘附面,所述黏胶层通过所述第一粘附面粘附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离形层与所述第二粘附面连接,且在外力作用下可与所述第二粘附面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至少一者为磁铁。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均为磁铁。

优选地,所述开口两侧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线材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卡线孔和所述收纳槽中任意一者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当所述卡线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收纳槽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卡线孔之间;当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卡线孔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收纳槽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理线器,通过将在本体设置粘附件,在对数据线的线材进行整理时,只需将通过黏胶件将理线器的本体粘附于桌子、椅子或者墙壁等外部工件,然后将线材通过开口放置到卡线孔中,利用卡线孔对线材的限位作用,使得线材不会随意晃动而发生缠绕,实现对线材的整理。

同时,通过在收纳部设置收纳槽以及对应收纳槽设置第二磁性件,从而在转接头收容于收纳槽后,通过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磁性吸附配合,从而实现转接头可以较为牢固固定于收纳部,从而实现对转接头的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数据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理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理线器第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理线器第二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理线器的黏胶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提供的理线器一种变形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线器10,用于数据线1的线材30整理及转接头20收纳,转接头20包括用于插接到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插接部201以及与插接部201连接的磁吸部202,磁吸部202设置有第一磁性件2021,该第一磁性件2021可以是磁铁、软磁片或铁。

理线器10包括本体101、固定于本体101并用于与转接头20磁性吸附配合的第二磁性件102以及与本体101连接且用于将本体101粘附于外部工件的黏胶件103。

其中,本体101包括卡线部1011以及与卡线部1011连接的收纳部1012,卡线部1011设置有用于卡接线材30的卡线孔1013及与卡线孔1013连通的开口1014,线材30通过开口1014进入于卡线孔1013,从而利用卡线孔1013实现对线材30的限位整理。

较佳地,开口1014两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线材的直径,即线材30与开口1014过盈配合,以防止线材30从开口1014处脱离卡线孔1013。

进一步,在开口1014相对两侧设置有倒角,便于线材30从开口1014处进入卡线孔1013,防止线材30被划伤。

在对数据线1的线材30进行整理时,只需将通过黏胶件103将理线器10的本体101粘附于桌子、椅子或者墙壁等外部工件,然后将线材30通过开口104放置到卡线孔1013中,利用卡线孔1013对线材30的限位作用,使得线材30不会随意晃动而发生缠绕,实现对线材30的整理。

收纳部1012开设有用于容纳转接头20的收纳槽1015,收纳槽1015对应第二磁性件102设置,当转接头20收容于收纳槽1015时,第二磁性件102与第一磁性件2021磁性吸附配合,其中,第一磁性件2021和第二磁性件102中至少一者为磁铁,较佳地,第一磁性件2021和第二磁性件102均为磁铁,通过第一磁性件2021和第二磁性件102磁性相吸使得转接头20可以更为牢固收纳。

通过在收纳部1012设置收纳槽1015以及对应收纳槽1015设置第二磁性件102,从而在转接头20收容于收纳槽1015后,第二磁性件102与第一磁性件2021磁性吸附配合,从而实现转接头20可以较为牢固固定于收纳部1012。

具体地,收纳槽1015包括用于容置插接部201的第一槽部1016以及与第一槽部1016连通且用于收容磁吸部202的第二槽部1017,其中,第一槽部1016的形状与插接部201适配,第二槽部1017与磁吸部202的形状适配,从而实现对转接头20的收纳。

在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件102固定收容于第二槽部1017。

在部分实施例中,卡线孔1013和收纳槽1015中任意一者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当卡线孔101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收纳槽1015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卡线孔1013之间,如图3所示。

当收纳槽101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卡线孔1013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收纳槽1015之间,第二磁性件102。

当卡线孔1013和收纳槽1015均为至少两个时,卡线孔1013和收纳槽1015间隔交叉设置,如图6所示。

较佳地,收纳槽1015的第二槽部1017至少可以与两种不同形状的磁吸部202适配,从而使得每个第二槽部1017可以适配两种形状不同的转接头20。例如,一个转接头20的磁吸部202为圆形,一个转接头20的磁吸部202为椭圆形,还有一个转接头20的磁吸部202为带凸起的圆形,该三种不同形状的转接头20均可以收容于同一收纳槽1015,或放置在不同的收纳槽1015,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本体101远离收纳槽1015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018,第一凹槽1018底部对应收纳槽1015处设置有第二凹槽1019,第二磁性件102收容于第二凹槽1019内,以便转接头20收容于收纳槽1015时,对转接头20的磁性吸附力度更强。

较佳地,第二槽部1017远离第一槽部1016的一侧开设有缺口1010,缺口1010与第二槽部1017连通,在取用转接头20时,可以通过缺口1010向转接头20施力,以便于转接头20的取用。

本实施例中,黏胶件103粘附固定于第一凹槽1018内,当第二磁性件102收容于第二凹槽1019内时,可以通过黏胶件103遮挡。

具体地,黏胶件103包括黏胶层1031和离形层1032,其中,黏胶层10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粘附面1033和第二粘附面1034,黏胶层1031通过第一粘附面1033粘附于第一凹槽1018的底部,离形层1032与第二粘附面1034连接,且在外力作用下可与第二粘附面1034分离,利用离形层1032实现对第二粘附面1034的保护,从而防止第二粘附面1034失去粘性,如图5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理线器,通过将在本体设置粘附件,在对数据线的线材进行整理时,只需将通过黏胶件将理线器的本体粘附于桌子、椅子或者墙壁等外部工件,然后将线材通过开口放置到卡线孔中,利用卡线孔对线材的限位作用,使得线材不会随意晃动而发生缠绕,实现对线材的整理。

同时,通过在收纳部设置收纳槽以及对应收纳槽设置第二磁性件,从而在转接头收容于收纳槽后,通过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磁性吸附配合,从而实现转接头可以较为牢固固定于收纳部,从而实现对转接头的收纳。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