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及防浪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92502发布日期:2022-05-18 09:3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及防浪涌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保护设备,特别是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及防浪涌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针对电感或电容设备启动时,存在启动电流过大,浪涌大,导致上级空气开关/电源开关跳闸,影响其它负载设备。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电感或电容设备上串电抗器/电抗线圈,该电抗器类似于大电阻(也有直接串联大电阻的),以阻止启动电流过大,但电抗器存在体积大、耗能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感或电容设备启动时,存在启动电流过大,浪涌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及防浪涌系统。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包括:继电器、延时开关、电源模块、ntc电阻模块;
6.所述电源模块负极与所述延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延时开关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继电器的负控制端,所述继电器的正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正极;所述电源模块接负载端经所述ntc电阻模块后接入感性或容性负载;所述ntc电阻上还并联有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
7.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及防浪涌系统,继电器的受控端与ntc电阻模块短接,在延时开关的作用下进行延时后,ntc电阻模块不再工作,通过继电器开关闭合接通电路,利用ntc电阻模块抑制电流浪涌,避免出现感性或容性负载启动电流过大造成供电跳闸或设备损坏;并且,相较于传统的串联电感线圈的方式,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具有体积小,耗能少的优点。
8.优选的,所述延时开关包括:电阻、二极管一、二极管二、发光二极管、极性电容一、极性电容二、极性电容三、npn型三极管;
9.所述极性电容一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一正极,所述二极管一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正控制端,所述继电器的负控制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一的负极;所述二极管一上还并联有所述电阻;所述二极管一的正极还连接到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二的正极,所述极性电容二的负极连接到所述极性电容一的负极;所述二极管二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负控制端,所述二极管二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正控制端;
10.所述电源模块正极还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三的正极,所述电源模块负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三的负极,所述电源模块负极还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
11.优选的,所述ntc电阻模块由n条ntc电阻支路并联而成,所述ntc电阻支路上有串联的m个ntc电阻;其中,m、n大于0。
12.优选的,所述ntc电阻为ntc-10d20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13.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接负载端连接6kva的负载。
14.一种防浪涌系统,包括如以上所述的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还包括:电源开关、设备开关;
15.外部电源依次经过所述电源开关、所述设备开关、所述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后,接入所述感性或容性负载。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及防浪涌系统,继电器的受控端与ntc电阻模块短接,在延时开关的作用下进行延时后,ntc电阻模块不再工作,通过继电器开关闭合接通电路,利用ntc电阻模块抑制电流浪涌,避免出现感性或容性负载启动电流过大造成供电跳闸或设备损坏;并且,相较于传统的串联电感线圈的方式,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具有体积小,耗能少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1的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1的防浪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2的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1
24.如图2所示,采用了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的防浪涌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开关、设备开关、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以及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另一端连接的感性或容性负载(6kva);还包括其他设备开关,其他负载(6kva);电源开关经其他设备开关后连接到其他负载。
25.本实施例的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包括继电器(j)、延时开关、电源模块、ntc电阻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负极与延时开关连接,延时开关另一端连接到继电器的负控制端,继电器的正控制端连接电源模块正极;电源模块接负载端经ntc电阻模块后接入感性或容性负载;ntc 电阻模块上还并联有继电器的受控端。
26.其中,所述ntc电阻模块由n条ntc电阻支路并联而成,所述ntc电阻支路上有串联的m个ntc电阻。所述ntc电阻为ntc-10d20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特点是刚接入电路时,电阻很高,随着温度上升,电阻值降低。
27.继电器的受控端与ntc电阻模块短接,完成启动流程的2s后(在延时开关的作用下延时),ntc电阻不再工作,通过继电器开关闭合接通电路。等到下次合闸时,ntc再工作。利用ntc电阻抑制电流浪涌,避免出现感性或容性负载启动电流过大造成供电跳闸或设备损坏。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延时开关如图3所示,包括:电阻、二极管一(d1)、二极管二(d2)、发光二极管、极性电容一(c1)、极性电容二 (c2)、极性电容三(c3)、npn型三极管;
30.极性电容一正极连接二极管一正极,二极管一负极连接继电器的正控制端,继电器的负控制端连接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极性电容一的负极;二极管一上还并联有电阻;二极管一的正极还连接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极性电容二的正极,极性电容二的负极连接到极性电容一的负极;二极管二正极连接继电器的负控制端,二极管二的负极连接继电器的正控制端;
31.电源模块正极还连接极性电容三的正极,电源模块负极连接极性电容三的负极,电源模块负极还连接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延时开关、电源模块、ntc电阻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负极与所述延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延时开关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继电器的负控制端,所述继电器的正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正极;所述电源模块接负载端经所述ntc电阻模块后接入感性或容性负载;所述ntc电阻上还并联有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开关包括:电阻、二极管一、二极管二、发光二极管、极性电容一、极性电容二、极性电容三、npn型三极管;所述极性电容一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一正极,所述二极管一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正控制端,所述继电器的负控制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一的负极;所述二极管一上还并联有所述电阻;所述二极管一的正极还连接到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二的正极,所述极性电容二的负极连接到所述极性电容一的负极;所述二极管二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负控制端,所述二极管二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正控制端;所述电源模块正极还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三的正极,所述电源模块负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三的负极,所述电源模块负极还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tc电阻模块由n条ntc电阻支路并联而成,所述ntc电阻支路上有串联的m个ntc 电阻;其中,m、n大于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tc电阻为ntc-10d20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接负载端连接6kva的负载。6.一种防浪涌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开关、设备开关;外部电源依次经过所述电源开关、所述设备开关、所述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后,接入所述感性或容性负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及防浪涌系统,继电器的受控端与NTC电阻模块短接,在延时开关的作用下进行延时后,NTC电阻模块不再工作,通过继电器开关闭合接通电路,利用NTC电阻模块抑制电流浪涌,避免出现感性或容性负载启动电流过大造成供电跳闸或设备损坏;并且,相较于传统的串联电感线圈的方式,感性负载软启动电路具有体积小,耗能少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喻元卿 赵震 钟波 张锐 周光武 张文星 曹自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喻元卿
技术研发日:2020.08.18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