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92501发布日期:2022-05-18 09:3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视距维持器,特别涉及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


背景技术:

2.青少年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阶段,有些习惯甚至会影响到人体的身体健康状态,例如良好的坐姿和书写习惯,不仅对保护脊椎的正常发育有利,而且能够通过规范眼部与阅读物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保护视力。然而,良好的坐姿和书写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养成的,尤其是对于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其在没有被监督或者被限制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弯腰、低头、侧坐等问题,而长时间的弯腰、低头、侧坐不仅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而出现驼背、腰椎疾病、颈椎疾病,而且会导致眼部与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过近而导致视力变差。为了帮助青少年在阅读和书写时养成良好的坐姿和书写习惯,矫正类和辅助类产品被设计。
3.图1示出了现有的矫正类产品1被青少年使用时的状态,该矫正类产品1允许被青少年穿戴在身体上,以借由该矫正类产品1关联青少年的腰部和肩部,从而使腰部和肩部联动,如此当青少年在阅读和书写时欲弯腰而使肩部具有靠近书桌的趋势时,该矫正类产品1用于阻止青少年的肩部产生靠近书桌的位移以阻止青少年弯腰。虽然该矫正类产品1对于保护青少年的腰椎有利和能够改善驼背问题,但是该矫正类产品1无法对青少年的颈部造成限制,即,当青少年在穿戴该矫正类产品1时,青少年的颈部仍然会出现不自觉地弯曲而出现低头的问题,而长时间的低头不仅会容易造成颈椎反弓,更容易因为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过近而影响视力。换言之,该矫正类产品1无法对青少年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产生有益影响。
4.图2示出了现有的辅助类产品2被青少年使用时的状态,该辅助类产品2需要被安装在书桌的近人侧(书桌靠近青少年的一侧),并且自书桌的桌面向上延至合适的高度,例如该辅助类产品2可以形成一个下巴托21,以托住青少年的下巴。当青少年在阅读和书写时欲低头而使颈椎具有弯曲的趋势和使眼部具有靠近阅读物的趋势时,该辅助类产品2用于阻止青少年低而阻止颈椎弯曲和阻止眼部产生靠近阅读物的位移。但是该辅助类产品2的缺陷较为明显,首先,该辅助类产品2需要被安装在书桌上使用,这会占用书桌的桌面空间,而且对于有些书桌来说,其可能并不适于被安装该辅助类产品2,也即,该辅助类产品2的通用性较差;其次,该辅助类产品2只有在托住青少年的下巴时才能够强调相应的效果,但是青少年在阅读和书写时会不自觉地出现歪头的情况,并且一旦青少年在歪头后再低头,该辅助类产品2则无法托住青少年的下巴,此时,该辅助类产品2便会失去防止青少年低头和保证青少年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的功能。
5.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现有产品中,书本被固定于桌面。也就是说,现有产品被限制的使得场景为使用者坐在书桌前看书。若离开书桌,现有产品则失去防止使用者低头和保证使用者的眼部与阅读物之间的距离的功能。应用场景单一是当前市面上产品的显著的缺点。
6.此外,头颅本身的重量对于颈椎本身会产生压迫。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时候,低头向下进一步加重颈椎的负担。有研究结果显示。有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体的头部和颈椎之间的夹角为0
°
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10lb至12lb,当人体的头部下低15
°
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27lb,当人体的头部下低30
°
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40lb,当人体的头部下低45
°
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49lb,当人体的头部下低60
°
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60lb。长时间处于工作学习状态也会使颈部受到长时间的压力从而影响工作与学习的姿势。工作与学习姿势的不正确会对视力产生影响。但是现阶段市场上并没有帮助减少头部对颈椎压力,以使得使用者通过维持正常的姿势从而保持眼部与阅读物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提供一颈托装置和被设置于所述颈托装置的一维持装置,在所述颈托装置被使用者佩戴于颈部后,所述维持装置能够检测使用者的眼部与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并在使用者的眼部与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异常时提醒使用者,如此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能够帮助使用者维持眼部与阅读物之间的合理距离。
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能够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的社交距离,例如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能够帮助使用者维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颈托装置能够抵靠使用者的肩部和承托使用者的头部,以借由肩部承担头部的重力的方式减轻头部的重力对颈部的压力,如此所述颈托装置能够保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而进一步保护颈椎。
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颈托装置提供一抵靠部和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的一承托部,以允许所述承托部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角度被可调节,如此所述颈托装置能够满足同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例如通过调节所述颈托装置的所述承托部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角度,能够调节肩部和颈部分担头部重力的比例。
1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颈托装置的所述承托部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角度被可调节,如此所述颈托装置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维持装置的检测器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如此当使用者佩戴所述颈托装置于颈部而借由所述承托部承托使用者的下巴时,所述检测器和使用者的眼部的相对位置被确定,从而即便是使用者做出弯腰、扭腰、侧坐等动作时,所述检测器能够准确地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而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视距。
1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承托部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角度允许被使用者单手调节,以便于使用者使用。例如,当使用者单手施力于处于被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的所述承托部时,所述承托部能够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转动而调节所述承托部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角度,相应地,当使用者撤
销施加于处于被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的所述承托部驱动力时,所述承托部和所述抵靠部的相对角度能够被保持在调节后的状态。
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颈托装置提供两锁固部,其中所述抵靠部具有两第一连接端,相应地,所述承托部具有两第二连接端,每个所述锁固部被设置分别用于连接所述抵靠部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承托部的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允许所述承托部能够绕着所述锁固部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转动。
1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锁固部具有一第一工作位和一第二工作位,并且所述锁固部被设置能够在所述第一工作位和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转换,其中当所述锁固部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承托部被允许做相当于所述抵靠部的单向转动,当所述锁固部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承托部被允许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双向转动。优选地,当使用者单手操作所述承托部时,所述承托部即可带动所述锁固部在所述第一工作位和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转换,以便于使用者使用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保证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可靠性。
1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锁固部被隐藏在所述抵靠部形成的一个调节空间,以避免所述锁固部外露,如此能够保证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美观性和可靠性。
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所述承托部和所述抵靠部能够折叠,以减小处于非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尺寸和体积,从而便于携带和存储。
1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通过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变化幅度,使用者的弯腰幅度能够被检测。
1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其中通过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变化频率,使用者的弯腰频率能够被检测。
2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视距维持方法和颈托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其中,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通过接触一使用者的下颚部以分担所述头部的重量。
2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护设备、视距维持方法和颈托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其中,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护设备通过分担颈部受到头部的压力,以利于使用者维持颈部姿势。
22.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其包括:
23.一佩戴装置,其中所述佩戴装置能够形成一佩戴空间;和
24.一维持装置,其中所述维持装置包括至少一距离传感器和被连接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至少一提醒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提醒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佩戴装置。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佩戴装置包括一抵靠部和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的一承托部,其中所述距离传感器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维持装置包括两距离传感器,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以相互对称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的相对两侧。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醒器是振动器,并且所述提醒器被设置于
所述承托部。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佩戴装置进一步包括两锁固部,其中每个所述锁固部分别进一步包括:
29.一安装元件,其中所述安装元件包括一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具有一安装环内壁、一环内空间以及至少一组单向锁定齿槽,所述安装环内壁界定所述环内空间,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形成于所述安装环内壁和连通于所述环内空间,其中所述安装环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的连接端;
30.一锁定元件,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一锁定主体、至少一锁定臂以及至少一联动突起,并且所述锁定元件具有至少一行程空间,所述锁定臂倾斜地自所述锁定主体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方向延伸,以于所述锁定臂和所述锁定主体之间形成所述行程空间,所述联动突起自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的一个侧部向外延伸,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的外壁设有至少一单向锁定齿,其中所述锁定元件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环的所述环内空间,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单向锁定齿被选择性地锁定于所述安装环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中的一个所述单向锁定齿槽;以及
31.一联动元件,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具有至少一倾斜延伸的联动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的所述联动突起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的所述联动槽,以使所述联动元件能够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的位移,其中所述联动元件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承托部的连接端。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元件具有呈中心对称的两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和两个所述联动突起,两个所述锁定臂呈中心对称,每个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分别被设置有一个所述联动突起,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具有呈轴对称的两个所述联动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单向锁定齿分别对应于所述安装环的每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和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突起分别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槽。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元件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环绕所述环内空间的四周,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和两个所述联动突起,两个所述锁定臂呈中心对称,每个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分别被设置有一个所述联动突起,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具有呈轴对称的两个所述联动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单向锁定齿分别对应于所述安装环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的不同位置,和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突起分别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槽。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部包括一承托主体和两保持主体,所述保持主体具有一保持空间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保持空间的一侧壁开口和一内壁开口,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包括一联动体和自所述联动体的外侧向外延伸的一固定体,其中所述承托主体的端部自所述保持主体的所述侧壁开口延伸至和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保持空间,所述联动元件的所述固定体自所述保持主体的所述内壁开口延伸至所述保持空间和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承托主体的端部,其中所述锁定主体被联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主体。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主体具有至少一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自所述保持主体的用于形成所述内壁开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其中所述锁定主体具有至少一定位孔,其中所述保持主体的所述定位柱延伸至和被安装于所述锁定主体的所述定位孔,以
使所述锁定主体被联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主体。
36.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颈托装置,其包括一抵靠部、一承托部以及两锁固部,并且所述颈托装置能够形成一佩戴空间,其中每个所述锁固部分别进一步包括:
37.一安装元件,其中所述安装元件包括一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具有一安装环内壁、一环内空间以及至少一组单向锁定齿槽,所述安装环内壁界定所述环内空间,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形成于所述安装环内壁和连通于所述环内空间,其中所述安装环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的连接端;
38.一锁定元件,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一锁定主体、至少一锁定臂以及至少一联动突起,并且所述锁定元件具有至少一行程空间,所述锁定臂倾斜地自所述锁定主体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方向延伸,以于所述锁定臂和所述锁定主体之间形成所述行程空间,所述联动突起自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的一个侧部向外延伸,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的外壁设有至少一单向锁定齿,其中所述锁定元件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环的所述环内空间,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单向锁定齿被选择性地锁定于所述安装环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中的一个所述单向锁定齿槽;以及
39.一联动元件,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具有至少一倾斜延伸的联动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的所述联动突起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的所述联动槽,以使所述联动元件能够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的位移,其中所述联动元件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承托部的连接端。
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元件具有呈中心对称的两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和两个所述联动突起,两个所述锁定臂呈中心对称,每个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分别被设置有一个所述联动突起,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具有呈轴对称的两个所述联动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单向锁定齿分别对应于所述安装环的每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和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突起分别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槽。
4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元件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环绕所述环内空间的四周,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和两个所述联动突起,两个所述锁定臂呈中心对称,每个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分别被设置有一个所述联动突起,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具有呈轴对称的两个所述联动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单向锁定齿分别对应于所述安装环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的不同位置,和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突起分别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槽。
4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部包括一承托主体和两保持主体,所述保持主体具有一保持空间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保持空间的一侧壁开口和一内壁开口,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包括一联动体和自所述联动体的外侧向外延伸的一固定体,其中所述承托主体的端部自所述保持主体的所述侧壁开口延伸至和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保持空间,所述联动元件的所述固定体自所述保持主体的所述内壁开口延伸至所述保持空间和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承托主体的端部,其中所述锁定主体被联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主体。
4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主体具有至少一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自所述保持主体的用于形成所述内壁开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其中所述锁定主体具有至少一定
位孔,其中所述保持主体的所述定位柱延伸至和被安装于所述锁定主体的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锁定主体被联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主体。
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抵靠部的连接端形成一调节空间,其中所述锁固部以所述安装环的外壁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的用于形成所述调节空间的内壁的方式被隐藏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的所述调节空间。
45.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颈托装置,其包括:
46.一抵靠部,其中所述抵靠部具有两个第一连接端和两个调节空间,每个所述调节空间分别形成于每个所述第一连极端;
47.一承托部,其中所述承托部具有两第二连接端;以及
48.两锁固部,其中每个所述锁固部分别以所述锁固部被安装于所述抵靠部的所述调节空间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抵靠部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承托部的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被连接于每个所述锁固部,其中每个所述锁固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工作位和一第二工作位,并且每个所述锁固部分别能够于所述第一工作位和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转换,其中当每个所述锁固部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承托部被允许绕着所述锁固部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转动,以调节增大所述承托部和所述抵靠部之间的角度,当每个所述锁固部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承托部被允许绕着所述锁固部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的转动,以调节增大或减小所述承托部和所述抵靠部之间的角度。
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锁固部分别进一步包括一安装元件、一锁定元件以及一联动元件,其中所述安装元件包括一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具有一安装环内壁、一环内空间以及至少一组单向锁定齿槽,所述安装环内壁界定所述环内空间,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形成于所述安装环内壁和连通于所述环内空间,所述安装环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的所述调节空间,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一锁定主体、至少一锁定臂以及至少一联动突起,并且所述锁定元件具有至少一行程空间,所述锁定臂倾斜地自所述锁定主体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方向延伸,以于所述锁定臂和所述锁定主体之间形成所述行程空间,所述联动突起自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的一个侧部向外延伸,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的外壁设有至少一单向锁定齿,其中所述锁定元件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环的所述环内空间,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单向锁定齿被选择性地锁定于所述安装环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中的一个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具有至少一倾斜延伸的联动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的所述联动突起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的所述联动槽,以使所述联动元件能够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的位移,其中所述联动元件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承托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端。
5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部包括一承托主体和两保持主体,所述保持主体具有一保持空间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保持空间的一侧壁开口和一内壁开口,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包括一联动体和自所述联动体的外侧向外延伸的一固定体,其中所述承托主体的端部自所述保持主体的所述侧壁开口延伸至和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保持空间,所述联动元件的所述固定体自所述保持主体的所述内壁开口延伸至所述保持空间和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承托主体的端部,其中所述锁定主体被联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主体,其中通过使所述联动元件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主体的位移的方式能够使所述锁固部于所述第一工作位和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转换。
5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元件具有呈中心对称的两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和两个所述联动突起,两个所述锁定臂呈中心对称,每个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分别被设置有一个所述联动突起,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具有呈轴对称的两个所述联动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单向锁定齿分别对应于所述安装环的每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和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突起分别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槽。
5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元件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环绕所述环内空间的四周,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和两个所述联动突起,两个所述锁定臂呈中心对称,每个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分别被设置有一个所述联动突起,其中所述联动元件具有呈轴对称的两个所述联动槽,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单向锁定齿分别对应于所述安装环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的不同位置,和所述锁定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突起分别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的每个所述联动槽。
5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颈戴式视距维护设备,包括:
54.一佩戴装置,其中,所述佩戴装置具有一佩戴空间供容纳一使用者的颈部;和
55.一维持装置,其中所述维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抵靠部和一承托部,所述承托部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其中所述维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供电部,所述供电部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
5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维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提醒器,所述提醒器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所述供电部向所述提醒器提供电能。
5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维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
5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维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所述通信设备能够通信地连接通信网络。
附图说明
59.图1示出了现有的矫正类产品被使用者使用的状态。
60.图2示出了现有的辅助类产品被使用者使用的状态。
61.图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一个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62.图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另一个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63.图5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64.图6是沿着图3中的a-a线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5.图7a和图7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一锁固部的一安装元件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66.图8a和图8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所述锁固部的一锁定元件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67.图9a和图9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
的所述锁固部的一联动元件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68.图10a和图10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一个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69.图11a和图11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另一个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70.图12a和图12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另一个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71.图1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使用状态。
72.图1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一个变形示例的立体示意图。
73.图15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74.图16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健康监测系统的框图示意图。
75.图17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监控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7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8.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79.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3至图13,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揭露和被阐述,其中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包括一颈托装置10和一维持装置20,其中所述颈托装置10能够形成一佩戴空间100,以允许使用者以颈部被容纳于所述佩戴空间100的方式佩戴所述颈托装置10于颈部,其中所述维持装置20包括至少一检测器21和被连接于所述检测器21的一提醒器22,所述检测器21和所述提醒器22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颈托装置10,所述检测器21被设置用于检测佩戴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所述提醒器22被设置根据所述检测器21的检测结果能够提醒使用者调整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如此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能够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视距。
80.当使用者的颈部佩戴所述颈托装置10时,被设置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检测器21和使用者的眼部的相对位置被确定,从而即便是使用者做出弯腰、扭腰、侧坐等动作时,
所述检测器21也能够准确地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而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视距。例如,当颈部佩戴有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青少年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出现弯腰而使头部具有靠近书本的位移时,所述检测器21能够被带动而同步地和同幅度地具有靠近书本的位移,如此所述检测器21能够准确地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书本之间的距离而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视距。再例如,当颈部佩戴有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中青年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出现弯腰而使头部具有靠近显示屏幕的位移时,所述检测器21能够被带动而同步地和同幅度地具有靠近显示屏幕的位移,如此所述检测器21能够准确地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显示屏幕之间的距离而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视距。
81.当使用者的颈部佩戴所述颈托装置10时,所述颈托装置10的低端能够抵靠在使用者的肩部,和所述颈托装置10的高端能够承托使用者的头部,如此能够借由肩部承担头部的重力而减轻头部的重力对颈部的压力,从而所述颈托装置10能够保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而进一步保护颈椎。尤其是当青少年使用者佩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时,一方面,所述维持装置20的所述检测器21能够准确地和可靠地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而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视距,另一方面,所述颈托装置10能够允许使用者的肩部分担头部的重力而帮助使用者保护颈椎,如此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有利于帮助使用者养成良好的坐姿和书写习惯。
82.另外,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能够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的社交距离,例如在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时,使用者通过佩戴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方式能够检测使用者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当佩戴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使用者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交距离过近时,例如当佩戴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使用者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小于1米时,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所述提醒器22能够提醒使用者,以提醒使用者保持社交距离,从而阻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优选地,社交距离能够被预设,例如社交距离可以被预设为但不限于1米、2米等,在社交距离被预设为1米的实施例中,若所述检测器21检测到佩戴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使用者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小于1米,则所述提醒器22能够提醒使用者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相应地,在社交距离被预设为2米的实施例中,若所述检测器21检测到佩戴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使用者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小于2米,则所述提醒器22能够提醒使用者保持2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83.具体地,所述颈托装置10包括一抵靠部11、一承托部12以及两锁固部13,其中所述抵靠部11具有两第一连接端1101,所述承托部12具有两第二连接端1201,每个所述锁固部13被设置分别用于连接所述抵靠部11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和所述承托部12的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以使所述承托部12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抵靠部11,和允许所述承托部12能够绕着所述锁固部13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11的运动,如此所述颈托装置10能够满足同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例如,通过调节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相对于所述抵靠部11的角度的方式能够调节肩部和颈部分担头部重力的比例。再例如,通过调节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相对于所述抵靠部11的角度的方式能够使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仅被使用者悬挂在颈部,也即,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抵靠部11可以不被用于抵靠肩部,和所述承托部12可以不被用于承托头部。
84.换言之,所述抵靠部11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和所述承托部12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通过一个所述锁固部13被可转动地相互安装,相应地,所述抵靠部11的另一
个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和所述承托部12的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通过另一个所述锁固部13被可转动地相互安装,如此使得每个所述锁固部13被设置分别用于连接所述抵靠部11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和所述承托部12的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
85.当使用者施力于处于被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时,例如当使用者向上推动所述承托部12时,所述承托部12能够被驱动以绕着所述锁固部13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11的转动而调节增大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相应地,当使用者撤销向上推动所述承托部12的外力时,所述锁固部13使得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被保持在调节后的状态。
86.优选地,所述抵靠部11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相互对称且相对位置确定,相应地,所述承托部12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相互对称且相对位置确定,如此当施力于处于被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时,所述承托部12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能够同步地和同幅度地分别绕着两个所述锁固部13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11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的转动。
87.具体地,在附图3至图13示出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这个较佳示例中,所述抵靠部11具有两调节空间1102,每个所述调节空间1102分别形成于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所述锁固部13以所述锁固部13被安装于所述抵靠部11的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抵靠部11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和所述锁固部13以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被安装于所述锁固部13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如此所述锁固部13被设置用于连接所述抵靠部11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和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并且,所述颈托装置10通过安装所述锁固部13于所述抵靠部11的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方式能够隐藏所述锁固部13而避免所述锁固部13外露,如此能够保证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美观性和可靠性。
88.更具体地,所述锁固部13包括一安装元件131、一锁定元件132以及一联动元件133,并且所述锁固部13具有一第一工作位和一第二工作位,和所述锁固部13被设置能够在所述第一工作位和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转换。
89.参考附图7a和图7b,所述安装元件131包括一安装环1311,所述安装环1311具有一环形的安装环内壁13111、一环内空间13112以及至少一组单向锁定齿槽13113,其中所述安装环1311的所述安装环内壁13111界定所述环内空间13112,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形成于所述安装环内壁13111和连通于所述环内空间13112。所述锁固部13的所述安装元件131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11的所述调节空间1102,以保持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于所述抵靠部11的所述调节空间1102,并且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和所述抵靠部1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90.参考附图8a和图8b,所述锁定元件132包括一锁定主体1321、至少一锁定臂1322以及一联动突起1323,并且所述锁定元件132具有至少一行程空间1324,其中所述锁定臂1322被设置倾斜地自所述锁定主体1321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方向延伸,以于所述锁定主体1321和所述锁定臂1322之间形成所述行程空间1324,如此使得所述锁定臂1322具有弹性以及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锁定主体1321的位移,其中所述联动突起1323被设置自所述锁定臂1322的自由端的侧壁向外延伸而突出于所述锁定臂1322,所述锁定臂1322的自由端的外壁设有至少一单向锁定齿13221。参考附图5和图6,所述锁定元件1321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
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的所述环内空间13112,并且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被选择性地锁定于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中的一个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
91.参考附图3、图4、图5、图6、图9a和图9b,所述锁固部13的所述联动元件133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和所述锁定元件132被联动地安装于所述承托部12,其中所述联动元件133具有至少一倾斜延伸的联动槽1331,所述联动槽1331具有一联动槽远离端13311和对应于所述联动槽远离端13311的一联动槽靠近端13312,其中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联动突起1323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槽1331,并且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联动突起1323能够沿着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槽1331形成的轨道于所述联动槽远离端13311和所述联动槽靠近端13312之间滑动。
92.当所述锁固部13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被锁定于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中的一个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并且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联动突起1323被保持在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槽1331的所述联动槽远离端13311。此时,若施加外力于处于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例如若使用者向上推动所述承托部12,则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和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可以相互配合以允许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带动所述锁定元件132做相对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转动,以调节增大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相应地,若施加于处于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的外力撤销,或者施加于处于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的外力相反(例如使用者的头部产生的重力会作用于所述承托部12),则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和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可以相互配合以阻止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
93.通过施加向外拉动所述承托部12的外力的方式允许所述承托部12带动所述联动元件133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位移,以使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突起1323沿着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槽1331形成的轨道自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槽1331的所述联动槽远离端13311滑动到所述联动槽靠近端13312,在这个过程中,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具有靠近所述锁定主体1321的位移而产生弹性形变以积蓄弹性势能,和所述锁定臂13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脱离所述安装环1311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如此所述锁固部13自所述第一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相应地,在撤销施加向外拉动所述承托部12的外力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所述联动元件133通过允许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联动突起1323沿着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槽1331形成的轨道自所述联动槽靠近端13312滑动至所述联动槽远离端13311的方式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位移,以使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被再次锁定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如此所述锁固部13自动地自所述第二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
94.当所述锁固部13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脱离所述安装环1311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此时,若施加于处于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例如若向上推动所述承托部12或向下拉动所述承托部12,
则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能够带动所述锁定元件132做相对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转动,以调节增大或者减小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
95.换言之,当所述锁固部13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承托部12被允许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11的单向转动,当所述锁固部13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承托部12被允许做相对于所述抵靠部11的双向转动,如此便于使用者使用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和保证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可靠性。
96.在附图3至图13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这个较佳示例中,参考附图7a和图7b,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具有呈中心对称的两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参考附图8a和图8b,所述锁定元件132包括两个所述锁定臂1322和两个所述联动突起1323,两个所述锁定臂1322呈中心对称,每个所述锁定臂1322的自由端分别被设置有一个所述联动突起1323,参考附图9a和图9b,所述联动元件133具有呈轴对称的两个所述联动槽1331,参考附图5和图6,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每个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分别对应于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的每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和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每个所述锁定突起1323分别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每个所述联动槽1331,如此能够进一步保证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可靠性。可选地,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具有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并且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环绕所述环内空间13112的四周,其中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每个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分别对应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的不同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部24提供语音控制功能。具体地说,所述控制部24接收到语音指令,根据语音指令控制所述检测器21和所述提醒器22工作。例如,所述控制器24接收到“开机”的语音指令。所述控制器24激活所述检测器21和所述提醒器22,以使得所述检测器21和所述提醒器22处于工作状态。若,所述控制器24接收“初始检测”的语音指令,则所述控制器24控制所述检测器21对检测目标进行检测,以确定所述检测目标与所述检测器21之间的初始距离。若所述检测器210不能检测到检测目标,则通过调节所述承托主体121与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夹角,以使所述检测器210对准该检测目标从而进行检测所述检测器210与该检测目标之间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还可以将该检测目标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检测器210能够检测到该检测目标与所述检测器之间的距离。
97.继续参考附图3至图13,所述抵靠部11包括一抵靠主体111和两调节主体112,其中所述抵靠主体111具有两抵靠臂1111,以使所述抵靠主体111呈“u”形或“v”形,其中每个所述调节主体112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抵靠主体111的每个所述抵靠臂1111,并且所述调节主体112形成所述抵靠部11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101和所述调节空间1102,其中所述锁固部13的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11的所述调节主体112。
98.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调节主体112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3至图13示出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调节主体112的用于形成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内壁设有多个卡槽1121,这些所述卡槽1121分别连通于所述调节空间1102,相应地,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的外壁设有多个卡突13114,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的这些所述卡突13114分别被卡固于所述调节主体112的这些所述卡槽1121,以固定地安装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于所述调节主体112。可选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其他示例中,这些所述卡突13114分别设于所述调节主体112的用于形成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内壁,相应地,这些所述卡槽1121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的外壁,所述调节主体112的这些所述卡突13114分别被卡固于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的这些所述卡槽1121,以固定地安装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于所述调节主体112。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其他示例中,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以螺接或者胶接的方式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调节主体112。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其他示例中,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和所述调节主体112一体地成型。
99.进一步地,参考附图7a和图7b,所述锁固部13的所述安装元件131包括一盖板1312,所述盖板1312被设置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侧以用于封闭所述安装环1311的侧部开口,并且所述盖板1312的四周均凸出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四周,如此在所述安装环1311被安装于所述调节主体112的所述调节空间1102后,所述盖板1312能够封闭所述调节主体112的用于连通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一外侧开口1122,从而有利于保证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美观性。优选地,所述锁固部13的所述安装元件131的所述安装环1311和所述盖板1312一体地形成。
100.继续参考附图3至图13,所述承托部12包括一承托主体121和两保持主体122,其中所述保持主体122具有一保持空间1221以及分别连通于所述保持空间1221的一侧壁开口1222和一内壁开口1223。参考附图9a和图9b,所述联动元件133包括一联动体1332和自所述联动体1332的一侧向外延伸的一固定体1333,所述联动槽1331形成于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体1332。所述承托主体121的端部自所述保持主体122的所述侧壁开口1222延伸至和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保持主体122的所述保持空间1221,所述保持主体122以所述保持主体122允许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固定体1333穿过所述保持主体122的所述内壁开口1223延伸至所述保持空间1221和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承托主体121的端部的方式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联动,如此使得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被联动地安装于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
10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保持主体122和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联动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3至图13示出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这个较佳示例中,所述保持主体122具有至少一定位柱1224,所述定位柱1224自所述保持主体122的用于形成所述内壁开口1223的一侧向外延伸,相应地,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具有至少一定位孔13210,其中所述保持主体122的所述定位柱1224延伸至和被安装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的所述定位孔13210,以使所述保持主体122和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联动。优选地,所述保持主体122具有两个所述定位柱1224,相应地,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具有两个所述定位孔13210。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另一个示例中,所述保持主体122的用于形成所述内壁开口1223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孔13210,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设有所述定位柱1224,其中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的所述定位柱1224延伸至和被保持于所述保持主体122的所述定位孔13210,以使所述保持主体122和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主体1321联动。
102.优选地,所述保持主体122具有一外露端1225、对应于所述外露端1225的一内藏端1226以及形成于所述内藏端1226的一限位环1227,其中所述调节主体112的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直径尺寸和所述外侧开口1122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连通于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一内壁开口1123的直径尺寸,和所述保持主体122的所述限位环1227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调节主体112的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所述内壁开口1123的直径尺寸,所述保持主体122的所述外露端1225被允许穿过所述调节主体112的所述调节空间1102的内壁开口,并且在所述保持主体122的所述限位环1227和所述调节主体112的配合作用下,所述保持主体122的所述内藏端1226被保持在所述调节主体112的所述调节空间1102。
103.参考附图3至图13,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所述颈托装置10进一步包括一辅助部14,其中所述辅助部14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抵靠部11的每个所述调节主体112,以于所述辅助部14、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形成所述佩戴空间100,如此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允许使用者以颈部被容纳于所述佩戴空间100的方式佩戴所述颈托装置10于颈部。
104.优选地,在附图3至图13示出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辅助部14包括两连接带141,每个所述连接带141分别具有一固定端部1411和对应于所述固定端部1411的一连接端部1412,其中每个所述连接带141的所述固定端部1411分别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抵靠部11的每个所述调节空间1102,和每个所述连接带141的所述连接端部1412能够被相互连接。例如,所述辅助部14的每个所述连接带141可以是相互配合的魔术贴,以允许每个所述连接带141的所述连接端部1412通过相互粘结的方式被相互连接。
105.继续参考附图3至图13,所述维持装置20的所述检测器21被设置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如此当使用者的颈部佩戴所述颈托装置10时,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检测器21和使用者的眼部的相对位置被确定,从而即便是使用者做出弯腰、扭腰、侧坐等动作时,所述检测器21也能够准确地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而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视距,
106.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检测器21的类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佩戴式视距维持装置中不受限制,其只要能够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即可,例如,所述检测器21可以是但不限于光学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107.优选地,在附图3至图13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佩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这个较佳示例中,所述检测器21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检测器21以相互对称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12的相对两侧,如此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尤其是在使用者扭腰时,通过在所述承托部1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器21的方式能够准确地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
108.进一步地,所述维持装置20的所述提醒器22可以是一个振动器,例如但不限于电机,并且所述提醒器22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承托主体121,如此当所述检测器21检测到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过近时,所述提醒器22能够工作以使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承托主体121产生振动,如此所述提醒器22允许使用者的下巴感受到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承托主体121的振动而被提醒,从而调整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换言之,在附图3至图13示出的所述佩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这个较佳示例中,所述提醒器22可以通过产生振动的方式提醒使用者调整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
所述佩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提醒器22可以通过产生声波的方式提醒使用者调整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例如所述提醒器22可以是一个扬声器,并且所述提醒器22可以被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抵靠部11和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承托主体121,如此当所述检测器21检测到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过近时,所述提醒器22能够工作以产生声波,如此所述提醒器22允许使用者的耳部接收声波而被提醒,从而调整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
109.进一步地,所述维持装置20包括一供电部23和一控制部24,其中所述供电部23、所述检测器21和所述提醒器22分别被连接于所述控制部24。所述控制部24被设置能够将所述供电部23提供的电能供应至所述检测器21和所述提醒器22,和被设置能够根据所述检测器21的检测结果生成一个控制信号而控制所述提醒器22的工作状态。优选地,所述供电部23和所述控制部24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承托主体121。可选地,所述供电部23和所述控制部24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抵靠部11。可选地,所述供电部23和所述控制部24中的一个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承托主体121,另一个被设置于所述抵靠部11。
110.继续参考附图3至图13,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承托主体121进一步包括一承托下壳1211和被安装于所述承托下壳1211的一承托上壳1212以及具有形成于所述承托下壳1211和所述承托上壳1212之间的一容纳空间1213,其中所述检测器21被设置于所述承托下壳1211,所述提醒器22、所述供电部23和所述控制部24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承托主体121的所述容纳空间1213。
111.优选地,所述承托主体121进一步包括一垫体1214,所述垫体1214被设置于所述承托上壳1212,以用于接触使用者的下巴。所述垫体1214的类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被选择,例如所述垫体1214的表面可以呈细小的凸起状而使所述垫体1214的表面粗糙,或者所述垫体1214的表面可以是柔性表面。优选地,所述垫体1214被可更换,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112.附图10a和图10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一个调节构成,其中所述锁固部13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具体地,当向上推动处于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时,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和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可以相互配合以允许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201带动所述锁定元件132做相对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转动,以调节增大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当撤销向上推动所述承托部12的外力时,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和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可以相互配合以阻止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并且,即便是所述承托部12受到使用者的头部的压力,在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和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的相互配合下,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的相对位置也不会产生变化,从而保证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可靠性。
113.附图11a和图1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一个调节构成,其中所述锁固部13自所述第一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和自所述第二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具体地,当向外拉动处于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时,所述承托部12带动所述联动元件133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位移,此时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联动突起1323和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槽1331相互配合而使所述锁定
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产生靠近所述锁定主体1321的变形,此时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脱离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以使所述锁固部13自所述第一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接着,当所述承托部12受到向上的推力时,所述承托部12能够带动所述锁定元件132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所述环内空间13112做相对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转动,以调节增大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当撤销向外拉动所述承托部12的外力时,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以使所述联动元件133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位移,和使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被锁定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中的一个,以使所述锁固部13自所述第二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此时,即便是所述承托部12受到使用者的头部的压力,在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和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的相互配合下,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的相对位置也不会产生变化,从而保证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可靠性。
114.附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一个调节过程,其中所述锁固部13自所述第一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和自所述第二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具体地,当向外拉动处于佩戴状态的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时,所述承托部12带动所述联动元件133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位移,此时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联动突起1323和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槽1331相互配合而使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产生靠近所述锁定主体1321的变形,此时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脱离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以使所述锁固部13自所述第一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二工作位。接着,当所述承托部12受到向下的拉力时,所述承托部12能够带动所述锁定元件132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所述环内空间13112做相对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转动,以调节减小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当撤销向外拉动所述承托部12的外力时,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以使所述联动元件133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位移,和使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被锁定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中的一个,以使所述锁固部13自所述第二工作位转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此时,即便是所述承托部12受到使用者的头部的压力,在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和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的相互配合下,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的相对位置也不会产生变化,从而保证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可靠性。
115.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颈托装置10的调节方法,其中所述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6.(a)允许所述承托部12带动所述联动元件133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位移,以在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联动突起1323沿着所述联动元件133的倾斜延伸的所述联动槽1331形成的轨道滑动后,使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产生形变而积蓄弹性势能和使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脱离被安装于所述抵靠部11的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
117.(b)允许所述承托部12带动所述锁定元件132做相对于所述安装元件131的转动,以调节所述承托部12和所述抵靠部11之间的角度;以及
118.(c)在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锁定臂1322基于弹性势能回复初始状态的过程中,
所述锁定元件132的所述联动突起1323沿着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联动槽1331形成的轨道滑动而使所述联动元件133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位移,并且所述锁定臂1322的所述单向锁定齿13221被锁定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一组所述单向锁定齿槽13113中的一个。
119.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承托部12的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联动元件133的所述承托主体121做相对于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保持主体122的运动而带动所述联动元件133产生相对于所述锁定元件132的位移后,允许所述承托主体121通过所述保持主体122带动所述锁定元件132做相对于所述安装环1311的转动。
120.附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的使用状态,其中当使用者佩戴所述颈托装置10于颈部后,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12的每个所述检测器21与使用者的眼部的相对位置被确定。当使用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出现弯腰的动作时,所述检测器21能够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若所述检测器21检测到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距离过近时,所述提醒器22能够处于工作状态而使所述承托部12产生振动,如此所述提醒器22允许使用者的下巴感受到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承托主体121的振动而被提醒,从而提醒使用者通过调整弯腰幅度的方式调整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如此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能够帮助使用者维持合理视距。
121.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视距维持方法,其中所述视距维持方法包括:
122.(a)佩戴所述颈托装置10于使用者的颈部,以确定被设置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器21和使用者的眼部的相对位置;和(b)在所述检测器21检测到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过近时,被设置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提醒器22提醒使用者,以维持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合理距离。
123.优选地,所述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
124.(a.1)允许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抵靠部11抵靠使用者的肩部和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承托使用者的头部;和
125.(a.2)借由被设置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的所述检测器21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
126.附图14和图15示出了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的一个变形示例,与附图3至图13示出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不同的是,在附图14和图15示出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的这个较佳示例中,所述维持装置20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换言之,使用者可以单独地食用所述颈托装置10,也可以在安装所述维持装置20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后使用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100。值得一提的是,安装所述维持装置20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100中不受限制,例如可以通过磁吸式的方式安装所述维持装置20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也可以通过卡扣式的方式安装所述维持装置20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例如,在附图14和图15示出的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一磁性装置30,所述磁性装置30包括至少一第一磁性体31和至少一第二磁性体32,所述第一磁性体31被设置于所述颈托装置10的所述承托部12,所述第二磁性体32被设置于所述维持装置20,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体31和所述第二磁性体32能够相互作用以允许所述维持装置20被安装于所述承托部12。
127.参考附图16和图17,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健康监测系统,其中所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一获取单元2000和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获取单元2000的一监测单元3000,其中所述获取单元2000被设置可通信地连接于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以用于从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获取佩戴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使用者的健康数据,其中所述监测单元3000被设置根据所述获取单元2000获取的使用者的所述健康数据监测使用者的健康状态。优选地,所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一反馈单元4000,所述反馈单元4000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监测单元3000,以向使用者反馈所述健康状态。
128.例如在附图17示出的所述监控监测系统的这个具体示例中,当使用者佩戴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后,若作出弯腰的动作,所述检测器21能够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变化幅度而获得使用者的弯腰幅度和/或检测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变化频率而获得使用者的弯腰频率,如此在后续所述获取单元2000能够获取使用者的所述健康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获取单元2000获取的使用者的所述健康数据包括使用者的弯腰幅度和/或弯腰频率。
129.接着,所述监测单元3000根据使用者的弯腰幅度和/或弯腰频率监测使用者的所述健康状态。例如,所述监测单元3000将使用者的弯腰幅度与被允许弯腰幅度进行比较,其中所述被允许弯腰幅度是指当使用者的弯腰幅度没有超出所述被允许弯腰幅度时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是合理的,和当使用者的弯腰幅度超出所述被允许弯腰幅度时使用者的眼部和阅读物之间的距离过近,其中若所述监测单元3000将使用者的弯腰幅度和所述被允许弯腰幅度相比后确定使用者的弯腰幅度超出所述被允许弯腰幅度,则所述反馈单元4000将所述健康状态反馈给使用者,以提醒使用者调整弯腰幅度。再例如,所述监测单元3000将使用者的弯腰频率与被允许弯腰频率进行比较,其中所述被允许弯腰频率是指当使用者的弯腰频率没有超出所述被允许弯腰频率时使用者的学习和/或工作时间合理,和当使用者的弯腰频率超出所述被允许弯腰频率时使用者的学习和/或工作时间过长而导致疲劳,其中若所述监测单元3000将使用者的弯腰频率和所述被允许弯腰频率相比后确定使用者的弯腰频率超出所述被允许弯腰频率,则所述反馈单元4000将所述健康状态反馈给使用者,以提醒使用者注意休息。
13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反馈单元4000反馈所述健康状态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健康监测系统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17示出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反馈单元4000通过一电子设备5000的显示屏幕反馈所述健康状态,即,使用者的所述健康状态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显示在所述电子设备5000的显示屏幕上以供被使用者查看。可选地,所述反馈单元4000通过所述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1000的所述提醒器22反馈所述健康状态。
13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承托部112能够被旋转且被锁定于一角度。也就是说,所述承托部112与所述抵靠主体111之间的角度可被调节。而当使用者的下颚被所述承托部112所承托时,所述颈托装置分担使用者的头部重量。也就是说,所述承托部112被锁定于不同角度时,可以使得使用者的颈椎维持在不同的曲度,从而对使用者的颈部提供不同程度的护理,以逐级地恢复颈椎的弓度。所述承托部112每被锁定于一角度,可被定义为一个护理层级。
13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其中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根据本实用新型揭露的内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附图中没有明确指出
的实施方式。
13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