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1880发布日期:2021-07-23 14:3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箱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但是现在的配电箱也有着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配电箱内设有很多电气元件,这些电气元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造成配电箱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传统的配电箱内部会通过设有散热片进行散热,但是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差,配电箱在长期使用时,配电箱内部的温度仍然会断升高,高温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因为设备过热而引起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它可以实现提高配电箱内部的散热效果,降低配电箱内部的温度,避免配电箱过热而引起火灾,从而保障配电箱的正常运行。

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外壳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不完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不完全齿轮相适配,所述支撑杆贯穿空心管并至其外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外壳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贯穿支撑板并至其上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固定板与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一固定杆的外壁,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风扇,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提高配电箱内部的散热效果,降低配电箱内部的温度,避免配电箱过热而引起火灾,从而保障配电箱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有四组支撑脚,四组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为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有效提高配电箱的稳定性,配电箱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配电箱发生偏移,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两根安装柱,两根所述安装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为配电箱遮水挡雨,有效防止雨水进入配电箱内部,避免配电箱内部的零部件发生损坏,从而增加配电箱的使用寿命,所述挡板设置为到三角状,防止雨水或者空气中的杂质在挡板的上端堆积。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均匀等距离的分布在外壳的外壁,提高配电箱的散热效果,避免内部零部件的损坏,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多个所述通气孔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防止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进入配电箱内部,保障了配电箱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避免限位板与空心管底部直接接触,减小支撑杆下压时的冲击力,有效的保护了限位板,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多个所述风扇均匀、等距离的分布在第二固定杆左端,有效提高了配电箱的散热效果,避免内部零部件的损坏,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提高配电箱内部的散热效果,降低配电箱内部的温度,避免配电箱过热而引起火灾,从而保障配电箱的正常运行。

(2)外壳的下端固定有四组支撑脚,四组支撑脚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防滑板为橡胶板,橡胶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有效提高配电箱的稳定性,配电箱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配电箱发生偏移,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

(3)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两根安装柱,两根安装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为配电箱遮水挡雨,有效防止雨水进入配电箱内部,避免配电箱内部的零部件发生损坏,从而增加配电箱的使用寿命,挡板设置为到三角状,防止雨水或者空气中的杂质在挡板的上端堆积。

(4)外壳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通气孔均匀等距离的分布在外壳的外壁,提高配电箱的散热效果,避免内部零部件的损坏,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多个通气孔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防止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进入配电箱内部,保障了配电箱的正常使用。

(5)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为橡胶垫,避免限位板与空心管底部直接接触,减小支撑杆下压时的冲击力,有效的保护了限位板,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多个风扇均匀、等距离的分布在第二固定杆左端,有效提高了配电箱的散热效果,避免内部零部件的损坏,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区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外壳、2支撑架、3电机、4不完全齿轮、401齿条、5空心管、6支撑杆、7支撑板、8第一固定杆、9固定板、10滑板、11弹簧、12第二固定杆、13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包括外壳1,请参阅图1,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两根安装柱,两根安装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设置为到三角状,有效提高配电箱的稳定性,配电箱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配电箱发生偏移,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通气孔均匀等距离的分布在外壳1的外壁,提高配电箱的散热效果,避免内部零部件的损坏,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多个通气孔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防止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进入配电箱内部,保障了配电箱的正常使用,外壳1的下端固定有四组支撑脚,四组支撑脚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防滑板为橡胶板,橡胶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有效提高配电箱的稳定性,配电箱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配电箱发生偏移,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

请参阅图3,外壳1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橡胶块可以有效减小电机3工作产生的震动,避免配电箱发生偏移,橡胶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远离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4,外壳1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空心管5,空心管5位于支撑架2的左端,空心管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限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为橡胶垫,避免限位板与空心管5底部直接接触,减小支撑杆6下压时的冲击力,有效的保护了限位板,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支撑杆6靠近不完全齿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401,齿条401与不完全齿轮4相适配,支撑杆6贯穿空心管5并至其外部,支撑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外壳1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8位于空心管5的右端,第一固定杆8贯穿支撑板7并至其上部,第一固定杆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第一固定杆8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板10,固定板9与滑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套设在第一固定杆8的外壁。

请参阅图2,支撑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风扇13,多个风扇13均匀、等距离的分布在第二固定杆12左端,有效提高了配电箱的散热效果,避免内部零部件的损坏,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提高配电箱内部的散热效果,降低配电箱内部的温度,避免配电箱过热而引起火灾,从而保障配电箱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时,由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首先将电机3和风扇13外接电源并打开开关,使电机3的输出轴发生转动,同时使风扇13对配电箱内部进吹风散热,电机3的输出轴会带动不完全齿轮4发生由左至右的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有齿条401的支撑杆6向上移动,支撑杆6会带动支撑板7向上移动,支撑板7会带动弹簧11拉长和第一固定杆12向上移动,从而使风扇13对配电箱内上侧的零部件对进行吹风散热,当不完全齿轮4与齿条401不接触时,第一固定杆12向下移动,从而使风扇13对配电箱内喜下侧的零部件对进行吹风散热,第一固定杆12向下移动会带动支撑板7和支撑杆6向下移动,同时滑板10向下移动,弹簧11复位,电机3继续转动,重复复位运动,从而可以实现提高配电箱内部的散热效果,降低配电箱内部的温度,避免配电箱过热而引起火灾,从而保障配电箱的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