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变电站用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8063发布日期:2021-07-13 15:3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变电站用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变电站用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矿场开采的过程中,为防止充满粉尘或者易燃气体的矿洞爆炸,对用电设备供电的变电站需要采用防爆变电站,需要其具有良好的防尘以及密封效果。

现有的防爆变电站连接线的接头多位于接线盒中,以提高密封效果,避免通电过程中的电火花引燃矿洞中的易燃气体或粉尘造成爆炸。然而该种接线盒在维修维护时需要打开才能对接线处进行操作,如果工人的误操作导致接线盒在未完全关闭时接通电源,则有可能因为产生火花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防爆变电站用的接线结构,能够杜绝人为的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防爆变电站的接线盒在维护维修时容易因为人为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爆变电站用接线结构,包括底座与盖体,所述盖体盖设至所述底座上并由螺栓固定,所述盖体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接线腔,所述接线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线口,所述接线腔的中部设置有上接线桩,所述上接线桩的高度小于所述接线腔的深度;所述底座的侧壁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下接线桩,围绕所述下接线桩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接线桩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密封圈的高度,所述密封圈能够插入所述接线腔中并与所述接线腔侧壁密封。

通过本方案,进线通过进线口接至上接线桩上,出线通过出线口接至下接线桩上,在将盖体扣设置底座上时,接线腔的侧壁首先与密封圈接触,使接线腔成为一个封闭的腔体,盖体继续下移时上接线桩与下接线桩接触使进线与出线闭合形成导通,避免了导通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避免了人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爆炸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包括支撑部与密封部,所述支撑部为所述底座向上凸起形成,所述密封部包裹至所述支撑部的外周。

通过本方案,支撑部与底座一体式结构能够提高密封圈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密封部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上接线桩与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上绝缘体;所述下接线桩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下绝缘体。

通过本方案,使进线和出线与盖体和底座之间保持绝缘。

优选地,所述下绝缘体为顶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接线桩底部滑动连接至所述下绝缘体中,所述下接线桩底部与所述下绝缘体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始终对所述下接线桩施加向上的推力。

通过本方案,弹簧能够将下接线桩压紧至上接线桩,保持连接的紧密性。

优选地,所述下接线桩底部向四周凸出设置有限位部,所述下绝缘体顶部开口向中心延伸形成限位凸台。

通过本方案,对下接线桩的移动进行限制,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上接线桩与所述下接线桩的接触端均为相互配合的锯齿状结构。

通过本方案,锯齿状的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接触面积,保持连接的可靠性,还能够起到导向和固定的作用,避免使用过程中因震动而移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使接线过程中先封闭再接通,完全避免了接线处暴露于外界环境中,从而杜绝了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变电站用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防爆变电站用接线结构闭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下接线桩与下绝缘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上接线桩与下接线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爆变电站用接线结构,包括底座1200与盖体1100,所述盖体1100盖设至所述底座1200上并由螺栓1300固定,所述盖体1100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接线腔1101,所述接线腔110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线口1110,所述接线腔1101的中部设置有上接线桩1120,所述上接线桩1120的高度小于所述接线腔1101的深度;所述底座1200的侧壁设置有出线口1210,所述底座1200的中部设置有下接线桩1220,围绕所述下接线桩1220设置有密封圈1240,所述下接线桩1220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密封圈1240的高度,所述密封圈1240能够插入所述接线腔1101中并与所述接线腔1101侧壁密封。

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进线通过进线口1110接至上接线桩1120上,出线通过出线口1210接至下接线桩1220上,在将盖体1100扣设置底座1200上时,接线腔1101的侧壁首先与密封圈1240接触,使接线腔1101成为一个封闭的腔体(如图2所示),盖体1100继续下移时上接线桩1120与下接线桩1220接触使进线与出线闭合形成导通,避免了导通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避免了人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爆炸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该实施例中的上接线桩1120以及下接线桩1220均为螺杆结构,外部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防滑螺母以固定电线;盖体1100与底座12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以提高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1240包括支撑部1241与密封部1242,所述支撑部1241为所述底座1200向上凸起形成,所述密封部1242包裹至所述支撑部1241的外周。支撑部1241与底座1200一体式结构能够提高密封圈1240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密封部124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密封圈1240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接线桩1120与所述盖体1100之间设置有上绝缘体1130;所述下接线桩1220与所述底座1200之间设置有下绝缘体1230。使进线和出线与盖体1100和底座1200之间保持绝缘,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下绝缘体1230为顶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接线桩1220底部滑动连接至所述下绝缘体1230中,所述下接线桩1220底部与所述下绝缘体1230底部设置有弹簧1231,所述弹簧1231始终对所述下接线桩1220施加向上的推力,弹簧1231能够将下接线桩1220压紧至上接线桩1120上,从而保持连接的紧密性,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下接线桩1220底部向四周凸出设置有限位部1221,所述下绝缘体1230顶部开口向中心延伸形成限位凸台1232。限位凸台1232与限位部1221的相互配合,能够对下接线桩1220的移动进行限制,避免下接线桩1220滑出下绝缘体1230,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接线桩1120与所述下接线桩1220的接触端均为相互配合的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的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接触面积,保持连接的可靠性,还能够起到导向和固定的作用,避免使用过程中因震动而移位。

本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使接线过程中先封闭再接通,完全避免了接线处暴露于外界环境中,从而杜绝了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