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一体化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6769发布日期:2021-07-06 19:1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储能一体化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储能一体化电源。


背景技术:

2.在当前的所有基站中,为了保障通信不间断,除了需要通过电网来对基站进行供电以外,还需要使用后备电源来进行供电;其中,电网需要先连接一个ac

dc变换器,以将交流变成直流,ac

dc变换器再通过直流母线连接基站负载,从而实现对基站的供电;而后备电源则直接连接基站负载,从而实现对基站进行辅助供电;目前,基站后备电源主要采用铅酸电池或者锂电池。同时,现有基站电源的标称都比较大,基本都在几十千瓦时;在使用电网对基站进行供电时,由于电网具有高峰和低谷之分,当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发电厂的发电规模必须大于用电规模,否则将会造成电能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基站可以通过后备电源来进行供电,将会极大的降低用电紧张情况;当处于用电低谷期时,用不完的电能又会白白浪费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将可极大的降低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储能一体化电源。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储能一体化电源,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安装有电池组和保护板,所述机箱的一侧设置有充放电接口、并机接口和系统通讯接口,且充放电接口、并机接口和系统通讯接口依次设置,所述保护板的负极接口b

与电池组的负极接口b

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正极接口b+电性连接有100a空气主回路开关的一端,100a空气主回路开关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充放电接口的输出正极b+端,所述充放电接口的输出负极p

端与保护板的输出负极p

端电性连接,所述并机接口的输出正极b+端与充放电接口的输出正极b+端串联,并机接口的输出负极p

端与充放电接口的输出负极p

端串联,所述并机接口的输出负极p

端电性连接有继电器的一端,继电器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放电电阻的一端,放电电阻的另一端与保护板的输出负极b

端电性连接,所述系统通讯接口与保护板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保护板的输出正极b+端电性连接有空气保护开关的一端,空气保护开关的另一端与空气回路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尺寸为482.6*110*450mm。
8.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为30支磷酸铁锂电池。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能一体化电源,采集储能一体化电源中各串联电池的实时电压、典型位置温度,总电压,充、放电电流等数据;通过特定算法,实现电池系统荷电状态soc、最大允许瞬时及持续充、放电功率等的估算;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分析整理,诊断储能电池系统当前故障状态和电池管理系统自身硬件故障状态并记录故障数
据;通过高效的电池均衡算法实现电池均衡控制,保证电池一致性;可通过rs232通讯或rs485通讯实时向显示屏或上位机等上传数据及状态信息,根据当前状态,有效进行充、放电控制;根据充电连接状态,通过充电rs232或rs485通讯,与直流充电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有效实现智能充电;
10.本实用新型在没有市电状态下,给电子设备提供工作电源,保障电子设备正常有效的运行。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储能一体化电源的系统原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储能一体化电源的控制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储能一体化电源的机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储能一体化电源的机箱侧面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机箱、2充放电接口、3并机接口、4系统通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参照图1

4,储能一体化电源,包括机箱1,机箱1内安装有电池组和保护板,机箱1的一侧设置有充放电接口2、并机接口3和系统通讯接口4,且充放电接口2、并机接口3和系统通讯接口4依次设置,保护板的负极接口b

与电池组的负极接口b

电性连接,电池组的正极接口b+电性连接有100a空气主回路开关的一端,100a空气主回路开关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充放电接口2的输出正极b+端,充放电接口2的输出负极p

端与保护板的输出负极p

端电性连接,并机接口3的输出正极b+端与充放电接口2的输出正极b+端串联,并机接口3的输出负极p

端与充放电接口2的输出负极p

端串联,并机接口3的输出负极p

端电性连接有继电器的一端,继电器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放电电阻的一端,放电电阻的另一端与保护板的输出负极b

端电性连接,系统通讯接口4与保护板电性连接。
1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护板的输出正极b+端电性连接有空气保护开关的一端,空气保护开关的另一端与空气回路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
19.本实用新型中,机箱1的尺寸为482.6*110*450mm。
20.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组为30支磷酸铁锂电池。
21.本实用新型中,可在3c以下连续放电工作,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小,工作温度范围广,在

20℃低温环境中可以正常工作,当温度不低于

20℃时,可以在较大的放电电流下工作,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深度放电循环寿命可保证1500次以上,长期储存不需要定期维护,没有传统电池的记忆功能和极板板结问题,是免维护电池,生产过程无毒无污染、产品无废弃污染,可直接出口不受限制,系统具备浮充功能,可一直浮充工作;系统可大电流进行充放电,保证负载启动时的瞬时大功率放电和制动时的大功率能量反馈充电;适应试验工况范围广,兼顾后续负载系统容量的扩容;充放电过程均是物理反应,运行过程中无气体产生,安全性高,在短路、过充、跌落、挤压、火烧、针刺和枪击测试中均不会发生爆炸或火
灾;
22.储能一体化电源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单电芯额定电压3.2v、额定容量25ah、整个储能一体化电源使用30支电芯2p15s组成,额定总电压48vdc,额定总容量50ah,设计有高压保护电路,电池组、并机限流电路,连接器件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对储能一体化电源储能一体化电源工作状态的单电压,总电压,充、放电流、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使储能一体化电源工作在当前环境的最佳状态,以实现电池寿命最大化,并保证储能一体化电源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高效率的保障。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