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设备和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4846发布日期:2021-07-06 20:3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设备和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为便携式设备进行接触式充电的技术。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便携设备的无线充电,比如移动电话的无线充电,是在移动电话内设置一个接收电路和感应接收线圈,在供电器端设置一个发射电路和感应线圈。在快速充电时,发射功率比较大,通常容许使用、并且比较经济的发射频率是200~300khz,属于长波波段,会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环境。而且无线传输电力,能量利用效率较低,材料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不仅具有无线充电方便的优点,而且不存在电磁辐射污染、电能利用效率高、材料成本低的便携式设备和充电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提供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充电电池,还包括触点线路板和软磁部件,所述触点线路板第一面设有第一受电触点组,第一受电触点组经由所述触点线路板第二面或设置在该线路板的连接件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至充电电池;所述壳体底壳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触点线路板的第一受电触点组向充电装置展露或者便于所述触点线路板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第一避空位,所述软磁部件与所述触点线路板的叠置或者设置在该触点线路板的周围;所述软磁部件与充电装置的永磁部件吸合从而使所述第一受电触点组能与充电装置对应接触电连接实现充电。
6.进一步地:
7.所述软磁部件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触点线路板的第一受电触点组向充电装置展露或用于所述触点线路板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第二避空位。
8.所述软磁部件位于所述底壳内面与触点线路板之间,所述触点线路板的第一受电触点组依次透过所述第二避空位和第一避空位展露。
9.所述触点线路板处于所述第二避空位的位置,所述软磁部件和触点线路板固定于所述底壳外表面,所述触点线路板的第一受电触点组借助所述第二避空位展露。
10.所述触点线路板处于所述第二避空位的位置,所述软磁部件和触点线路板固定于底壳内面,所述触点线路板的第一受电触点组借助所述第一避空位展露。
11.所述软磁部件的第二避空位边缘,设有用于将所述触点线路板扣住的扣耳或扣环,同时所述触点线路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避空位的尺寸,所述软磁部件设置在底壳的内面。
12.所述触点线路板处于所述第一避空位的位置,所述软磁部件固定于底壳内面,所述触点线路板的第一受电触点组借助所述第一避空位展露。
13.所述触点线路板处于所述第一避空位的位置,所述软磁部件固定于底壳外表面,所述触点线路板的第一受电触点组透过所述第二避空位展露。
14.还包括指环扣配件,该指环配件包括铰接的指环和扣板,所述扣板包括磁性材料。
15.所述软磁部件材质为铁。
16.所述软磁部件至少为1片 0.1mm至1.5mm厚的铁片或成形件。
17.所述便携式设备是移动电话。
18.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便携式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传输或电压变送电路板,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供电触针群和永磁部件,所述永磁部件设置在壳体的底壳内,所述供电触针群的第一端与所述传输或电压变送电路板电连接;第二端展露在底壳之外;永磁部件用于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软磁部件吸合从而使所述供电触针群的第二端与便携式设备的受电触点组对应接触电连接。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兼具无线充电方便的优点,但不存在电磁辐射污染,且发热少,电能利用效率高、材料成本低。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一与充电装置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二与充电装置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三与充电装置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四与充电装置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五与充电装置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六与充电装置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七与充电装置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八与充电装置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8.图9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九与充电装置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9.图10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的触点线路板与软磁部件固定结构示意图;
30.图1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底壳外表面的正视图之一;
31.图1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底壳外表面的正视图之二。
32.附图中标号如下:200便携式设备;230便携式设备的底壳;231底壳内面;232底壳外表面;233第一避空位;250触点线路板;251所述触点电路板250的第一面;252触点电路板的第二面;253第一受电触点组;254第二触受电点触点组;260软磁部件;261第二避空位;263扣耳;267固定孔;270主电路板或辅助电路板;280显示屏;290面板;400充电装置;430充电装置壳体的底壳;450传输或电压变送电路板;453供电触针群;460永磁部件;470外电源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34.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设备200,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包括有充电电池的主电路板或辅助电路板270、以及触点线路板250和软磁部件260。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面251设有第一受电触点组253,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二面252设有与第
一受电触点组253对应电连接的第二受电触点组254,其第二受电触点组254用于与所述主电路板或辅助电路板270电连接。所述壳体底壳230上开设有第一避空位233,所述软磁部件260上开设有第二避空位261,所述软磁部件260与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叠置或者设置在该触点线路板的周围。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可以借助所述第一避空位或者第二避空位展露在外,还可以是同时借助所述第一避空位和第二避空位展露在外。所述软磁部件260与充电装置400的永磁部件460吸合从而使所述第一受电触点组253与充电装置400对应接触电连接。将所述直流电能导入所述便携式设备200比如移动电话,为其内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充电。
35.如图1所示,所述软磁部件260位于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面,所述软磁部件260位于所述底壳内面231与触点线路板250之间,所述第一避空位233与第二避空位261正对,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受电触点组253依次透过所述第二避空位261和第一避空位233展露。所述第二受电触点组254直接与所述主电路板或辅助电路板270电连接。所述软磁部件260与充电装置400的永磁部件460吸合时,充电装置400的供电触针群453穿越第一避空位233和第二避空位261与所述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对应接触电连接。
36.如图2所示,所述软磁部件260位于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周围,所述触点线路板250正好处于所述第二避空位261的位置,所述软磁部件260和触点线路板250固定于底壳外表面232,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借助所述第二避空位261展露。所述第二受电触点组254透过第一避空位233与所述主电路板或辅助电路板270电连接。所述软磁部件260与充电装置400的永磁部件460吸合时,充电装置400的供电触针群453直接与所述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对应接触电连接。
37.如图3所示,所述软磁部件260位于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二面,所述触点线路板250正好处于所述第一避空位233的位置,所述软磁部件260固定于底壳内面231,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借助所述第一避空位261展露。所述第二受电触点组254透过第二避空位261与所述主电路板或辅助电路板270电连接。所述软磁部件260与充电装置400的永磁部件460吸合时,充电装置400的供电触针群453直接与所述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对应接触电连接。
38.如图4所示,所述软磁部件260位于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面,所述触点线路板250正好处于所述第一避空位233的位置,所述软磁部件260固定于底壳外表面232,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受电触点组253透过所述第二避空位261展露。所述第二受电触点组254直接与所述主电路板或辅助电路板270电连接。所述软磁部件260与充电装置400的永磁部件460吸合时,充电装置400的供电触针群453穿过所述第二避空位261与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对应接触电连接。
39.图5所示实施例与图4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软磁部件260和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不同。图4中,软磁部件260和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相同,图5中,软磁部件260的尺寸大于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
40.图6所示实施例与图3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软磁部件260和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不同。图3中,软磁部件260和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相同,图6中,软磁部件260的尺寸大于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
41.如图7所示,所述软磁部件260位于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周围,所述触点线路板
250正好处于所述第二避空位261的位置,所述软磁部件260和触点线路板250固定于底壳内面231,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受电触点组253透过所述第一避空位233展露。所述第二受电触点组254直接与所述主电路板或辅助电路板270电连接。所述软磁部件260与充电装置400的永磁部件460吸合时,充电装置400的供电触针群453穿越所述第一避空位233与所述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对应接触电连接。
42.图8所示实施例与图7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避空位261的尺寸不同。图7中,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避空位261的尺寸相同,图8中,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避空位261的尺寸。
43.图8所示实施例与图5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第一避空位233与第二避空位261的尺寸不同。图5中,第一避空位233与第二避空位261的尺寸不同,图9中,第一避空位233与第二避空位261的尺寸相同。
44.如图10所示,所述软磁部件260位于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周围,所述触点线路板250正好处于所述第二避空位261的位置,所述软磁部件260和触点线路板250固定于底壳内面231,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借助所述第一避空位233展露。所述第二受电触点组254直接与所述主电路板或辅助电路板270电连接。所述软磁部件260与充电装置400的永磁部件460吸合时,充电装置400的供电触针群453穿越与所述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对应接触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磁部件260的第二避空位边缘,至少设有两处扣耳263或扣环,用于将所述触点线路板250扣住,同时所述触点线路板250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避空位233的尺寸。所述软磁部件260被固定在底壳230的内面231,一些实施例中,借助其上的至少两个固定孔267与底壳内面231上的柱子配合并热熔合固定。如此,触点线路板250被固定在所述底壳230的内面23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底壳内面231设有凹槽,所述触点线路板和软磁部件嵌置在该凹槽内定位。
45.对应上述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实施例底壳外表面的正视图上,其中图1、图6

图8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只能看到触点线路板的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如图11所示。而图2、图4、图5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能看到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周围有软磁部件260,如图12所示。图3所示的实施例能看到第一受电触点组253周围呈现触点线路板的边缘部分。
4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点线路板是圆形,第一受电触点组和第二受电触点组分别设置在其两面相对应位置,其第一受电触点组以同心圆的方式排布。
47.另一些实施例中,触点线路板也可以不是不规则形状,第一受电触点组和第二受电触点组分别设置在其两面不相对应位置。比如触点线路板可以包括头部、颈部和尾部,所述第一受电触点组设置在头部外侧,而第二受电触点组设置在尾部的相对第一受电触点组的反侧,所述第一磁性设置在触点线路板的头部周围,所述颈部穿过所述软磁部件,所述尾部位于所述软磁部件之外。
48.所述便携式设备为移动电话。所述软磁部件为铁制成,可以是至少为1片 0.1mm至1.5mm厚的铁片或成形件。
49.为了方便使用者握持,便携式设备还包括指环扣配件,该指环配件包括铰接的指环和扣板,所述扣板包括磁性材料。
50.一种充电装置400,用于给上述便携式设备充电,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传输电路板或电压变送电路板450和外电源插口47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
供电触针群453和永磁部件460,所述永磁部件460设置在壳体的底壳430和该供电触针群453之间,所述供电触针群的第一端与所述传输电路板或电压变送电路板450电连接;第二端展露在底壳430之外。永磁部件460用于与需要充电的便携式设备的软磁部件260吸合从而使所述供电触针群的第二端与便携式设备的受电触点组对应接触电连接。永磁部件460采用永磁材料。
5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430设置供电触针群453的部分为圆形,为了方便与便携式设备的软磁部件260吸合定位,该部分可以向外突出高于所述壳体底壳其他部分的表面以嵌入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底壳外表面。
5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