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41075发布日期:2021-09-15 00:2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并且前景最为看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之一。自1990年以来,全球光伏组件年度产量从46兆瓦增加至2010年的23.5gw,20年期间增加了500倍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6.5%。截至2010年全球光伏发电累积装机容量达到了40gw,近5年的增长率超过了49%。这一增速使得光伏产业成为到目前为止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3.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光伏组件也在飞速的发展中,光伏组件的在建设运用中也常常需要具有代替屋顶的效果,光伏组件防水也就成了必须需求,目前的光伏组件无法做到防水和固定兼顾,传统的光伏组件固定采用组件压块和打防水胶条的方式来处理组件固定和防水问题,但胶条的使用年限无法满足光伏25年运行的条件,且组件压块高于组件上表面使得防水处理时很难做到完美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纵向导水支架、设置在纵向导水支架上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横向导水支架、以及能够将光伏组件固定在纵向导水支架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设置有边框;
6.所述纵向导水支架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基板、固定连接在基板上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三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卡槽;
7.所述横向导水支架包括形成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三导水槽的连接部、形成在连接部的前后两侧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四支撑部和第五支撑部,所述连接部的左侧设置在一个纵向导水支架的第三支撑部上且第三导水槽与第二导水槽相连通,所述连接部的右侧设置在另一个纵向导水支架的第一支撑部上且第三导水槽与第一导水槽相连通,所述横向导水槽卡设在沿纵向方向分布的相邻两块光伏组件的边框上,所述第四支撑部和第五支撑部分别位于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光伏组件的下方。
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镜像设置且均包括与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上的第二板、一端与第二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的第三板。
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基板上的第四板和第五板、固定连接在第四板上第六板、固定连接在第五板上的第七板、一端与第六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七板固定连接且向内凹陷形成卡槽的第八板。
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中间压紧件、侧部压紧件、固定件和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卡接在卡槽上,当所述纵向导水支架位于相邻两块光伏组件之间时,所述中间压紧件通过固定件和配合件与纵向导水支架相固定连接;当所述纵向导水支架位于边部时,所述侧部压紧件通过固定件和配合件与纵向导水支架相固定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压紧件包括第一基板、分别与第一基板两端相固定连接的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厚度小于第一基板的厚度,所述第一压紧部的下表面为锯齿形状,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上表面与第一压紧部相接触。
1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部压紧件包括第二基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基板一端上方的第二压紧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基板另一端下方的第三压紧部,所述第二压紧部和第三压紧部的下表面均为锯齿形状,所述第三压紧部与纵向导水支架相抵设,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上表面与第二压紧部相接触。
1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包括与固定件连接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在连接部两端的下方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勾。
14.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压紧件与配合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套设在固定件上。
1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部压紧件与配合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套设在固定件上。
1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导水支架和横向导水支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将固定组件中的卡勾直接按压在纵向导水槽的卡槽中,安装更简便;
19.2、常规组件防水打胶方式,一来胶条的使用寿命短,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老化漏水现象,二来打胶本身也无法保证防水可以做到无死角,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导水槽和横向导水槽相匹配的安装方式可以做到防水无死角且使用年限为25年,防水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的左视图;
23.图3是图1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25.图5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26.图6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纵向导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图7的正视图;
29.图9是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
30.图10是横向导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是图10的正视图;
32.图12是中间压紧件、固定件和配合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3是中间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是侧部压紧件、固定件和配合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5是侧部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6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7.图17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38.图18是配合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请参阅图1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41.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纵向导水支架1、设置在纵向导水支架1上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横向导水支架2、以及能够将光伏组件3固定在纵向导水支架1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光伏组件3的边缘设置有边框4,纵向方向与横向方向相垂直。
42.如图7、9所示,所述纵向导水支架1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基板101、固定连接在基板101上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102、第二支撑部103以及第三支撑部104,第一支撑部102、第二支撑部103以及第三支撑部104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支撑部103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02和第三支撑部104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102与第二支撑部103之间形成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水槽105,所述第三支撑部104与第二支撑部103之间形成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水槽106,所述第二支撑部103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卡槽107。
43.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部102与第三支撑部104镜像设置且均包括与基板101固定连接的第一板a、固定连接在第一板a上的第二板b、一端与第二板b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板101固定连接的第三板c。第一支撑部102与第三支撑部104的截面形状呈梯形状,第一支撑部102与第三支撑部104的内部中空。
44.所述第二支撑部103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基板101上的第四板d和第五板e、固定连接在第四板d上第六板f、固定连接在第五板e上的第七板g、一端与第六板f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七板g固定连接且向内凹陷形成卡槽107的第八板h。第二支撑部103内部中空,第四板d
和第五板e分别与基板101相垂直,第六板f与第四板d相垂直,第五板e与第七板g相垂直。
45.如图10

11所示,所述横向导水支架2包括形成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三导水槽201的连接部202、形成在连接部202的前后两侧且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四支撑部203和第五支撑部204;所述连接部202的左侧设置在一个纵向导水支架1的第三支撑部104上且第三导水槽201与第二导水槽106相连通,所述连接部202的右侧设置在另一个纵向导水支架1的第一支撑部102上且第三导水槽201与第一导水槽105相连通,如图17所示,当下雨时,自光伏组件3之间的细缝渗透进本支架结构的雨水可以通过第三导水槽201收集,自第一导水槽105和第二导水槽106流出;所述横向导水槽2卡设在沿纵向方向分布的相邻两块光伏组件3的边框4上,如图4所示;所述第四支撑部203和第五支撑部204分别位于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光伏组件3的下方。第四支撑部203和第五支撑部204的截面均是“l”型。
46.如图12

13、16

17所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中间压紧件5、侧部压紧件6、固定件7和配合件8,所述配合件8卡接在卡槽107上,当所述纵向导水支架1位于相邻两块光伏组件3之间时,所述中间压紧件5通过固定件7和配合件8与纵向导水支架1相固定连接。
47.所述中间压紧件5包括第一基板51、分别与第一基板51两端相固定连接的第一压紧部52,所述第一压紧部52的厚度小于第一基板51的厚度,所述第一压紧部52的下表面为锯齿形状,所述光伏组件3的边框4的上表面与第一压紧部52相接触,边框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48.如图5、14

15所示,当所述纵向导水支架1位于边部时,所述侧部压紧件6通过固定件7和配合件8与纵向导水支架1相固定连接。该固定方式与中间压紧件5和纵向导水支架1固定光伏组件3的方式基本类似。
49.所述侧部压紧件6包括第二基板61、固定连接在第二基板61一端上方的第二压紧部62、固定连接在第二基板61另一端下方的第三压紧部63,所述第二压紧部62和第三压紧部63的下表面均为锯齿形状,所述第三压紧部63与纵向导水支架1相抵设,所述光伏组件3的边框4的上表面与第二压紧部62相接触。
50.通过将第一压紧部52、第二压紧部62和第三压紧部63的下表面均设置为锯齿形状,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磨蹭系数,从而增大摩擦力,增大中间压紧件5和侧部压紧件6的抗滑移系数,提高整体稳定性。固定件7为螺栓、螺钉等常用的固定部件。
51.如图18所示,所述配合件8包括与固定件7连接的连接部81、固定连接在连接部81两端的下方与卡槽107相配合的卡勾82。
52.所述中间压紧件5与配合件8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9,且第一弹簧9套设在固定件7上,通过设置第一弹簧9使中间压紧件5和配合件8压紧紧固。
53.所述侧部压紧件6与配合件8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0,且第二弹簧10套设在固定件7上,通过设置第二弹簧10使侧部压紧件6和配合件8压紧紧固。
54.所述纵向导水支架1、横向导水支架2、中间压紧件5、侧部压紧件6的材质均为铝合金,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整体质量较轻,方便安装。
5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防水支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56.1、本实用新型将固定组件中的卡勾直接按压在纵向导水槽的卡槽中,安装更简便;
57.2、常规组件防水打胶方式,一来胶条的使用寿命短,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老化漏水
现象,二来打胶本身也无法保证防水可以做到无死角,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导水槽和横向导水槽相匹配的安装方式可以做到防水无死角且使用年限为25年,防水性能更好。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