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滑轨轨道方便维修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2649发布日期:2021-08-03 13:1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滑轨轨道方便维修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滑轨轨道方便维修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配电箱作为电力设备,市场容易发生故障等,而现有的配电箱通常与地面直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由于其体积巨大,并且其内部安装的电路模块繁多,二者综合使得配电柜的重量较大,电力工人在安装、拆卸和更换时十分不方便,需要耗费工人很大的力气,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大大降低了维修的效率,同时安装在配电柜内的线路通常是固定的,而位于其内侧的线路通常不方便维修,需要工人探身将头深入配电柜的内部进行维修,不仅耗费体力,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拆装、更换方便,省时省力,同时无需工人探身进入配电柜内部即可维修其内部任何角度的电路,安全隐患较小的带有滑轨轨道方便维修的配电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滑轨轨道方便维修的配电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带有滑轨轨道方便维修的配电柜,包括矩形箱体,还包括控制器、基板、旋转机构和滑动机构,所述基板呈水平设置,其四角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基板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轨,每个滑轨的两端均通过若干个加强筋与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箱体滑动设在两个滑轨之间,并且矩形箱体的两端分别与每个滑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设在矩形箱体的内部,所述滑动机构设在矩形箱体的内侧底部以驱动旋转机构滑动,滑动机构包括摇把和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固定设在箱体的内部,所述摇把固定设在滑动组件上,所述旋转机构可转动的设置在滑动组件上以方便工人维修配电柜内的线路,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和四组承载组件,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滑动组件上,四组承载组件等间距设置在旋转轴的外壁上。

优选的,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块、底壳、螺杆和两个导向杆,所述底壳固定设在矩形箱体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在底壳的内部,所述螺杆铰接设置在底壳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并且其靠近控制器的一端贯穿底壳与摇把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杆均铰接设置在底壳的内壁上并与第一滑块插接。

优选的,每组所述承载组件均包括置物板和四个隔板,置物板固定套设在旋转轴的外壁上,四个隔板等间距设在置物板的顶部,置物板顶部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接线孔,每个接线孔均位于每两个隔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套设有飞轮,所述底壳的旁侧固定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可转动的设置有滑轮,滑道的底部设有可供滑轮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两个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均与第二滑块插接,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设有驱动电机,其输出端上套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与飞轮通过皮带连接,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箱体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滚轮,矩形箱体的两端分别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搭接块和两个插接块,每个滑轨的两端均设有支撑块和避让开口,每个搭接块与一个支撑块均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每个滑轨靠近避让开口的一端和每个插接块上均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第二螺栓,每个第二螺栓均自一个滑轨的一端插入,并且穿过插接块与滑轨的内壁插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箱体的敞开端上铰接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上设有把手和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矩形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铰接设置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矩形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风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滑轨轨道方便维修的配电柜,通过设计控制器、基板、旋转机构和滑动机构,并通过四者相互配合,相较于现有的配电柜,不是直接将配电柜通过螺栓安装在地面上,而是通过先将基板固定在地面上,再通过滚轮将配电柜推入基板上的两个滑柜内,然后通过搭接块,插接块,支撑块,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进行固定,滚轮的设计方便工人拆装和更换配电柜,省时省力,提高了维修的效率,同时无需工人探身进入配电柜内部即可维修其内部任何角度的电路,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通过承载组件将配电柜内部的电路模块层层分开,保证了每层置物板可安装多个电路模块,同时每个电路模块均独立开来,有效防止了配电柜内部电线的杂乱无章,在电力工人维修时也方便检查,明显提升了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和承载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和承载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承载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矩形箱体1,控制器2,基板3,滑轨4,摇把5,滑动组件6,旋转轴7,承载组件8,第一滑块9,底壳10,螺杆11,导向杆12,置物板13,隔板14,飞轮15,滑道16,第二滑块17,滑轮18,驱动电机19,转轮20,皮带21,滚轮22,搭接块23,插接块24,支撑块25,防护门26,观察窗27,拉手28,排风槽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带有滑轨轨道方便维修的配电柜,包括矩形箱体1,还包括控制器2、基板3、旋转机构和滑动机构,所述基板3呈水平设置,其四角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基板3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轨4,每个滑轨4的两端均通过若干个加强筋与基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箱体1滑动设在两个滑轨4之间,并且矩形箱体1的两端分别与每个滑轨4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2设在矩形箱体1的内部,所述滑动机构设在矩形箱体1的内侧底部以驱动旋转机构滑动,滑动机构包括摇把5和滑动组件6,所述滑动组件6固定设在箱体的内部,所述摇把5固定设在滑动组件6上,所述旋转机构可转动的设置在滑动组件6上以方便工人维修配电柜内的线路,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7和四组承载组件8,所述旋转轴7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滑动组件6上,四组承载组件8等间距设置在旋转轴7的外壁上。

滑动组件6包括第一滑块9、底壳10、螺杆11和两个导向杆12,所述底壳10固定设在矩形箱体1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滑块9滑动设在底壳10的内部,所述螺杆11铰接设置在底壳10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9螺纹连接,并且其靠近控制器2的一端贯穿底壳10与摇把5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杆12均铰接设置在底壳10的内壁上并与第一滑块9插接,当电力工人进行电路维修时,首先旋转摇把5,由于第一滑块9与底壳10滑动连接,螺杆11与底壳10的内部铰接并与第一滑块9螺纹连接,又因为螺杆11的一端与摇把5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杆12与底壳10的内壁铰接并与第一滑块9插接,因而将第一滑块9滑向靠近控制器2的一端,从而将滑块上的承载组件8滑出至靠近矩形箱体1的敞开端上,进而无需工人探身进入矩形箱体1内部检修,降低了安全隐患。

每组所述承载组件8均包括置物板13和四个隔板14,置物板13固定套设在旋转轴7的外壁上,四个隔板14等间距设在置物板13的顶部,置物板13顶部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接线孔,每个接线孔均位于每两个隔板14之间,置物板13和四个隔板14均用来安装电路模块,隔板14将置物板13一分为四,保证了每层置物板13可安装多个电路模块,同时每个电路模块均独立开来,有效防止了配电柜内部电线的杂乱无章,在电力工人维修时也方便检查,接线孔可供多个电路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

所述旋转轴7的外壁上套设有飞轮15,所述底壳10的旁侧固定设有滑道16,所述滑道16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的底部可转动的设置有滑轮18,滑道16的底部设有可供滑轮18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两个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均与第二滑块17插接,第二滑块17的顶部固定设有驱动电机19,其输出端上套设有转轮20,所述转轮20与飞轮15通过皮带21连接,驱动电机19与控制器2电连接,当第一滑块9向靠近控制器2的一端滑动时,通过皮带21带动第二滑块17于滑道16内部也向靠近控制器2的一端滑动,当第二滑块17滑动时,两个限位杆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保证第二滑块17滑动的平稳性,滑轮18为第二滑块17的滑动减小摩擦力,滑槽起到限位作用,保证滑轮18运作的稳定性,当电力工人需要维修矩形箱体1内侧的电路模块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转轮20,从而启动其输出端带动飞轮15旋转,进而通过旋转轴7带动承载组件8旋转,以将矩形箱体1内侧的电路模块旋转至靠近工人的一端,以便维修。

所述矩形箱体1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滚轮22,矩形箱体1的两端分别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搭接块23和两个插接块24,每个滑轨4的两端均设有支撑块25和避让开口,每个搭接块23与一个支撑块25均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每个滑轨4靠近避让开口的一端和每个插接块24上均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第二螺栓,每个第二螺栓均自一个滑轨4的一端插入,并且穿过插接块24与滑轨4的内壁插接,当需要更换配电柜时,首先将两个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依次卸下,然后通过工人将矩形箱体1从两个滑轨4上滑出,四个滚轮22提供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节省了工人的力气,同时节约时间,进而提高了维修效率。

所述矩形箱体1的敞开端上铰接设置有防护门26,所述防护门26上设有把手和观察窗27,防护门26用来保护矩形箱体1内部的电路模块等,免受雨水、大风等天气影响,观察窗27用来观察矩形箱体1内部的运作情况等。

所述矩形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铰接设置有拉手28,拉手28用来推移矩形箱体1凹槽用来容纳拉手28。

所述矩形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排风槽29,矩形箱体1内部的电路模块众多,这些电路模块在运作时容易产生较高的温度,排风槽29用来排出热量,防止热量堆积引发线路短路等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置物板13和四个隔板14均用来安装电路模块,隔板14将置物板13一分为四,保证了每层置物板13可安装多个电路模块,同时每个电路模块均独立开来,有效防止了配电柜内部电线的杂乱无章,在电力工人维修时也方便检查,接线孔可供多个电路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

当电力工人进行电路维修时,首先通过把手打开防护门26,然后旋转摇把5,由于第一滑块9与底壳10滑动连接,螺杆11与底壳10的内部铰接并与第一滑块9螺纹连接,又因为螺杆11的一端与摇把5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杆12与底壳10的内壁铰接并与第一滑块9插接,因而将第一滑块9滑向靠近控制器2的一端,从而将滑块上的承载组件8滑出至靠近矩形箱体1的敞开端上,进而无需工人探身进入矩形箱体1内部检修,降低了安全隐患。

当第一滑块9向靠近控制器2的一端滑动时,通过皮带21带动第二滑块17于滑道16内部也向靠近控制器2的一端滑动,当第二滑块17滑动时,两个限位杆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保证第二滑块17滑动的平稳性,滑轮18为第二滑块17的滑动减小摩擦力,滑槽起到限位作用,保证滑轮18运作的稳定性,当电力工人需要维修矩形箱体1内侧的电路模块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转轮20,从而启动其输出端带动飞轮15旋转,进而通过旋转轴7带动承载组件8旋转,以将矩形箱体1内侧的电路模块旋转至靠近工人的一端,以便维修。

当需要更换配电柜时,首先将两个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依次卸下,然后电力工人通过拉手28将矩形箱体1从两个滑轨4上滑出,四个滚轮22提供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节省了工人的力气,同时节约时间,进而提高了维修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