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卡孔式布线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3077发布日期:2021-08-03 13:1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的卡孔式布线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线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的卡孔式布线固定座。



背景技术:

各电气组件之间通过电线实现彼此的电性连接,电线在各电气组件之间的空间内来回延伸,将电线有序地布置并固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固定电线一般采用电线固定座。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卡孔式布线固定座,这种布线固定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卡头和过线环,过线环用于使电线穿过,卡头用于穿过布线板上的通孔,这种布线固定座存在如下缺点:布线固定座固定在布线板上之后,过线环的位置与电线实际要通过的位置可能存在偏差,如果强拉电线,将过大的力施加到电线上,则可能导致线路可靠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旋转的卡孔式布线固定座。

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旋转的卡孔式布线固定座,包括可拆分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

第一分体包括卡头部和夹板部,夹板部设置在卡头部的下方,卡头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翼板ⅰ,夹板部包括平板,平板的两端均设有翼板ⅱ,卡头部通过连接板与夹板部的平板固定连接;两个翼板ⅰ相向发生弹性变形使卡头部穿过布线板上的通孔,卡头部穿过布线板上的通孔之后自动回弹恢复初始状态,翼板ⅰ的底面与翼板ⅱ的顶端夹持布线板;平板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压板、连接圆柱和下压板;

第二分体包括一体相连的连接盒和过线环,过线环设置在连接盒的下方,过线环包括过线孔,过线孔用于使电线穿过;连接盒包括空腔,连接盒的顶板上设有连接用孔,连接用孔与空腔连通;

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连接方式为:第一分体的下压板置于第二分体的连接盒的空腔内,连接圆柱穿过连接盒顶板上的连接用孔,上压板和下压板夹持连接盒的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体的卡头部的翼板ⅰ悬出端设有捏持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体的连接盒的顶板上的连接用孔为直线槽,直线槽的宽度小于空腔的宽度,直线槽包括导向面;空腔的空腔开口侧设置于连接盒的一侧;通过手动实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相对直线移动,连接圆柱与直线槽的导向面为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的相对直线移动提供导向。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可拆分,且可以通过人工操作实现绕连接圆柱的相对旋转,改变电线通过的角度;

2)如果第一分体或第二分体出现了损坏,则只需更换损坏的部分,无需整体更换,降低物料费;

3)将连接用孔设置为直线槽,可以实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相对直线移动,进一步增大了过线孔的位置调整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分体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分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分体的立体图ⅰ;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分体的立体图ⅱ;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分体的立体图ⅲ;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分体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分体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分体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一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一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二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二的主视图;

图中:1-第一分体,11-翼板ⅰ,12-捏持板,13-连接板,14-平板,15-翼板ⅱ,16-上压板,17-连接圆柱,18-下压板;

2-第二分体,21-连接盒,211-空腔,212-空腔开口侧,213-导向面,214-上表面,215-空腔顶面,22-过线环,221-过线孔;

3-布线板,4-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旋转的卡孔式布线固定座,包括可拆分的第一分体1和第二分体2。

第一分体1包括卡头部和夹板部,夹板部设置在卡头部的下方,卡头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翼板ⅰ11,夹板部包括平板14,平板14的两端均设有翼板ⅱ15,卡头部通过连接板13与夹板部的平板14固定连接;两个翼板ⅰ11相向发生弹性变形使卡头部穿过布线板3上的通孔,卡头部穿过布线板3上的通孔之后自动回弹恢复初始状态,翼板ⅰ11的底面与翼板ⅱ15的顶端夹持布线板3;平板14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压板16、连接圆柱17和下压板18;第一分体1的卡头部的翼板ⅰ11悬出端设有捏持板12,方便第一分体1相对于布线板3的拆分。

第二分体2包括一体相连的连接盒21和过线环22,过线环22设置在连接盒21的下方,过线环22包括过线孔221,过线孔221用于使电线4穿过;连接盒21包括空腔211,连接盒21的顶板上设有连接用孔,连接用孔与空腔211连通。

第一分体1与第二分体2的连接方式为:第一分体1的下压板18置于第二分体2的连接盒21的空腔211内,连接圆柱17穿过连接盒21顶板上的连接用孔,上压板16和下压板18夹持连接盒21的顶板,上压板16的下表面紧贴连接盒21的上表面214,下压板18的上表面紧贴空腔顶面215,连接圆柱17的材质为橡胶,通过人工施加外力操作使第一分体1与第二分体2实现绕连接圆柱17相对旋转之后,连接圆柱17与连接盒21顶板上的连接用孔之间存在摩擦力,该摩擦力可以使第一分体1与第二分体2保持调整后的状态。

第二分体2的连接盒21的顶板上的连接用孔为直线槽,直线槽的宽度小于空腔211的宽度,直线槽包括导向面213;空腔211的空腔开口侧212设置于连接盒21的一侧;通过手动实现第一分体1与第二分体2的相对直线移动,连接圆柱17与直线槽的导向面213为第一分体1和第二分体2的相对直线移动提供导向。

本实施例的优点:

1)第一分体1与第二分体2可拆分,且可以通过人工操作实现绕连接圆柱17的相对旋转,改变电线4通过的角度;

2)如果第一分体1或第二分体2出现了损坏,则只需更换损坏的部分,无需整体更换,降低物料费;

3)将连接用孔设置为直线槽,可以实现第一分体1与第二分体2的相对直线移动,进一步增大了过线孔221的位置调整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路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