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6309发布日期:2021-06-11 19:3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线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气管线是整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建筑结构有所影响的部分,因此在建筑工程时,需要对管线进行保护。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有些地方沉降现象比较严重,容易造成对电气管线的拉伸,甚至破坏电气管线,需要经常维护管理,影响电力,电讯等供应情况,更有可能造成安全问题,而目目前使用的管线保护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着以下缺点:

目前使用的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其结构强度较差,且整个保护装置的密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包括外覆管;

所述外覆管的内部设置有多股线缆,所述外覆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固定筒,所述外覆管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筒,所述外覆管外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半封筒;

多个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部件,多个所述弹性部件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多股所述线缆位于多个夹持板之间;

多个所述半封筒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多个所述橡胶软垫的内壁和多股线缆之间设置有软胶体,多股所述线缆位于多个橡胶软垫之间,多股所述线缆分别贯穿软胶体。

可选的,多个所述固定筒的直径均与外覆管的内径相等,多个所述固定筒的宽度均与多个夹持板的宽度相等。

采用该方案,使用时,可以对多股线缆进行夹持固定,且多个固定筒的设置,可以达到多股线缆固定效果较好的目的,同时固定筒的存在,还能起到支撑外覆管的作用。

可选的,多个所述夹持板均为弧状,多个所述夹持板两两之间的间隔相等。

采用该方案,均匀分布的夹持板可以对多股管线进行夹持固定,达到固定效果较好的目的。

可选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的外径均不大于固定筒的宽度,多个所述弹性部件外表面的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固定筒的内壁以及夹持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该方案,使得整个结构可以对多股不同直径线缆进行夹持固定,使得整个装置的实用性较高,便于使用者使用。

可选的,多个所述支撑筒的直径均与外覆管的内径相等,多个所述支撑筒分别位于多个固定筒两两之间。

采用该方案,其中多个支撑筒的使用,可以使外覆管的结构强度够强。

可选的,多个所述半封筒的外径均与外覆管的内径相等,多个所述橡胶软垫均通过粘胶分别与半封筒的内壁相粘合,所述软胶体与半封筒以及橡胶软垫的外表面相平齐。

采用该方案,可以达到封闭外覆管的目的,使用时,在橡胶软垫和线缆之间填充软胶体,在达到固定多股线缆位置的同时,还使外覆管的密封效果较好,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通过在外覆管的内部设置固定筒,在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部件,在多个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多个弹性部件均关于固定筒的圆心圆周分布,使用时,可以对多股线缆进行夹持固定,且多个固定筒的设置,可以达到多股线缆固定效果较好的目的,同时固定筒的存在,还能起到支撑外覆管的作用。

2、该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通过在外覆管的内部设置多个的支撑筒,多个支撑筒的使用,可以使外覆管的结构强度够强,同时在外覆管外表面的两端设置两个半封筒,在半封筒的内壁设置有橡胶软垫,可以达到封闭外覆管的目的,使用时,在橡胶软垫和线缆之间填充软胶体,在达到固定多股线缆位置的同时,还使外覆管的密封效果较好,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封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覆管,2-线缆,3-半封筒,4-橡胶软垫,5-软胶体,6-固定筒,7-支撑筒,8-弹性部件,9-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它包括外覆管1;

外覆管1的内部设置有多股线缆2,外覆管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固定筒6,外覆管1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筒7,外覆管1外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半封筒3;

多个固定筒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部件8,多个弹性部件8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9,多股线缆2位于多个夹持板9之间;

多个半封筒3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4,多个橡胶软垫4的内壁和多股线缆2之间设置有软胶体5,多股线缆2位于多个橡胶软垫4之间,多股线缆2分别贯穿软胶体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多个固定筒6的直径均与外覆管1的内径相等,多个固定筒6的宽度均与多个夹持板9的宽度相等。

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合适材质固定筒6,以保证固定筒6的使用强度足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多个夹持板9均为弧状,多个夹持板9两两之间的间隔相等。

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保证夹持板9可以包覆在多股线缆2的外表面,以防止线缆2在放置使用时,发生松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多个弹性部件8的外径均不大于固定筒6的宽度,多个弹性部件8外表面的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固定筒6的内壁以及夹持板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保证各部件之间的结构强度足够,同时选择合适弹力的弹性部件8,以达到线缆2固定效果较好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多个支撑筒7的直径均与外覆管1的内径相等,多个支撑筒7分别位于多个固定筒6两两之间。

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合适材质的支撑筒7,同时,可以对支撑筒7进行热处理,以提升支撑筒7的使用强度和韧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多个半封筒3的外径均与外覆管1的内径相等,多个橡胶软垫4均通过粘胶分别与半封筒3的内壁相粘合,软胶体5与半封筒3以及橡胶软垫4的外表面相平齐。

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合适材质的橡胶软垫4和软胶体5,以保证密封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通过在外覆管1的内部设置固定筒6,在固定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部件8,在多个弹性部件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9,多个弹性部件8均关于固定筒的圆心圆周分布,使用时,可以对多股线缆2进行夹持固定,且多个固定筒6的设置,可以达到多股线缆2固定效果较好的目的,同时固定筒6的存在,还能起到支撑外覆管1的作用,通过在外覆管1的内部设置多个的支撑筒7,多个支撑筒7的使用,可以使外覆管1的结构强度够强,同时在外覆管1外表面的两端设置两个半封筒3,在半封筒3的内壁设置有橡胶软垫4,可以达到封闭外覆管1的目的,使用时,在橡胶软垫4和线缆2之间填充软胶体5,在达到固定多股线缆2位置的同时,还使外覆管1的密封效果较好,便于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