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用户接口的电压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6707发布日期:2021-07-06 19:1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用户接口的电压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切换电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用户接口的电压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现有的用户接口电路上设置开关和驱动电路模块,开关和驱动电路模块连接变压器,变压器的输出端用于供电,如图1所示的电路,通过微处理器能够输出电压切换控制信号,从而触发三极管q1导通,并且使得开关和驱动电路模块做出反映,使得变压器的输入侧电压调整,从而改变变压器的电压输出。
3.由此可见,在上述电路用,由于电压的输出切换通过微处理直接控制,而对于用户的使用方面存在一些不利的地方。用户需要连接接口才能够获得电能,用户手动连接接口并进行开关操作容易出现漏电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用户接口的电压切换电路,以达到电压输出端和用户接口之间可靠切换通电的目的。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用户接口的电压切换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电路,其具有电压输出端,电压输出端连接用户接口用于提供供电电压,所述电压输出端和用户接口之间设置有切换电路模块,所述切换电路模块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或”门电路、继电器模块、以及反馈电路,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体距离并输出触发信号,所述反馈电路连接于用户接口用于采集用户接口的电压,
6.所述“或”门电路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反馈电路,根据触发信号或采样电压进行逻辑输出,继电器模块连接于“或”门电路,继电器模块的常开开关连接在电压输出端和用户接口之间的供电线路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继电器模块的常开开关上并联有手动开关。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的采样电阻r12和采样电阻r14。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的采样电阻r13和采样电阻r14、以及并联在采样电阻r14上的光电耦合器u1,采样电阻r14的下端接地,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侧一端连接电压vcc,另一端连接“或”门电路。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借助人体感应技术,通过对人体感应进行供电的输出控制,这样在第一次上电的时候,工作比较可靠,从工作原理可见,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人体,人体第一次靠近进行用户接口连接的时候,此时继电器模块的常开开关闭合,用户接口部分就能够进行供电输出了,反馈电路作用于继电器模块使得其
常开开关一直处于闭合,人体离开后依旧能够继续让用户接口进行供电输出,除非电压输出端这边没有电力输出。由此可见,上述电路适合在上述的工作环境中,满足用户此模式的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11.图1为背景技术中一种电路应用环境;
12.图2为实施例1中电路原理图;
13.图3为实施例2中电路原理图。
14.附图标记:100、供电电源电路;200、电压输出端;300、用户接口;400、切换电路模块;410、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20、“或”门电路;430、继电器模块;440、反馈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实施例1:
17.一种用于用户接口300的电压切换电路,可以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供电电源电路100,其具有电压输出端200。供电电源电路100可以是现有的输出电压范围在
±
210v的范围内的任意市场上的电源器件,此供电电源电路100不是申请的设计重点。图1是一种示例。电压输出端200连接用户接口300用于提供供电电压,电压输出端200和用户接口300之间设置有切换电路模块400。
18.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设计重点在于如图2所述,切换电路模块400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10、“或”门电路420、继电器模块430、以及反馈电路440。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10用于感应人体距离并输出触发信号,反馈电路440连接于用户接口300用于采集用户接口300的电压,“或”门电路420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10和反馈电路440,根据触发信号或采样电压进行逻辑输出,继电器模块430连接于“或”门电路420,继电器模块430的常开开关连接在电压输出端200和用户接口300之间的供电线路上。继电器模块430的常开开关上并联有手动开关s1。
19.反馈电路440包括串联的采样电阻r12和采样电阻r14。
20.继电器模块430包括电阻r11、电阻r12、npn三极管q11、继电器的线圈k1,常开开关k1

1,其中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或”门电路420的输出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的基极和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和npn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线圈k1和二极管d11的阳极,二极管d11的阴极和继电器线圈k1的另一端连接电压源12v。
21.由上述电路结构可知工作和应用过程如下:手动开关s1是用于手动控制,一般不考虑,并且处于断开状态。现在,人体第一次靠近此电路的时候,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10感应到人体靠近后输出触发信号s1,信号s1为高电平,此时“或”门电路420的另一端通过反馈电路440得到的是低电平,从而“或”门电路420输出依旧未高电平,从而使得三极管q11导通,继电器线圈k1得电,常开开关k1

1闭合,此时用户接口300就能够获得供电的同时,反馈电
路440也得到供电,反馈电路440输出高电平vcc,此时人体依旧停留在电路附近或者人体已经远离了电路,由于反馈电路440持续输出高电平信号,所以继电器模块430依旧处于工作状态,使得继电器线圈k1一直得电。
22.此时如果电压输出端200断电后,则此时继电器模块430也就复位了,常开开关k1

1也断开了。等待下次正常工作,依照上述的工作模式重新开始。
23.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借助人体感应进行自动控制,提高操作通电的安全性。
24.另外,基于上述方案,还设计了实施例2:
25.参考图3所示,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反馈电路440部分。在本实施例2中,反馈电路440包括串联的采样电阻r13和采样电阻r14、以及并联在采样电阻r14上的光电耦合器u1,采样电阻r14的下端接地,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侧一端连接电压vcc,另一端连接“或”门电路420。
26.首先通过采样电阻r13和r14进行分压采样,然后通过光电耦合器u1进行信号反馈和传递。反馈电路440通过光电耦合器u1进行信号传递,提高电气隔离性能,能够有进一步提高信号反馈的可靠性。
27.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