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900MHz网关接口电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2172发布日期:2021-12-31 21:4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900MHz网关接口电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型900mhz网关接口电路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网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900mhz网关接口电路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关作为计算机系统或设备网络互连或转换的关键设备而被广泛应用,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可实现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之间的网络信息传递。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9206066496,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网关接口电路装置,其通过直流电与电池供电结合的方式为该网关设备供电,然而由于电池供电仅采用两节电池串联供电,不仅电池容量小,需要频繁更换电池,同时新旧电池的电压不一致导致电压不稳定,从而使得整体的电源供电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的网关接口电路装置的电池容量小,电压不稳定,整体供电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900mhz网关接口电路装置,其供电容量更大,供电电压稳定,整体供电稳定性更好。
5.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900mhz网关接口电路装置,其包括mcu控制模块、通讯控制模块、串口连接模块、电源模块,所述通讯控制模块通过串口连接模块连接4g/wifi/以太网芯片,所述电源模块分别连接mcu控制模块、通讯控制模块、串口连接模块及4g/wifi/以太网芯片供电,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at1284单片机ic1,所述at284单片机ic1分别连接时钟芯片ic5、平行烧录口p1、晶振x2、micro

sd接口j2,所述通讯控制模块包括atmege128单片机ic2,所述atmege128单片机ic2分别连接时钟芯片ic3、接口j1、存储芯片ic4、晶振x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并联接入电路、直流供电电路、复合供电电路、稳压保护电路,其还包括与所述通讯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及温度采集模块;
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7.所述电池并联接入电路包括四个电路结构相同的、并联连接的防反接电路,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场效应管ic9、ic10、ic15、 ic16和lm74610控制器ic12、ic13、ic17、ic18,所述场效应管ic10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3的4管脚及bb1电池电源,所述场效应管ic10的4管脚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3的2、6管脚,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3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40的两端,所述场效应管ic10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3的8管脚、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所述场效应管ic9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2的4管脚及bb2电池电源,所述场效应管ic9的4管脚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2的2、6管脚,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2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41的两端,所述场效应管ic9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2的8管脚、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所述场效应管ic16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8的4管脚及bb3电池电
源,所述场效应管ic16的4管脚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8的2、6管脚,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8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61的两端,所述场效应管ic16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8的8管脚、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所述场效应管ic15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7的4管脚及bb4电池电源,所述场效应管ic15的4管脚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7的2、6管脚,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7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60的两端,所述场效应管ic15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7的8管脚、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所述电池并联接入电路还包括外挂电池电路和开关选择电路,所述外挂电池电路包括场效应管ic11,所述场效应管ic11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5pin接口j6的5管脚、二极管d4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4的4管脚,所述5pin接口j6的1、4管脚相连后接地,所述5pin接口j6的2、3管脚连接所述串口连接模块,所述场效应管ic11的4管脚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4的2、6管脚,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4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50的两端,所述场效应管ic11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所述lm74610控制器ic14的8管脚、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所述开关选择电路包括供电选择开关s1,所述供电选择开关s1的1、2管脚分别连接batt电压源端、dc

in直流电源端,所述供电选择开关s1的3、4管脚分别连接switch

batt电源端、switch

dc

in电源端,所述供电选择开关s1的5管脚连接da端、电阻r35一端,所述供电选择开关s1的6管脚连接db端、电阻r36一端,所述电阻r35另一端、电阻r36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8.所述直流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ic8,所述稳压器ic8的2、3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34一端、电容c33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容c32一端、电容c31一端、保险丝f1一端,所述保险丝f1另一端连接switch

dc

in电源端,所述稳压器ic8的4管脚连接电阻r38一端,所述稳压器ic8的6管脚连接电容c37一端,所述电容c37另一端、电阻r38另一端、电容c34另一端、电容c33另一端、电容c32另一端、电容c31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稳压器ic8的7、9管脚相连后接地,所述稳压器ic8的1管脚连接电容c30一端,所述电容c30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的8管脚、二极管d5的负极、电感l3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7一端、电容c35一端、电容c36一端、电容c38一端、电容c39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并输出vcc

out1电压源端,所述电阻r37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ic8的5管脚、电阻r40一端,所述电阻r40另一端、电容c35另一端、电容c36另一端、电容c38另一端、电容c39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39一端、二极管d13的负极、电容c42至电容c48的一端、场效应管q2的1至3管脚并输出vcc

main电压源,所述场效应管q2的5至8管脚串联后与场效应管q1的5至8管脚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电感l10一端,所述电感l10另一端连接复合供电电路,所述场效应管q2的4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39另一端、电阻r41一端、场效应管q5的漏极,所述电阻r41另一端及所述电容c42至所述电容c48的另一端相连后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5的源极、电阻r63一端并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电阻r62一端、所述电阻r63另一端,所述电阻r62另一端连接shdn端,所述二极管d13的正极连接电容c113一端、电容c114一端及稳压器ic25的1管脚并输出4.5v电压源,所述稳压器ic25的3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113另一端、电容c114另一端、电阻r65一端,所述电阻r65另一端连接稳压器ic25的4管脚,所述稳压器ic25的2管脚连接电感l9一端,所述稳压器ic25的5管脚连接所述电感l9另一端、电阻r64一端及switch

batt电源端,所述电阻r64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ic25的6管脚;
9.所述复合供电电路包括ltc3420稳压器ic19,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11、1、2、7、8、17、18、23、24、33、30管脚相连后连接电阻r53一端、场效应管q4的源极、电阻r52一端、电阻r75一端、电容c75一端、电阻r49一端、电阻r50一端、电容c73一端、电容c74一端、电阻r54一端、电阻r51一端并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53另一端、电阻r47一端,所述电阻r47另一端连接vcc

out1电压源端,所述场效应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52另一端、电阻r43一端、ltc3420稳压器ic19的31管脚、shdn端,所述电阻r43另一端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4管脚,所述电阻r75另一端、电容c75另一端相连后连接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14管脚、电阻r61一端,所述电阻r61另一端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5管脚,所述电阻r49另一端、电阻r50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28、27管脚,所述电容c73另一端连接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32管脚,所述电阻r54另一端连接电容c72一端,所述电容c72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4另一端、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13管脚,所述电阻r51另一端连接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12管脚、电阻r44一端、电阻r45一端,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10、4、5、20、21管脚相连后连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阻r46一端、所述电阻r44另一端、电容c66一端、电容c67一端、电容c68一端、所述电感l10另一端并输出vcc

out2电压源,所述电容c66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5另一端,所述电容c67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8另一端并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10的负极、二极管d11的负极、二极管d12的负极、电容c58一端、电容c59一端,所述电容c58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9另一端并接地,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电感l4一端、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3管脚,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电感l5一端、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6管脚,所述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电感l6一端、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19管脚,所述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电感l7一端、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22管脚,所述电感l4另一端、电感l5另一端、电感l6另一端、电感l7另一端相连后连接电容c57一端、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29管脚、电容c51一端至电容c56一端及switch

batt电压源,所述ltc3420稳压器ic19的9、26管脚相连后连接所述电容c57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电容c51至电容c56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10.所述稳压保护电路包括超级电容c49、c69、c70、c71,所述超级电容c49、c69、c70、c71的一端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15的正极及场效应管q9的1至3管脚,所述场效应管q9的4管脚连接场效应管q8的4管脚、电阻r66一端、场效应管q10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9的5至8管脚相连后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8的5至8管脚,所述场效应管q8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14的正极、vcc

main电压源,所述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5的负极、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所述超级电容c49、c69、c70、c71的另一端相连后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0的源极并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0的栅极连接电阻r67一端、场效应管q11的漏极、电阻r68一端、场效应管q12的漏极,所述电阻r67另一端连接所述at284单片机ic1的26管脚,所述场效应管q11的栅极连接电阻r69一端、二极管d16的负极,所述电阻r69另一端连接所述供电选择开关s1的6管脚,所述场效应管q12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68另一端、所述供电选择开关s1的5管脚, 所述二极管d16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q11的源极、所述场效应管q12的源极相连后接地;
11.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mcu控制/通讯控制供电电路、无线通讯供电电路、sd供电电路及子板供电电路,所述mcu控制/通讯控制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ic24、ic26,所述稳压器
ic24的1、3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91一端、电容c90一端、电容c103一端、电容c104一端和所述稳压器ic26的1、3管脚及vcc

main电压源,所述稳压器ic24的2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91另一端、电容c90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稳压器ic24的5管脚连接电容c92一端、电容c93一端并输出3v电压源,所述电容c92另一端、电容c93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稳压器ic26的2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103另一端、电容c104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稳压器ic26的5管脚连接电容c103一端、电容c104一端并输出3.3v2电压源,所述电容c103另一端、电容c104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无线通讯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ic27、ic23,所述稳压器ic27的1、3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100一端及vcc

main电压源,所述稳压器ic27的2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100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稳压器ic27的5管脚连接电容c94一端、电容c99一端、电容c95一端、所述稳压器ic23的5管脚并输出3.3v1电压源,所述稳压器ic23的1、3管脚连接电容c98一端及vcc

main电压源,所述稳压器ic23的2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98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电容c95另一端接地;所述sd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ic22、ic28,所述稳压器ic22的1管脚连接电容c86一端、电容c88一端、电容c108一端、电容c109一端、所述稳压器ic28的1管脚及vcc

main电压源,所述稳压器ic22的2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86另一端、电容c88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稳压器ic22的3管脚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1管脚,所述稳压器ic22的5管脚连接电容c87一端、电容c89一端、电容c110一端、电容c111一端并输出3.3v3电压源,所述稳压器ic28的2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108另一端、电容c109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稳压器ic28的3管脚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1管脚,所述电容c87另一端、电容c89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电容c110另一端、电容c111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子板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ic21,所述稳压器ic21的1管脚连接电容c77一端、电感l8一端、电阻r56一端、电阻r57一端、电阻r55一端、所述电容c78至电容c81一端并输出v

sim电压源端,所述电容c77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78至电容c81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稳压器ic21的8至12管脚相连后连接所述电感l8另一端,所述稳压器ic21的23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56另一端,所述电阻r55另一端连接电容c96一端,所述电容c96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7另一端、电阻r59一端、所述稳压器ic21的24管脚,所述稳压器ic11的25至32管脚相连后连接所述电阻r59另一端、电阻r60一端,所述电阻r60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ic21的18管脚,所述稳压器ic21的17管脚连接电阻r48一端、at1284单片机ic1的22管脚,所述电阻r48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ic21的4、5、6、13、14、15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83一端、电容c84一端、电容c85一端及vcc

main电压源,所述稳压器ic21的3、16管脚相连后连接电阻r76一端、所述电容c83另一端、电容c84另一端、电容c85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电阻r76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ic21的20管脚,所述稳压器ic21的21管脚连接电容c101一端,所述稳压器ic21的22管脚连接电阻r58一端、电容c102一端,所述电阻r58另一端连接电容c107一端,所述电容c101另一端、所述电容c107另一端、所述电容c102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12.所述串口连接模块包括max232接口芯片ic20,所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3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62的两端,所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4、5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65的两端,所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1、12管脚分别连接开关s2的3、6管脚,所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5管脚接地,所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6管脚连接电容c76一端,所述电容c76另一端接地,所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3管脚连接tvs1管一端、5pin接口j6的3管脚,所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4管脚分别连接tvs2管一端、5pin接口j6的2管脚,所述tvs1管另一端、tvs2管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2管脚连接电容c64一端,所述电容
c64另一端连接电容c63一端并接地,所述电容c63另一端连接所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6管脚、场效应管q7的源极,所述场效应管q7的栅极连接电阻r77一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电阻r78一端、电容c112一端,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容c112的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电阻r78另一端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14管脚,所述场效应管q7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77另一端及开关s2的8管脚,所述开关s2的11管脚连接电阻r42一端,所述电阻r42另一端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43管脚,所述开关s2的2、5管脚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12、11管脚,所述开关s2的7、10管脚连接3.3v2电压源,所述开关s2的12管脚接地,所述开关s2的1、4管脚分别连接子板链接口j8的9、10管脚,所述子板链接口j8的1、3、5、7管脚相连后连接v

sim电压源,所述子板链接口j8的2、4、6、8管脚相连后接地,所述子板链接口j8的11至15管脚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3、24、32、31、30、13管脚;
13.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wh

lr通讯芯片ic6,所述wh

lr通讯芯片ic6采用868mhz/915mhz频段,所述wh

lr通讯芯片ic6的1、8管脚分别接地,所述wh

lr通讯芯片ic6的2至5管脚、11、12、14至16管脚分别连接所述atmege128单片机ic2的32、31、30、16、14、51、48、53、50、49管脚,所述wh

lr通讯芯片ic6的6管脚连接所述atmege128单片机ic2的14管脚、电阻r17一端,所述电阻r17另一端连接3.3v1电压源,所述所述wh

lr通讯芯片ic6的9管脚连接电阻r25一端、电容c27一端,所述电阻r25另一端连接电容c26一端、接口x3的1管脚,所述电容c27另一端、所述电容c26另一端、所述wh

lr通讯芯片ic6的10管脚、所述接口x3的2管脚相连后接地,所述wh

lr通讯芯片ic6的13管脚连接电容c21一端、电容c22一端及3.3v1电压源,所述电容c21另一端、电容c22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14.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adt70温度传感器ic7,所述adt70温度传感器ic7的1管脚连接所述atmege128单片机ic2的26管脚、电阻r24一端,所述adt70温度传感器ic7的2管脚连接所述atmege128单片机ic2的25管脚、电阻r20一端,所述电阻24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另一端并连接3v电压源,所述adt70温度传感器ic7的4管脚接地,所述adt70温度传感器ic7的5至8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25一端及3v电压源,所述电容c25另一端接地。
15.采用了上述结构后,由于供电模块包括三种供电方式即电池并联接入电路、直流供电电路和复合供电电路,则保证电源电量充足;同时采用电池并联方式替代串联方式,则电池电压更加稳定,进一步的,还设有稳压保护电路,进一步保证电池电源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控制原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并联接入电路的原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流供电电路、复合供电电路的原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稳压保护电路的原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mcu控制/通讯控制供电电路、无线通讯供电电路、sd供电电路的原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子板供电电路的原理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串口连接模块的原理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无线通讯模块的原理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温度采集模块的原理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mcu控制模块的原理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通讯控制模块的原理图;
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点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900mhz网关接口电路装置,包括mcu控制模块、通讯控制模块、串口连接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控制模块通过串口连接模块连接4g/wifi/以太网芯片,电源模块分别连接mcu控制模块、通讯控制模块、串口连接模块及4g/wifi/以太网芯片供电,mcu控制模块包括at1284单片机ic1,at284单片机ic1分别连接时钟芯片ic5、平行烧录口p1、晶振x2、micro

sd接口j2,通讯控制模块包括atmege128单片机ic2,atmege128单片机ic2分别连接时钟芯片ic3、接口j1、存储芯片ic4、晶振x1,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并联接入电路、直流供电电路、复合供电电路、稳压保护电路,其还包括与通讯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及温度采集模块。
29.如图2所示,电池并联接入电路包括四个电路结构相同的、并联连接的防反接电路,防反接电路包括场效应管ic9、ic10、ic15、 ic16和lm74610控制器ic12、ic13、ic17、ic18,场效应管ic10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3的4管脚及bb1电池电源,场效应管ic10的4管脚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3的2、6管脚,lm74610控制器ic13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40的两端,场效应管ic10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3的8管脚、二极管d2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场效应管ic9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2的4管脚及bb2电池电源,场效应管ic9的4管脚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2的2、6管脚,lm74610控制器ic12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41的两端,场效应管ic9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2的8管脚、二极管d1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场效应管ic16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8的4管脚及bb3电池电源,场效应管ic16的4管脚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8的2、6管脚,lm74610控制器ic18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61的两端,场效应管ic16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8的8管脚、二极管d8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场效应管ic15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7的4管脚及bb4电池电源,场效应管ic15的4管脚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7的2、6管脚,lm74610控制器ic17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60的两端,场效应管ic15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7的8管脚、二极管d7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电池并联接入电路还包括外挂电池电路和开关选择电路,外挂电池电路包括场效应管ic11,场效应管ic11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5pin接口j6的5管脚、二极管d4的正极、lm74610控制器ic14的4管脚,5pin接口j6的1、4管脚相连后接地,5pin接口j6的2、3管脚连接串口连接模块,场效应管ic11的4管脚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4的2、6管脚,lm74610控制器ic14的1、7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50的两端,场效应管ic11的5至8管脚串联后连接lm74610控制器ic14的8管脚、二极管d4的负极并输出batt电压源端;开关选择电路包括供电选择开关s1,供电选择开关s1的1、2管脚分别连接batt电压源端、dc

in直流电源端,供电选择开关s1的3、4管脚分别连接switch

batt电源端、switch

dc

in电源端,供电选择开关s1的5管脚连接da端、电阻r35一端,供电选择开关s1的6管脚连接db端、电阻r36一端,电阻r35另一端、电阻r36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30.如图3所示,直流供电路包括稳压器ic8,稳压器ic8的2、3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34一端、电容c33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容c32一端、电容c31一端、保险丝f1一端,保险丝f1另一端连接switch

dc

in电源端,稳压器ic8的4管脚连接电阻r38一端,稳压器ic8的6管脚连接电容c37一端,电容c37另一端、电阻r38另一端、电容c34另一端、电容c33另一端、电容c32另一端、电容c31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稳压器ic8的7、9管脚相连后接地,稳压器ic8的1管脚连接电容c30一端,电容c30另一端连接稳压器的8管脚、二极管d5的负极、电感l3的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7一端、电容c35一端、电容c36一端、电容c38一端、电容c39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并输出vcc

out1电压源端,电阻r37另一端连接稳压器ic8的5管脚、电阻r40一端,电阻r40另一端、电容c35另一端、电容c36另一端、电容c38另一端、电容c39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39一端、二极管d13的负极、电容c42至电容c48的一端、场效应管q2的1至3管脚并输出vcc

main电压源,场效应管q2的5至8管脚串联后与场效应管q1的5至8管脚连接,场效应管q1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电感l10一端,电感l10另一端连接复合供电电路,场效应管q2的4管脚连接电阻r39另一端、电阻r41一端、场效应管q5的漏极,电阻r41另一端及电容c42至电容c48的另一端相连后连接场效应管q5的源极、电阻r63一端并接地,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电阻r62一端、电阻r63另一端,电阻r62另一端连接shdn端,二极管d13的正极连接电容c113一端、电容c114一端及稳压器ic25的1管脚并输出4.5v电压源,稳压器ic25的3管脚连接电容c113另一端、电容c114另一端、电阻r65一端,电阻r65另一端连接稳压器ic25的4管脚,稳压器ic25的2管脚连接电感l9一端,稳压器ic25的5管脚连接电感l9另一端、电阻r64一端及switch

batt电源端,电阻r64另一端连接稳压器ic25的6管脚。
31.复合供电电路包括ltc3420稳压器ic19,ltc3420稳压器ic19的11、1、2、7、8、17、18、23、24、33、30管脚相连后连接电阻r53一端、场效应管q4的源极、电阻r52一端、电阻r75一端、电容c75一端、电阻r49一端、电阻r50一端、电容c73一端、电容c74一端、电阻r54一端、电阻r51一端并接地,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电阻r53另一端、电阻r47一端,电阻r47另一端连接vcc

out1电压源端,场效应管q4的漏极连接电阻r52另一端、电阻r43一端、ltc3420稳压器ic19的31管脚、shdn端,电阻r43另一端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4管脚,电阻r75另一端、电容c75另一端相连后连接ltc3420稳压器ic19的14管脚、电阻r61一端,电阻r61另一端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5管脚,电阻r49另一端、电阻r50另一端分别连接ltc3420稳压器ic19的28、27管脚,电容c73另一端连接ltc3420稳压器ic19的32管脚,电阻r54另一端连接电容c72一端,电容c72另一端连接电容c74另一端、ltc3420稳压器ic19的13管脚,电阻r51另一端连接ltc3420稳压器ic19的12管脚、电阻r44一端、电阻r45一端,ltc3420稳压器ic19的10、4、5、20、21管脚相连后连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阻r46一端、电阻r44另一端、电容c66一端、电容c67一端、电容c68一端、电感l10另一端并输出vcc

out2电压源,电容c66另一端连接电阻r45另一端,电容c67另一端连接电容c68另一端并接地,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10的负极、二极管d11的负极、二极管d12的负极、电容c58一端、电容c59一端,电容c58另一端连接电容c59另一端并接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q3的栅极、电感l4一端、ltc3420稳压器ic19的3管脚,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电感l5一端、ltc3420稳压器ic19的6管脚,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电感l6一端、ltc3420稳压器ic19的19管脚,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电感l7一端、ltc3420稳压器ic19的22管脚,电感l4另一端、电
感l5另一端、电感l6另一端、电感l7另一端相连后连接电容c57一端、ltc3420稳压器ic19的29管脚、电容c51一端至电容c56一端及switch

batt电压源,ltc3420稳压器ic19的9、26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57另一端并接地,电容c51至电容c56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32.如图4所示,稳压保护电路包括超级电容c49、c69、c70、c71,超级电容c49、c69、c70、c71的一端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15的正极及场效应管q9的1至3管脚,场效应管q9的4管脚连接场效应管q8的4管脚、电阻r66一端、场效应管q10的漏极,场效应管q9的5至8管脚相连后连接场效应管q8的5至8管脚,场效应管q8的1至3管脚相连后连接二极管d14的正极、vcc

main电压源,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5的负极、电阻r66的另一端,超级电容c49、c69、c70、c71的另一端相连后连接场效应管q10的源极并接地,场效应管q10的栅极连接电阻r67一端、场效应管q11的漏极、电阻r68一端、场效应管q12的漏极,电阻r67另一端连接at284单片机ic1的26管脚,场效应管q11的栅极连接电阻r69一端、二极管d16的负极,电阻r69另一端连接供电选择开关s1的6管脚,场效应管q12的栅极连接电阻r68另一端、供电选择开关s1的5管脚, 二极管d16的正极、场效应管q11的源极、场效应管q12的源极相连后接地。
33.如图5、图6所示,供电模块还包括mcu控制/通讯控制供电电路、无线通讯供电电路、sd供电电路及子板供电电路,mcu控制/通讯控制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ic24、ic26,稳压器ic24的1、3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91一端、电容c90一端、电容c103一端、电容c104一端和稳压器ic26的1、3管脚及vcc

main电压源,稳压器ic24的2管脚连接电容c91另一端、电容c90另一端并接地,稳压器ic24的5管脚连接电容c92一端、电容c93一端并输出3v电压源,电容c92另一端、电容c93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稳压器ic26的2管脚连接电容c103另一端、电容c104另一端并接地,稳压器ic26的5管脚连接电容c103一端、电容c104一端并输出3.3v2电压源,电容c103另一端、电容c104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无线通讯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ic27、ic23,稳压器ic27的1、3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100一端及vcc

main电压源,稳压器ic27的2管脚连接电容c100另一端并接地,稳压器ic27的5管脚连接电容c94一端、电容c99一端、电容c95一端、稳压器ic23的5管脚并输出3.3v1电压源,稳压器ic23的1、3管脚连接电容c98一端及vcc

main电压源,稳压器ic23的2管脚连接电容c98另一端并接地,电容c95另一端接地;sd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ic22、ic28,稳压器ic22的1管脚连接电容c86一端、电容c88一端、电容c108一端、电容c109一端、稳压器ic28的1管脚及vcc

main电压源,稳压器ic22的2管脚连接电容c86另一端、电容c88另一端并接地,稳压器ic22的3管脚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1管脚,稳压器ic22的5管脚连接电容c87一端、电容c89一端、电容c110一端、电容c111一端并输出3.3v3电压源,稳压器ic28的2管脚连接电容c108另一端、电容c109另一端并接地,稳压器ic28的3管脚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1管脚,电容c87另一端、电容c89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电容c110另一端、电容c111另一端相连后接地;子板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ic21,稳压器ic21的1管脚连接电容c77一端、电感l8一端、电阻r56一端、电阻r57一端、电阻r55一端、电容c78至电容c81一端并输出v

sim电压源端,电容c77另一端接地,电容c78至电容c81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稳压器ic21的8至12管脚相连后连接电感l8另一端,稳压器ic21的23管脚连接电阻r56另一端,电阻r55另一端连接电容c96一端,电容c96另一端连接电阻r57另一端、电阻r59一端、稳压器ic21的24管脚,稳压器ic11的25至32管脚相连后连接电阻r59另一端、电阻r60一端,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稳压器ic21的18管脚,稳压器ic21的17管脚
连接电阻r48一端、at1284单片机ic1的22管脚,电阻r48另一端接地,稳压器ic21的4、5、6、13、14、15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83一端、电容c84一端、电容c85一端及vcc

main电压源,稳压器ic21的3、16管脚相连后连接电阻r76一端、电容c83另一端、电容c84另一端、电容c85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76另一端连接稳压器ic21的20管脚,稳压器ic21的21管脚连接电容c101一端,稳压器ic21的22管脚连接电阻r58一端、电容c102一端,电阻r58另一端连接电容c107一端,电容c101另一端、电容c107另一端、电容c102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34.如图7所示,串口连接模块包括max232接口芯片ic20,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3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62的两端,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4、5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65的两端,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1、12管脚分别连接开关s2的3、6管脚,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5管脚接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6管脚连接电容c76一端,电容c76另一端接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3管脚连接tvs1管一端、5pin接口j6的3管脚,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4管脚分别连接tvs2管一端、5pin接口j6的2管脚,tvs1管另一端、tvs2管另一端分别接地,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2管脚连接电容c64一端,电容c64另一端连接电容c63一端并接地,电容c63另一端连接max232接口芯片ic20的16管脚、场效应管q7的源极,场效应管q7的栅极连接电阻r77一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电阻r78一端、电容c112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112的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78另一端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14管脚,场效应管q7的漏极连接电阻r77另一端及开关s2的8管脚,开关s2的11管脚连接电阻r42一端,电阻r42另一端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43管脚,开关s2的2、5管脚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12、11管脚,开关s2的7、10管脚连接3.3v2电压源,开关s2的12管脚接地,开关s2的1、4管脚分别连接子板链接口j8的9、10管脚,子板链接口j8的1、3、5、7管脚相连后连接v

sim电压源,子板链接口j8的2、4、6、8管脚相连后接地,子板链接口j8的11至15管脚连接at1284单片机ic1的23、24、32、31、30、13管脚;
35.如图8所示,无线通讯模块包括wh

lr通讯芯片ic6,wh

lr通讯芯片ic6采用868mhz/915mhz频段,wh

lr通讯芯片ic6的1、8管脚分别接地,wh

lr通讯芯片ic6的2至5管脚、11、12、14至16管脚分别连接atmege128单片机ic2的32、31、30、16、14、51、48、53、50、49管脚,wh

lr通讯芯片ic6的6管脚连接atmege128单片机ic2的14管脚、电阻r17一端,电阻r17另一端连接3.3v1电压源,wh

lr通讯芯片ic6的9管脚连接电阻r25一端、电容c27一端,电阻r25另一端连接电容c26一端、接口x3的1管脚,电容c27另一端、电容c26另一端、wh

lr通讯芯片ic6的10管脚、接口x3的2管脚相连后接地,wh

lr通讯芯片ic6的13管脚连接电容c21一端、电容c22一端及3.3v1电压源,电容c21另一端、电容c22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36.如图9所示,温度采集模块包括adt70温度传感器ic7,adt70温度传感器ic7的1管脚连接atmege128单片机ic2的26管脚、电阻r24一端,adt70温度传感器ic7的2管脚连接atmege128单片机ic2的25管脚、电阻r20一端,电阻24另一端连接电阻r20另一端并连接3v电压源,adt70温度传感器ic7的4管脚接地,adt70温度传感器ic7的5至8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25一端及3v电压源,电容c25另一端接地。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8.由于本网关接口电路装置的电源模块采用三种供电结合的方式,一是采用四节并联电池bb1至bb4接入为switch

batt电源端,switch

batt电源端经稳压器ic25转换为4.5v电压源;二是采用switch

dc

in电源端为7~12v直流电,再经稳压器ic8转化为vcc

out1电
压源为5.18v的电压源;三是采用switch

batt电源端和vcc

out1电压源结合的方式经ltc3420稳压器ic19转化为vcc

out2电压源为5v的电压源,从而提供稳定的供电端vcc

main电压源,该vcc

main电压源再分别经过不同的稳压器转换为不同电压源为其他模块供电,不仅电压更加稳定,同时增加了电池容量,进一步的,电源模块中还包括稳压保护电路,通过超级电容c49、c69、c70、c71的充放电,从而使得电源模块电压更加稳定,同时与通讯控制模块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采用的wh

lr通讯芯片ic6使用868mhz/915mhz频段,可以满足不同国家的无线电管理要求,同时采用的温度采集模块则可以监控该网关接口电路装置的内部温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