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的防爆改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46781发布日期:2021-05-14 12:2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机的防爆改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机防爆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电机的防爆改进系统。


背景技术:

2.tk系列大型三相同步电动机是专门为往复式压缩机配套,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噪音低、振动小等优点,广泛使用于制冷和化肥行业;其结构特点均为开启式结构、自冷,不带冷却器,防护等级较低。由于其使用环境大多属于防爆性气体环境2区,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和安全评价要求,该型号的高压电机必须选用防爆电机,因此对tk系列电机特别是化肥行业进行正压防爆改造势在必行,全国化肥化工行业具有广阔前景。
3.因此,一种用于电机的防爆改进系统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机的防爆改进系统,包括电机密封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三部分组成,所述电机密封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之间设置有压力变送器,所述通风系统的一端与电机密封系统连接,所述通风系统的另一端与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电机密封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机左侧的左侧轴封系统和设置在电机右侧的电机右侧的百叶窗、右侧腔体封闭、右侧轴封,所述百叶窗、右侧腔体封闭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所述右侧轴封设置在电机轴外侧;
5.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防爆电机控制柜、一次风机控制回路和二次风机控制回路,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的顶部安装设置有声光报警器和出风口,所述一次风机控制回路包括防爆声光报警器,所述防爆声光报警器的一端用于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防爆声光报警器的火线连接端设置有开关,所述防爆声光报警器的零线连接端用于与电线连接,所述二次风机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停机指示、手动控制、自动控制、风机运行指示、风机故障指示和备用自投多组控制回路。
6.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通风系统和第二通风系统两部分,所述第一通风系统包括两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一端设置有通风止回阀,所述离心风机通过通风止回阀与安全区域连接,所述离心风机的另一端设置有通风蝶阀,所述离心风机的另一端通过通风蝶阀与滑环内部、电机本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密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电机左侧的进风口和左侧腔体密封。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系统和第二通风系统的结构相同。
9.进一步地,所述声光报警器的一端用于与电线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中间继电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停机指示绿灯、运行指示红灯和故障指示黄灯,所述停机指示绿灯的一端连接设置有中间继电器和熔断器,所述停机绿灯指示灯的另一端用于接零线,所述运行指示红灯与中间继电器并联,所述故障指示黄灯的一端连接设置有热继电器,所述故障指示黄灯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电机控制柜上设置有第一铣密封槽和第二铣密封槽。
12.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电机控制柜的前侧上方设置有仪表观察窗,所述防爆电机控制柜的顶端设置有出线口。
13.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电机控制柜的表面喷射ral7035油漆,所述防爆电机控制柜的内部喷灭弧漆。
14.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由电机密封系统、电气控制系统、通风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电气控制,利用通风系统将安全区域空气引入到电机本体及滑环内部,确保电机内部最低处气压大于50pa,使其满足电机正压运行要求,符合gb3836要求。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确保了化肥化工行业本需淘汰的产品能够符合国家标准继续使用,保证企业安全顺利生产,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本发明采用2组离心风机,一用一备,保证主机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电机密封系统的主视图;
17.图3是电机密封系统的侧视图;
18.图4是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爆电机控制柜的主视图;
20.图6是防爆电机控制柜的侧视图;
21.图7是一次风机控制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二次风机控制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7.5kv端子接线图。
24.如图所示:1、左侧轴封系统,2、百叶窗,3、右侧腔体封闭,4、右侧轴封,5、进风口,6、左侧腔体密封,7、离心风机,8、通风止回阀,9、通风蝶阀,10、声光报警器,11、第一铣密封槽,12、第二铣密封槽,13、仪表观察窗,14、压力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6.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27.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的防爆改进系统,包括电机密封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三部分组成,所述电机密封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之间设置有压力变送器(14),所述通风系统的一端与电机密封系统连接,所述通风系统的另一端与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电机密封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机左侧的左侧轴封系统1和设置在电机右侧的电机右侧的百叶窗2、右侧腔体封闭3、右侧轴封4,所述百叶窗2、右侧腔体封闭3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所述右侧轴封4设置在电机轴外侧;
28.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防爆电机控制柜、一次风机控制回路和二次风机控制回路,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的顶部安装设置有声光报警器10和出风口11,所述一次风机控制回路包括防爆声光报警器,所述防爆声光报警器的一端用于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防爆声光报警器的火线连接端设置有开关,所述防爆声光报警器的零线连接端用于与电线连接,所述二次风机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停机指示、手
动控制、自动控制、风机运行指示、风机故障指示和备用自投多组控制回路。
29.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通风系统和第二通风系统两部分,所述第一通风系统包括两组离心风机7,所述离心风机7的一端设置有通风止回阀8,所述离心风机7通过通风止回阀8与安全区域连接,所述离心风机7的另一端设置有通风蝶阀9,所述离心风机7的另一端通过通风蝶阀9与滑环内部、电机本体连接。
30.所述电机密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电机左侧的进风口5和左侧腔体密封6。所述第一通风系统和第二通风系统的结构相同。所述声光报警器10的一端用于与电线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10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中间继电器。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停机指示绿灯、运行指示红灯和故障指示黄灯,所述停机指示绿灯的一端连接设置有中间继电器和熔断器,所述停机绿灯指示灯的另一端用于接零线,所述运行指示红灯与中间继电器并联,所述故障指示黄灯的一端连接设置有热继电器,所述故障指示黄灯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防爆电机控制柜上设置有第一铣密封槽11和第二铣密封槽12。所述防爆电机控制柜的前侧上方设置有仪表观察窗13,所述防爆电机控制柜的顶端设置有出线口14,防爆电机控制柜的表面喷射ral7035油漆,所述防爆电机控制柜的内部喷灭弧漆。
31.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本发明在使用时,按照电机密封系统对电机本体进行密封,在电机运行现场选取安全区域空气作为介质,通过电气控制,利用第一通风系统将安全区域的控制引入到电机及滑环内部,确保电机内部最低处气压大于50pa,使其满足电机正压运行要求,符合gb3836要求。当运行出现异常时,声光报警器可以及时进行报警。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当停机时,停机指示绿灯亮起,当风机在正常运行时,运行指示红灯亮起,当风机出现故障时,故障指示黄灯亮起,便于根据指示灯来判断风机的运行状态;除此之外,本发明采用第一通风系统和第二通风系统两组通风系统;与第一通风系统和第二通风系统设置对应的两组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两组离心风机的设置,一用一备,保证了主机运行的安全;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给人们提供了便捷,方便操作。同时,控制回路上设置有备用自投回路,便于出现故障时备用,提高了运行效率,减少故障产生的影响。防爆电机控制柜上设置有第一铣密封槽11和第二铣密封槽12的设置,提高了电机本体的密封性能,防爆电机控制柜的前侧上方设置有仪表观察窗13,便于观察防爆电气柜内部的仪表情况。
32.为保证正压型电机的防爆性能,必须有可靠的保持正压的保护装置和联锁机构。每台同步电机配置两台正压通风电机,且互为备用。(1)电机断电后,由于失去正压,再次接通电源之前或开始起动之前,采用联锁或手动操作方式进行换气。(2)电机运行时,当正压值降到最小规定值以下或主正压通风电机故障时,正压保护装置要首先(声光)报警,以便操作人员通过报警信号,能知道正压值消失的情况,备机启动。
33.电气部分连锁
34.(1)正常情况1台风机运行,当主机内部压力降低到设定值后,第二台风机启动,系统超过设定值后,第二台风机停止;
35.(2)机械密封
36.电机正压保持比较简单,主要是电机密封后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百叶窗用于电机整体散热。通过电机改造,机定子温升平均降低15
°
以上,既满足电机正压防爆要求,又较好的保障了电机正常运行。
37.结合端子接线附图可知,接线端1

5用于连接电源线,接线端6

9用于与1#风机连接,接线端10

13用于与2#风机连接,接线端14

15用于与ac220v电源连接,接线端16

17用于与外控信号连接,接线端18

23用于与风机运行信号连接,接线端24

27用于与转换开关信号连接,接线端28

29用于与dc24v电源连接,接线端31

32用于与压力变送器连接,接线端5、接线端9和接线端13用于接地。
3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可以通过国家防爆电气研究所的验收,取得国家认可的电机防爆证书。
39.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