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7162发布日期:2021-07-16 17:5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杆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设备安装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杆装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光伏板支架在安装过程中,为了适应现场不同杆径的安装杆,一般采用抱箍进行光伏板支架的固定。具体地,如图1所示,一个或多个光伏板100通常固定于光伏板支架110,为了将光伏板支架110固定于固定杆120,需要在光伏板支架110的面对固定杆120的一侧装设安装板130,多条抱箍140将安装板130固定至固定杆120。
3.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一定的缺点:
4.1、对于用于固定两块100w及以上的光伏板100的光伏板支架110,一般需要采用5条以上的抱箍140进行固定,抱箍数量较多,安装操作不方便。
5.2、抱箍自身存在一定的弹性,容易出现疲劳断裂的情况。
6.3、采用抱箍固定时时,为了便于抱箍与光伏板支架之间的连接,需要另外增加一个大的安装板130,安装板130自身质量大,成本高。
7.4、当抱箍数量超过3条时,每条抱箍之间受力不均,受力大的抱箍存在断裂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杆装支架,其采用通过紧固装置连接固定的两个独立支架将设备支架装设于杆体,其中一个支架设置预挂支架,使得设备支架的安装过程能够分解为固定支架和挂设设备支架两个步骤,提高了安装固定的操作方便性,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成本。
9.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杆装支架,用于将设备支架装设于杆体,包括:
10.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紧固装置连接在一起,从而抵靠于所述杆体的周缘的相对的两侧;
11.所述第一支架进一步具有用于挂设所述设备支架的预挂支架,所述预挂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背离所述杆体的一侧。
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13.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装设于所述设备支架,且与所述第一支架沿着杆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支架的面向所述杆体的一侧抵靠于所述杆体的周缘。
1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15.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装设于所述设备支架,且与所述第一支架沿着杆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6.第四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紧固装置连接在一起,从而抵靠于所述杆体的周缘的相对的两侧。
1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多个所述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的数量对应。
1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高度。
1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其面向杆体的一侧具有弧形凹槽,以通过所述弧形凹槽抵靠于所述杆体的周缘。
2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槽由逐级凹进的台阶部形成。
2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中的一个或多个由型材形成,
22.所述型材包括:
23.第一侧壁,
24.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第三侧壁抵靠所述杆体的周缘,所述弧形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边缘,以与杆体的周缘形成线接触。
2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架进一步通过第三紧固装置与所述设备支架连接,所述第二侧壁和/或第三侧壁进一步包括用于第三紧固装置的操作口。
2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支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和竖梁,所述竖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杆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27.所述横梁挂设于所述预挂支架;
28.所述预挂支架进一步包括卡持所述竖梁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与所述竖梁的宽度对应。
2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杆装支架包括两个独立的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两个支架通过紧固装置连接为一体,从而自杆体的周缘的相对的两侧紧密贴合杆体,以固定于杆体。同时,第一支架进一步设置用于挂设设备支架的预挂支架,通过将设备支架挂设至预挂支架即可实现将设备支架固定至杆体的目的。
30.在本实施例中,杆装支架不仅提供与杆体的固定连接,还提供了挂设设备支架的预挂功能。并且结合相互独立的两个支架的结构,可将设备支架固定至杆体的安装过程分解为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紧固装置连接而固定至杆体的连接动作、以及将设备支架挂设至预挂支架的预挂动作两个步骤,则在安装过程中可根据操作人员的情况、设备支架以及安装在设备支架上的设备的重量、操作空间等各种条件而选择两个步骤的执行顺序,能够提高安装固定的操作方便性,并且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31.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32.图1是现有的光伏板支架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33.图2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和设备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34.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a和图4b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中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设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中的第一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38.图7是用于的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和图9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设备支架与第三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41.图11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2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
43.图13a和图13b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4是图13a中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5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6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第五实施例的爆炸图。
47.附图标记说明:
48.100 光伏板
49.110 光伏板支架
50.120 固定杆
51.130 安装板
52.140 抱箍
53.1 设备支架
54.1a 横梁
55.1b 竖梁
56.2 杆体
57.3 第一紧固装置
58.4 第二紧固装置
59.5 弧形凹槽
60.5a 台阶部
61.6 第三紧固装置
62.10 第一支架
63.11 第一主体
64.12 第一侧壁组件
65.13 第一弧形凹槽
66.20 第二支架
67.21 第二主体
68.22 第二侧壁组件
69.23 第二弧形凹槽
70.30 第三支架
71.31 第三主体
72.32 第三侧壁组件
73.33 第三弧形凹槽
74.40 第四支架
75.41 第四主体
76.42 第四侧壁组件
77.43 第四弧形凹槽
78.50 预挂支架
79.51 卡槽
80.52 加强筋
81.61 第一侧壁
82.62 第二侧壁
83.63 第三侧壁
84.64 操作口
具体实施方式
85.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86.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8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88.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89.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90.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91.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完全地描述各示例实施例。
9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杆装支架,其采用通过紧固装置连接固定的两个独立支架将设备支架装设于杆体,其中一个支架设置预挂支架,使得设备支架的安装过程能够分解为固定支架和挂设设备支架两个步骤,提高了安装固定的操作方便性,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成本。
93.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杆装支架,用于将设备支架1装设于杆体2,其中,杆装支架包括:
94.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紧固装置3连接在一起,从而抵靠于杆体2的周缘的相对的两侧;
95.第一支架10进一步具有用于挂设设备支架1的预挂支架50,预挂支架50设置于第一支架10的背离杆体2的一侧。
96.在本实施例中,杆装支架包括两个独立的支架——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两个支架通过紧固装置连接为一体,从而自杆体2的周缘的相对的两侧紧密贴合杆体2,以固定于杆体2。同时,第一支架10进一步设置用于挂设设备支架1的预挂支架50,通过将设备支架1挂设至预挂支架50即可实现将设备支架1固定至杆体2的目的。
97.在本实施例中,杆装支架不仅提供与杆体2的固定连接,还提供了挂设设备支架1的预挂功能。并且结合相互独立的两个支架的结构,可将设备支架1固定至杆体2的安装过程分解为将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通过第一紧固装置3连接而固定至杆体2的连接动作、
以及将设备支架1挂设至预挂支架50的预挂动作两个步骤,则在安装过程中可根据操作人员的情况、设备支架1以及安装在设备支架1上的设备的重量、操作空间等各种条件而选择两个步骤的执行顺序,能够提高安装固定的操作方便性,并且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成本。
9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可采用刚性的结构,与弹性的抱箍结构相比,其能够通过自身的刚性结构而实现与杆体2以及设备支架1的稳定连接,而无需另外设置安装板等转接结构,从而减少了部件数量和整体重量。
99.其中,为了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杆体2,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与第一紧固装置3连接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应当大于杆体2的直径,则一对紧固装置3位于杆体2的外侧,且不与杆体2产生干涉。可选地,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可选择为直线形的结构或者选择为具有弧形的结构,第一紧固装置3可采用卡扣、螺栓等。
10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由型材形成,其两端分别通过一个长螺栓而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紧固装置3采用长螺栓既能够提高杆装支架的适用范围,又便于杆装支架的安装。其中,如图3b所示,与长螺栓配合的螺母可设置在第二支架20的外侧,以方便操作。
10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20的高度。第一支架10除了提供与杆体2的固定连接,还提供了挂设设备支架1的预挂功能,因此其应当具有比第二支架20更高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20的高度,其中,高度方向是指与杆体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
102.为了提高与杆体2表面的贴合度和适配不同直径的杆体2,如图4a和图7所示,第一支架10和/或第二支架20在其面向杆体2的一侧具有弧形凹槽5,以通过弧形凹槽5抵靠于杆体2的周缘。
103.其中,为了提高弧形凹槽5的适配性,弧形凹槽5由逐级凹进的台阶部5a形成。例如,如图7所示,多个台阶部5a自第二支架20的面向杆体2的一侧边缘向内逐级凹进,且在第二支架20的延伸方向上以对称的方式自外侧向中线处逐级凹进,以形成类似圆弧的形状。
104.本实施例中的弧形凹槽由多个台阶部形成,则在与不同直径的杆体2配合时,这种齿形的结构能够通过台阶部的直线部分或者尖角部分与杆体2形成接触,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弧形凹槽5与杆体2的贴合度,从而在与杆体2固定时能够增大摩擦力,提高固定的牢固度。并且,这种将弧形凹槽分解为多个台阶部的方式可不必要求弧形凹槽5的弧度与杆体2的弧度完全相同,则本实施例的杆装支架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杆体,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杆装支架的通用性和降低了设备成本。
10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和/或第二支架20由型材形成,如图7所示,该型材包括:
106.第一侧壁61,
107.第二侧壁62和第三侧壁63,第二侧壁62、第三侧壁63抵靠杆体2的周缘,弧形凹槽5形成于第二侧壁62和第三侧壁63的边缘,以与杆体2的周缘形成线接触。
10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或者第二支架20的截面为u型,采用通用型材制造,其可在一个支架中同时形成与杆体2的周缘的两条线接触,既能够避免方钢结构与杆体2形成的面接触而可能带来的贴合度不高的问题,又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面积而提高摩擦力。
109.结合图2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进一步通过第三紧固装置6与设
备支架1连接,第二侧壁62和/或第三侧壁63进一步包括用于第三紧固装置的操作口64。
110.当设备支架1挂设至预挂支架50以后,为了提高设备支架1与第一支架10的连接牢固度,第一支架10进一步通过第三紧固装置6与设备支架1连接,其中,第三紧固装置6可采用螺栓等形式。由于第三紧固装置6是在设备支架1挂设至预挂支架50以后才安装固定的,因此,其操作口64需要设置在第一支架10的面向杆体2的一侧,第一支架10的u形截面的结构为第三紧固装置6提供了操作空间,因此仅需要在第二侧壁62和/或第三侧壁63为工具提供操作空间的操作口即可。
111.结合图5和图4a所示,设备支架1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1a和竖梁1b,竖梁1b的延伸方向与杆体2的延伸方向一致,横梁1a挂设于预挂支架50;预挂支架50进一步包括卡持竖梁1b的卡槽51,卡槽51的宽度与竖梁1b的宽度对应。
112.进一步地,如图4b所示,预挂支架5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预挂支架50下方的加强筋52,以用于支撑挂设横梁1a的预挂支架50的强度。
113.如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杆装支架,用于将设备支架1装设于杆体2,其中,杆装支架包括:
114.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紧固装置3连接在一起,从而抵靠于杆体2的周缘的相对的两侧;
115.第一支架10进一步具有用于挂设设备支架1的预挂支架50,预挂支架50设置于第一支架10的背离杆体2的一侧;
116.第三支架30,第三支架30装设于设备支架1,且与第一支架10沿着杆体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支架30的面向杆体2的一侧抵靠于杆体2的周缘。
11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由于第一支架10的厚度导致设备支架1产生倾斜、进而影响杆装支架的牢固度,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了用于调整设备支架1的延伸方向的第三支架30。第三支架30与第一支架10沿着杆体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从而与第一支架10一起确定设备支架1的延伸方向。
118.其中,在安装过程中,可如图10所示的首先将第三支架30装设于设备支架1,随后再将设备支架1预挂于预挂支架50。
119.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0的作用类似于垫块的作用,其可通过焊接或者螺接等方式固定于设备支架1,而无需进一步固定至杆体2。
120.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与杆体2表面的贴合度和适配不同直径的杆体2,如图7所示,第三支架30在其面向杆体2的一侧具有弧形凹槽5,以通过弧形凹槽5抵靠于杆体2的周缘。
121.其中,为了提高弧形凹槽5的适配性,弧形凹槽5由逐级凹进的台阶部5a形成。例如,如图7所示,多个台阶部5a自第二支架30的面向杆体2的一侧边缘向内逐级凹进,且在第二支架30的延伸方向上以对称的方式自外侧向中线处逐级凹进,以形成类似圆弧的形状。
122.本实施例中的弧形凹槽由多个台阶部形成,则在与不同直径的杆体2配合时,这种齿形的结构能够通过台阶部的直线部分或者尖角部分与杆体2形成接触,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弧形凹槽5与杆体2的贴合度,从而在与杆体2固定时能够增大摩擦力,提高固定的牢固度。并且,这种将弧形凹槽分解为多个台阶部的方式可不必要求弧形凹槽5的弧度与杆体2的弧度完全相同,则本实施例的杆装支架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杆体,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杆装支架的通用性和降低了设备成本。
12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0由型材形成,如图7所示,该型材包括:
124.第一侧壁61,
125.第二侧壁62和第三侧壁63,第二侧壁62、第三侧壁63抵靠杆体2的周缘,弧形凹槽5形成于第二侧壁62和第三侧壁63的边缘,以与杆体2的周缘形成线接触。
1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0的截面为u型,采用通用型材制造,其可在一个支架中同时形成与杆体2的周缘的两条线接触,既能够避免方钢结构与杆体2形成的面接触而可能带来的贴合度不高的问题,又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面积而提高摩擦力。
127.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杆装支架,用于将设备支架1装设于杆体2,其中,杆装支架包括:
128.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紧固装置3连接在一起,从而抵靠于杆体2的周缘的相对的两侧;
129.第一支架10进一步具有用于挂设设备支架1的预挂支架50,预挂支架50设置于第一支架10的背离杆体2的一侧;
130.第三支架30,第三支架30装设于设备支架1,且与第一支架10沿着杆体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31.第四支架40,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紧固装置4连接在一起,从而抵靠于杆体2的周缘的相对的两侧。
1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形成一对固定装置,第三支架30与第四支架40形成另一对固定装置,因此本实施例特别适用于设备支架1以及其上固定的设备(例如光伏板等)重量较大,而一对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的情况。
133.可选地,本实施例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的数量对应。
1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形成的一对固定装置与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形成的一对固定装置是相互独立的,无论是与杆体2的连接、还是与设备支架1的连接都是互不影响的,因此,这两对固定装置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松紧度都是可以独立调整的,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与同一安装板连接的抱箍由于受力不均而发生局部断裂风险的问题。
135.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与杆体2表面的贴合度和适配不同直径的杆体2,如图7所示,第三支架30和/或第四支架40在其面向杆体2的一侧具有弧形凹槽5,以通过弧形凹槽5抵靠于杆体2的周缘。
136.其中,为了提高弧形凹槽5的适配性,弧形凹槽5由逐级凹进的台阶部5a形成。例如,如图7所示,多个台阶部5a自第二支架30(第四支架40)的面向杆体2的一侧边缘向内逐级凹进,且在第二支架30(第四支架40)的延伸方向上以对称的方式自外侧向中线处逐级凹进,以形成类似圆弧的形状。
137.本实施例中的弧形凹槽由多个台阶部形成,则在与不同直径的杆体2配合时,这种齿形的结构能够通过台阶部的直线部分或者尖角部分与杆体2形成接触,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弧形凹槽5与杆体2的贴合度,从而在与杆体2固定时能够增大摩擦力,提高固定的牢固度。并且,这种将弧形凹槽分解为多个台阶部的方式可不必要求弧形凹槽5的弧度与杆体2的弧度完全相同,则本实施例的杆装支架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杆体,从而提高了本实
施例的杆装支架的通用性和降低了设备成本。
13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0(第四支架40)由型材形成,如图7所示,该型材包括:
139.第一侧壁61,
140.第二侧壁62和第三侧壁63,第二侧壁62、第三侧壁63抵靠杆体2的周缘,弧形凹槽5形成于第二侧壁62和第三侧壁63的边缘,以与杆体2的周缘形成线接触。
1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0(第四支架40)的截面为u型,采用型钢制造,其可在一个支架中同时形成与杆体2的周缘的两条线接触,既能够避免方钢结构与杆体2形成的面接触而可能带来的贴合度不高的问题,又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面积而提高摩擦力。
14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由于第一支架10的厚度导致设备支架1产生倾斜、进而影响杆装支架的牢固度,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了用于调整设备支架1的延伸方向的第三支架30。第三支架30与第一支架10沿着杆体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从而与第一支架10一起确定设备支架1的延伸方向。
143.其中,在安装过程中,可如图10所示的首先将第三支架30装设于设备支架1,随后再将设备支架1预挂于预挂支架50。
14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20、第三支架30、第四支架40可采用相同的形状,例如如图7所示的结构,也可采用不同的形状。当采用相同的结构时,杆装支架的设备通用性更大,有利于节约使用成本。
145.图13a和图13b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a和图13b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杆装支架,用于将设备支架1装设于杆体2,包括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第一支架10包括第一主体11和沿着第一主体11朝向杆体2延伸的第一侧壁组件12,第一侧壁组件12包括与杆体2适配的第一弧形凹槽13,第一支架10进一步设置挂钩组件70;
146.第二支架20包括第二主体21和沿着第二主体21朝向杆体2延伸的第二侧壁组件22,第二侧壁组件包括与杆体2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23;
147.第一紧固装置3;
148.其中,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在由第一紧固装置3紧固在一起时,第一弧形凹槽13与第二弧形凹槽23以第一阻力抵接杆体2,第一阻力大于挂钩组件70上挂载的设备支架1对杆体2产生的压力的垂直分量。
149.在本实施例中,杆装支架不仅提供与杆体2的固定连接,还提供了挂设设备支架1的预挂功能。并且结合相互独立的两个支架的结构,可将设备支架1固定至杆体2的安装过程分解为将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通过第一紧固装置3连接而固定至杆体2的连接动作、以及将设备支架1挂设至挂钩组件70的预挂动作两个步骤,则在安装过程中可根据操作人员的情况、设备支架1以及安装在设备支架1上的设备的重量、操作空间等各种条件而选择两个步骤的执行顺序,能够提高安装固定的操作方便性,并且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成本。
15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可采用刚性的结构,与弹性的抱箍结构相比,其能够通过自身的刚性结构而实现与杆体2以及设备支架1的稳定连接,而无需另外设置安装板等转接结构,从而减少了部件数量和整体重量。
151.其中,为了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杆体2,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与第一紧
固装置3连接的位置之间的间距应当大于杆体2的直径,则一对紧固装置3位于杆体2的外侧,且不与杆体2产生干涉。可选地,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可选择为直线形的结构或者选择为具有弧形的结构,第一紧固装置3可采用卡扣、螺栓等。
15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由型材形成,其两端分别通过一个长螺栓而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紧固装置3采用长螺栓既能够提高杆装支架的适用范围,又便于杆装支架的安装。其中,如图13b所示,与长螺栓配合的螺母可设置在第二支架20的外侧,以方便操作。
153.其中,结合图14所示,第一支架10由型材形成,包括:
154.第一主体11,
155.第一侧壁组件12,第一侧壁组件12分别自第一主体11的上、下边缘朝向杆体2延伸,第一侧壁组件12抵靠杆体2的周缘,第一弧形凹槽12形成于第一侧壁组件12的朝向杆体2的边缘,以与杆体2的周缘形成线接触。
15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的截面为u型,采用通用型材制造,其可在一个支架中同时形成与杆体2的周缘的两条线接触,既能够避免方钢结构与杆体2形成的面接触而可能带来的贴合度不高的问题,又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面积而提高摩擦力。
157.挂钩组件70设置于第一主体11,且与第一侧壁组件12分别位于第一主体11的相对的两侧。即,第一侧壁组件12位于朝向杆体2的一侧,而挂钩组件70位于背离杆体2的一侧。
158.第一弧形凹槽13由自第一侧壁组件12的两端向中间逐级凹进的台阶部5a形成。
159.本实施例中的弧形凹槽由多个台阶部形成,则在与不同直径的杆体2配合时,这种齿形的结构能够通过台阶部的直线部分或者尖角部分与杆体2形成接触,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弧形凹槽5与杆体2的贴合度,从而在与杆体2固定时能够增大摩擦力,提高固定的牢固度。并且,这种将弧形凹槽分解为多个台阶部的方式可不必要求弧形凹槽5的弧度与杆体2的弧度完全相同,则本实施例的杆装支架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杆体,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杆装支架的通用性和降低了设备成本。
160.其中,挂钩组件70的位置与第一凹槽13的位置相对应,以使由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相对施加的第一阻力能够对应地抵消挂钩组件70上所挂设的设备支架的重力方向的分量。
161.第二支架20的结构与第一支架10的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第二支架20不另外设置挂钩组件70。
162.如图14所示,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紧固装置3连接在一起,其中,每个第一紧固装置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21连接。
163.其中,第一紧固装置3可自第一主体11一侧穿入,并经第二主体21一侧穿出,其中,第一紧固装置3可具有螺纹,以至少与第二主体21一侧螺纹连接,与第一紧固装置3配合的螺母可设置在第二支架20的外侧,以方便操作。
164.本实施例的杆装支架所能提供的支撑力是通过第一紧固装置3将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紧固在一起,以使其对杆体2产生第一阻力,从而能够提供抵消重力方向分量的摩擦力。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设置的第一弧形凹槽13和第二弧形凹槽23能够进一步增大摩擦力,以为挂钩组件70上挂设的设备支架提供更稳固的支撑。
165.图15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的杆装支架
的第五实施例的爆炸图。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杆装支架,用于将设备支架1装设于杆体2,包括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第一支架10包括第一主体11和沿着第一主体11朝向杆体2延伸的第一侧壁组件12,第一侧壁组件12包括与杆体2适配的第一弧形凹槽13,第一支架10进一步设置挂钩组件70;
166.第二支架20包括第二主体21和沿着第二主体21朝向杆体2延伸的第二侧壁组件22,第二侧壁组件包括与杆体2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23;
167.第一紧固装置3;
168.其中,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在由第一紧固装置3紧固在一起时,第一弧形凹槽13与第二弧形凹槽23以第一阻力抵接杆体2,第一阻力大于挂钩组件70上挂载的设备支架1对杆体2产生的压力的垂直分量;
169.第三支架30,第三支架30包括第三主体31和沿着第三主体31朝向杆体2延伸的第三侧壁组件32,第三侧壁组件32包括与杆体2适配的第三弧形凹槽33,第三支架30与第一支架10沿杆体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70.第四支架40,第四支架40包括第四主体41和沿着第四主体41朝向杆体2延伸的第四侧壁组件42,第四侧壁组件42包括与杆体2适配的第四弧形凹槽43;
171.第二紧固装置4;
172.其中,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在由第二紧固装置4紧固在一起时,第三弧形凹槽33与第四弧形凹槽43以第二阻力抵接杆体2,第一阻力和第二阻力之和大于挂钩组件70上挂载的设备支架1对杆体2产生的压力的垂直分量。
17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形成一对固定装置,第三支架30与第四支架40形成另一对固定装置,因此本实施例特别适用于设备支架1以及其上固定的设备(例如光伏板等)重量较大,而一对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的情况。
174.可选地,本实施例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的数量对应。
175.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形成的一对固定装置与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形成的一对固定装置是相互独立的,无论是与杆体2的连接、还是与设备支架1的连接都是互不影响的,因此,这两对固定装置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松紧度都是可以独立调整的,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与同一安装板连接的抱箍由于受力不均而发生局部断裂风险的问题。
176.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的结构与第二支架2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77.第三支架30和第四支架4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紧固装置4连接在一起,每个第二紧固装置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主体31和第四主体41连接。
178.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