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0996发布日期:2021-07-06 18: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基盒(1),所述基盒(1)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座架(2),座架(2)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机构(3)包括护壳组件和转化组件(12),护壳组件包括外筒(7)和内置仓(15),外筒(7)外壁固定连接于座架(2)顶部外壁,内置仓(15)外壁固定连接于外筒(7)内壁,内置仓(15)内壁固定连接有均热网(14),均热网(14)由圆环和圆管交叉焊接而成,均热网(14)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筒(9),内筒(9)内壁包裹于磁电机外部,内置仓(15)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滑框(16),滑框(16)形状为扇形框,扇形角度为九十度,滑框(16)的端面与内置仓(15)的水平面呈四十五度角,滑框(16)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17),滑框(16)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一端外壁焊接有浮杆(25),浮杆(25)中间内壁设置有圆周排列的气孔(26),气孔(26)轴线方向垂直,内置仓(15)和滑框(16)一侧内壁设置有通孔,通孔一端外壁焊接有导流管(13),导流管(13)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于基盒(1)顶部内壁,内置仓(15)顶部外壁设置有五个蒸汽管,蒸汽管外壁贯穿外筒(7)内壁,内置仓(15)两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接电环(8),导流管(13)外壁贯穿于接电环(8)内壁,接电环(8)一侧外壁与外筒(7)一端外壁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7)包括端筒(19)和电缆管(18),端筒(19)外壁固定连接于滑框(16)端面内壁,电缆管(18)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于端筒(19)一端外壁,电缆管(18)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接电环(8)一侧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筒(19)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压电开关(20),压电开关(20)与电缆管(18)电性连接,端筒(19)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21),弹簧(21)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滑片,滑片中间外壁固定连接有滑轴(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筒(19)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扣板(22),扣板(22)中间内壁固定连接有塞圈(24),滑轴(23)外壁滑动连接于塞圈(24)内壁,滑轴(23)底部外壁设置有挡板,滑轴(23)朝向滑框(16)水平轴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仓(15)的蒸汽管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收束管(10),收束管(10)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中仓(11),中仓(11)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块(27),活动块(27)由锥块和管块构成,管块外壁滑动连接于中仓(11)底部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27)的锥块顶部外壁焊接有支杆(29),支杆(29)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回流罩(28),锥块顶部外壁设置有集水槽(30),集水槽(30)底部内壁设置有溢流孔(31),活动块(27)锥块和管块外壁均设置有导流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27)中间内壁设置有安置孔,安置孔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管(32),回流罩(28)内壁直径与集水槽(30)内壁直径一致,回流罩(28)形状为半圆环形,过滤管(32)顶部外壁设置有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组件(12)包括直管(35)和隔仓罩(33),直管(35)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于中仓(11)顶部外壁,隔仓罩(33)一侧外壁焊接于直管(35)一侧外壁,隔仓罩(33)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发电机,发电机与基盒(1)电性连接,发电机的输入轴外壁固定连接有叶轮板(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35)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衔接管(4),衔接管(4)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管(5),散热管(5)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回流管(6),回流管(6)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于基盒(1)一侧外壁,基盒(1)内部设置有环流水箱、泵和中央处理模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装置热量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该设备具体包括基盒,所述基盒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座架,座架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护壳组件和转化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导热机构,其中内置仓内部填充有清洁水体,当内筒内部包裹的磁电机发热时,均热网将收集的热量均衡传递至内置仓一侧内壁,然后内置仓内部的清洁水体受热蒸发,通过收束管向上送出,蒸汽穿过活动块和中仓的缝隙进入转化组件当中,推动叶轮板转动,同时能够为发电机发电,通过转化组件之后的蒸汽进入散热管中,充分散热之后重新回流进入基盒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倪锦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彦
技术研发日:2021.04.20
技术公布日:2021.07.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