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9071发布日期:2021-10-16 00:2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电机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组件,并且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电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要求不断提升。目前,体积小、功率大,高度集成化成为电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对电驱动系统的散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体积空间内实现高效的散热,成为电驱动系统开发的主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组件,以解决电机的转子的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组件,其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转子轴和套设于所述转子轴上的转子部,所述转子部中设置有从轴向的第一端向轴向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一进油油道和从轴向的第二端向轴向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回油油道,所述第一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一回油油道在所述转子部的第二端连通。
5.可选择的,所述第一进油油道位于所述转子部的中心,所述第一回油油道围绕所述第一进油油道设置。
6.可选择的,所述转子轴构造为第一端设置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同轴地设置在所述转子轴中的导管,所述导管围成所述第一进油油道,所述导管和所述转子轴之间形成环形的所述第一回油油道,所述导管的轴向第二端的外周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一回油油道的通孔。
7.可选择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内设水冷流路的电机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壁上的定子部,所述转子轴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
8.可选择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电机壳体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中设置有润滑油槽。
9.可选择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齿轮箱中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同轴地连接于所述转子轴的第一端,所述花键轴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油油道连通的第二进油油道和与所述第一回油油道连通的第二回油油道。
10.可选择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支撑所述花键轴的第一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设置有润滑油道,所述第二回油油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花键轴的外周上并连通于所述润滑油道。
11.可选择的,所述第二进油油道的入口设置在所述花键轴远离所述转子轴的一端,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支撑所述花键轴远离所述转子轴的一端的第二轴承以及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能够向所述第二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提供润滑油。
12.可选择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用于向所述分流器输送润滑油的油冷器。
13.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电机组件。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子轴中设置有进油油道和回油油道,可以与润滑油供应系统组成循环系统,以带走转子部产生的热量,使得转子部处于合适的温度,保证转子部正常运行,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机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机壳体和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转子轴和花键轴的剖视图;
18.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分流器的剖视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转子轴
ꢀꢀꢀꢀꢀꢀꢀꢀꢀꢀꢀꢀ2ꢀꢀꢀ
转子部
[0021]3ꢀꢀꢀ
第一进油油道
ꢀꢀꢀꢀꢀꢀ4ꢀꢀꢀ
第二进油油道
[0022]5ꢀꢀꢀ
第一回油油道
ꢀꢀꢀꢀꢀꢀ6ꢀꢀꢀ
第二回油油道
[0023]7ꢀꢀꢀ
导管
ꢀꢀꢀꢀꢀꢀꢀꢀꢀꢀꢀꢀꢀꢀ8ꢀꢀꢀ
第一轴承
[0024]9ꢀꢀꢀ
第二轴承
ꢀꢀꢀꢀꢀꢀꢀꢀꢀꢀ
10
ꢀꢀ
轴承座
[0025]
11
ꢀꢀ
花键轴
ꢀꢀꢀꢀꢀꢀꢀꢀꢀꢀꢀꢀ
12
ꢀꢀ
分流器
[0026]
13
ꢀꢀ
电机壳体
ꢀꢀꢀꢀꢀꢀꢀꢀꢀꢀ
14
ꢀꢀ
齿轮箱
[0027]
15
ꢀꢀ
定子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组件,其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转子轴1和套设于所述转子轴1上的转子部2,所述转子部2中设置有从轴向的第一端向轴向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一进油油道3和从轴向的第二端向轴向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回油油道5,所述第一进油油道3和所述第一回油油道5在所述转子部2的第二端连通。
[0030]
如图3所示,第一进油油道3从转子轴1的轴向第一端延伸到轴向第二端,并在第二端连通于第一回油油道5,第一回油油道5从轴向第二端延伸到轴向第一端,由此,可以将润滑油在转子轴1的轴向第一端注入到第一进油油道3中,润滑油从轴向第一端流动到轴向第二端,并进入到第一回油油道5中,然后从轴向第二端返回到轴向第一端,通过流动的润滑油,可以吸收转子轴1的热量,即吸收转子部2产生的热量,润滑油在转子轴1中形成循环,以带走热量,使得转子部2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以正常地运行,避免在高温下出现故障。
[0031]
本方案中,转子轴中设置有进油油道和回油油道,可以与润滑油供应系统组成循环系统,以带走转子部产生的热量,使得转子部处于合适的温度,保证转子部正常运行,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
[0032]
可选择的,所述第一进油油道3位于所述转子部2的中心,所述第一回油油道5围绕所述第一进油油道3设置。第一进油油道3和第一回油油道5通过径向的孔道连通,在转子轴2转动时,第一进油油道3中的润滑油可以在“离心力”作用下穿过孔道被甩到第一回油油道5中。第一回油油道5相比于第一进油油道3更靠近转子轴1的外周面,可以吸收来自转子部2
的热量。其中,第一回油油道5可以为环形,也可以为围绕第一进油油道3周向排列的多个截面为圆形、方形等形状的油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油油道3和第一回油油道5以其他方式并排,也可以使得第一进油油道3围绕第一回油油道5。
[0033]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轴1构造为第一端设置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同轴地设置在所述转子轴1中的导管7,所述导管7围成所述第一进油油道3,所述导管7和所述转子轴1之间形成环形的所述第一回油油道5,所述导管7的轴向第二端的外周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油油道3和所述第一回油油道5的通孔。导管7与转子轴1可以分别独立制造,将导管7插入转子轴1中后,形成所述第一进油油道3和第一回油油道5,第一回油油道5为围绕第一进油油道3的环形油道。
[0034]
另外,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内设水冷流路的电机壳体13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13内壁上的定子部15,所述转子轴1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13内。如图2所示,电机壳体13大致形成为圆筒状,其管状筒壁部分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水冷流路,与供水设备连通后,可以形成水冷循环,以对电机壳体13内壁上的定子部15进行换热、冷却处理。电机壳体13围成的腔体中,设置有处于中心位置的转子轴1和转子部2,定子部15围绕转子部2布置。本方案中,通过水冷和润滑油冷却结合的方式,分别对转子部2和定子部15进行冷却。此外,电机的控制器可以设置在电机壳体13的外周上,同样可以通过其中的水冷流路换热,保证控制器处于合适的温度。
[0035]
此外,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电机壳体13的齿轮箱14,所述齿轮箱14中设置有润滑油槽。齿轮箱14中设置有减速齿轮,其与电机组件的转子轴2传动连接,以向外输出扭矩,其中,齿轮箱14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油槽,以存储润滑油,该润滑油可以用于齿轮箱中各个部件之间的润滑,本方案中,可以利用齿轮箱14中存储的润滑油为转子轴1提供冷却用润滑油,以冷却转子部2。
[0036]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齿轮箱14中的花键轴11,所述花键轴11同轴地连接于所述转子轴1的第一端,所述花键轴11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油油道3连通的第二进油油道4和与所述第一回油油道5连通的第二回油油道6。花键轴11与转子轴1同轴连接,并且花键轴11中设置有第二进油油道4和第二回油油道6,其分别与第一进油油道3和第一回油油道5流体连通,形成进油油道和回油油道。花键轴11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第二进油油道4,并且在其他部分上形成有第二回油油道6,花键轴11分别与导管7和转子轴1对接,以使得第一进油油道3和第二进油油道4对接,且第一回油油道5和第二回油油道6对接。花键轴11设置在齿轮箱14中,第二进油油道4和第二回油油道6均连通于齿轮箱14,可以更方便地从齿轮箱14中获取润滑油,以作为输送媒介,将润滑油输送到转子轴1中,并将从转子轴1返回的润滑油输送到齿轮箱14中。
[0037]
其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支撑所述花键轴11的第一轴承8和轴承座10,所述轴承座10中设置有润滑油道,所述第二回油油道6的出口设置在所述花键轴11的外周上并连通于所述润滑油道。轴承座10设置在齿轮箱14中,第一轴承8支撑花键轴11靠近转子轴1的一端,并且第二回油油道6的出口设置在花键轴11靠近转子轴1的部分的外周上,其连通于轴承座10,以向其中的润滑油道提供润滑油,润滑油经过轴承座10被施加到第一轴承8处,实现对第一轴承8的润滑。也就是说,花键轴11和转子轴1中的油道不仅可以实现冷却转子部2的功能,还可以对轴承进行润滑。
[0038]
另外,所述第二进油油道4的入口设置在所述花键轴11远离所述转子轴1的一端,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支撑所述花键轴11远离所述转子轴1的一端的第二轴承9以及分流器12,所述分流器12能够向所述第二进油油道4和所述第二轴承9分别提供润滑油。如图1所示,分流器12设置在花键轴11的端部,如图4所示,分流器12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油管和围绕油管的盘片,油管可以插入第二进油油道4中,以向第二进油油道4提供润滑油,油管中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在旋转作用下会流到盘片背向第二轴承9的表面上,并通过盘片上的小孔穿过盘片,并进一步地被甩到第二轴承9上,实现对第二轴承9的润滑,盘片边缘上的翻边可以阻挡朝向第二轴承9的表面上的润滑油被径向甩出,而是在翻边的引导下甩到第二轴承9上。
[0039]
此外,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用于向所述分流器12输送润滑油的油冷器。油冷器可以从齿轮箱14中吸取润滑油并将其冷却,然后将温度较低的润滑油输送到分流器12,以进一步输送到转子轴1、第一轴承8和第二轴承9,实现冷却及润滑。
[0040]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电机组件。
[0041]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