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01152发布日期:2021-08-24 16:1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推进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推进器在内河和运河航行中的许多优点和乐趣是众所周知的;传统的船用推进器是靠安装在船尾部的燃油发动机作为推进器,但往往会结构复杂,噪声大,对水质有一定的污染,不环保。与传统的推进器相比,现有的大多数电动推进器(参见图1)都具有效能转换率高、工作时无噪音等特点,因此受到大家的追捧,但电动推进器的马力远不及燃油发动机,有时也会影响行船体验,如果想要加大马力,就必须更换更大功率的电机,这样成本就会大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大了电动推进器的体积和重量,目前电动推进器由于受制马力和可靠性的因素影响在市场上处于次要地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在原有的电动推进器的动力系统基础上增加该冷却润滑系统,不仅可以起到冷却润滑电机的效果,更可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同时也可起到有效防水作用,提升电动推进器体验效果。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电动推进器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本发明之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希望带来电动推进器更加环保,提升使用体验优越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用于推进器本体和控制电路密封盒上,所述推进器本体通过支撑管架与控制电路密封盒进行连接;所述推进器本体包括外壳、密封在外壳内的电机和位于外壳外的螺旋桨,电机轴通过连接器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螺旋桨的转动轴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作为油箱,在外壳上开设有带堵头的排油口;所述电机的壳体上设置有电机进油孔;所述减速机的壳体上设置有减速机进油孔;所述连接器作为油泵,在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出油接口,所述出油接口与进油管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内腔通过进油管与控制电路密封盒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通过回流管与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配置有进油口盖;在工作状态下,润滑油填充满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所述电机轴转动带动连接器的涡轮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涡轮驱动油回路,在所述油回路中涡轮将油从所述推进器本体的外壳输送到控制电路密封盒中,控制电路密封盒的油再通过回流管流回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回流管与推进器本体的外壳连接处设置有观测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上还设置有减压孔,所述减压孔内置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一端位于控制电路密封盒外并与大气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控制电路密封盒内上部并与控制电路密封盒内连通。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泄压管的内径为3-5毫米。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回流管外侧安装有散热片。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之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利用原电动推进器的推进器本体ⅰ和控制电路密封盒ⅱ经过改造成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结构简单,不仅对电动推进器的电机、减速器、轴承和油封等发热部件起到冷却润滑作用。同时对控制推进器的电机的电流对电路元件会产生大量热,起到冷却防氧化的作用。为实现大幅度提高电机的功率提供了条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

ⅰ-推进器本体;ⅱ-控制电路密封盒;1-外壳;11-排油口;2-电机;21-电机进油孔;22-电机转子;3-螺旋桨;4-连接器;41-出油接口;42-涡轮;5-减速机;51-减速机进油孔;6-进油管;7-回流管;8-减压孔;9-进油口;10-观测孔;12-油封;13-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用于推进器本体ⅰ和控制电路密封盒ⅱ上。所述推进器本体ⅰ通过支撑管架与控制电路密封盒ⅱ进行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内设置有控制电动机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所述推进器本体ⅰ包括外壳1、密封在外壳内的电机2和位于外壳外的螺旋桨3,电机轴通过连接器4与减速机5的输入轴连接,所述螺旋桨3的转动轴与减速机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旋桨3和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的连接处设置有油封12。

本发明的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采用所述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内部作为油箱,在外壳1上开设有带堵头的排油口11,用于排放外壳内部的润滑油用。为了方便润滑油进入连接器壳体的内腔,所述电机2的壳体上设置有电机进油孔21;所述减速机5的壳体上设置有减速机进油孔51。所述连接器4作为油泵,在连接器4的壳体上开设有出油接口41,所述出油接口41与进油管6连接,所述连接器4的内腔通过进油管6与控制电路密封盒ⅱ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ⅱ通过回流管7与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ⅱ上设置有进油口9,所述进油口9配置有进油口盖;请补充减压孔的作用。

在工作状态下,润滑油填充满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内部,一般润滑油可以采用机油,通过电机进油孔21和减速机进油孔51进入连接器壳体的内腔,所述电机轴转动带动连接器的涡轮42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涡轮驱动油回路,在所述油回路中涡轮将油从所述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输送到控制电路密封盒ⅱ中,控制电路密封盒ⅱ的油再通过回流管7流回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内部。

所述电机进油孔21和减速机进油孔51的孔径要适应电机的体积大小,需要通过实验数据来确定,因为如果电机进油孔21和减速机进油孔51的孔径太小,润滑油进入电机内部太少,起不到冷却电机的效果,但如果孔径太大,则润滑油进入电机内部太多,电机转动的时候阻力会变大,能耗会增加,导致电机发热严重,发热严重则又会影响电机的性能和正常运转。

为了方便判断润滑油是否填充满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内部,在所述回流管7与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连接处设置有观测孔10,从观测孔10查看润滑油填充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内部的情况。所述润滑油填充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太多电机运行阻力大,太少又起不到真正的冷却效果,因此,从观测孔10观测润滑油填充满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内部即可。

为了保持本电动推动器冷却润滑系统内部气压的稳定,电动推动器能更好的工作,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ⅱ上还设置有减压孔8,所述减压孔8内置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一端位于控制电路密封盒ⅱ外并与大气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控制电路密封盒ⅱ内上部并与控制电路密封盒ⅱ内连通。所述泄压管的内径优选3-5毫米。有了泄压装置,避免了当本电动推动器冷却润滑系统内部气压过大时,润滑油从油封12向外泄露的现象,也避免了当本电动推动器冷却润滑系统内部气压过小时,水从油封12进入到电机内部的现象。

为了使本电动推动器冷却润滑系统的冷却效果更佳,所述回流管7外侧安装有散热片13。

一般情况下,推进器本体ⅰ与控制电路密封盒ⅱ之间的支撑管架,就是一根密封管,密封管里走着电线,这时可以把支撑管架作为回流管7。

本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控制电路密封盒ⅱ里的调速器控制电机转速以及电机的正反转,电线经过回流管7进到推进器本体的外壳1里与电机2电连接,电机通电后电机转子22旋转带动涡轮42旋转,润滑油受涡轮离心力从油接口41经过进油管6进到控制电路密封盒ⅱ内,再经过回流管7回到推进器本体ⅰ里,形成润滑油整个循环过程。

润滑油整个循环过程吸收的热通过推进器外壳扇热出去,因为推进器的外壳和外面水以及空气接触。

本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性能的测试实验数据:

以一个额定电压12v一千瓦电机为例作实验,经过冷却润滑系统用24v电压做对比实验(同一个电机),实验证明增加一倍的电压会产生约四倍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功率=电压*电流),当电压12v时,电机产生的功率:12v*84a=1000w;当电压24v时,电机产生的功率:24v*336a=8064w,可以看出使用了本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的电动推进器,电机增加了八倍的功率,所做的功作用到螺旋桨转速更高扭力更大。理论上要加大电机功率,只要加大电机通电电压就可实现,但前提必须是有一个可靠的冷却润滑系统。

本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巧妙利用了推进器的结构特点设计出润滑油(润滑油)循环,由推进器本身构成的润滑冷却系统,润滑油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有效的对推进器本体ⅰ里的电机、减速机、轴承、油封等以及控制电路密封盒ⅱ里的电路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吸收传递出去,由于润滑油又是一种天然的绝缘介质,可起到防氧化,防电气短路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的记载,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