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负荷单元参与需求响应的调控方法及弹性负荷单元与流程

文档序号:27493658发布日期:2021-11-22 15:2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弹性负荷单元参与需求响应的调控方法及弹性负荷单元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力负荷侧源网荷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弹性负荷单元参与需求响应的调控方法及弹性负荷单元。


背景技术:

2.电力负荷侧的供电网架结构主要基于交流电网,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燃气发电装置等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以及大功率充电桩、冲击负荷、直流负荷等新型负荷,均接入到交流电网中,直接与大电网进行能量交互。其中,分布式光伏的光伏组件通过逆变器接入交流电网,逆变器可实现光伏组件与电网的单向交直流变换,逆变器中控制器可执行mppt(最大功率追踪)或固定功率发电控制策略;储能系统通过变流器(pcs)实现电池与电网间的交直流转换,完成两者间的双向能量流动,并通过控制策略实现对电池系统的充放电管理、网侧负荷功率的跟踪、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及功率控制;直流充电桩内含交直流转换大功率电力电子模块,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电动汽车完成快速充电;直流负载通过交直流转换电源模块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后供家电使用;重要交流负荷直接接于交流电网,一般配置ups等备用电源防止电网停电。
3.电力用户参与电网组织的需求响应等电力辅助服务时,需要对不同的可调资源进行单独的控制(如空调系统、储能系统及充电桩等),且需求响应过程中各可调资源的响应相对独立,很难保证在不损失用电体验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负荷单元参与需求响应的调控方法和弹性负荷单元。所述交直流混合的用户侧的供电策略可以在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等电力辅助服务时使得可调节负荷更具弹性,最大限度释放响应能力,实现经济性和用能体验优化控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负荷单元参与需求响应调控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中实时或定时的可调节负荷的可调容量值,并将该可调容量值发送至需求响应服务平台;获取所述需求响应服务平台下发的需求响应指令;根据所述可调容量值和需求响应的经济奖励,判断是否响应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并反馈给所述需求响应服务平台;当判断响应所述需求响应指令时,执行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实现所述弹性负荷单元参与需求响应调控。
6.可选的,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中可调节负荷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直流负荷和交流负荷。
7.可选的,所述判断是否响应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具体包括:当所述可调容量值≥需求响应要求容量值,且所述需求响应经济奖励>参与需求响应增加费用时,参与本次需求响应;当所述可调容量值<需求响应要求容量值,或者所述需求响应经济奖励≤参与需求响应增加费用时,不参与本次需求响应。
8.可选的,执行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包括:
9.根据接收的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发出负荷调控指令,控制所述可调节负荷进行功率调整。
10.可选的,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包:所述弹性负荷单元调整功率值、调整时长及调整开始时间。
11.可选的,所述负荷调控指令包括:所述可调节负荷的负荷调整功率值、负荷调整时长及负荷调整开始时间。
12.可选的,获取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中实时或定时的可调节负荷的可调容量值,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值、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所述直流负荷和所述交流负荷的功率值中的一者或多者,实时或定时计算所述弹性负荷单元的可调容量值。
13.可选的,所述可调容量值分为可降容量值和可增容量值,其中可降容量值=所述储能单元的可放电功率值+所述直流负荷的可降功率值+所述交流负荷的可降功率值;可增容量值=所述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发电功率值+所述储能单元的可充电功率+所述直流负荷的可增功率值+所述交流负荷的可增功率值。
14.可选的,执行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具体包括:当所述需求响应指令为降低负荷时,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发出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储能单元放电,直到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止;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发出第二控制指令,调整降低所述直流负荷的功率值和所述交流负荷的功率值;若仍不满足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发出第三控制指令,根据有序用电原则切除部分可中断负荷。
15.可选的,执行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具体包括:当所述需求响应指令为升高负荷时,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小于第二预设值,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发出第四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充电,直到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止;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发出第五控制指令,调整升高所述直流负荷的功率值和所述交流负荷的功率值;若仍不满足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发出第六控制指令,降低所述分布式单元的发电功率。
16.通过本技术的方法,电力用户参与电网组织的需求响应等电力辅助服务时,不需要对不同的可调节负荷进行单独的控制(如空调系统、储能系统及充电桩等),且需求响应过程中各可调节负荷的响应根据需求响应改变其功率,可在不损失用电体验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
1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负荷单元,包括:能量路由器,用于获取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中实时或定时的可调节负荷的可调容量值,所述能量路由器具有至少一个端口且连接到公共电网,其中当判断参与本次需求响应时,执行所述需求响应指令;源网荷储智能控制终端,用于将所述可调容量值发送至需求响应服务平台,根据所述可调容量值获取需求响应服务平台下发的需求响应指令,根据所述可调容量值和需求响应的经济奖励,判断是否参与本次需求响应,并反馈给所述需求响应服务平台。
18.可选的,所述能量路由器包括:主控模块,用于根据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值、储能单元soc值、直流负荷和交流负荷的功率值中的一者或多者,实时或定时计算所述弹性负荷单元的可调容量值,以及根据接收的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发出负荷调控指令;功率
变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可调节负荷接入所述能量路由器的直流母线,以及响应所述负荷调控指令控制所述可调节负荷进行功率调整。
19.可选的,所述发出负荷调控指令,具体包括:当所述需求响应指令为降低负荷时,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所述主控模块发出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储能单元放电,直到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等于第一预设值为止;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所述主控模块发出第二控制指令,调整所述直流负荷的功率和所述交流负荷的功率;若仍不满足所述需求响应指令要求降低所述可调节负荷,则所述主控模块发出第三控制指令,根据有序用电原则切除部分可中断负荷。
20.可选的,发出负荷调控指令,还包括:当所述需求响应指令为升高所负荷时,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小于第二预设值,则所述主控模块发出第四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充电,直到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等于第二预设值为止;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所述主控模块发出第五控制指令,调整所述直流负荷的功率和所述交流负荷的功率;若仍不满足所述需求响应指令要求升高所述可调节负荷,则所述主控模块发出第六控制指令,降低所述分布式单元的发电功率。
21.可选的,至少两个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之间通过其各自的所述能量路由器的直流母线互连,以扩大所述弹性负荷单元。
22.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本技术的方法。
23.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和弹性负荷单元,根据源网荷储智能控制终端判断是否参与本次需求响应,通过能量路由器中的主控模块发出负荷调控指令,使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等电力辅助服务时可调节负荷更具弹性,最大限度释放响应能力,实现经济性和用能体验优化控制。
24.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26.图1是本发明的弹性负荷单元参与需求响应的方法流程图;
27.图2是本发明的是否参与需求响应判断的逻辑图;
28.图3是本发明的能量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弹性负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发明的弹性负荷单元的模块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的扩大弹性负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33.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简称dr)即电力需求响应的简称,是指当电力批发市
场价格升高或系统可靠性受威胁时,电力用户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诱导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者电力价格上升信号后,改变其固有的习惯用电模式,达到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而响应电力供应,从而保障电网稳定,并抑制电价上升的短期行为。它是需求侧管理(dsm)的解决方案之一。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是指用户根据收到的价格信号,包括分时电价(time of use pricing,tou)、实时电价(real time pricing,rtp)和尖峰电价(critical peak pricing,cpp)等,相应地调整电力需求。
34.图1是本发明的弹性负荷单元参与需求响应的方法流程图。
35.参见图1,在s101,获取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中实时或定时的可调节负荷的可调容量值,并将该可调容量值发送至需求响应服务平台。
36.根据实施例,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中可调节负荷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直流负荷和交流负荷;其中可调节负荷的可调容量值,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值、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所述直流负荷和所述交流负荷的功率值中的一者或多者。
37.根据实施例,所述可调容量值分为可降容量值和可增容量值。其中,可降容量值=所述储能单元的可放电功率值+所述直流负荷的可降功率值+所述交流负荷的可降功率值;可增容量值=所述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发电功率值+所述储能单元的可充电功率+所述直流负荷的可增功率值+所述交流负荷的可增功率值。
38.根据实施例,通过现有技术的电压互感器(pt)测量电压,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流(ct),能够实时或定时计算出所述弹性负荷单元的可调容量值。
39.在s103,获取所述需求响应服务平台下发的需求响应指令。
40.根据实施例,当实时或定时获取的可调节负荷的可调容量值被发送至需求响应服务平台后,该需求响应服务平台根据目前的该可调容量值对应地下发需求响应指令。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包括:所述弹性负荷单元调整功率值(例如降低所述可调节负荷功率值、升高所述可调节负荷功率值)、调整时长及调整开始时间。
41.在s105,根据所述可调容量值和需求响应的经济奖励,判断是否响应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并反馈给所述需求响应服务平台。
42.根据实施例,需求响应的经济奖励,是源网荷储智能控制终端(图1未示出)从需求响应平台更新的,或者经预先设置的。举例而言,浙江地区的削峰日前需求响应按照单次响应的出清价格、有效响应电量进行补贴,出清价格设置4元/千瓦时价格上限;填谷日前需求响应执行1.2元/千瓦时年度固定补贴单价。实时需求响应执行4元/千瓦时年度固定补贴单价。其中,判断是否响应需求响应指令,将在图2详细介绍。参与本次响应或者不参与本次响应的结果,都会反馈到需求响应服务平台上,为后续的数据统计服务。
43.在s107,当判断响应所述需求响应指令时,执行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实现所述弹性负荷单元参与需求响应调控。
44.根据实施例,执行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包括:根据接收的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发出负荷调控指令,控制所述可调节负荷进行功率调整。其中,所述负荷调控指令包括:所述可调节负荷的负荷调整功率值、负荷调整时长及负荷调整开始时间。根据以下策略进行:
45.(1)为保证清洁能源最大化消纳及分布式发电单元(光伏)低价电力的充分使用,尽量不减少光伏发电输出功率;
46.(2)为保证用电体验,尽量不要首先调整用电负荷功率;
47.根据接收的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发出负荷调控指令,控制所述可调节负荷进行功率调整,可以包括:
48.1.当所述需求响应指令要求降低负荷时:
49.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的主控模块向储能dc/dc转换模块发出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储能单元放电,若储能放电功率满足需求响应功率调整需求时,则不需再调整其他可调资源,直到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等于第一预设值为止;
50.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的主控模块向交、直流负荷转换模块发出第二控制指令,调整所述直流负荷的功率和所述交流负荷的功率。如调整直流充电桩等负荷的输出功率,或者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在不影响体感体验前提下降低空调系统输出功率;
51.若仍不满足所述需求响应指令要求降低所述可调节负荷,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发出第三控制指令,根据有序用电原则切除部分可中断负荷。其中,第一预设值可选地为10%,本技术在此不受限制,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2.2.当所述需求响应指令要求升高所述可调节负荷时:
53.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小于第二预设值,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主控模块向储能dc/dc转换模块发出第四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充电,若储能充电功率满足需求响应功率调整需求时,则不需再调整其他可调资源,直到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等于第二预设值为止;
54.若所述储能单元的soc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主控模块向交、直流负荷转换模块发出第五控制指令,调整所述直流负荷的功率和所述交流负荷的功率。如调整直流充电桩等负荷的输出功率,或者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在不影响体感体验前提下升高空调系统输出功率(需保证需求响应经济奖励大于多用电费支出);
55.若仍不满足所述需求响应指令要求升高所述可调节负荷,则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主控模块向光伏dc/dc转换模块发出第六控制指令,降低所述分布式单元的发电功率(需保证需求响应经济奖励大于光伏少发电量的电费损失)。其中第二预设值可选地为90%,本技术在此不受限制,第二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6.图2是本发明的是否参与需求响应判断的逻辑图。
57.如图2所示,根据实施例,判断是否参与本次需求响应具体包括:
58.在s201,开始判断,首先接收所述需求响应指令。
59.在s203,判断所述可调容量和需求响应要求容量值大小关系:如果所述可调容量小于需求响应要求容量值,则不参与本次响应;如果所述可调容量大于或者等于需求响应要求容量值,则继续判断,进入s205。
60.在s205,判断所述需求响应经济奖励和参与需求响应增加费用大小关系:如果所述需求响应经济奖励小于或者等于参与需求响应增加费用,则不参与本次响应s209;如果所述需求响应经济奖励大于参与需求响应增加费用,则输出参与本次响应s207。举例而言,浙江地区的削峰日前需求响应按照单次响应的出清价格、有效响应电量进行补贴,出清价格设置4元/千瓦时价格上限;填谷日前需求响应执行1.2元/千瓦时年度固定补贴单价。实
时需求响应执行4元/千瓦时年度固定补贴单价。
61.图3是本发明的能量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6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路由器的基本结构为:直流母线通过双向ac/dc变流器端口1与交流公网相连实现交直流转换,端口2为交流负载接口,该结构可减少交流负荷的交直流变换环节;端口3为直流电源接口,可与其他能量路由器直流母线互连扩展本发明的弹性负荷单元;端口4为储能接口,通过双向dc/dc变流器与直流母线相连,可将交流电网的电能储存;端口5为光伏接口,通过单向dc/dc变流器与直流母线相连,可将光伏发电的电能并网至交流电网,端口5不局限光伏发电,也可以为其他分布式发电单元(如风电发电单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等);端口6为直流负载接口,用于为低压直流电器供电;端口7为直流充电桩接口,直接为充电桩的dc/dc电能转换模块供电。
63.根据实施例,各端口对应的可调节负荷是指能够根据电价、激励或者交易信息,实现启停、调整运行状态或调整运行时段的需求侧用电设备、电源设备及储能设备。所述可调节负荷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直流负荷和交流负荷。具体而言包括工业企业生产负荷、生产辅助负荷、楼宇负荷、居民电器负荷及分散式储能、电动汽车等。夏季电网尖峰负荷持续攀高但持续时间很短,峰谷差居高不下,给电网稳定、经济运行带来很大挑战;同时在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出现节假日电网负备用容量不足等问题。在迎峰度夏(冬)期间,通过价格、激励、交易等机制利用可调节负荷有偿参与电网调峰,缓解时段性供需矛盾,为系统运行提供惯量支撑资源和调节能力,保障大电网稳定高效运行。
64.图4为本发明的弹性负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65.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包含“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可精准控制社会可中断的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解决清洁能源消纳过程中电网波动性等问题,提高大电网故障应对能力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广义柔性负荷,既包含自弹性负荷(可削减负荷)、可调节负荷(负荷聚合商)、可转移负荷,也包括源性负荷(储能、电动汽车)。本发明的弹性负荷单元利用负荷侧可调节资源,推动源网荷储互联,通过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电网调峰可以延缓电网高额投资,通过填谷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安全消纳,有效确保电网供需平衡,实现安全效率双提升,以更柔性更智慧的方式让电网更具“弹性”。
66.如图4所示,结合图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弹性负荷单元400的基本结构为:能量路由器401、源网荷储智能控制终端403和可调节负荷405。
67.根据实施例,在电能传递方面,可调节负荷405,如分布式发电单元(光伏)、储能系统、直流充电桩、交流负荷均通过功率变换模块(dc/ac、dc/dc变流器)接入能量路由器401的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401与交流公共电网单点相连。
68.根据实施例,在通信控制方面,弹性负荷单元400中的主控模块(图4未示出)可以控制并管理弹性负荷单元400内部潮流及能量,实现弹性负荷单元内部自平衡、自协调,也可与源网荷储智能控制终端403相连,实现与上级的需求响应服务平台407通信,接受电网调度,可参与电网组织的需求响应等电力辅助服务。
69.图5是本发明的弹性负荷单元的模块示意图。
70.参见图5,弹性负荷单元400包括能量路由器401、源网荷储智能控制终端403和可调节负荷405。
71.根据实施例,能量路由器401,用于获取所述弹性负荷单元中实时或定时的可调节
负荷的可调容量值,所述能量路由器401具有至少一个端口且连接到公共电网,其中当判断参与需求响应指令时,执行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其中能量路由器401具有至少一个端口和至少一个变流器,用于连接到公共电网以及提供直流母线连接各可调节负荷,包括主控模块5011、功率变换模块5013。其中功率变换模块5013还包括储能dc/dc转换模块5013a、交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b、直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c及分布式发电dc/dc转换模块5013d。
72.源网荷储智能控制终端403,用于将所述可调容量值发送至需求响应服务平台407,根据所述可调容量值获取需求响应服务平台407下发的需求响应指令,根据所述可调容量值和需求响应的经济奖励,判断是否参与需求响应指令,并反馈给所述需求响应服务平台407。
73.根据实施例,可调节负荷405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直流负荷和交流负荷。其中,分布式发电单元可以是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等,直流负荷可以是充电桩,交流负荷可以是变频中央空调,电冰箱等。
74.根据实施例,主控模块5011用于根据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值、储能单元soc值、直流负荷和交流负荷的功率值中的一者或多者,实时或定时计算所述弹性负荷单元的可调容量值,以及根据接收的所述需求响应指令,发出负荷调控指令。
75.功率变换模块5013用于将所述可调节负荷接入所述能量路由器的直流母线,以及响应所述负荷调控指令控制所述可调节负荷进行功率调整。其中储能dc/dc转换模块5013a、交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b、直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c及分布式发电dc/dc转换模块5013d用于接收主控模块5011的控制负荷调控指令,相对应的控制可调节负荷的功率。
76.根据实施例,利用储能单元进行需求响应指令响应,具体如下:
77.i)当需求响应指令要求降低负荷时,
78.若储能单元的soc大于第一预设值,则能量路由器主控模块5011向储能dc/dc转换模块5013a发出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储能单元放电,若储能单元放电功率满足负荷调控指令的功率调整需求时,则不需再调整其他可调资源,直到储能单元soc等于第一预设值为止;
79.若储能单元soc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则能量路由器主控模块5011向交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b、直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c发出第二控制指令,调整充电桩等负荷的输出功率,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在不影响体感体验前提下降低空调系统输出功率;
80.若仍不满足需求响应功率调整需求,则能量路由器主控模块5011向交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b、直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c发出第三控制指令,根据有序用电原则切除部分可中断负荷。其中,第一预设值可选地为10%,本技术在此不受限制,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81.ii)当需求响应要求升高负荷时,
82.若储能单元soc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能量路由器主控模块5011向储能dc/dc转换模块5013a发出第四控制指令,控制储能单元充电,若储能充电功率满足负荷调控指令的功率调整需求时,则不需再调整其他可调资源,直到储能单元soc值等于第二预设值为止;
83.若储能单元的soc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能量路由器主控模块5011向交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b、直流负荷转换模块5013c发出第五控制指令,调整充电桩等负荷的输出功率,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在不影响体感体验前提下升高空调系统输出功率(需保证需求响应经济奖励大于多用电费支出);
84.若仍不满足需求响应功率调整需求,则能量路由器主控模块5011向分布式发电dc/dc转换模块5013d发出第六控制指令,降低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发电功率(需保证需求响应经济奖励大于光伏少发电量的电费损失)。其中第二预设值可选地为90%,本技术在此不受限制,第二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85.图6为本发明的扩大弹性负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86.参见图6,根据实施例,两个弹性负荷单元通过能量路由器的直流母线互连,形成扩大的弹性负荷单元。t1、t2台区可以实现柔性互联、容量互济、扩大清洁能源发电就地消纳:当t1变压器满载时,t1台区负荷可由t2变压器通过低压能量路由器直流母线供电,反之亦然;当t1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过多,本台区无法消纳时,可通过能量路由器直流母线将多余的清洁电力存储于t2台区的储能系统或为t2台区负荷供电,反之亦然。
8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方法。
8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本发明的方法。
89.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和弹性负荷单元,根据源网荷储智能控制终端判断是否参与本次需求响应,通过能量路由器中的主控模块发出负荷调控指令,使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等电力辅助服务时可调节负荷更具弹性,最大限度释放响应能力,实现经济性和用能体验优化控制。
90.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

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91.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92.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93.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94.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95.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96.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

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97.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9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