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05354发布日期:2021-10-09 13:5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配电、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气柜。


背景技术:

2.现代社会中,电气柜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电气柜是由钢等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元器件、设备正常工作的柜子。电气柜用途广泛,可用于化工行业、环保行业、电力行业、冶金行业、消防行业、安全监控行业、交通行业等。从使用环境的角度来划分,电气柜也可分为室内电气柜与户外电气柜。户外电气柜,顾名思义,其设置在户外,户外环境相对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配置相应的散热、防进水、防撞击、防沙尘、防雷电等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气柜,适用于户外,配置有直晒防护结构与主动散热结构,能够充分保障散热效果,使其内部温度不会过高,此外,还配置有直吹防护结构及进、排气滤网结构,在起到防尘功能的同时,还能更好地维持滤网的通气性,且能提升散热气流的稳定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气柜,包括主柜、顶罩、底架及散热结构;所述底架与地面固定,主柜与底架固定,主柜与地面间距大于0.3米,主柜内设有横断板,横断板将主柜内部隔成上过渡腔及下设备腔,上过渡腔处在下设备腔上方,横断板上设有过渡进气孔;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风机、若干进气风口、若干与进气风口一一对应的进气滤网及至少一个排气风口,进气风口设置在主柜侧壁上,进气风口连通上过渡腔,进气滤网设置在对应的进气风口上,排气风口设置在主柜底部,排气风口连通下设备腔,排气风口上设有排气滤网,散热风机固定在下设备腔内,散热风机的进气端与过渡进气孔对接;所述主柜呈圆筒状,主柜轴线竖直,各进气风口沿主柜周向均匀分布,顶罩包括竖罩筒及封住竖罩筒上端的横罩板,所有进气风口均处在竖罩筒内,主柜顶部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与横罩板固定,竖罩筒上端、横断板及竖罩筒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5.作为优选,还包括强力风机及集气管路;所述上过渡腔内设有可对着各进气滤网吹气的吹气内管,主柜上设有穿过主柜顶部的吹气中管,集气管路包括集气主管及若干与排气滤网一一对应的集气支管,集气主管一端为聚拢端,集气主管另一端为集出端,集气支管处在下设备腔内,集气支管一端朝向对应的排气滤网,集气支管另一端连通聚拢端;集出端、强力风机的进气端、强力风机的排气端、吹气中管及吹气内管依次连通;所述散热风机的排气方向朝下,上过渡腔内设有可被散热风机的排气气流吹动的应变板、与散热风机的机壳滑动连接的应变滑杆及与主柜固定的应变支撑件,应变滑杆滑动方向竖直,应变滑杆下端与应变板固定,散热风机下方设有应变上限位环,所有应变滑杆均与应变
上限位环固定,应变支撑件上设有应变下限位筒及轴线竖直的应变弹簧,应变下限位筒下端与应变支撑件顶部固定,应变弹簧上端与应变板底部固定,应变弹簧下端与应变支撑件顶部固定,散热风机、应变上限位环、应变板、应变下限位筒及应变支撑件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散热风机包含在一个散热电路中,散热电路还包括第一上触体、第一下触体及第一导电触条,应变板底部设有第一绝缘杆,第一绝缘杆连接第一导电触条,应变板、第一上触体及第一下触体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强力风机包含在一个强力电路中,强力电路还包括强力上触体、强力下触体及强力导电触条,应变板底部设有强力绝缘杆,强力绝缘杆连接强力导电触条,应变板、强力上触体及强力下触体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当应变板底部接触应变下限位筒顶部时,第一导电触条接触第一上触体,第一导电触条接触第一下触体,强力导电触条与强力上触体分离,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下触体,散热风机、第一上触体、第一导电触条及第一下触体依次串联;当应变上限位环接触散热风机的机壳时,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上触体,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下触体,第一导电触条接触第一上触体,第一导电触条与第一下触体分离,强力风机、强力上触体、强力导电触条及强力下触体依次串联。
6.作为优选,所述吹气中管与主柜同轴布置,吹气内管水平布置,吹气内管两端封闭吹气内管顶部设有套设在吹气中管外的过渡管,过渡管下端与吹气内管内部连通,过渡管与吹气中管转动密封配合,过渡管上端固定有与吹气中管转动连接的转动圈,吹气内管侧壁上设有吹气孔,吹气孔轴线水平,吹气孔轴线与吹气中管轴线分离,吹气内管上设有与吹气孔同轴布置的锥管,锥管一端为小径端,锥管另一端为大径端,小径端内径小于大径端内径,小径端与吹气孔对接。
7.作为优选,所述应变支撑件为一封闭罐,封闭罐上设有穿过封闭罐顶部且与封闭罐顶部密封固定的引流主管,引流主管竖直布置,应变板为一环形板,引流主管穿过应变板的中心孔,引流主管穿过应变上限位环的中心孔,散热风机的风机轴上同轴固定有引流主轴,引流主轴竖直布置,引流主管内设有引流内封板,引流内封板上设有与引流内封板转动密封配合的引流副轴,引流副轴上设有引流轴承、引流浮体及至少一个引流叶轮,引流叶轮与引流副轴同轴固定,引流叶轮处在引流主管内,引流副轴与引流轴承内圈固定,引流轴承外圈与引流主管固定,散热风机的风机轴、引流主轴、引流主管上端、引流轴承、封闭罐上端、引流内封板、引流浮体及引流主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引流主轴与引流主管上端之间设有传动离合器,传动离合器包括上半离合体及下半离合体,上半离合体与引流主轴下端固定,下半离合体与引流副轴上端固定,引流主管下端设有若干与封闭罐底部连接的支撑杆,引流主管侧壁上设有上油侧孔,封闭罐侧壁上设有下油侧孔,下油侧孔、引流内封板、上油侧孔及任一引流叶轮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下设备腔内设有自动油箱,自动油箱内设有与自动油箱滑动连接的自动浮体及处在自动浮体上方的浮体限位体,自动浮体滑动方向竖直,浮体限位体与自动油箱固定,自动油箱最低点所处位置高于封闭罐最高点所处位置,自动油箱顶部设有上油孔,自动油箱底部设有下油孔,上油孔通过上油管连通至上油侧孔,下油孔通过下油管连通至下油侧孔,下油管上设有下油电磁阀;
所述散热电路还包括第二上触体、第二下触体及第二导电触条,自动浮体上设有第二绝缘杆,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导电触条,第二上触体、第二下触体及自动浮体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封闭罐顶部设有封闭进气单向阀及封闭出气单向阀,自动油箱顶部设有自动进气单向阀及自动出气单向阀,下油电磁阀串联在散热电路中,下油电磁阀得电常闭,下油电磁阀失电常开;当自动浮体接触浮体限位体时,第二导电触条接触第二上触体,第二导电触条与第二下触体分离;当自动浮体接触自动油箱底部时,下油电磁阀、散热风机、第二上触体、第二导电触条及第二下触体依次串联。
8.作为优选,所述上半离合体包括与引流主轴同轴固定的上离合环,上离合环上设有若干开口于上离合环下端的上离合槽,各上离合槽沿上离合环周向均匀分布,下半离合体包括与引流主轴同轴布置的下离合环板,下离合环板上端设有若干与上离合槽一一对应的下离合块,下离合环板直径大于引流主管内径,下离合环板处在引流主管上方;当下离合块上端处在对应的上离合槽内时,所有引流叶轮均处在引流主管内,最下方的一个下引流叶轮与引流主管下端的竖直距离小于2厘米。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户外,配置有直晒防护结构与主动散热结构,能够充分保障散热效果,使其内部温度不会过高,此外,还配置有直吹防护结构及进、排气滤网结构,在起到防尘功能的同时,还能更好地维持滤网的通气性,且能提升散热气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6是图2中d处的放大图;图7是图2中e处的放大图;图8是图7中f处的放大图;图9是图7中g处的放大图;图10是图7中h处的放大图;图11是图7中i处的放大图;图12是图7中j处的放大图;图13是本发明自动油箱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上半离合体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下半离合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11.附图标记:主柜1、上过渡腔1a、下设备腔1b、横断板11、过渡进气孔11a、顶罩2、竖罩筒21、横罩板22、支撑架23、底架3、第一上触体4.1、第一下触体4.2、第一导电触条4.3、第一绝缘杆4.4、第二上触体4.5、第二下触体4.6、第二导电触条4.7、第二绝缘杆4.8、散热风
机41、进气滤网42、强力上触体5.1、强力下触体5.2、强力导电触条5.3、强力绝缘杆5.4、强力风机51、吹气内管52、吹气孔52a、过渡管521、转动圈522、吹气中管53、集气主管54、集气支管55、锥管56、应变板61、应变滑杆62、应变支撑件63、引流主管631、引流内封板632、引流副轴633、引流轴承634、引流浮体635、引流叶轮636、应变上限位环64、应变下限位筒65、应变弹簧66、引流主轴67、支撑杆68、上半离合体71、上离合槽71a、上离合环711、下半离合体72、下离合环板721、下离合块722、自动油箱8、自动浮体81、浮体限位体82、上油管83、下油管84、下油电磁阀85。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13.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气柜,包括主柜1、顶罩2、底架3及散热结构;所述底架与地面固定,主柜与底架固定,主柜与地面间距大于0.3米,主柜内设有横断板11,横断板将主柜内部隔成上过渡腔1a及下设备腔1b,上过渡腔处在下设备腔上方,横断板上设有过渡进气孔11a;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风机41、若干进气风口、若干与进气风口一一对应的进气滤网42及至少一个排气风口,进气风口设置在主柜侧壁上,进气风口连通上过渡腔,进气滤网设置在对应的进气风口上,排气风口设置在主柜底部,排气风口连通下设备腔,排气风口上设有排气滤网,散热风机固定在下设备腔内,散热风机的进气端与过渡进气孔对接;所述主柜呈圆筒状,主柜轴线竖直,各进气风口沿主柜周向均匀分布,顶罩包括竖罩筒21及封住竖罩筒上端的横罩板22,所有进气风口均处在竖罩筒内,主柜顶部固定有支撑架23,支撑架与横罩板固定,竖罩筒上端、横断板及竖罩筒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14.各种电气元件、设备安装在下设备腔内,工作时,散热风机工作,外界气体通过各进气风口(进气滤网)被吸入上过渡腔,然后经过渡进气孔进入下设备腔,最终从各排气风口(排气滤网)排出,该过程中,电气部件产生的热量被流动的气体(散热气流)带走,实现有效散热,而沙尘会慢慢附着、累积在进气滤网上。
15.顶罩可以避免主柜顶部受到直晒,还可以防止雨水、冰雹等直接冲击主柜顶部。顶罩中的竖罩筒从侧方遮挡各进气风口(进气滤网),从而当刮大风时,大风不能直接灌入进气风口,从而大风带起的沙尘也不能轻松、直接地到达进气滤网处,从而可极大地延长进气滤网的正常工作时长。若是没有竖罩筒从侧方遮挡各进气风口,则沙尘附着到进气滤网表面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被散热气流携带着的沙尘,达到进气滤网表面后,大部分沙尘掉落、脱离进气滤网表面,少部分沙尘则附着到进气滤网表面,第二种途径是大风刮起沙尘,并将一部分沙尘直接“打”到进气滤网表面,由于第二种途径中携带沙尘的气流更猛烈,所以将沙尘“压在”进气滤网表面、“卡入”进气滤网网孔的能力也就越强,沙尘相对更容易最终附着到进气滤网上。而有了竖罩筒从侧方遮挡各进气风口,大风无法将沙尘直吹到进气滤网处,散热气流携带沙尘的能力远小于大风,所以相对而言,进气滤网处的沙尘会明显减少,所以可极大地延长进气滤网的正常工作时长。
16.说明:进气滤网堵塞面积较大时,通气散热能力会明显下降,此时进气滤网需要得到清理,否则就会导致整个散热系统处在效率低下的不正常状态。至于进气滤网堵塞到什
么程度可认定为“不正常”,则可以根据经验或通过试验自行设定(这不需要很精确,因为通常都是冗余设计)。举个例子,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进气端总口径大于或等于x时散热气流能保障本发明正常散热,而所有进气滤网网孔的总口径为2x,则当进气滤网“总堵塞率”超过百分之五十(简单理解的话,即所有进气滤网网孔被堵塞部分的总口径超过了所有进气滤网初始的网孔总口径的百分之五十,就可认定为“不正常”。
17.还包括强力风机51及集气管路;所述上过渡腔内设有可对着各排气滤网吹气的吹气内管52,主柜上设有穿过主柜顶部的吹气中管53,集气管路包括集气主管54及若干与排气滤网一一对应的集气支管55,集气主管一端为聚拢端,集气主管另一端为集出端,集气支管处在下设备腔内,集气支管一端朝向对应的排气滤网,集气支管另一端连通聚拢端;集出端、强力风机的进气端、强力风机的排气端、吹气中管及吹气内管依次连通;所述散热风机的排气方向朝下,上过渡腔内设有可被散热风机的排气气流吹动的应变板61、与散热风机的机壳滑动连接的应变滑杆62及与主柜固定的应变支撑件63,应变滑杆滑动方向竖直,应变滑杆下端与应变板固定,散热风机下方设有应变上限位环64,所有应变滑杆均与应变上限位环固定,应变支撑件上设有应变下限位筒65及轴线竖直的应变弹簧66,应变下限位筒下端与应变支撑件顶部固定,应变弹簧上端与应变板底部固定,应变弹簧下端与应变支撑件顶部固定,散热风机、应变上限位环、应变板、应变下限位筒及应变支撑件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散热风机包含在一个散热电路中,散热电路还包括第一上触体4.1、第一下触体4.2及第一导电触条4.3,应变板底部设有第一绝缘杆4.4,第一绝缘杆连接第一导电触条,应变板、第一上触体及第一下触体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强力风机包含在一个强力电路中,强力电路还包括强力上触体5.1、强力下触体5.2及强力导电触条5.3,应变板底部设有强力绝缘杆5.4,强力绝缘杆连接强力导电触条,应变板、强力上触体及强力下触体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当应变板底部接触应变下限位筒顶部时,第一导电触条接触第一上触体,第一导电触条接触第一下触体,强力导电触条与强力上触体分离,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下触体,散热风机、第一上触体、第一导电触条及第一下触体依次串联;当应变上限位环接触散热风机的机壳时,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上触体,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下触体,第一导电触条接触第一上触体,第一导电触条与第一下触体分离,强力风机、强力上触体、强力导电触条及强力下触体依次串联。
18.本发明工作时,会不断有沙尘附着到进气滤网外表面上,从而不断提升进气滤网堵塞面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进气滤网堵塞面积越大,其通气面积(通气口径)就越小,散热风机的排气气流对应变板的下压力就越小。正常情况下,散热风机的排气气流是能保障“应变板底部接触应变下限位筒顶部”的,此时“强力导电触条与强力上触体分离”,强力电路断路,强力风机不工作。而当进气滤网堵塞到一定程度后,应变板开始上升,直至某一时刻,“应变上限位环接触散热风机的机壳”,此时,第一导电触条与第一下触体分离,散热风机停止工作,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上触体,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下触体,强力风机开始工作,并且强力风机的抽风、送风能力远远强于散热风机(以下,我们将强力风机工作产生的气流称为“强力气流”,以便与“散热气流”做一个区分),强力风机产生的强力气流通
过吹气中管以及“可对着各进气滤网吹气的吹气内管”送出,从而,强力气流不仅实现了散热功能,还可以对附着在进气滤网上的沙尘进行强力清理。
19.此外,可以设置与强力风机配套的报警装置,当强力风机工作后,说明原本附着在进气滤网上的沙尘已经过多(影响正常散热)了,此时启动强力风机,属于应急方式,不宜长时间保持,所以,维护人员可前往干预,重新切换回散热风机工作、强力风机停机的状态(当维护人员到达后,由于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原本堵塞严重的进气滤网已被强力气流清理干净了)。
20.所述吹气中管与主柜同轴布置,吹气内管水平布置,吹气内管两端封闭吹气内管顶部设有套设在吹气中管外的过渡管521,过渡管下端与吹气内管内部连通,过渡管与吹气中管转动密封配合,过渡管上端固定有与吹气中管转动连接的转动圈522,吹气内管侧壁上设有吹气孔52a,吹气孔轴线水平,吹气孔轴线与吹气中管轴线分离,吹气内管上设有与吹气孔同轴布置的锥管56,锥管一端为小径端,锥管另一端为大径端,小径端内径小于大径端内径,小径端与吹气孔对接。
21.本方案中,强力气流进入吹气内管后,再从吹气孔、锥管喷出,这有几个优点,第一,锥管有“扩口”效果,可以让强力气流更好地覆盖进气滤网,此外,当强力气流从锥管喷出时,由于气体的反推,转动圈、过渡管、吹气内管及锥管会一起沿着吹气中管轴线转动起来,从而可以对各进气滤网依次进行良好地清理(避免吹气总口径过大而导致的气流强度不足,影响清理效果)。
22.所述应变支撑件为一封闭罐,封闭罐上设有穿过封闭罐顶部且与封闭罐顶部密封固定的引流主管631,引流主管竖直布置,应变板为一环形板,引流主管穿过应变板的中心孔,引流主管穿过应变上限位环的中心孔,散热风机的风机轴上同轴固定有引流主轴67,引流主轴竖直布置,引流主管内设有引流内封板632,引流内封板上设有与引流内封板转动密封配合的引流副轴633,引流副轴上设有引流轴承634、引流浮体635及至少一个引流叶轮636,引流叶轮与引流副轴同轴固定,引流叶轮处在引流主管内,引流叶轮的导流方向为由引流主管外经过引流主管下端至引流主管内,引流副轴与引流轴承内圈固定,引流轴承外圈与引流主管同轴固定,散热风机的风机轴、引流主轴、引流主管上端、引流轴承、封闭罐上端、引流内封板、引流浮体及引流主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引流主轴与引流主管上端之间设有传动离合器,传动离合器包括上半离合体71及下半离合体72,上半离合体与引流主轴下端固定,下半离合体与引流副轴上端固定,引流主管下端设有若干与封闭罐底部连接的支撑杆68,引流主管侧壁上设有上油侧孔,封闭罐侧壁上设有下油侧孔,下油侧孔、引流内封板、上油侧孔及任一引流叶轮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下设备腔内设有自动油箱8,自动油箱内设有与自动油箱滑动连接的自动浮体81及处在自动浮体上方的浮体限位体82,自动浮体滑动方向竖直,浮体限位体与自动油箱固定,自动油箱最低点所处位置高于封闭罐最高点所处位置,自动油箱顶部设有上油孔,自动油箱底部设有下油孔,上油孔通过上油管83连通至上油侧孔,下油孔通过下油管84连通至下油侧孔,下油管上设有下油电磁阀85;所述散热电路还包括第二上触体4.5、第二下触体4.6及第二导电触条4.7,自动浮体上设有第二绝缘杆4.8,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导电触条,第二上触体、第二下触体及自动浮体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所述封闭罐顶部设有封闭进气单向阀及封闭出气单向阀,自动油箱顶部设有自动进气单向阀及自动出气单向阀,下油电磁阀串联在散热电路中,下油电磁阀得电常闭,下油电磁阀失电常开;当自动浮体接触浮体限位体时,第二导电触条接触第二上触体,第二导电触条与第二下触体分离;当自动浮体接触自动油箱底部时,散热风机、第二上触体、第二导电触条及第二下触体依次串联。
23.封闭进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外界经封闭进气单向阀至封闭罐内,封闭出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封闭罐内经封闭出气单向阀至外界;自动进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外界经自动进气单向阀至自动油箱内,自动出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自动油箱内经自动出气单向阀至外界。
24.本方案中,自动油箱内、封闭罐内(引流主管外)、引流主管内(引流内封板下方)是有一定量的液压油的,本发明散热风机正常工作时,自动油箱内的液压油液位高于浮体限位体下端,自动浮体接触浮体限位体,引流主管内有一定量的液压油,上半离合体与下半离合体分离。
25.前文有言,当进气滤网堵塞到一定程度后,应变板开始上升,直至某一时刻,“应变上限位环接触散热风机的机壳”,此时,第一导电触条与第一下触体分离(散热电路断路),散热风机停止工作,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上触体,强力导电触条接触强力下触体,强力风机开始工作,而此时,本方案中,自动浮体接触浮体限位体,第二导电触条接触第二上触体,第二导电触条与第二下触体分离。
26.散热电路断路,下油电磁阀失电常开(下油电磁阀串联在散热电路中),如此一来,自动油箱内的一部分液压油经下油孔、下油管、下油侧孔进入封闭罐内,由于封闭罐内下部与引流主管下端是通的,所以引流主管内的液位也会上升,从而引流浮体和引流副轴、下半离合体一起上升,之后的某一时刻,自动浮体下降至接触自动油箱底部(此时自动油箱内的液压油所能提供的浮力已不能让自动浮体离开自动油箱底部),此时散热风机、第二上触体、第二导电触条及第二下触体依次串联,散热风机再次启机工作(刚启机的一小段时间内,散热风机转速还未完全起来,所以应变板虽然开始下移,但强力导电触条还继续接触强力上触体)。接上文中“引流浮体和引流副轴、下半离合体一起上升”,当下半离合体上升到一定位置后,下半离合体与上半离合体相接,引流主轴通过上半离合体、下半离合体带动引流副轴、引流叶轮转动,引流叶轮开始“抽油”,一部分液压油从引流主管外经过引流主管下端至引流主管内,引流主管内的一部分液压油经上油侧孔、上油管、上油孔进入自动油箱内,引流主管内的液位逐渐降低、自动油箱内的液位逐渐升高,而在上述过程中,散热风机转速在某一时刻已达到峰值,应变板底部接触应变下限位筒顶部,强力导电触条与强力上触体分离,强力电路断路,强力风机停机。而在强力风机停机之前,有一段时间内,散热风机和强力风机是同时处在工作状态的,该时间段内,强力风机主导主柜内的气流走向,散热风机对主柜内的气流走向影响相对较小。强力风机停机后,下半离合体与上半离合体还处在相接状态,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引流叶轮继续“抽油”,液压油继续从引流主管外经过引流主管下端至引流主管内,引流主管内的一部分液压油经上油侧孔、上油管、上油孔进入自动油箱内,接下去的某一时刻,下半离合体与上半离合体分离,再之后某一时刻待,下半离合
体、引流副轴、引流叶轮停止转动(下半离合体与上半离合体刚分离时,因惯性,下半离合体、引流副轴、引流叶轮还能转动一会),此时相当于本发明重回最初的正常工作状态,自动油箱内的液压油液位再次回到高于浮体限位体下端的位置。
27.所述上半离合体包括与引流主轴同轴固定的上离合环711,上离合环上设有若干开口于上离合环下端的上离合槽71a,各上离合槽沿上离合环周向均匀分布,下半离合体包括与引流主轴同轴布置的下离合环板721,下离合环板上端设有若干与上离合槽一一对应的下离合块722,下离合环板直径大于引流主管内径,下离合环板处在引流主管上方;当下离合块上端处在对应的上离合槽内时,所有引流叶轮均处在引流主管内,最下方的一个下引流叶轮与引流主管下端的竖直距离小于2厘米。
28.前文有言,当下半离合体上升到一定位置后,下半离合体与上半离合体“相接”。上半离合体与下半离合体的“相接”方式分两种,一种为下半离合体上升,某一时刻,下离合块上端进入对应的上离合槽内,上半离合体带动下半离合体转动,即实现“相接”,另一种为下半离合体上升,某一时刻,下离合块上端顶住上半离合体下端,此时,上半离合体仅靠摩擦力带动下半离合体,上半离合体转速大于下半离合体转速,但由于下半离合体还有上升趋势,所以当上半离合体与下半离合体转动到“下离合块达到对应的上离合槽下方,且下离合块上端不接触上半离合体下端”时,下半离合体上端就可以进入对应的上离合槽内,从而实现“相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