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2463发布日期:2021-09-18 01:5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利用太阳能提供能源,由太阳能板获取光能并转化为电能后,为设备的蓄电池进行充电,为了保护蓄电池、防止过充电,在绝大部分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均包含了充电控制器,其最基本功能为当蓄电池饱满时切断充电电流,然而,目前的充电控制器只能针对蓄电池的电量来控制充电和放电,而无法针对充电控制器的温度进行控制,这就导致在长时间充电或者长时间在户外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充电控制器内部或者外部温度较高时,还继续对蓄电池快速充电,使充电控制器的温度继续升高,容易对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造成损害,且充电控制器的使用寿命短,因此,有必要制作出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用于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包括上壳、下壳、底板和电路板,上壳固定在下壳上方,下壳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底板固定在下壳底部且对应于安装孔,电路板安装在底板上,还包括接口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内温检测模块和外温检测模块,接口模块固定在下壳上,接口模块一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对应在下壳的表面,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固定在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显示模块一端和控制模块一端均对应在上壳的表面,内温检测模块固定在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外温检测模块固定在下壳上,外温检测模块一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对应在下壳的表面。
6.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下壳底部外侧设有凸耳,凸耳上设有螺丝孔,凸耳在下壳的两侧各设置两组。
7.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底板底部设有多组凸台,相邻的凸台之间形成散热槽。
8.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接口模块包括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的pv正极接口、pv负极接口、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pv正极接口、pv负极接口、电池正极接口、电池负极接口、负载正极接口和负载负极接口的一端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对应在下壳的表面。
9.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显示模块上设有lcd显示屏,lcd显示屏对应在上壳的上表面。
10.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内温检测模块采用热敏电阻传感器。
11.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固定在电路板上的pv反接检测模块和电池反
接检测模块,pv反接检测模块分别与电路板、pv正极接口和pv负极接口电性连接,电池反接检测模块分别与电路板、电池正极接口和电池负极接口电性连接。
12.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wifi模块和网线接头,wifi模块固定在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网线接头一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对应在下壳的表面。
13.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usb模块,usb模块固定在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usb模块上设有两组usb接口,两组usb接口对应在上壳的上表面。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在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上设置内温检测模块和外温检测模块,分别用于监测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内部和外部温度,从而相应地对蓄电池的充电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防止温度过高而损坏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提高使用寿命。
16.(2)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散热槽,使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内部的热量尽快地分散到外部,提高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散热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17.(3)通过pv反接检测模块和电池反接检测模块,在pv正极接口、pv负极接口、电池正极接口和电池负极接口出现错误连接时,能够通过显示模块提醒用户,防止由于接线错误而导致太阳能充电控制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藏上壳后的俯视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01、上壳;02、下壳;021、凸耳;03、底板;031、凸台;032、散热槽;04、电路板;05、接口模块;051、pv正极接口;052、pv负极接口;053、电池正极接口;054、电池负极接口;055、负载正极接口;056、负载负极接口;06、显示模块;061、lcd显示屏;07、控制模块;08、内温检测模块;09、外温检测模块;10、pv反接检测模块;11、电池反接检测模块;12、wifi模块;13、网线接头;14、usb模块;141、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至3所示,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包括上壳01、下壳02、底板03、电路板04、接口模块05、显示模块06、控制模块07、内温检测模块08、外温检测模块09、pv反接检测模块10、电池反接检测模块11、wifi模块12、网线接头13和usb模块14。
25.所述上壳01通过螺丝固定在下壳02上方,下壳02底部外侧设有凸耳021,凸耳021上设有螺丝孔,凸耳021在下壳02的两侧各设置两组,通过凸耳021可方便对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进行安装,下壳02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底板03固定在下壳02底部且对应于安装孔,底板03底部设有多组凸台031,相邻的凸台031之间形成散热槽032,凸台031有利于将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内部的热量吸收,并通过散热槽032将热量分散到外部,所述电路板04安装在底板03上。
26.所述接口模块05固定在下壳02上,接口模块05一端与电路板04电性连接,另一端
对应在下壳02的表面,接口模块05包括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的pv正极接口051、pv负极接口052、电池正极接口053、电池负极接口054、负载正极接口055和负载负极接口056,pv正极接口051、pv负极接口052、电池正极接口053、电池负极接口054、负载正极接口055和负载负极接口056的一端分别与电路板04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对应在下壳02的表面,太阳能板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pv正极接口051和pv负极接口052,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电池正极接口053和电池负极接口054,电器设备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负载正极接口055和负载负极接口056,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可以使太阳能板上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为蓄电池进行充电,或者为其他电器设备提供电能。
27.所述显示模块06和控制模块07固定在电路板04上且与电路板04电性连接,显示模块06一端和控制模块07一端均对应在上壳01的表面,显示模块06上设有lcd显示屏061,lcd显示屏061对应在上壳01的上表面,采用lcd显示屏061,屏幕无闪烁,显示效果更好。
28.所述内温检测模块08固定在电路板04上且与电路板04电性连接,外温检测模块09固定在下壳02上,外温检测模块09一端与电路板04电性连接,另一端对应在下壳02的表面,在本设计中,内温检测模块08采用热敏电阻传感器,通过热敏电阻传感器探测到温度变化引起的阻值变化后,电路板04读取相关数据变化而开启或关闭降载恒流,使电压和电流下降,防止太阳能充电控制器温度过高,提高使用寿命,所述外温检测模块09能够检测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外部实际环境温度,并反馈给电路板04,当外部温度变化时能够调节浮充电压,使得充电器可以正常的给电池充电。
29.所述pv反接检测模块10分别与电路板04、pv正极接口051和pv负极接口052电性连接,电池反接检测模块11分别与电路板04、电池正极接口053和电池负极接口054电性连接,通过pv反接检测模块10和电池反接检测模块11,在pv正极接口051、pv负极接口052、电池正极接口053和电池负极接口054出现错误连接时,能够通过显示模块06提醒用户,防止由于接线错误而导致太阳能充电控制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30.所述wifi模块12固定在电路板04上且与电路板04电性连接,通过wifi模块12,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能够与电子设备无线连接,将数据传输到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上,并通过应用程序控制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31.所述网线接头13一端与电路板04电性连接,另一端对应在下壳02的表面,通过所述网线接头13,也可将电子设备与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进行有线连接。
32.所述usb模块固定在电路板04上且与电路板04电性连接,usb模块14上设有两组usb接口141,两组usb接口141对应在上壳01的上表面,通过usb接口141,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能够通过usb数据线为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3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4.太阳能板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pv正极接口051和pv负极接口052,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电池正极接口053和电池负极接口054,电器设备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负载正极接口055和负载负极接口056,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可以使太阳能板上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为蓄电池进行充电,或者为其他电器设备提供电能,通过热敏电阻传感器探测到温度变化引起的阻值变化后,电路板04读取相关数据变化而开启或关闭降载恒流,使电压和电流下降,防止太阳能充电控制器温度过高,提高使用寿命,外温检测模块09能够检测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外部实际环境温度,并反馈给电路板04,当外部温度变化时能够调节
浮充电压,使得充电器可以正常的给电池充电。
35.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