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及车载配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0094发布日期:2021-11-16 00:3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及车载配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及车载配电单元。


背景技术:

2.随着节能减排的大力推行,以及控制大气污染的需求日益增长,新能源汽车逐渐在市场上实现商用,而其中电动汽车更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电动汽车中车载配电单元(pdu)是电动汽车动力单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动汽车中各主要用电单元都是通过车载配电单元(pdu)模块进行电能分配的。在车载配电单元(pdu)中,功率线缆需要跨区域走线,因此功率线缆走线结构的布局对走线起着重要作用。
3.车载配电单元(pdu)一般设计成密闭的金属盒体,功率线缆走线时不允许出现应力,并且功率线缆在车载配电单元(pdu)的盒体内的走线空间有限,因而在有限的空间里功率线缆的走线对走线结构的布局要求非常高。
4.常规的车载配电单元(pdu)功率线缆走线如图1

5所示,线缆走线时需要穿过腔壁,且配电单板的背面对应的(走线腔的底部的)布线需穿越垂直方向的腔体内空间并延伸至配电单板的正面安装,安装程序复杂,且配电单板的正面区域空间有限导致接线端口数量受限、接线端口之间较拥挤,同时在盒体内有限、狭小空间中走线比较困难,线缆固定操作空间小,且线缆往往需要进行弯曲,此时线缆可能会积累应力。导致人工成本高,装配复杂。
5.因此,现有的车载配电单元的功率线缆的走线需要穿过腔壁导致其在狭小的盒体内空间操作困难导致人工成本高、装配复杂且线缆容易弯曲出现应力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车载配电单元的功率线缆的走线需要穿过腔壁导致其在狭小的盒体内空间操作困难导致人工成本高、装配复杂且线缆容易弯曲出现应力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包括盒体,盒体设有将盒体分隔成配电腔和走线腔的腔壁,腔壁设有至少一个走线口,配电腔设有配电单板,配电单板设于配电腔的主体设有穿过走线口进入走线腔的突出部,突出部设有接线端口。
7.进一步地,盒体包括侧板、对应连接于侧板的上端和下端的上盖板和下盖板,配电腔在侧板靠近下盖板处设有底板,底板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延伸至上盖板的腔壁。
8.进一步地,走线口的下端设于底板与腔壁的折弯处,走线口的上端对应的腔壁处设有向走线腔折弯的折板。
9.进一步地,突出部位于折板下方。
10.进一步地,折板向走线腔的两侧和远离配电腔的一端的侧板延伸。
11.进一步地,配电单板设有接线端口。
12.优选地,接线端口包括设于突出部的底部的背面接线端口。
13.优选地,接线端口设有线缆固定栓。
14.优选地,走线口的数量为2

4个,且各个走线口间隔设置。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配电单元,包括上述的走线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及车载配电单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及车载配电单元,配电单板设于配电腔的主体设有从腔壁一侧的配电腔穿过走线口进入(伸入)腔壁的另一侧的走线腔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代替了功率线缆从走线腔穿过走线口进入配电腔,因而功率线缆可以无需穿过腔壁上的走线口,而是直接接到从配电腔的配电单板的主体延伸的穿过走线口进入(伸入)走线腔的突出部上,从而免去了走线时在配电单元的盒体内的狭小空间内将功率线缆进行穿线(过走线口)的操作,降低线缆安装的复杂性,节省了人力和工时成本;同时不需要弯曲功率线缆,避免了出现应力;接线端口可设于突出部的背面(底部),因此从走线腔的底部引出的功率线缆可以直接从走线腔的腔体底部(配电单板延伸至走线腔中的突出部的背面)安装而无需引入配电腔的配电单板的正面,减小了走线路程,进一步提升了走线的方便性和进一步节约工时,在功能上更好的满足pdc走线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现有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正面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现有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正面结构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20.图3为现有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背面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现有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背面结构的整体装配示意图一;
22.图5为现有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背面结构的整体装配示意图二;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的去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的整体装配示意图一;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的整体装配示意图二。
28.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0029]1‑
盒体;11

侧板;2

腔壁;21

走线口;3

配电腔;31

配电腔底板;4

走线腔;41

走线腔盖板;5

配电单板;51

突出部;6

正面接线端口;7

背面接线端口;8

折板;9

功率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6

10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请一并参阅图6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单元的走线结构,包括盒体1,该盒体1优选为金属盒体1;盒体1设有将盒体1分隔成配电腔3和走线腔4的腔壁2,腔壁2设有至少一个走线口21,优选为2

4个,且各个走线口21间隔设置;走线腔4中设有多处功率线缆9的引出端口及向配电腔3延伸的功率线缆9。配电腔3设有配电单板5,配电单板5优选为矩形,其顶部和底部设有多个接线端口;配电单板5设于配电腔3的主体设有从腔壁2一侧的配电腔3穿过走线口21进入(伸入)腔壁2的另一侧的走线腔4的突出部51,该突出部51用于代替功率线缆9从走线腔4穿过走线口21进入配电腔3,因而功率线缆9可以无需穿过腔壁2上的走线口21,而是直接接到从配电腔3的配电单板5的主体延伸的穿过走线口21进入(伸入)走线腔4的突出部51上,从而免去了走线时在配电单元的盒体1内的狭小空间内将功率线缆9进行穿线(过走线口21)的操作,节省了人力和工时;同时不需要弯曲功率线缆9,避免了出现应力。突出部51对应走线口21的数量优选为设有2

4个;突出部51设有接线端口,接线端口优选为包括设于突出部51的顶部的正面接线端口6,和设于突出部51的底部的背面接线端口7,因此从走线腔4中引出的功率线缆9可以直接从走线腔4的腔体底部(配电单板延伸至走线腔中的突出部的背面)安装而无需引入腔体的正面,减小了走线路程,进一步提升了走线的方便性和进一步节约工时;也可以同时设于突出部51的顶部和底部,或只设于突出部51的顶部。
[003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盒体1包括四面围成框形的侧板11、对应连接于侧板11的上端和下端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侧板11优选为分别与上盖板和下盖板对应垂直,即上盖板平行于下盖板;配电腔3在侧板11靠近下盖板处设有配电腔底板31,配电单板5优选为通过多个支撑柱设置在配电腔底板31上且与下盖板相平行,配电腔底板31靠近走线腔4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延伸至上盖板的腔壁2,该腔壁2优选为与配电腔底板31相垂直。其中上盖板包括走线腔盖板41,走线腔盖板41与腔壁2、侧板11和下盖板一同构成走线腔4。
[0033]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走线口21间隔设置于腔壁2上,每个走线口21的下端设于配电腔底板31与腔壁2的折弯处,走线口21的上端对应的腔壁2处设有向走线腔4折弯的折板8,折板8优选为向走线腔4的两侧和远离配电腔3的一端的侧板11延伸。
[003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突出部51位于折板8下方,折板8对应突出部51远离配电腔3的一端处设有开口。
[003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接线端口可设有线缆固定栓,用于固定连接功率线缆9和接线端口。
[003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配电单元,包括上述的走线结构。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