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载智能光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8987发布日期:2022-01-15 04:3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载智能光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载智能光伏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石油、天然气的日益紧张,太阳能汽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地理位置和光线的强度等因素,太阳能汽车都需要有效面积尽可能大的太阳能板。目前的电动汽车往往是通过光伏板给蓄电池供电,再由蓄电池给电机供电,以此驱动车辆行驶。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和矛盾:
3.(1)光伏板的面积受到车体可用面积的限制,导致太阳能所供电量难以满足车辆行驶需要;
4.(2)增大光伏板面积受到国家标准和交规的限制,增大了安全隐患。
5.因此,有必要增加光伏板的面积,当汽车在使用时,光伏板被收起不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当汽车停止使用时,光伏板面积能够扩大,并实现最大效率的工作,本方案针对这一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载智能光伏装置,解决了如何自动调节光伏板位置的技术问题,当汽车在使用时,光伏板被收起不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当汽车停止使用时,光伏板面积能够扩大,并实现最大效率的工作,大大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
7.一种电动车载智能光伏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u型架、设置在所述u型架顶端且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光伏板一、设置在所述u型架内部的光伏板二和光伏板三,所述光伏板二和所述光伏板三分别与伸缩传送机构连接,所述光伏板二和所述光伏板三还分别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伸缩传送机构和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均设置在所述u型架上,所述光伏板一、所述光伏板二和所述光伏板三与蓄电池连接;
8.所述伸缩传送机构和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9.所述伸缩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架内部的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两端的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下侧面的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所述下铰接座与所述光伏板二的一端铰接,所述上铰接座与所述光伏板三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轴一和所述驱动轴二分别铰接在所述u型架上,所述驱动轴一和/或驱动轴二与电机一连接。
10.所述伸缩传送机构包括分别穿设在所述u型架两端的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一端部上的驱动齿轮一、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二上的驱动齿轮二、与所述驱动齿轮一上方啮合连接的齿条一、与所述驱动齿轮二上方啮合连接的齿条二,所述齿条一和所述齿条二沿着滑槽可水平滑动的与所述u型架连接,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u型架上,所述光伏板二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齿条一的一端部,所述光伏板三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齿条二的一端部;
11.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u型架上的动力轴一和动力轴二,所述动力轴一上设置有驱动齿轮三,所述动力轴二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四,所述动力轴一通过传动带一与所述驱动轴一连接,所述动力轴二通过传动带二与所述驱动轴二连接,所述动力轴一/所述动力轴二与电机一连接。
12.所述光伏板二的另一端和所述光伏板三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连接;
13.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u型架上方的转轴一和转轴二、一端与所述转轴一连接的拉绳一、一端与所述转轴二连接的拉绳二,所述拉绳一的另一端与所述光伏板三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拉绳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光伏板二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轴一/所述转轴二与电机二连接,所述转轴一通过皮带与所述转轴二连接。
14.所述上铰接座和所述下铰接座中心的连线将所述传送带分割为长度相等的两部分。
15.所述光伏板三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座一,所述光伏板二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座二,所述拉绳一与所述固定座一连接,所述拉绳二与所述固定座二连接。
16.所述传送带中间的空间内穿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u型架连接。
17.所述传送带具有两个,且分别靠近所述u型架的两内侧面设置。
18.所述电机一和所述电机二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所述u型架的外侧。
19.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手机app上。
20.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21.(1)通过伸缩传送机构,使得光伏板二和光伏板三能够同时伸出到u型架外部,或者收缩到u型架的内部,利用角度调节机构,使得光伏板二和光伏板三能够根据车的外形适当的调节角度,方便接收阳光以及支撑在车体上;
22.(2)利用控制器,或者具体来讲,控制器连接手机app,能够实现对光伏板运动的自动调节作用,实现了智能化的目的,提高了使用的效率;
23.(3)此外,可伸缩的光伏板还可以充当遮雨棚、遮阳棚等功能,在高温天气下,能够防止车内温度过高;在有风、雨、雪的天气,还具有挡风的作用,防止积雪。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光伏装置的结构图一。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光伏装置的结构图二。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光伏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光伏装置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伸缩传送机构的结构图。
29.其中,附图标记为:1、光伏板一;2、保护罩;2-1、电机一;2-2、电机二;3、u型架;4、驱动轴一;4-1、驱动轴二;5、光伏板二;6、传送带;7、固定座一;7-1、固定座二;8、拉绳一;8-1、拉绳二;9、皮带;10、转轴一;10-2、转轴二;11、光伏板三;12、支撑板;13、驱动齿轮一;13-1、驱动齿轮二;14、齿条一;14-1、齿条二;15、驱动齿轮三;15-1、驱动齿轮四。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31.实施例1
32.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电动车载智能光伏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u型架3、设置在u型架3顶端且用于封闭开口的光伏板一1、设置在u型架3内部的光伏板二5和光伏板三11,光伏板二5和光伏板三11分别与伸缩传送机构连接,光伏板二5和光伏板三11还分别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伸缩传送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均设置在u型架3上,光伏板一1、光伏板二5和光伏板三11与蓄电池连接;
33.伸缩传送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34.设置有光伏板一1,能够使得光伏板一1在车停止/运动状态下均可以接收阳光。
35.参见图3和图4,伸缩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u型架内部的传送带6、设置在传送带6两端的驱动轴一4和驱动轴二4-1、分别设置在传送带6上下侧面的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下铰接座与光伏板二5的一端铰接,上铰接座与光伏板三11的一端铰接,驱动轴一4和驱动轴二4-1分别铰接在u型架上,驱动轴一4/驱动轴二4-1与电机一2-1连接。
36.由于上下铰接座的作用,使得光伏板二5和光伏板三11均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旋转,从而有助于角度的调整。
37.光伏板二5的另一端和光伏板三11的另一端分别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
38.参见图3和图4,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铰接设置在u型架3上方的转轴一10和转轴二10-2、一端与转轴一10连接的拉绳一8、一端与转轴二10-2连接的拉绳二8-1,拉绳一8的另一端与光伏板三11的另一端连接,拉绳二8-1的另一端与光伏板二5的另一端连接,转轴一10/转轴二10-2与电机二2-2连接,转轴一10通过皮带9与转轴二10-2连接。
39.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中心的连线将传送带6分割为长度相等的两部分,这样可以保证光伏板二5和光伏板三11能够最大程度的伸出u型架3,从而接收更多的阳光。
40.光伏板三1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座一7,光伏板二5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座二7-1,拉绳一8与固定座一7连接,拉绳二8-1与固定座二7-1连接。
41.传送带6中间的空间内穿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两端分别与u型架3连接,设置有支撑板12,能够保证传送带6不会因为柔性的特点而发生变形。
42.传送带6具有两个,且分别靠近u型架3的两内侧面设置。
43.电机一2-1和电机二2-2外侧设置有保护罩2,保护罩2设置在u型架的外侧。
44.控制器连接在手机app上,手机app的控制技术为现有可容易实现的技术,具体来说通过app小程序,遥控控制器的使用,从而控制电机一2-1和电机二2-2的开启、闭合和工作时间,在此不再详述。
4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
46.在电动汽车顶部安装u型架3,里面装半柔性的光伏板二5和光伏板三11,在停车后,自动开启电机,利用伸缩传送机构带动半柔性光伏板向车前和车后伸出,进行光伏发电;
47.在开车的时候可以自动收起,同时,u型架3顶部还安装有一块半柔性的光伏板一1,始终可以进行发电,所发的电能接到汽车的蓄电池,可供汽车使用;
48.该装置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同时,半柔性光伏板在雨雪天气还可以起到遮雨雪的目的,一块半柔性光伏板的长度大概有1米左右。
49.实施例2
50.参见图5,伸缩传送机构包括分别穿设在u型架3两端的驱动轴一4和驱动轴二4-1、设置在驱动轴一4端部上的驱动齿轮一13、设置在驱动轴二4-1上的驱动齿轮二13-1、与驱动齿轮一13上方啮合连接的齿条一14、与驱动齿轮二13-1上方啮合连接的齿条二14-1,齿条一14和齿条二14-1沿着滑槽可水平滑动的与u型架3连接,滑槽设置在u型架3上,光伏板二5的一端铰接在齿条一14的一端部,光伏板三11的一端铰接在齿条二14-1的一端部;
51.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u型架3上的动力轴一和动力轴二,动力轴一上设置有驱动齿轮三15,动力轴二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四15-1,动力轴一通过传动带一与驱动轴一4连接,动力轴二通过传动带二与驱动轴二4-1连接,动力轴一/动力轴二与电机一连接。
52.通过附图可知,驱动齿轮一和驱动齿轮二呈对角设置,光伏板二和光伏板三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同时,齿条一和齿条二的一侧均设置有突出的滑动部,滑动部嵌入在滑槽内,u型架的两内侧均设置有滑槽,从而实现了光伏板伸缩的运动。
53.本实施例的附图5中,没有标示角度调节机构的连接结构图,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实施例1中已经详细描述过,这一技术点在两个实施例中均一致,在此不再详述。
54.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