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及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3839发布日期:2021-11-17 22:3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及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及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箱式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通常情况下用过通风结构进行通风散热。
3.目前现有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及箱式变电站存在散热效果较差以及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效果较差以及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及箱式变电站。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包括固定槽和插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铰链连接有管盖,所述管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挂环的外部拴挂有绳子,所述绳子的一端与工字轮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箱,所述电机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外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通风管道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和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通风管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固定框,所述排风扇固定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矩形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管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
7.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工字轮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矩形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端为倾斜设计。
9.优选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
10.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一端设置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一侧设置有锁。
11.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收集盒,所述通风管道的外部开设有清理口,所述通风管道的外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
挡板。
12.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变电站主体内的如上所述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风管道、第一磁铁、管盖、挂环、绳子、工字轮、电机固定箱、电机和排风扇,当变电站内部的电力设备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时,启动电机,电机旋转能够带动工字轮和绳子转动,且因管盖与通风管道铰接,进而管盖在绳子的作用下与通风管道分离,然后启动排风扇和液压杆,液压杆能够使顶板和矩形框上升,当升至最顶端时关闭液压杆,此时矩形框的部分裸露在变电站主体外,进而使变电站主体内电力设备产生的热量透过矩形框上的矩形槽排出以及通过排风扇从通风管道内将热量排出到变电站主体外,且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以及双重散热使得本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好,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当天气较冷电力设备散发的热量不需要通过通风结构排出时,启动电机,使电机反向旋转,进而管盖的一侧与通风管道接触,此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接触并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对管盖进行固定的目的,防止灰尘经过通风管道进入到变电站主体内,通过设置底板、竖杆、连接框和活动门,竖杆、连接框和活动门共同组合成一个矩形围栏,能够防止小孩靠近接触变电站,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当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汽车撞击变电站主体时还能够起到缓冲撞击力的作用,达到对变电站主体进行防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矩形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变电站主体;2、通风管道;3、第一磁铁;4、管盖;5、挂环;6、绳子;7、工字轮;8、电机固定箱;9、电机;10、插槽;11、矩形框;12、固定框;13、防尘网;14、排风扇固定框;15、排风扇;16、顶板;17、液压杆;18、保护罩;19、顶盖;20、底板;21、竖杆;22、连接框;23、活动门;24、漏斗;25、收集盒;26、螺丝;27、挡板;28、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参照图1

4,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1,变电站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有底板20,底板20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21,竖杆2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22,连接框22的一端设置有活动门23,活动门23的一侧设置有锁,通过设置底板20、竖杆21、连接框22和活动门23,竖杆21、连接框22和活动门23共同组合成一个矩形围栏,能够防止小孩靠近接触变电站,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当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汽车撞击变电站主体1时还能够起到缓冲撞击力的作用,达到对变电站主体1进行防护的目的,变电站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管道2,通风管道2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漏斗24,漏斗24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收集盒25,通风管道2的外部开设有清理口,通风管道2的外部通过螺丝26固定安装有挡板27,通风管道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3,通过设置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28,当天气较冷电力设备散发的热量不需要通过通风结构排出时,启动电机9,使电机9反向旋转,进而管盖4的一侧与通风管道2接触,此时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28接触并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对管盖4进行固定的目的,防止灰尘经过通风管道2进入到变电站主体1内,通风管道2的一端铰链连接有管盖4,管盖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挂环5,挂环5的外部拴挂有绳子6,绳子6的一端与工字轮7固定连接,通风管道2的上方位于变电站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箱8,电机固定箱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8,电机9的输出端与工字轮7固定连接,电机固定箱8的内部设置有电机9,变电站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插槽10,插槽10的内部插接有矩形框11,矩形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19,顶盖19的顶端为倾斜设计,矩形框11的外部开设有矩形槽,通风管道2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2,固定框12和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3,当变电站内部的电力设备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时,启动电机9,电机9旋转能够带动工字轮7和绳子6转动,且因管盖4与通风管道2铰接,进而管盖4在绳子6的作用下与通风管道2分离,然后启动排风扇15和液压杆17,液压杆17能够使顶板16和矩形框11上升,当升至最顶端时关闭液压杆17,此时矩形框11的部分裸露在变电站主体1外,进而使变电站主体1内电力设备产生的热量透过矩形框11上的矩形槽排出以及通过排风扇15从通风管道2内将热量排出到变电站主体1外,且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以及双重散热使得本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好,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通风管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固定框14,排风扇固定框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5,矩形框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顶板16,顶板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7,液压杆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管盖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28。
24.本实用新型中,当变电站内部的电力设备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时,启动电机9,电机9旋转能够带动工字轮7和绳子6转动,且因管盖4与通风管道2铰接,进而管盖4在绳子6的作用下与通风管道2分离,然后启动排风扇15和液压杆17,液压杆17能够使顶板16和矩形框11上升,当升至最顶端时关闭液压杆17,此时矩形框11的部分裸露在变电站主体1外,进而使变电站主体1内电力设备产生的热量透过矩形框11上的矩形槽排出以及通过排风扇15从通风管道2内将热量排出到变电站主体1外,且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以及双重散热使得本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好,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28,当天气较冷电力设备散发的热量不需要通过通风结构排出时,启动电机9,使电机9反向旋转,进而管盖4的一侧与通风管道2接触,此时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28接触并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对管盖4进行固定的目的,防止灰尘经过通风管道2进入到变电站主体1内,通过设置底板20、竖杆21、连接框22和活动门23,竖杆21、连接框22和活动门23共同组合成一个矩形围栏,能够防止小孩靠近接触变电站,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当驾驶员操作不
当导致汽车撞击变电站主体1时还能够起到缓冲撞击力的作用,达到对变电站主体1进行防护的目的。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