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维修定子硬绕组成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6846发布日期:2022-02-23 19:4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机维修定子硬绕组成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修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维修定子硬绕组成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生产中,作为电器设备或各种机械设备的动力源。电动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维护不当、环境的影响,往往会造成电动机某些零部件损坏,如电动机端盖孔径、轴承、转子轴径等磨损,电动机绕组烧损或损坏。当电动机这些零部件损坏时,针对该零部件要进行修理,通过修理恢复其电动机的使用功能。当电动机核心部件定子绕组(线圈)烧损或损坏时,就得进行更换维修,通过维修达到其技术性能。
3.电动机定子绕组有软绕组和硬绕组之分,软绕组在电动机修理过程中,便于嵌入电动机定子铁心槽内,硬绕组由绝缘扁线或导条制造成的成型线圈,其强度较大,绝缘扁线或导条需加工成一定形状的成型线圈后,便于将绕组嵌入电动机定子铁心槽内。对于不同型号和规格的电动机,定子绕组大小、形状不同,用多匝绝缘扁线纯手工加工成一定型状和规格的成型硬绕组时,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制作出的成型绕组形状尺寸不一致,不便于嵌入电动机定子铁心槽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可靠、效率高的电动机维修定子硬绕组成型加工装置。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维修定子硬绕组成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及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的移动小车和带有减速机的电动机;所述操作平台的一端设有所述减速机,另一端设有线圈端部卡紧装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有滚筒,该滚筒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滚筒上缠绕有牵引绳,该牵引绳与所述移动小车相连;所述移动小车上设有线圈上模,该线圈上模连有上模操作手柄;靠近所述线圈端部卡紧装置的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小车支座,该小车支座上分别设有导向导轨、线圈下模;所述导向导轨上设有所述移动小车,该导向导轨的两侧分别设有行程开关和限位;所述线圈下模上设有模具压板。
6.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电动机之间设有制动器。
7.所述移动小车上设有车轴,该车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导向导轨相连;所述车轴上设有拉簧,该拉簧与所述小车支座相连。
8.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滚筒上,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小车相连。
9.所述线圈上模通过线圈上模轴与所述移动小车相连。
10.所述线圈上模和所述线圈下模均与75kw~800kw不同规格的电机线圈相匹配。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小车上设有线圈上模、小车支座上分别设有导向导轨和线圈下模,导向导轨的两侧分别设有行程开关和限位,因此,可以通过更换线圈上、下模,调整移动小车两侧线圈端部卡紧装置,来加工75kw~800kw不同规格的电动机定子绕组。
13.2、本实用新型实用可靠、使用效果良好,与纯手工加工电动机硬绕组相比,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18.图中:1.减速机;2.制动器;3.电动机;4.滚筒;5.轴承座;6.牵引绳;7.导向导轨;8.行程开关;9.限位;10.轴承;11.移动小车;12.车轴;13.操作平台;14.小车支座;15.线圈上模轴;16.线圈上模;17.模具压板;18.线圈下模; 19.拉簧;20.上模操作手柄;21.线圈端部卡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动机维修定子硬绕组成型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操作平台13及置于操作平台13上的移动小车11和带有减速机1的电动机3。
20.操作平台13的一端设有减速机1,另一端设有线圈端部卡紧装置21;减速机1的输出轴连有滚筒4,该滚筒4安装在轴承座5上;滚筒4上缠绕有牵引绳6,该牵引绳6与移动小车11相连;移动小车11上设有线圈上模16,该线圈上模16连有上模操作手柄20;靠近线圈端部卡紧装置21的操作平台13上设有小车支座14,该小车支座14上分别设有导向导轨7、线圈下模18;导向导轨7上设有移动小车11,该导向导轨7的两侧分别设有行程开关8和限位9;线圈下模18上设有模具压板17。
21.其中:减速机1与电动机3之间设有制动器2。
22.移动小车11上设有车轴12,该车轴12通过轴承10与导向导轨7相连;车轴12上设有拉簧19,该拉簧19与小车支座14相连。拉簧19可用弹簧钢丝按尺寸要求制作。当移动小车11向前移动后,在拉簧19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恢复初始位置。
23.牵引绳6的一端固定在滚筒4上,另一端与移动小车11相连。移动小车11通过牵引绳6在执行机构(执行机构主要由电动机3、减速机1、制动器2、滚筒4、轴承10、牵引绳6组成)的作用下和拉簧19沿导向导轨7轴向往复运动,其部件可用型材自行加工而成。
24.线圈上模16通过线圈上模轴15与移动小车11相连。
25.线圈上模16和线圈下模18均与75kw~800kw不同规格的电机线圈相匹配。线圈上模16、线圈下模18及模具压板17的作用固定线圈直线部,根据不同规格的线圈更换不同规格的线圈上模16和线圈下模18,可加工75kw~800kw不同规格的电机线圈。
26.操作平台13用槽钢按尺寸要求进行制作,其作用是支撑执行机构、移动小车支座14,固定线圈端部卡紧装置21,便于在平台上加工绕组。
27.小车支座14可用型钢制作,固定导向导轨7及线圈下模18。
28.行程开关8的作用是当移动小车11移动至规定位置与限位9接触后,可自动切断执行机构电源,使移动小车11停止运行。调整限位9的位置,可改变移动小车11行程。
29.本实用新型中零部件除专业生产厂采购的部件外,其它部件可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或强度不低于普通碳素结构钢的其它材料自行加工而成。
30.工作时,先将漆包线(绝缘扁线)在绕线机上绕制成线圈。绕制线圈时,漆包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漆包线排列整齐,避免交叉混乱,同时线圈匝数必须符合要求。绕制过程中保护漆包线的绝缘,不允许有任何破损。初绕时,需经试绕试嵌,在符合工艺要求和绕组尺寸情况下加以确定。绕制成的线圈进行张型,保证线圈直线部、端部长度、端部弧度及跨距等几何尺寸,张型后的线圈进行匝间胶化,使线匝排列整齐,并粘合成整体。胶化后的线圈经匝间短路、对地绝缘检查后进行整型。
31.整形时,将胶化后的线圈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实施。先根据线圈的几何尺寸(注:不同几何尺寸的线圈可选择不同规格的线圈上模16和线圈下模18)选择合适的线圈上模16和线圈下模18,通过螺栓连接装在移动小车11和小车支座14上,同时根据线圈几何尺寸调整移动小车11两侧的线圈端部卡紧装置21至合适的位置,调整移动小车11的限位9,防止移动小车11向前移动时行程过大损坏线圈。
32.胶化后的线圈两直线部分别装在线圈上模16和线圈下模18后用模具压板17将其固定。线圈两端部装卡在线圈端部卡紧装置21上后启动电动机3,移动小车11向前移动的同时,向移动小车11相反的方向操作上模操作手柄20,待线圈成形后停止电动机3运行,将成型线圈从本实用新型上取出,此时成型硬绕组加工完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