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及光伏组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4987发布日期:2021-11-18 01:3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及光伏组串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及光伏组串结构。


背景技术:

2.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光伏发电没有噪音和污染物排放,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3.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是由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背板以及边框等组成。
4.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常规光伏组串结构中,若干光伏组件1串接形成光伏组串2。
5.请参阅图2所示,常规光伏组串结构中,某一光伏组件1损坏时,只能通过导通旁路二极管等方式,产生失配,维持该组串下其余完好光伏组件1在较低效率下运行,系统的发电性能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及光伏组串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包括:双面插头、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
9.双面插头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两个并联接线口;
10.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两个并联接线口呈十字形排布;
11.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两个并联接线口内部的导体电连接,形成一个四通结构;
12.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配合对插使用;第二接头和第四接头配合对插使用;
13.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均为mc4接头。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两个并联接线口内部的导体为一体式结构。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十字形相对的两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中一个为mc4公头,另一为mc4母头。
16.一种光伏组串结构,包括若干光伏组串和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
17.每串光伏组串包括若干相互串联的光伏组件;
18.所有光伏组串中对应的光伏组件相并联;
19.光伏组串中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一个通过第三接头连接对应双面插头的第一接头,另一个通过第四接头连接对应双面插头的第二接头,实现串联;
20.相邻光伏组串中对应两个光伏组件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对应双面插头中并联接线口连接,实现并联。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包括n串光伏组串;所述n为正整数,n≥2。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光伏组件为gaas单节太阳电池、单节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单结硅薄膜太阳电池、晶体硅太阳电池、碲化镉太阳电池或铜铟镓硒太阳电池。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有光伏组串中光伏组件的个数相同,规格相同。
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间即并联又串联时,没有快速连接方案的技术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双面插头,通过快速插接,能够快速实现光伏组件间的串并联,当仅需要并联/串联时,拔掉对应的插头即可快速实现连接结构的改变。而且采用mc4结构,连接可靠,技术成熟。
26.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结构,包括若干光伏组串;每串光伏组串包括若干相互串联的光伏组件;所有光伏组串中对应的光伏组件相并联。某一光伏组串中一个光伏组件损坏时,通过所并联的其他光伏组串进行分流,降低失配;该光伏组串中的其他光伏组件仍能够正常工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发电性能。
附图说明
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8.图1为常规光伏组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常规光伏组串结构中某一光伏组件损坏时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结构中某一光伏组件损坏时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的分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的对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36.实施例1
37.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串结构,包括若干光伏组件1;若干光伏组件1串接形成光伏组串2。
38.本实用新型一种串并联结构的光伏组串包括至少两串光伏组串2。
39.一光伏组串2中的光伏组件1与相邻光伏组串2中对应的光伏组件1相并联,构成所有光伏组件串并联结构的光伏组串结构。
40.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组件1可以选用任何太阳电池,例如:gaas单节太阳电池、单节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单结硅薄膜太阳电池、晶体硅太阳电池、碲化镉太阳电池和铜铟镓硒太阳电池等。
41.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串并联结构的光伏组串工作时,某一光伏组串2中一个光伏组件1损坏时,通过所并联的其他光伏组串2进行分流,降低失配;该光伏组串2中的其他光伏组件1仍能够正常工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发电性能。
42.实施例2
43.光伏组件1相互之间通过导线直接焊接或者采用常规快速插头对接实现导通;然而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结构时,相邻光伏组串2的相邻光伏组件1还要进行并联,如果采用导线焊接的方式,那么会涉及到导线间的焊接,工艺不好实现,而且可靠性不高。
44.而常规快速插头mc4公头和mc4母头的直接插接实现连接导通,但也是用于实现两根导线间的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结构,需要光伏组件1即串联又并联,这样涉及到4 根导线之间的连接,现有技术还有没可靠的解决方案。
45.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以解决该等技术问题。
46.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包括:
47.双面插头30;双面插头30包括绝缘壳体300。双面插头30包括第一接头301、第二接头302、第一并联接线口303和第二并联接线口304;第一接头301、第二接头302、第一并联接线口303和第二并联接线口304呈十字形排布,第一接头301、第二接头302、第一并联接线口303和第二并联接线口304内部的导体电连接,形成一个四通结构。优选的,第一接头 301、第二接头302、第一并联接线口303和第二并联接线口304内部的导体为一体式结构。
48.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串的组件间接头结构,还包括:第三接头31和第四接头32。
49.第一接头301和第三接头31配合对插使用,一个为公头,一个为母头;第二接头302 和第四接头32配合对插使用,一个为公头,一个为母头。
50.优选的,第一接头301、第二接头302、第三接头31和第四接头32选用可靠的mc4接头。
51.第一并联接线口303和第二并联接线口304通过压接工艺与导线连接,或者与导线预先连接后,绝缘壳体300时注塑在一起。
52.实施例3
53.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并联接线口303和第二并联接线口304替换为mc4接头。
54.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