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及外转子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2850发布日期:2021-11-25 12:2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及外转子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及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电机按用途可划分驱动用电机和控制用电机,目前电机的工作环境复杂化,除了要考虑电机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之外,还要考虑到电机的绝缘防水性能,而定子灌封的方式是有效防水、绝缘的方式之一。现有控制用的外转子灌封电机包括外转子、控制板、定子组件及与定子固定连接的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带开口的空腔,控制板置于空腔里面,外转子套设在定子组件外面,定子组件的线圈绕组通过引出线与控制板电连接,灌封胶注入到空腔里面将控制板封装起来,这样可以提高电机的防水性、绝缘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电机,但是现有的电机结构在灌封时,由于端盖厚度薄且端盖的开口端对灌封胶没有限制,为了确保灌封胶能够将控制板封装起来,得保证灌封胶注满端盖的空腔,这样容易造成灌封胶容易从端盖开口溢出,导致灌封胶厚度不均匀,使电机的防水性、绝缘性变差,而且还会造成灌封胶的浪费,从而提高电机的制造成本;另外,在定子组件线圈绕组通过引出线与控制板电连接时,由于端盖的开口端对引出线的走线没有限制,该引出线部分沿径向方向凸出于端盖,这样会使得灌封时为避免电线外露需对电线进行整理,从而会加大灌封难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及外转子电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定子在灌封控制线路板时,灌封胶容易从端盖开口溢出,导致灌封胶厚度不均匀,使电机的防水性、绝缘性变差,造成灌封胶的浪费,且灌封难度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包括定子组件、端盖、轴承座和控制线路板,其中:
6.端盖包括端板和从端板边缘轴向凸出设置的套筒部,端板与套筒部围成空腔,控制线路板置于空腔里面,灌封胶注入到空腔里面将控制线路板封装起来;
7.轴承座中间设置第一通孔,在轴承座的两端加工出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室,轴承座的一端安装在端盖的内表面中间;
8.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端部绝缘和线圈绕组,端部绝缘安装在定子铁芯的表面上,线圈绕组绕制于端部绝缘上,定子铁芯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定子铁芯套装在轴承座外面,线圈绕组的引出线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
9.它还包括挡圈,挡圈套装在套筒部的顶部,挡圈位于定子组件与控制线路板之间。
10.优选地,挡圈是环形体,顶部开有第三通孔,挡圈的底部外径d1比挡圈的顶部外径d2大,在套筒部的开口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止口,挡圈的底部与该止口配合安装,使挡圈
封盖在端盖的空腔上方,线圈绕组的引出线穿过第三通孔。
11.优选地,在挡圈的顶部凸出设置有一环形凸台,第三通孔置于该环形凸台内。
12.优选地,在端板的第一端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安装凸台,在第一安装凸台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在控制线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供第一螺钉穿过的第一安装孔,若干第一安装孔与若干第一螺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后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使控制线路板安装固定在第一安装凸台上;在控制线路板的中心设置有供轴承座穿过的第四通孔。
13.优选地,于该端板的第二端面上、对应第一安装凸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在该第一凹槽里设置有若干散热筋。
14.优选地,在端板的第一端面的中心凸出设置有用于定位轴承座的定位凸台,在定位凸台的中心设置有贯穿端板的避空孔。
15.优选地,在端板的第一端面上还凸出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凸台,若干第二安装凸台周向分布在定位凸台外周,在每一个第二安装凸台上开设有一供第二螺钉穿过的第二安装孔;该轴承座一端设置有若干安装脚,若干安装脚与若干第二安装凸台一一对应,在每一个安装脚上设置有第二螺孔;在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凸台的端面上凸出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台,两个限位凸台之间形成用于限位轴承座其中一个安装脚的限位空间;第二螺钉穿过第二安装孔后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使轴承座固定安装在端盖上。
16.优选地,在该端板的第二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槽和周向分布在第二凹槽外周的若干第三螺孔,避空孔和若干第二安装孔置于第二凹槽内。
17.优选地,在该端盖的边缘上设置有一走线槽,在该走线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供电机电源线穿出的出线孔。
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和外转子,外转子套装在定子外面,所述的定子采用上述所述的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20.1)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包括定子组件、端盖、轴承座、控制线路板和挡圈,端盖包括端板和套筒部,端板与套筒部围成空腔,控制线路板置于空腔里,灌封胶注入到空腔里将控制线路板封装;轴承座的一端安装在端盖的内表面中间;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端部绝缘和线圈绕组,定子铁芯套装在轴承座外面,线圈绕组的引出线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挡圈套装在套筒部的顶部,挡圈位于定子组件与控制线路板之间;通过挡圈与端盖的组合,使端盖的开口端受到限制,可以防止灌封胶轻易从端盖开口溢出,使灌封胶厚度均匀,确保电机的防水性和绝缘性良好,而且还可避免灌封胶的浪费,减少电机的制造成本,该挡圈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机的防水性和绝缘性,从而提高电机的防护等级;另外,该挡圈对引出线也起到一个约束作用,使引出线可往空腔内部挤,防止引出线部分沿径向方向凸出于端盖,可有效避免电线外露,减少对电线的整理,从而降低灌封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1.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在实施例部分展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2.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定子灌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定子灌封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定子灌封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为图3提供的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挡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挡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为图6提供的b

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端盖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32.实施例一:
3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包括定子组件1、端盖2、轴承座3、控制线路板4和挡圈5,端盖2包括端板21和从端板21边缘轴向凸出设置的套筒部22,端板21与套筒部22围成空腔20,控制线路板4置于空腔20里面,灌封胶10注入到空腔20里面将控制线路板4封装起来;轴承座3中间设置第一通孔31,在轴承座3的两端加工出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室32,轴承座3的一端安装在端盖2的内表面中间;定子组件1包括定子铁芯11、端部绝缘12和线圈绕组13,端部绝缘12安装在定子铁芯11的表面上,线圈绕组13绕制于端部绝缘12上,定子铁芯11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111,定子铁芯11套装在轴承座3外面,该轴承座3与定子铁芯11的第二通孔111是过盈配合的,线圈绕组13的引出线与控制线路板4电连接;挡圈5套装在套筒部22的顶部,挡圈5位于定子组件1与控制线路板4之间;通过挡圈5与端盖2的组合,使端盖2的开口端受到限制,可以防止灌封胶10轻易从端盖2开口溢出,使灌封胶10厚度均匀,确保电机的防水性和绝缘性良好,而且还可避免灌封胶10的浪费,减少电机的制造成本,该挡圈5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机的防水性和绝缘性,从而提高电机的防护等级;另外,该挡圈5对引出线也起到一个约束作用,使引出线可往空腔内部挤,防止引出线部分沿径向方向凸出于端盖2,可有效避免电线外露,减少对电线的整理,从而降低灌封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4.如图5至图7所示,挡圈5是环形体,顶部开有第三通孔51,挡圈5的底部外径d1比挡圈5的顶部外径d2大,在套筒部22的开口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止口23,挡圈5的底部与该止口23配合安装,使挡圈5封盖在端盖2的空腔20上方,线圈绕组13的引出线穿过第三通孔5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从挡圈5的底部往挡圈5的顶部收窄挡圈5的内径,可以在确保胶量充足的前提下能进一步减少灌封胶10的用量,从而进一步降低塑封定子的制造成本。
35.在挡圈5的顶部凸出设置有一环形凸台52,第三通孔51置于该环形凸台52内,该环形凸台52对于挡圈5的出口起到加高作用,可以有效防止灌封胶10从挡圈5顶部溢出。
36.如图8和图9所示,在端板21的第一端面210a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安装凸台211,在第一安装凸台21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2111,在控制线路板4上设置有若干供第一螺钉穿过的第一安装孔42,若干第一安装孔42与若干第一螺孔211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42后与第一螺孔2111螺纹连接,使控制线路板4安装固定在第一安装凸台211上;在控制线路板4的中心设置有供轴承座3穿过的第四通孔41,设计合理,是控制线路板4安装
方便、简单,而且可使控制线路板4部分悬空,在灌胶时,使控制线路板4底部也能填充灌封胶10,可进一步提高电解的防水性和密封性;于该端板21的第二端面210b上、对应第一安装凸台21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212,在该第一凹槽212里设置有若干散热筋213,散热筋213的顶面与该端板21的第二端面210b平齐,防止电机灌封后控制线路板4的散热功能受到影响,该设计可保证控制线路板4散热正常,同时,散热筋213的顶面与该端板21的第二端面210b平齐能够,方便电机的安装。
37.在端板21的第一端面210a的中心凸出设置有用于定位轴承座3的定位凸台214,在定位凸台214的中心设置有贯穿端板21的避空孔215。
38.在端板21的第一端面210a上还凸出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凸台216,若干第二安装凸台216周向分布在定位凸台214外周,在每一个第二安装凸台216上开设有一供第二螺钉穿过的第二安装孔2161;该轴承座3一端设置有若干安装脚33,若干安装脚33与若干第二安装凸台216一一对应,在每一个安装脚33上设置有第二螺孔331;在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凸台216的端面上凸出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台217,两个限位凸台217之间形成用于限位轴承座3其中一个安装脚33的限位空间;第二螺钉穿过第二安装孔2161后与第二螺孔331螺纹连接,使轴承座3固定安装在端盖2上,结构简单,使轴承座3可以定位安装,可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2161为沉头孔。
39.在该端板21的第二端面210b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槽219和周向分布在第二凹槽219外周的若干第三螺孔218,避空孔215和若干第二安装孔2161置于第二凹槽219内,用户通过所述若干第三螺孔218可实现外转子电机的安装,第二凹槽219的设计可避免第二螺钉的螺钉头凸出于端盖的第二端面,方便外转子电机的安装。
40.在该端盖2的边缘上设置有一走线槽25,在该走线槽25的底面上设置有供电机电源线穿出的出线孔24,走线槽25的设计可防止电机电源线引出时凸出于电机的顶面,该结构设计合理,使外转子电机安装更加方便。
41.实施例二:
42.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和外转子,外转子套装在定子外面,所述的定子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
43.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