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5064发布日期:2021-12-08 18:1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


背景技术:

2.在一些离网的监测系统应用场景中,经常需要在维修、维护工作中,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加蓄电池的组合,来为检修提供临时的电源供给,因此,可移动的太阳能应急电源已成为必需品。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具体为:
4.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包括箱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所述箱体包括相铰接的上箱壳和下箱壳,上、下箱壳皆呈具有容纳槽和开口的内凹形状,上、下箱壳各自的开口方向朝向相同,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铰接于下箱壳的壳体底板上,且当上箱壳与下箱壳合并关闭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能容纳于上箱壳的容纳槽中,蓄电池组件则固定安装于下箱壳的容纳槽中,并由盖板与下箱壳固接从而将其开口封闭。
5.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通过阻尼合页铰接于下箱壳的壳体底板上。
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包括一安装框和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安装框上,安装框一侧铰接于下箱壳的壳体底板上。
7.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包括分别固定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中部单元和两个边侧单元,中部单元的前侧铰接于下箱壳的壳体底板上;两个边侧单元的一侧边分别与中部单元的左右两侧边通过铰接机构相铰接。
8.中部单元包括中部框,中部框的前侧边通过阻尼合页铰接于下箱壳的壳体底板上;中部框的左侧边、右侧边分别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竖板部和第二竖板部,且第一竖板部顶端中部开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容纳槽口,第一竖板部顶端的两侧部则分别朝远离中部框的水平方向延伸出第一水平连接板;第二竖板部顶端中部开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容纳槽口,第二竖板部顶端的两侧部则分别朝远离中部框的水平方向延伸出第二水平连接板;
9.每个边侧单元包括边侧框,边侧框左右两侧边分别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三竖板部和第四竖板部,第四竖板部顶端中部朝远离中部框的水平方向延伸出第三水平连接板;
10.左侧边侧单元的第三水平连接板与中部单元左侧的两个第一水平连接板通过铰接机构相铰接,右侧的边侧单元的第三水平连接板与中部单元右侧的两个第二水平连接板通过铰接机构相铰接。
11.第一竖板部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二竖板部高度的两倍;第四竖板部的高度不小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和紧固螺栓头部的厚度之和,第三竖板部的高度不小于第四竖板部高度的两倍。
12.每个铰接机构包括位于中部的中部铰接块和分别位于前后两侧的两个侧部铰接
块以及两个一字阻尼转轴,中部铰接块的一侧端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中部铰接块的前、后两端则分别开设有与中部安装槽的两侧壁分别相贯通的转轴安装通孔;
13.侧部铰接块的一侧端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的两端贯穿侧部铰接块的两端端面,且第二安装槽在远端部的一侧槽壁上设有沿宽度方向向内凸起的支撑凸起部;
14.每个铰接机构的两个一字阻尼转轴的中部分别穿设于中部铰接块两端的转轴安装通孔中,每个一字阻尼转轴的一侧边侧连接板伸入中部铰接块的第一安装槽中,另一侧边侧连接板经第二安装槽的近端部开口伸入侧部铰接块的第二安装槽中;边侧框的第三水平连接板嵌入中部铰接块的第一安装槽中,且两端部分别与两个一字阻尼转轴的位于第一安装槽中的边侧连接板相抵接,再经紧固螺栓穿经中部铰接块、第三水平连接板和边侧连接板且紧固连接;
15.中部单元与左侧的边侧单元之间的中部铰接块位于两第一水平连接板之间的第一容纳槽口中;中部框的两个第一水平连接板分别嵌入对应侧部铰接块的第二安装槽中,且每个第一水平连接板两端部分别贴抵对应第二安装槽中的一字阻尼转轴的边侧连接板和支撑凸起部,并通过紧固螺栓将侧部铰接块与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板、边侧连接板紧固连接;
16.中部单元与右侧的边侧单元之间的中部铰接块位于两第二水平连接板之间的第二容纳槽口中;中部框的两个第二水平连接板分别嵌入对应侧部铰接块的第二安装槽中,且每个第二水平连接板两端部分别贴抵对应第二安装槽中的一字阻尼转轴的边侧连接板和支撑凸起部,并通过紧固螺栓将侧部铰接块与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板、边侧连接板紧固连接。
17.第一安装槽的槽宽大于等于一字阻尼转轴的边侧连接板与边侧框的第三水平连接板的厚度之和;第二安装槽的槽宽度不小于一字阻尼转轴的边侧连接板与中部框的第一水平连接板或第二水平连接板的厚度之和;支撑凸起部顶端面与另一侧槽壁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小于中部框的第一水平连接板或第二水平连接板的厚度。
18.每个铰接机构的中部铰接块各配备两个限位条,每个限位条在本体中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导向长孔,还在其一端开设有一开口远离导向长孔的卡槽口,卡槽口的中心线与导向长孔的中心线相重合,每个限位条的导向长孔对应穿设一导向螺栓,导向螺栓的螺杆螺接于中部铰接块上对应处,导向螺栓的头部直径大于导向长孔的宽度,相应的侧部铰接块上对应螺接一锁定螺栓,锁定螺栓头部宽度大于卡槽口的口宽度,且锁定螺栓的头部与侧部铰接块之间的螺杆的预留长度大于等于限位条的卡槽口处的厚度。
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性能可靠,安装、拆卸非常方便,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转移。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关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下箱壳及盖板分离的爆炸示意图;
23.图3为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为第一种实施例时箱体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24.图4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仰起时的立体示意图;
25.图5为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为第二种实施例时箱体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26.图6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仰起并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27.图7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28.图8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折叠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29.图9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30.图10为中部框的立体示意图;
31.图11为中部框的主视示意图;
32.图12为边侧框的立体示意图;
33.图13为边侧框的主视示意图;
34.图14为铰接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35.图15为铰接机构的组合状态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36.图16为铰接机构的组合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37.图17为铰接机构的组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38.图18为限位条的立体示意图;
39.图19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展开状态未锁定时的立体示意图;
40.图20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展开状态被限位条锁定时的立体示意图;
41.图21为图19中圈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42.图22为图20中圈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5.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包括箱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46.所述箱体包括上箱壳100和下箱壳200,上箱壳100和下箱壳200相铰接,下箱壳200设有方便用户移动电源箱的提手203,上箱壳100和下箱壳200相对于相铰接的铰接侧的另一侧,即前侧还设有用于将上箱壳和下箱壳锁定的锁扣组件202。
47.提手203可以设置于下箱壳200上,也可以设置于上箱壳100上。
48.上箱壳100和下箱壳200皆呈内凹形状,因此分别各自形成有容纳槽和开口,上箱壳100和下箱壳200各自的开口方向朝向以上、下箱壳相铰接的铰接轴为中心的同一个时针方向,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通过阻尼合页500铰接于下箱壳200的壳体底板205上,且当上箱壳100与下箱壳200合并关闭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能容纳进上箱壳100的容纳槽中,从而对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形成有效保护。蓄电池组件204以及控制电路板等组件则可固定安装于下箱壳200的容纳槽中,并由盖板201通过螺栓等方式与下箱壳200固接从而将其开口封闭;电源接口、数据接口等各种接口件204则固定于下箱壳200侧壁上。
49.由于采用阻尼合页500,使得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绕阻尼合页500的铰接轴进行俯仰转动至所需角度时,能通过阻尼合页500将角度进行保持,从而无需附加角度锁定机构。
50.图3和图4给出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300的一种实施例,及包括一安装框和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安装框上,安装框一侧通过阻尼合页500铰接于下箱壳200的壳体底板205上。
51.图5和图6给出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400的第二种实施例,即可折叠的结构形式,具体如下:
52.如图所示,第二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包括分别固定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6的中部单元1和两个边侧单元(2、3),两个边侧单元的一侧边分别与中部单元1的左右两侧边通过铰接机构相铰接,在使用时,将两个边侧单元绕各自与中部单元1相铰接的铰接机构的转动轴心进行转动至相应角度,比如图6所示的状态,以使得整个组件获得最大的工作面积;在需要转移时,则可折叠成图5、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将组件缩小到最小状态,方便携带。
53.具体的,中部单元1包括中部框10,一块太阳能电池板6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中部框1的上表面,中部框1的前侧边通过阻尼合页铰接于下箱壳200的壳体底板205上;中部框1的左侧边、右侧边分别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竖板部11和第二竖板部12,且第一竖板部11顶端中部开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容纳槽口110,第一竖板部11顶端的两侧部则分别朝远离中部框的水平方向延伸出第一水平连接板111;第二竖板部12顶端中部开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容纳槽口120,第二竖板部12顶端的两侧部则分别朝远离中部框的水平方向延伸出第二水平连接板121;
54.第一竖板部11的高度大于第二竖板部12的高度;较佳的,第一竖板部11的高度为第二竖板部12高度的两倍;以便于在折叠状态时,分别与第一竖板部11、第二竖板部2铰接相连的两个边侧单元能依次平整的叠加于中部单元上。
55.两个边侧单元结构相同,以左侧的边侧单元3为例,边侧单元包括边侧框30,一块太阳能电池板6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边侧框30的上表面,边侧框30的左侧边、右侧边分别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三竖板部31和第四竖板部32,第四竖板部32顶端中部朝远离中部框的水平方向延伸出第三水平连接板321;
56.第三竖板部31的高度大于第四竖板部32的高度;较佳的,第四竖板部32的高度不小于太阳能电池板6的厚度和紧固螺栓头部的厚度之和,第三竖板部31的高度不小于第四竖板部32高度的两倍,以便于在如图7所示的折叠状态时,中部单元1和两个边侧单元(2、3)上的太阳能电池板6及紧固螺栓头部不会产生磕碰。
57.左侧的边侧单元3的第三水平连接板321与中部单元1左侧的两个第一水平连接板111通过铰接机构相铰接,右侧的边侧单元2的第三水平连接板与中部单元1右侧的两个第二水平连接板121通过铰接机构相铰接;
58.具体的,如图所示,每个铰接机构包括位于中部的中部铰接块4和分别位于前后两侧的两个侧部铰接块5以及两个一字阻尼转轴7,中部铰接块4的一侧端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中部铰接块4的前、后两端则分别开设有与中部安装槽41的两侧壁分别相贯通的转轴安装通孔42;第一安装槽41的槽宽不小于一字阻尼转轴7的边侧连接板71与边侧框30的第三水平连接板321的厚度之和;
59.侧部铰接块5的一侧端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51,且第二安装槽51的两端贯穿侧部铰接块5的两端端面,定义侧部铰接块5临近中部铰接块4的端部为近端部,远离中部铰接块4的端部为远端部,结合图16所示,第二安装槽51的槽宽度不小于一字阻尼转轴7的边侧连接板71与中部框10的第一水平连接板111或第二水平连接板121的厚度之和,且第二安装槽51在远端部的一侧槽壁上设有沿宽度方向向内凸起的支撑凸起部511,支撑凸起部511顶端面与另一侧槽壁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小于中部框10的第一水平连接板111或第二水平连接板121的厚度。
60.中部单元1与左侧的边侧单元3之间的铰接机构具体结构为:两个一字阻尼转轴7的中部分别穿设于中部铰接块4两端的转轴安装通孔42中,每个一字阻尼转轴7的一侧边侧连接板71伸入中部铰接块4的第一安装槽41中,另一侧边侧连接板71经第二安装槽51的近端部开口伸入侧部铰接块5的第二安装槽51中;边侧框30的第三水平连接板321嵌入中部铰接块4的第一安装槽41中,且两端部分别与两个一字阻尼转轴7的位于第一安装槽41中的边侧连接板71相抵接,再经紧固螺栓72穿经中部铰接块4、第三水平连接板321和边侧连接板71且紧固连接;且中部铰接块4位于两第一水平连接板111之间的第一容纳槽口110中;
61.中部框10的两个第一水平连接板111分别嵌入对应侧部铰接块5的第二安装槽51中,且每个第一水平连接板111两端部分别贴抵对应第二安装槽51中的一字阻尼转轴7的边侧连接板71和支撑凸起部511,并通过紧固螺栓将侧部铰接块5与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板111、边侧连接板71紧固连接。
62.中部单元1与右侧的边侧单元2之间的铰接机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两个一字阻尼转轴7的中部分别穿设于中部铰接块4两端的转轴安装通孔42中,每个一字阻尼转轴7的一侧边侧连接板71伸入中部铰接块4的第一安装槽41中,另一侧边侧连接板71经第二安装槽51的近端部开口伸入侧部铰接块5的第二安装槽51中;右侧边侧单元的边侧框的第三水平连接板321嵌入中部铰接块4的第一安装槽41中,且两端部分别与两个一字阻尼转轴7的位于第一安装槽41中的边侧连接板71相抵接,再经紧固螺栓72穿经中部铰接块4、第三水平连接板321和边侧连接板71且紧固连接;且中部铰接块4位于两第二水平连接板121之间的第二容纳槽口120中;中部框10的两个第二水平连接板121分别嵌入对应侧部铰接块5的第二安装槽51中,且每个第二水平连接板121两端部分别贴抵对应第二安装槽51中的一字阻尼转轴7的边侧连接板71和支撑凸起部511,并通过紧固螺栓将侧部铰接块5与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板111、边侧连接板71紧固连接。
63.在折叠状态下,右侧边侧单元2整体叠加于中部单元1之上,左侧边侧单元3则整体叠加于右侧边侧单元2之上,从而便于整个组件进行携带和转移。
64.在展开状态下,边侧单元与中部单元之间的角度大多是需要锁定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比较简洁的锁定结构,如图18至图22所示,每个铰接机构的中部铰接块4各配备两个限位条8,每个限位条8在本体中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导向长孔81,还在其一端开设有一开口远离导向长孔81的卡槽口82,卡槽口82的中心线与导向长孔81的中心线相重合,每个限位条8的导向长孔81对应穿设一导向螺栓83,导向螺栓83的螺杆螺接于中部铰接块4上对应处,导向螺栓83的头部直径大于导向长孔81的宽度,从而防止限位条8脱离,相应的侧部铰接块5上对应螺接一锁定螺栓84,锁定螺栓84头部宽度大于卡槽口82的口宽度,且锁定螺栓84的头部与侧部铰接块5之间的螺杆的预留长度大于等于限位条8的卡槽口82处
的厚度,当边侧单元转动至需锁定的角度时,将限位条8朝侧板铰接块5滑动,直至卡槽口82对接嵌入锁定螺栓84的螺杆,从而将角度锁定;如需解锁,则只需反向滑动限位条8,使卡槽口82与锁定螺栓84完全脱离,直至限位条8整体全部置于中部铰接块4之上即可。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