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5227发布日期:2022-01-05 13:0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


背景技术:

2.发卡电机主要应用是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驱动电机定子绕组由之前的圆铜线绕组设计转变为现在的扁铜线绕组设计也就是发卡电机,将扁铜线加工成“发卡”状的发卡电机优势在于:槽满率高,与传统的电机相比,有效同的面积提高20%以上;散热性好,发卡电机绕组的表面积更大,散热效果更好;体积小,发卡电机线圈端部结构更紧凑,电机直径和轴向长度也都更短。其中扁铜线的“发卡”状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而目前没有发卡电机弯线机构的相关技术。
3.针对发卡电机弯线的需要,发明人认为需要设计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以确保实现自动弯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自动弯线,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包括加工台、固定在所述加工台上的进料导轨、用于限制扁铜线偏移的限位组件以及用于弯折扁铜线的弯线组件,所述进料导轨上开设有供扁铜线穿过的进料槽,所述限位组件位于进料槽出口端上方,所述加工台上开设有位于进料槽出口端下方的扇环形腔,所述扇环形腔的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75
°‑
120
°
,且所述扇环形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进料导轨一侧;所述弯线组件包括可沿所述扇环形腔移动的弯线柱以及位于加工台下方用于驱动所述弯线柱移动的驱动部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台上开设圆形的扇环形腔以供弯线柱移动,并利用驱动部件驱动,当扁铜线延伸过扇环形腔上方后,弯线柱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沿扇环形腔移动,以此将原本笔直的扁铜线弯折,实现了自动弯折的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8.优选的,所述加工台上方设有固定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的升降柱和固定在所述升降柱底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扇环形腔上方以限制扁铜线向上偏移。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下表面限制扁铜线向上偏移的作用,以此避免扁铜线在弯折过程中发生竖直方向上的形变,从而确保弯折后扁铜线的平面度。
10.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限位板底部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长度方向与扁铜线的前进方向一致,且所述限位条两侧均固定有用于引导扁铜线向上延伸的导向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面将扁铜线导向上侧,便于扁铜线快速与限位板下表面抵触。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升降柱两侧的导向块,所述升降柱与导
向块滑移配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块对升降柱的滑移进行导向,避免升降柱歪斜造成限位板偏移。
14.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弯线柱底部固定的凸轮以及与所述凸轮同轴固定的齿轮。
15.优选的,所述进料槽进口端为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呈棱台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棱台形的设计使得进料口对扁铜线进入进料槽时有了导向作用,避免扁铜线偏移而与进料槽产生磨损。
17.优选的,所述加工台上表面边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扁铜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供扁铜线穿过的通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上通槽的设计用于限制扁铜线在经过扇环形腔上方后的向上偏移。
19.优选的,所述通槽靠近进料导轨的一侧设有便于扁铜线进入通槽的导向斜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斜坡起到引导作用,减少了扁铜线与限位块之间的磨损。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本方案中,当扁铜线延伸过扇环形腔上方后,弯线柱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沿扇环形腔移动,以此将原本笔直的扁铜线弯折,实现了自动弯折的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23.2.本方案利用限位板的下表面限制扁铜线向上偏移的作用,以此避免扁铜线在弯折过程中发生竖直方向上的形变,从而确保了弯折后扁铜线的平面度。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卡电机弯线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中加工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加工台;11、扇环形腔;12、限位块;121、通槽;122、导向斜坡;13、固定座;2、进料导轨;21、进料槽;22、进料口;23、弯折固定架;3、限位组件;31、升降柱;32、限位板;331、导向面;4、弯线组件;41、弯线柱;42、驱动部件;421、凸轮;42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参照图1,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包括加工台1、进料导轨2、限位组件3和弯线组件4。加工台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加工台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一个贯穿加工台1的扇环形腔11,扇环形腔11的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75
°‑
120
°
。进料导轨2安装在加工台1上表面上,且进料导轨2的长度方向与加工台1的长度方向一致,进料导轨2一端与加工台1一侧对齐,另一端延伸至扇环形腔11边沿。加工台1上固定有弯折固定架23,弯折固定架23一端位于进料导轨2一侧,另一端弯折延伸至进料导轨2上表面上,以此固定进料导轨2。
30.如图1、图2所示,进料导轨2下表面上开设有进料槽21,进料槽21的长度方向与进
料导轨2的长度方向一致。扇环形腔11位于进料槽21出口端的下方,限位组件3位于进料槽21出口端上方。进料槽21进口端为进料口22,进料口22呈棱台形,由进料槽21端部与加工台1边沿斜面共同形成,对扁铜线进入进料槽21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扁铜线偏移而与进料槽21产生磨损。
31.加工台1上表面远离进料口22的一侧边缘设有限位块12,结合图3所示,限位块12与扁铜线、进料导轨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限位块12上开设有供扁铜线穿过的通槽121,通槽121靠近进料导轨2的一侧设有便于扁铜线进入通槽121的导向斜坡122,导向斜坡122起到引导作用,减少了扁铜线与限位块12之间的磨损。
32.如图1、图2所示,限位组件3包括升降柱31、限位板32和限位条,加工台1上方设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上设有两个导向块,两个导向块均为长方体形。升降柱31位于两个导向块之间,且升降柱31与导向块滑移配合。限位板3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固定在升降柱31底部,并位于扇环形腔11上方以限制扁铜线向上偏移。限位条固定在限位板32的下表面上,且限位条的长度方向与进料导轨2的长度方向一致,限位条两侧均固定有导向面331,导向面331为斜面,用于引导扁铜线向上延伸。
33.弯线组件4包括弯线柱41和驱动部件42,驱动部件42包括凸轮421和齿轮422。弯线柱41位于扇环形腔11内并可沿扇环形腔11移动。凸轮421可直接与电机等驱动件连接,以此驱使弯线柱41移动;齿轮422可用于连接传动件,间接传动以此驱动凸轮421转动。因驱动件与传动件为常用机械配件,故不在此详细描述。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发卡电机弯线机构的使用原理为:操作人员将待加工的扁铜线从进料口22送入进料槽21中,当扁铜线一端经过扇环形腔11并穿过通槽121后,操作人员可驱动升降柱31下移直至限位板32下表面与扁铜线抵紧。此时再驱动凸轮421转动,凸轮421驱使弯线柱41沿扇环形腔11移动,移动过程中,扁铜线延伸出扇环形腔11范围的部分被弯线柱41推动向进料导轨2侧面,限位条端部成为扁铜线弯折中心,当弯线柱41移动至扇环形腔11端部时,扁铜线实现弯折。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