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分隔式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9922发布日期:2021-11-03 17:4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低压分隔式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柜内的低压分隔式开关柜。


背景技术:

2.开关柜是一种电气设备,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开关柜的分类方法很多,如通过断路器安装方式可以分为抽出式开关柜和固定式开关柜;根据电压等级不同,通常将ac1000v及以下称为低压开关柜。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
3.通常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由进线单元、出线单元、避雷单元组成,进线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出线单元和避单元,对于这种结构的开关设备而言,由于进线单元输出的功率是基本是恒定的,当负载所需功率过大时,导致进线单元输出的功率无法满足相应的需求。
4.例外,目前的自动分闸采用传动机构连接断路器和熔断器,当熔丝断裂时会弹出顶销,顶销的作用力作用到熔断器的从动杆使从动杆被驱动发生位移,进而从动杆驱动传动机构发生位移使驱动断路器工作,从而实现分闸。
5.上述传动机构采用上连杆与断路器连接,以及采用下连杆与熔断器的从动杆连接,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在于开关柜内的空间本身比较狭窄,下连杆是钢性从而导致在狭窄的空间内布局熔断器及其他零件的位置较为困难,并且,钢性的下连杆如果一旦出现卡滞的情况,将会导致下连杆不能移动,造成传动失败,熔断丝断裂后断路器不能断开的不利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负载保持正常运行的低压分隔式开关柜。
7.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8.低压分隔式开关柜,包括进线单元、出线单元、避雷单元、母线、电容补偿控制器,进线单元的输出端与母线连接,出线单元和避雷单元分别与母线连接,还包括与母线连接的功率因素补偿单元,功率因素补偿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熔断器、第一投切开关、第一电容补偿器、第二熔断器、第二投切开关、第二电容补偿器,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母线连接,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熔断器和第二熔断器的一端连接,第一熔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投切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一投切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补偿器连接,第二熔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投切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投切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补偿器连接,第一投切开关和第二投切开关分别与电容补偿控制器连接,进线单元与连接电容补偿控制器以为电容补偿控制器提供电流和电压信号。
9.通过进线单元对输出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电流和电压信号提供给电容补偿控制器,当电容补偿控制器判断进线单元输出的功率无法满足相应的需求时,电容补偿控制器控制第一投切开关和/或第二投切开关闭合,使功率因素补偿单元接入母线,功率因素补偿单元e中的第一电容补偿器和/或第二电容补偿器释放电能,对用电设备进行功
率补偿,从而使用电设备能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0.图1为低压分隔式开关柜的电气原理图;
11.图2为分闸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12.图3为连接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4.本实用新型的低压分隔式开关柜包括进线单元a、出线单元、避雷单元c、母线d、电容补偿控制器k,进线单元a的输出端与母线d连接,出线单元和避雷单元c分别与母线d连接,还包括与母线d连接的功率因素补偿单元e,功率因素补偿单元e包括第一开关qsa、第一熔断器fu1、第一投切开关q1、第一电容补偿器c1、第二熔断器fu2、第二投切开关q2、第二电容补偿器c2,第一开关qsa的一端与母线d连接,第一开关qsa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熔断器fu1和第二熔断器fu2的一端连接,第一熔断器fu1的另一端与第一投切开关q1的一端连接,第一投切开关q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补偿器c1连接,第二熔断器fu2的另一端与第二投切开关q2的一端连接,第二投切开关q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补偿器c2连接,第一投切开关q1和第二投切开关q2分别与电容补偿控制器k连接,进线单元a与连接电容补偿控制器k以为电容补偿控制器k提供电流和电压信号。
15.通过进线单元a对输出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电流和电压信号提供给电容补偿控制器k,当电容补偿控制器k判断进线单元a输出的功率无法满足相应的需求时,电容补偿控制器k控制第一投切开关q1和/或第二投切开关q2闭合,使功率因素补偿单元e接入母线,功率因素补偿单元e中的第一电容补偿器c1和/或第二电容补偿器c2释放电能,对用电设备进行功率补偿,从而使用电设备能正常运行。当接入到功率因素补偿单元e的电流过大时,例如有雷击电流作用在母线上,此时,第一熔断器fu1和第二熔断器fu2均会熔断,进而对第一投切开关q1、第一电容补偿器c1、第二投切开关q2、第二电容补偿器c2形成保护。
16.出线单元包括第一出线单元b1和第二出线单元b2,其中第一出线单元b1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支路,第一支路包括第一隔离开关qs1和一个第二断路器qf2,第一隔离开关qs1的一端与母线d连接,第一隔离开关qs1的另一端与第二断路器qf2的一端连接,第二断路器qf2的另一端为用电设备连接端;第二出线单元b2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支路,第二支路包括第二隔离开关qs2和多个第三断路器qf3,第二隔离开关qs2的一端与母线d连接,第二隔离开关qs2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第三断路器qf3的一端连接,每个第二断路器qf2的另一端为用电设备连接端。
17.进线单元a包括第一断路器qf1、第一互感器ta1,第一互感器ta1设置在第一断路器qf1的输出端。避雷单元c包括熔断器、分闸传动装置,熔断器分别与母线d和地连接,熔断器还与分闸传动装置的一端配合,分闸传动装置与第一断路器qf1配合。所述第一开关qsa为刀熔开关。第一投切开关q1和第二投切开关q2分别为双向晶闸管。第一电容补偿器c1为共补电容器,第二电容补偿器c2为分补电容器,第一电容补偿器c1由多个电容采用三角形
接法连接而成,第二电容补偿器c2由多个电容采用星形接法连接而成。
18.分闸传动装置包括支撑板1、摆动板2、连接断路器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拉簧3、与第二连接组件和熔断器配合的连接单元q,摆动板2与支撑板1铰接,摆动板2优先采用扇形板,摆动板2通过螺钉组件与支撑板1铰接,从而摆动板2相对支撑板1可以发生转动,摆动板2上设有弧形的导向槽2a,在支撑板1上设有导向部件1a,导向部件1a与导向槽2a配合,当摆动板2旋转时,通过导向部件1a与导向槽2a的配合作用对摆动板2形成导向。
19.第一连接组件与摆动板2的一端连接,摆动板2的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径向凸起部和第二径向凸起部,其中,第一径向凸起部与第一连接组件连接,第一连接组件由上连杆14和上连接片15组成,上连接片15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上连杆14的至少一部分设有螺纹,上连杆14穿过第一安装孔,上连接片15通过两个与上连接14连接的上夹紧螺母16夹紧在上连杆14上,即上夹紧螺母16与上连杆14螺纹连接,上连接片15的截面呈l型,上连接片15用于连接断路器。
20.第二连接组件与摆动板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组件与摆动板2上的第二径向凸起部连接,第二连接组件由下连杆17和下连接片18组成,下连杆17周面上的至少一部分设有螺纹,下连接片18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下连杆17穿过第二安装孔,下连接片18通过两个与下连杆17连接的下夹紧螺母19夹紧在下连杆17上,即下夹紧螺母19与下连杆17螺纹连接,下连接片18的截面呈l型,下连接片18与连接单元q连接。在下连接片18上设有腰形孔。
21.拉簧3分别与支撑板1和摆动板2连接,当第二连接组件对摆动板2产生拉力作用使摆动板2转动时,摆动板2对拉簧3产生拉力使拉簧3产生弹性形变,当第二连接组件的拉力小于拉簧3的弹性作用力时,在拉簧3的作用下使摆动板2复位。
22.所述连接单元q包括盒体4、滑块5、弹簧6、套管7、一端与熔断器配合的柔性拉索8,滑块5位于盒体4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滑块5连接,即下连杆17与滑块5连接,弹簧6的一端与滑块5抵顶,套管7与盒体4固定,套管7的一端位于盒体4内,套管7的另一端位于盒体4外部,弹簧6的另一端与套管7的一端抵顶,柔性拉索8的另一端穿过套管7后与滑块5连接,柔性拉索8与熔断器中的从动杆连接。
23.当大电流(例如雷击产生的电流)导致避雷单元c中的熔断器熔断时,熔断器中的顶销使从动杆(图中未示出)移动,从动杆带动柔性拉索8移动,柔性拉索8驱使滑块5移动,滑块5通过下连杆17使摆动板2摆动,进而使与摆动板2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移动,最后第一连接组件带动断路器进行分闸。在该过程中,首先由于柔性拉索8具有的柔性作用,使得柔性拉索8的布局相对钢性拉杆而言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柔性拉索8可以避免占用其他零件的安装空间,使开关柜整体的布局更加容易。
24.连接单元q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母9、第二调节螺母10,套管7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7a,第一调节螺母9和第二调节螺母10分别与套管7上的第一螺纹7a连接,第一调节螺母9和第二调节螺母10分别位于盒体4第一侧壁4a的两侧,第一调节螺母9和第二调节螺母10分别与盒体4的第一侧壁4a抵顶使套管7固定在盒体4上。
25.通过调整第一调节螺母9和第二调节螺母10与第一螺纹7a螺纹连接的位置,可以调整套管7伸入到盒体4内的长度,由于弹簧6与套管7的一端抵顶,进而可以调节弹簧6的预紧力,这样,在熔断器没有熔断的情况下,使得连接单元q与熔断器的配合保持在平衡的状态,避免导致误操作。
26.所述盒体4内设有滑轨11,所述滑块5上设有滑槽,该滑槽与滑轨11滑动配合。通过滑槽与滑轨11的配合,可使滑块5平稳移动。所述滑块5上设有凹槽,所述柔性拉索8的另一端设有球状部件8a,该球状部件8a嵌入到滑块5上的凹槽中,通过球状部件8a与滑块5上的凹槽配合,一方面可以简化两者的装配,另一方面可增加两者配合的可靠性,避免柔性拉索8与滑块5的配合失效。
27.盒体4的第二侧壁4b上设有通孔,滑块5的一端穿过该通孔暴露在盒体4的外部后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滑块5上设有肩部,该肩部与第二侧壁4b形成抵顶以对弹簧6形成限制,通过肩部与第二侧壁4b的配合关系,一方面可以限制滑块5向第二连接组件所在方向滑动的距离,另一方面对弹簧6形成限制,即只能通过套管7推动弹簧6来调节弹簧6的预紧力。
28.套管7位于盒体4外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螺纹7b,连接单元q还包括第三调节螺母12、第四调节螺母13,第三调节螺母12和第四调节螺母13分别与套管7上的第二螺纹7b连接。通过第三调节螺母12和第四调节螺母13,可以将套管7的另一端固定在开关柜上合适的部位。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