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7032发布日期:2021-12-01 11:3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变电站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变电站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


背景技术:

2.为了适应电力商业化运行的需要,本着准确、可靠、安全的原则设计的,保证了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以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为主,并兼顾考核功能,如母线电量平衡、线损率、网损率、变损率、等计算的需要。对各种关口和不同用电性质的电量以及相关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结算,可接入脉冲计数电表和智能电表等各类电表。完全满足各省、地、市、县网三级电力市场对电费计费的需求;在无人值守及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中,计量自动化及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数据采集终端在受潮或者撞击后,容易存在数据读取故障,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变电站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通过夹紧机构以及数据采集终端本体底端的矩形凹槽和橡胶垫的设计,以及通风管道内部放置干燥剂,实现了对数据采集终端本体位置的固定,防止数据采集终端本体受到震荡,出现数据读取故障,同时避免了潮湿造成数据采集终端本体出现故障,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的准确性得到保障,进而保障了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数据采集终端在受潮或者撞击后,容易存在数据读取故障,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导致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受到影响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变电站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包括设在防护箱内部的数据采集终端本体,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本体的后侧固定设有多条电线,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有夹紧机构;
6.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滑板,所述滑板的顶端固定设在防护箱的顶端内壁上,所述滑板设在数据采集终端本体的顶端,所述滑板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在数据采集终端本体的一侧且二者接触,所述滑板的内部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延伸至滑板的内部,所述滑块设在数据采集终端本体的另一侧,所述滑块的一侧螺纹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在滑板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滑块且二者通过螺母连接,所述螺母设在滑块的另一侧,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出滑板的另一侧且二者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
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的一侧螺纹设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内壁固定设有滤网,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螺纹设有网盖,所述网盖与滤网之间放置有干燥剂,所述网盖设在防护箱的另一侧。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固定设
有橡胶垫,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本体的底端延伸进矩形凹槽的内部且与橡胶垫接触。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的后侧开设有多个电线孔,所述电线孔的内侧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电线的后端穿过电线孔延伸出防护箱的后侧,所述密封圈设在电线的外端且二者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出防护箱的另一侧,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手柄,所述手柄设在防护箱的另一侧,所述手柄设在网盖的上方。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箱门,将数据采集终端本体的底端插进防护箱内部底端的矩形凹槽中且橡胶垫与数据采集终端本体接触,数据采集终端本体后侧的多条电线穿过密封圈与其他电力设备连接,再通过夹紧机构对数据采集终端本体夹紧,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对数据采集终端本体位置的固定,防止数据采集终端本体受到震荡,出现数据读取故障,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的准确性得到保障,进而保障了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干燥剂使得外界的空气在进入防护箱内部之前从网盖进入并通过干燥剂和滤网,使得空气中的水分不进入防护箱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防止数据采集终端本体受潮发生故障,使得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的准确性得到保障,进而保障了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箱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紧机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紧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风管道和网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防护箱;2、箱门;3、通风管道;4、电线孔;5、密封圈;6、矩形凹槽;7、橡胶垫;8、数据采集终端本体;9、电线;10、滑板;11、固定板;12、滑块;13、螺纹杆;14、手柄;15、网盖;1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参照说明书附图1、2、4、5以及6,该实施例的变电站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包括设在防护箱1内部的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的后侧固定设有多条电线9,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设有夹紧机构;
27.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滑板10,所述滑板10的顶端固定设在防护箱1的顶端内壁上,所述滑板10设在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的顶端,所述滑板10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设在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的一侧且二者接触,所述滑板10的内部滑动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顶端延伸至滑板10的内部,所述滑块12设在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的另一侧,所述滑块12的一侧螺纹设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设在滑板10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3的一端贯穿滑块12且二者通过螺母连接,所述螺母设在滑块12的另一侧,所述螺纹杆13的另一端延伸出滑板10的另一侧且二者螺纹连接。
2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1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2,方便打开防护箱1对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进行检修。
2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矩形凹槽6,所述矩形凹槽6的内壁固定设有橡胶垫7,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的底端延伸进矩形凹槽6的内部且与橡胶垫7接触,对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的底端进行稳定。
3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1的后侧开设有多个电线孔4,所述电线孔4的内侧固定设有密封圈5,所述电线9的后端穿过电线孔4延伸出防护箱1的后侧,所述密封圈5设在电线9的外端且二者接触,保障了防护箱1内部良好的密封性。
31.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13的另一端延伸出防护箱1的另一侧,所述螺纹杆13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手柄14,所述手柄14设在防护箱1的另一侧,所述手柄14设在网盖15的上方,手柄14方便工作人员对螺纹杆13进行转动。
32.实施场景具体为:打开箱门2,将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的底端插进防护箱1内部底端的矩形凹槽6中且橡胶垫7与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接触,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后侧的多条电线9穿过密封圈5与其他电力设备连接,此时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的顶端位于固定板11和滑块12之间且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与固定板11接触,通过转动手柄14,手柄14带动螺纹杆13转动,螺纹杆13转动使得滑块12在滑板10内部滑动并与固定板11靠近,进而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的顶端被固定板11和滑块12夹紧,实现了对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位置的固定,防止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受到震荡,出现数据读取故障,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的准确性得到保障,进而保障了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采集终端撞击后,容易存在数据读取故障,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的问题。
33.参照说明书附图1

7,该实施例的变电站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所述防护箱1的一侧螺纹设有通风管道3,所述通风管道3的内壁固定设有滤网16,所述通风管道3的一端螺纹
设有网盖15,所述网盖15与滤网16之间放置有干燥剂,所述网盖15设在防护箱1的另一侧。
34.实施场景具体为:将干燥剂放在滤网16上,把网盖15拧在通风管道3上,再将通风管道3与防护箱1螺纹拧紧,外界的空气在进入防护箱1内部之前从网盖15进入并通过干燥剂和滤网16,使得空气中的水分不进入防护箱1的内部,防止数据采集终端本体8受潮发生故障,使得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的准确性得到保障,进而保障了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采集终端在受潮后,容易存在数据读取故障,电量采集统计和结算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电力市场的供、售、购电各方对电费计算的公正性的问题。
35.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